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大国丞相,小吏思维

财富   2024-12-02 07:34   湖南  

读《资治通鉴》之六十三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早年曾是上蔡的一个小公务员,后来因为观察厕所和粮仓里老鼠的不同境遇,大受启发,形成了自己的“仓鼠哲学”。受此刺激,李斯辞去了原来的工作,拜入当时的大儒荀子门下,学习治国理政的学问。深造回来之后,就有了后来在秦国官场的叱咤风云,辅佐秦始皇统一中国,成为了秦帝国的丞相,炙手可热。

只是,随着秦始皇的去世,李斯的命运开始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了。在沙丘之变中,李斯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势,轻信了胡亥和赵高的承诺,修改秦始皇遗诏,打开了他命运的潘多拉魔盒。

胡亥即位之后,最信任的人就是赵高,而赵高为了大权独揽,自然而然就与李斯发生了难以调和的冲突。

郎中令赵高恃恩专恣,以私怨诛杀人众多,恐大臣入朝奏事言之,乃说二世曰:“天子之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也。且陛下富于春秋,未必尽通诸事。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陛下不如深拱禁中,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如此,则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称圣主矣。”二世用其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常居禁中。赵高侍中用事,事皆决于赵高。

高闻李斯以为言,乃见丞相曰:“关东群盗多,今上急,益发繇,治阿房宫,聚狗马无用之物。臣欲谏,为位贱,此真君侯之事。君何不谏?”李斯曰:“固也,吾欲言之久矣。今时上不坐朝廷,常居深宫。吾所言者,不可传也。欲见,无闲。”赵高曰:“君诚能谏,请为君侯上闲,语君。”于是赵高待二世方燕乐,妇女居前,使人告丞相:“上方闲,可奏事。”丞相至宫门上谒。如此者三。二世怒曰:“吾常多闲日,丞相不来;吾方燕私,丞相辄来请事!丞相岂少我哉,且固我哉?”赵高因曰:“夫沙丘之谋,丞相与焉。今陛下已立为帝,而丞相贵不益,此其意亦望裂地而王矣。且陛下不问臣,臣不敢言。丞相长男李由为三川守,楚盗陈胜等皆丞相傍县之子,以故楚盗公行,过三川城,守不肯击。高闻其文书相往来,未得其审,故未敢以闻。且丞相居外,权重于陛下。”二世以为然,欲案丞相,恐其不审,乃先使人按验三川守与盗通状。

李斯闻之,因上书言赵高之短曰:“高擅利擅害,与陛下无异。昔田常相齐简公,窃其恩威,下得百姓,上得群臣,卒弑齐简公而取齐国,此天下所明知也。今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私家之富,若田氏之于齐矣,而又贪欲无厌,求利不止,列势次主,其欲无穷,劫陛下之威信,其志若韩玘为韩安相也。陛下不图,臣恐其必为变也。”二世曰:“何哉!夫高,故宦人也,然不为安肆志,不以危易心,洁行修善,自使至此,以忠得进,以信守位,朕实贤之。而君疑之,何也?且朕非属赵君,当谁任哉!且赵君为人,精廉强力,下知人情,上能适朕,君其勿疑!”二世雅爱信高,恐李斯杀之,乃私告赵高。高曰:“丞相所患者独高,高已死,丞相即欲为田常所为。

是时,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无已。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曰:“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追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转、作事苦,税赋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二世曰:“凡所为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主重明法,下不敢为非,以制御海内矣。夫虞、夏之主,贵为天子,亲处穷苦之实以徇百姓,尚何于法!且先帝起诸侯,兼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边境,作宫室以章得意,而君观先帝功业有绪。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下去疾、斯、劫吏,案责他罪。去疾、劫自杀,独李斯就狱。二世以属赵高治之,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赵高治斯,榜掠千馀,不胜痛,自诬服。

斯所以不死者,自负其辩,有功,实无反心,欲上书自陈,幸二世寤而赦之。乃从狱中上书曰:“臣为丞相治民,三十馀年矣。逮秦地之狭隘,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饬政教,官斗士,尊功臣;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又北逐胡、貉,南定北越,以见秦之强。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此皆臣之罪也,臣当死久矣!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书上,赵高使吏弃去不奏,曰:“囚安得上书!”

