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一直在做职业发展教练,技术人为主,昨晚在极客时间做了一场年底复盘的直播,引发我一个念头,来一个职业发展大实话系列,聊聊大家最关心的职业发展话题,不求多么正确,坚持讲大实话。所以有了这个职业发展大实话系列。
今天聊聊大家最痛的35+裁员的出路。
先必须澄清一个概念,因为自媒体的炒作,35+危机已经深入人心了,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理解都有问题。
很多年轻的小伙伴,95后甚至00后,才20+出头,就开始焦虑35+危机,甚至很多人说30岁就很老了,找不到工作了,这完全是谬传!年轻人莫慌,世界变化很快,当下的情况不代表未来。
从我观察的真实情况来看,因为年龄裁员之后找工作困难,大部分不是35岁,而是40岁上下。过去一年身边有不少35+的伙伴经历合同到期不续签被裁员,最后基本上都找到工作了,40+之后,如果不是级别很好或者方向很稀缺,找工作的难度确实会大一些。
| 35+裁员后都去哪里了?
根据我的观察,被裁员的35+伙伴,大约有一半依然在上班。有人依然在大厂,有人厌烦了特别忙碌的大厂,选择去轻松一点的外企、国企或者国企属性的单位,也有一些人加入了创业公司。
你可能会问哪个稳一点?哪个好一点?当下没有绝对的稳定,没有绝对的好,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来看,国企也有裁员降薪的,也有相对滋润的,互联网也有没那么卷的部门,也有卷得飞起来的地方,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剩余的人大概1/4 跟我类似,转型了,都做什么?
我拿我所在一个老朋友的小群来说吧,这部分人年龄大部分跟我差不多,或者比我大几岁,原来都在大厂工作过十几年。有人在做数字化转型咨询顾问,有人做技术管理培训,有人做青少年心理咨询,有人在做投资,我在职业发展教练……小样本,肯定不全,可以供你参考。
那剩下的人,其实是待业在家照顾家人,或者在调养身体。讲实话,在互联网这样的节奏下卷了十五年以上的人,身体或多或少都有不少毛病,停下来一年半载休养一下,大部分人再做事时状态都跟之前完全不一样。
| 35+危机的解决,没有确定的光明大道
我知道很多人都迫切想知道35+如果不幸被裁员,有没有一条确定的道路?
在职场内时我就一直在观察身边的人离开职场都去干啥了,那时候总觉得自己视野窄,所以看不到光明大道,而出来自己干,又看了两年,我可以非常确定地说,35+危机的解决,根本没有所谓的光明大道。
这就像技术人熟悉的软件工程里反复强调的“没有银弹,没有银弹”。听起来是有点挫败,但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有一条光明大道可以平替你当下的困局,那就不叫危机了,不是吗?
当然也不是死路一条,解法也恰恰就藏在“没有银弹”中。危机的解决必须得回到职业发展的本质,职业发展本来就是个性化的选择。
刚毕业时,同一个专业出来的人大部分选择都很类似,也顶多就是前端、后端、算法、测试这样的工种区别,而到了人生下半场,个性化会越来越多。
因为职业发展本身就跟每个人的天赋优势、前半场的资源积累、价值观取向,甚至家庭系统的阶段性需要都会息息相关,不可能再像我们上学那样,只要我考试成绩好,一定会有好的大学。
这意味着什么,职业发展没办法抄作业,我们顶多是听别人的故事,走自己的路。
那如何走自己的路?
首先,要花足够多的经历去认识自我。自己的优势盲区,喜欢做什么,哪些事情很不擅长?
如果一个工作十年以上的人,你甚至可以思考自己在世界上适合的生态位是什么?有人是很擅长振臂一呼,把人张罗起来,是个组局的人,有人是适合当军师,有人适合当开疆拓土的大将军。拿我来说,最享受的其实是老师,学习和实践智慧,度己也度人。
其次,打好基本功。
很多人因为现在职场很卷,晋升很难,就很想逃离职场。其实还需要看看自己的基本功是否扎实了。
你是否有一门专业技术并能将这门技术在真实世界解决问题?
你是否具备跟不同风格、不同性格的人能深度协同?
你对于客观世界、对于人际关系的认知程度如何?
你是否能清晰自己的目标,能坚持自己的做事原则?……
这些都是影响长远发展的基本功,即使离开职场自己干,这些基本功依然影响你的事业发展。
很多人都说,这个冬天格外寒冷,从到处暴雷的裁员事件来看,确实如此。但职业发展永远不要只看到表面的变化,回到那些不变的东西。
越是寒冬,越要向大自然学习,大自然的冬天树叶都掉光,看起来什么也不干,实际是在向下扎根,只有根扎得更深了,春天来了,才能长得更高,开出更美丽的花。
所以,35+危机,不要左顾右盼,回到自己,回到当下,去深度认识,去打磨基本功,也照顾好自己。
愿每个你都能坦然穿越寒冬,在春天里尽情绽放~
这个冬天,我也一直在修炼内功,接下来我会用以下产品来与各位结缘,欢迎有需要的伙伴扫码微信咨询。
更多关于职业发展的思考,会在朋友圈每日分享,很多朋友都说特别喜欢看我的朋友圈,欢迎+v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