读《资治通鉴》之六十四
从古至今,我们能看到许多“骄兵必败”的教训,因为过去取得了一些成绩,就沾沾自喜,然后大意轻敌,接着就失败了。但是,就如同黑格尔所说的“历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对于“骄兵必败”也同样如此,人们往往在看待别人的骄傲时清醒,但是在看待自己的骄傲时却浑然不知,完全无法控制住自己内心的骄傲。
一、项梁之殇
在陈胜败亡之后,项梁继承了楚国的旗号,聚集了陈婴、英布、蒲将军(这是个神秘人物,名字没有留下来,并在巨鹿之战之后消失在史书中)、刘邦等各路人马,成为了起义军新的领袖。
随着楚军一路凯歌,项梁开始骄傲起来了,觉得秦军不足为惧,然后,就败亡了。
项梁在东阿打败了章邯,并在定陶再次打败秦军;同时,项梁还派遣项羽、刘邦进军雍丘,大败秦军,斩杀了守将李由,也就是李斯的儿子。
然后项梁就在行为和言语中表现出了骄傲,稍微用心的人都能看出来。这个时候,宋义就向项梁谏言,给他讲“骄兵必败”的道理,并分析了当前形势,认为秦军将有更多兵力来作战。
可惜,说了也是白说,人在骄傲的时候,是听不进任何劝谏的,这不是项梁特有的问题,而是人性的通病。
人性对于近在眼前的胜利会赋予很高的权重,很容易忘乎所以。
在项梁不听劝之后,宋义就被派去出使齐国,路上碰到齐国使者高陵君显,宋义告诉他自己判断项梁一定会兵败,所以最好是缓步慢行,否则会跟项梁一起遭遇灾祸。
很快,咸阳派了更多士兵支援章邯,秦军在定陶大败楚军,项梁身死。
二、卿子冠军的骄傲
宋义因为在定陶之战中的“神之预判”,被高陵君显推荐给了楚怀王熊心,怀王给他聊了之后,觉得这个人是个人才,也许他想趁此机会摆脱项羽的控制,于是任命宋义为楚国上将军,成为了各路人马名义上的统帅,号称“卿子冠军”,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冠军”。
由于章邯放弃继续攻打楚国,转而向赵国进军,于是,宋义带领楚军主力前往巨鹿支援,并与以项羽为首的将军发生了激烈冲突。
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半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举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也!”
宋义在支援赵国过程中,基本策略就是坐山观虎斗,并希望让秦国先跟赵国消耗消耗,等到秦军疲惫的时候,再与秦作战。而项羽则希望趁着赵军还存在的时候,里应外合、两面出击,取胜概率更高。
也许因为高陵君和楚怀王的夸奖,宋义真以为自己很有作战天赋,还对已经有过丰富作战经验的项羽说“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运筹策,公不如义”,甚至直接针对项羽下了条命令。
这个时候是农历十一月份,冷得不行,将士们饥寒交迫,但是宋义派儿子去齐国做相国,却大摆宴席、歌舞升平的,估计士兵们都看他很不爽。
一方面对宋义的战略不满,另一方面又看到当时将士饥寒交迫,于是项羽某天早上例行晨会的时候,直接就把宋义杀了。并且,楚军完全没有因为主帅的死而出现混乱,各位将军纷纷表示支持项羽。不久之后,楚怀王就正式任命项羽为上将军。
宋义成功预判项梁的失败,确实体现出了他的某种先见之明,但是并不能证明他就是个“将才”,毕竟这需要从带领士兵取得胜利来验证,而无法通过预判别人失败得到证明。预判胜利一百次,不如成功做到一次。
可是从他的言行来看,宋义似乎真的相信了“可为知兵”的评价,也许他还沉浸在上一次的成功预判之中,并为此沾沾自喜。所以就忘了自己“德不配位”,坦然地接受了上将军的称号,坦然地自作聪明,坦然地养尊处优而不体恤士兵。
三、秦军兵败巨鹿
章邯可以说是秦末各路起义军的梦魇级对手,先后击败周文、陈胜、项梁,在楚军面前可以说是每战必胜,他也有些飘飘然了,觉得楚军不足为惧,就去攻打赵国了。
巨鹿之战是项羽的成名之战,他的对手方主要是王离军团,项羽充分体现了其军事才能。
在巨鹿之战中,除了项羽勇猛之外,秦军的骄傲轻敌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虽说没有王离那样惨,而且战后实力仍在,但章邯在作战中,他确实也是吃了败战,
并且,在打败项梁之后,章邯就没有体验过胜利的滋味了。
轻视对手以及心生骄傲这件事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控制的,取得了多次胜利之后,任谁都会有飘飘然的感觉。项羽同样也是如此,即便是乌江自刎的时候,他记住的仍然是“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只是有些人因为骄傲而失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起来了。那些时代的幸运儿们,他们取得成绩之后,不是不骄傲,不是没有失败,而是始终能够将骄傲的代价控制在承受范围内,永远不会因为取得少数几次成功,就毕其功于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