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朋友转发一个短视频,提到AI的新版本对于职场牛马的影响。博主说自己不想短视频通用制造焦虑的办法去说AI新版本多么炸裂,多少工作会取代,已经毫无意义,而是从人的视角去谈,我们如何去适应这个时代,顺应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博主提到领英的创始人里德霍夫曼提到的一个观点:2034年,我们为企业打工早八晚八的这种形式会彻底被颠覆和结束。
这个观点在我看来并不算超前,已经是看得见的趋势。我自己现在就是这样的状态,根本不用等到2034年。我之前在很多文章里也提到,未来当我们拥有自己一门独特的技能/服务,就可以同时服务多家企业,服务多个用户,企业与人的雇佣关系会逐渐被多样化,AI的快速进化会加速这个时代的到来。
大家不用恐慌,这恰恰是时代的进步,我们再也不用斤斤计较企业每个月给我付多少薪水,要榨干我多少时间,我的工作与生活如何平衡……这些问题都会统统消失。
未来我们每个人提供的是自己的创造力,我之前在《鸡娃是不是“烂尾楼”我不知道,但做自由职业者之后,海淀妈妈的我,已经彻底放弃“鸡娃”了》也讲到了这一点。
这会加剧人与人的分化,一个没有思想,没有创造力的人在未来可能会越来越艰难。换句话来说,当下绝大多数人的工作还有很多重复的成分在,还有很多就是体力活,未来这样工作内容都会比AI替代掉,你唯有做AI当下还做不了的工作。
大家很多人当下焦虑的都是我是不是最早会使用AI的一批人,这固然重要,但它也只是工具层面,更重要的还是我们作为个体的思想和创造力。
你可能会觉得这个很难,其实不难。当你不再总是左顾右盼,安静回到自己,真正认识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天赋,不断思考和实践你的天赋优势在这个世界上能创造什么价值,你就是有思想的,就是有创造力的。
具体到实操层面,我实践下来几个特别有感的建议可以分享给你:
1.减少刷手机的时间,当我每天手机使用时间从4个小时变成2个小时之后,我发现自己的脑袋清醒多了。手机里90%信息其实跟你当下毫无关系,唯一的关系就是消耗你极其稀缺的注意力。
2.不跟风去做大家都去做的事情,即使做了,也不要去抄别人的标准路径。因为即使这样你拿到了结果,有标准路径的事情,未来AI都可以分分钟秒了你。永远去思考我如何把这件事做成有我的特色?即使结果当下不是最好,日积月累,你的创造力都是在持续增加。
3.不断花时间去认识自我,我的天赋优势是什么?我来人间一趟到底最想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当下的人生最大的渴望是什么?我应该如何去破解?
4.每天花时间让自己的内心安定下来。创造力不是来自大脑,而是来自我们的内心,而浮躁的内心是不可能有创造力的,定才能生慧。安定下来的方式每个人,冥想、抄经、散步都可以,未来内在安定的人,会比绝大多数人都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