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道心常为一心之主,而人心每听命’,以先生‘精一’之训推之,此语似有弊。”
先生曰:“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今曰‘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是二心也。‘天理’‘人欲’不并立,安有‘天理’为主,‘人欲’又从而听命者?”
《传习录·徐爱录·之十》
“道心”和“人心”是《尚书》里的概念,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有些解释把“道心”理解道德修养,那就把“道”的意思想得过于表面了。
朱熹对于“道心”和“人心”的看法是“道心常为一心之主,而人心每听命”,这样“道心”和“人心”是并列的两个,而王阳明是反对的这种观点,他持有的是心一说,“道心”和“人心”都只是一种表现。
在心学领域,心一还是心二还是存在很多争议的,如果想要去理清这个争议,那基本是不可能,也没法去证实。对于我们普通大众,也完全没有必要去搞清楚谁是谁非,重要的是哪种观点能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类挑战。
王阳明看来,“道心”是没有夹杂人的私欲和偏见时候的心;而“人心”掺入了人的私欲和偏见。并且,“道心”和“人心”能够相互进行转换,如果“人心”达到了纯正、契合事物发展的状态,那就变成了“道心”;“道心”如果失去了纯正,加入了许多杂质,那就成了“人心”。
做股票投资,我们看到的价格的涨跌,直接来讲就是股民的心的波动,市场参与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产生了想要买或者卖的冲动,也就有了涨跌。
既然如此,我们显然需要从“心”处着眼,要修炼的便是“道心”,消除自己的不切实际的欲念,以及因为历史阅历而逐步形成的偏见。
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看待市场上飞扬的各种信息和股价涨跌。
现实中,我们总是会给信息打上“利好”或者“利空”等标签,这个时候,其实信息就已经不是信息了;并且,那个“利好”和“利空”标签的打法,也是有着很多主观欲念的参与。
对于市场涨跌,同样会被赋予很多主观的判断,本来涨就是涨,跌就是跌,仅此而已,但是却容易被解读为:涨意味着继续涨,跌意味着继续跌;或者是涨是最后的狂欢,跌是黎明前的黑暗,云云。
这些是怎么造成的呢?显然不是信息本身或者涨跌本身带来的,是因为决策者的“心”夹杂了很多私欲。
而结果就跟《道德经》中说的一样,“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就因为夹杂了太多的私欲,反而就无法达成自己的私欲了,饱受亏损折磨,以及亏损带来的折磨的折磨。
如何磨砺一颗“道心”是我们做投资的一个主题,而王阳明也给了我们解决方案,也就是《陆澄录之九》中说的“人须在事上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