赵高使其客十馀辈诈为御史、谒者、侍中,更往覆讯斯,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更言。辞服,奏当上。二世喜曰:“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及二世所使案三川守由者至,则楚兵已击杀之。使者来,会职责相下吏,高皆妄为反辞以相傅会,遂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资治通鉴·秦纪三·秦二世二年》

赵高陷害李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步就是隔绝百官和胡亥之间的直接联系,通过一些歪理说服胡亥在深宫中享乐,这样官员们给皇帝的上书都必须经过赵高,从而掌握了朝中的实权。

第二步就是离间李斯和胡亥之间的关系,让秦二世对李斯生疑。方法很简单,就是一方面让李斯去跟胡亥进言,另一方面要特意要挑一个胡亥玩得真起劲的时候,再让李斯前去劝谏胡亥,反复几次,就把胡亥惹恼了。

第三步就是向胡亥进谗言,并举报李斯有谋反动机和行为。

当然,李斯并没有因为赵高举报他谋反而入狱,或许这也在赵高意料之外。他的入狱是因为联合冯去疾、冯劫劝谏秦二世停止阿房宫的建造工程,减少税收和徭役。结果就惹得胡亥十分恼火,以“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的罪名,将他们仨投入的监狱之中。

既然进了监狱,那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了,冯去疾、冯劫在狱中自杀,而李斯不愿意死,因为他觉得自己功劳高、并且也是忠诚的。

只是赵高可不会给他生存机会,他对李斯采用严刑逼供,累计打了李斯一千多板子,最后李斯实在是受不了这种酷刑,被迫承认自己谋反的罪名。

李斯觉得只要自己不是真的谋反,那么事情就有商量的余地,只要能够给秦二世上书,说不定就能够让胡亥幡然醒悟,念及自己以往的功劳,或许就可以饶自己一命。

可惜的是,他没有想到自己的给胡亥的上书压根就没法呈上去。

为了做实李斯的罪名,赵高继续派人对李斯进行了多轮拷问,每次李斯翻供之后,赵高就对他用刑,反复几次之后,李斯就不敢翻供了。后来,胡亥亲自来查验李斯的供词,李斯害怕酷刑,不敢否定自己谋反的事实,就这样,他的罪名就定下来了。

谋反之罪可不是小的罪名,李斯被判腰斩、夷三族,临死之前,回首一生,跟他儿子感慨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牵着老家的大黄狗,从上蔡东门出去追逐兔子,可惜已经为时已晚,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时间也不会倒流。


李斯在他的最后日子,完全进入了赵高的圈套中,被对方耍得团团转,如果要追溯源头,他的命运就源于他即便是身处高位、作为秦朝丞相,依然是当年在上蔡当小公务员时候的思维,没有实质的改变。

仓库里的老鼠确实过得养尊处优,但是吃得过多、过饱,那么终究会被仓库管理员打死。

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处境,就需要有不同的思维,作为小公务员,和作为大国丞相,显然就不是一样的。

李斯总希望能够保有自己的既有权势,而一想到自己可能失去权势,就感到害怕。人一旦被欲望或者恐惧所控制,就很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智商清零。我们看故事中的李斯,尽管身为丞相,但是却完全按照赵高给他画的圈圈做事情,赵高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历史的很多案例,都告诉我们贪恋权势的人,往往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因为这种“贪念”会蒙蔽一个人的眼睛、扭曲一个人的行为。

故事中还有一个比较显眼的点,就在于李斯似乎从来就没有对赵高产生怀疑,为什么会如此呢?或许就在于他始终没有把赵高放在眼里,从而就出现了思维盲区,他没有想到作为一个宦官,对于秦朝没有做出任何功绩,竟然有如此大的权力欲望,也似乎从来没有将赵高作为敌人看到,而当他意识到的时候,已经为时晚矣。

或者可以用《楚汉传奇》中赵高的台词进行总结:“只可惜你李斯在朝廷三十多年,到现在你还没认识到,这小人不可惹、小人不可辱,这小人不可信”。

李斯年轻时候总结出来的“仓鼠哲学”,影响了他的一生,成也“仓鼠哲学”,败也“仓鼠哲学”,这也告诉我们,任何观念都有适用范围,务必警惕自己的长期执念,务必反省自己所坚持的观念,看它是否依然适应自己当下的处境。当然,怀疑自己所相信的东西是很困难的,而且越是受益于这种东西,就越难以抛弃。

文章配图:电视剧《楚汉传奇》

逸柳投研笔记
著力即差,厚积薄发;一篇珠玉,无愧生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