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分享:《王孟英医案》浅注(100)

健康   2025-02-02 06:01   湖南  

作者:王东海

王孟英医案浅注(100)

失眠、痰痫证二案

邵鱼竹给谏,起居食饮如常,惟仅能侧卧,略难仰卧,仰而寤无恙也,(眉批:凡心肾不交之人,多不能仰卧,以仰则肾气不能上承,而心气愈浮也。)稍一合眼,则惊窜而醒,虽再侧眠,亦彻夜不得寐矣,多年莫能治。孟英以三才合枕中丹,加黄连、肉桂,服之良效。(心肾交治,而以黄连、肉桂媾合之,用意甚巧。)

其长郎子瓬,久患痰多,胸膈满闷,连年发痫,药之罔效。孟英脉之曰:气分偏虚,痰饮阻其清阳之旋运,宜法天之健以为方,则大气自强,而流行不息,胸次乃廓然如太空矣。与六君去甘草,加黄芪、桂枝、薤白、蒌仁、石菖蒲、蒺藜、旋覆,服之满闷渐舒,痫亦不发矣。

医案梗概:一中老年男子患睡眠障碍,起居食饮都正常,就是只能侧着睡,不能仰着睡,仰躺着睁开眼也没什么事。这个是心肾不交的表现,因为仰躺着,心肾之间的距离加大,更不利于肾气上交于心,心气也更加不容易下降交于肾,以致于心气越加上浮,更不利于成眠。如果仰躺着稍一合眼,则惊蹿而醒,这时虽再尝试侧眠,也会彻夜不得安寐,这情况多年了都不能治疗好。传统名方中有个由天冬、熟地、人参组成的三才丹(名字源于《幼学》“天地与人,谓之三才”)。还有一个名方枕中丹,是由龟甲、龙骨、远志、石菖蒲组成。黄连、肉桂的组合名交泰丸,黄连启心气往下,肉桂引肾气往上,则心肾交泰,水火既济,易于成眠。三方合力,自然能“服之良效”。

这位患者的大儿子,因痰多有癫痫病,每年都有发作,曾经服药没有效果。王孟英先生号脉后就判断为心胸的阳气偏虚,水分津液不能正常输散分布。效仿自然界中太阳当空照,乌云自然四散的道理。用六君子汤为基础方补气分之虚,去甘草是因为甘草甜腻壅塞不利于痰湿散开,加黄芪以增厚补气的力量,又加祛痰降痰运送的力,服用后,痰与痫,两个症状都不再有。

注:睡眠不好,原因甚多,此案从仰卧不成寐入手分析,责为体虚心肾相交不力,极为有理。中医辩证用药, 最是离不开一个理字,果若理法上经得起议论,就没有治疗不见效的;只是庸医临床,常有自以为是、似是而非的情况。后面的气虚多痰,用益气豁痰法,譬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亦在自然的道理中。

惊悸证

周菊生令正,患少腹痠坠,小溲频数而疼。医投通利不效,继以升提温补,诸法备试,至于不食不寐,大解不行,口渴不敢饮水,闻声即生惊悸。孟英脉之曰:厥阴为病也,不可徒治其太阳。先与咸苦以泄其热,续用甘润以滋其阴,毫不犯通渗之药而愈。

医案梗概:一个老妇人,病少腹酸而有下坠感,小便短小次数多疼痛。前医当做湿热下注来治疗,用通利的药,没有效果,接着用升提温补的方法,多种治疗思路尝试之后,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了,大便不通,口渴也不敢喝水,听到声音就产生“惊悸”。王孟英先生凭脉判断为“足厥阴肝经之病” ,先用咸苦的药清肝热,再用甘润的药养肝阴并不需要利尿就治愈了。

注:容易见到这样的情况:同一个患者的病情,在不同的医生看来,是不同的病机病因,会用不同的治疗思路。因为庸医对信息的处理常常是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中,治疗时试试这个方法不行又试试那个方法,只有真正有水平的医者,才能辨证施治,拿出直击病情的治疗方药。此案中,少腹为肝经所循的部位,小便频数,是肝因热而疏泄功能太过。生惊悸是误治后,肝热引起心宫受扰了。

惊吓案

杨某方作事,不知背后有人潜立,回顾失惊,遂不言不食,不寐不便,别无他苦。孟英按脉沉弦。以石菖蒲、远志、琥珀、胆星、旋、贝、竹黄、杏仁、省头草、羚羊角为剂,化服苏合香丸。二帖大解行而啜粥,夜得寐而能言。复予调气宁神蠲饮药,数日霍然。

医案梗概:一个姓杨的人正在做事,不知道身背后暗藏着人,一回头突然看见于是就受了大惊吓。就这样不说话也不进食,不能入睡也没有大便,但没有别的病理症状。王孟英先生诊治时认为脉象沉弦。用石菖蒲、远志、琥珀、胆星、旋覆花、贝母、竹黄、杏仁、省头草、羚羊角为剂,煎水化服苏合香丸。很快大便通能进食、能入睡能说话了。再用调气安神祛饮之药,几天就痊愈了。

注:俗语有说法“人吓人,吓死人”,书上有“吓破胆”的说法与记载。究竟来说,惊吓也能伤心、扰乱心神。所以本案中用药大多着力在肝胆心三经。理虽如此,但如此奇异病证,几天就转危为安,乃至“霍然”,所以世人说“神医可以起死回生”。声明:本公众号不推荐任何医生,所有调病方法、方子和观点仅供有缘者参考,如果调治过程中出现偏差,概不负责。


罾事物语
为复兴中医拯救人类健康尽菲薄之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