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三中源考

文摘   2024-09-05 00:03   湖南  

隆回三中源考

刘有胤


隆回县第三中学,溯其渊源,建校历史已近百年。这里就其前身“高平书院”“永固高小”和“高平中学”的办学沿革探索简介于次。


一、由“高平书院”到“永固高小”时期


高平四周环首望、文斤诸名山,盆地中,一水东流,苍翠丘陵错布,田畴瓜连。汉时属长沙国,三国时,吴置高平县,属昭陵郡。晋太原元年,改名南高平,属邵阳郡。宋熙宗五年置新化县,属邵阳宝庆府。故新化古县城系在高平。县古城今仍叫“县场”①。因这里置县较早,物产丰盈,民风尚学,历年来有成就的名儒较多。仅以清代而言如翰林车万育,康熙时进士,不特学识渊博,且为官严正不诃。乾隆丙戌进士周恭先,曾播化育于滇境,回乡提挈后进,介绍外地文明,戴誉全邑。嘉庆岁贡罗洪邹文苏,自辟精舍为《古经堂》,以郑贾之学教授乡里。其子汉勋字叔绩,咸丰时人,以博学名于时,于易诗经训、史家地理、音韵、小学、金石、字画,无所不究②。邹氏父子之学,对本地重礼教和勤学之风,影响深远。罗洪邹沅帆,岁举之后,留学日本,光绪年间,随使欧西,著《西征纪程》,后为京师大学堂教员,精舆地之学,赏刻中外舆图,为近世舆图佳本③。创办亚新地学社,今湖南省志把他列为科学家。他提倡新学,主张务实,晚年回乡,兴办新化教育,不遗余力。基于这些历史渊源,高平有识之士,为造就本地人才,远在清光绪中叶,乡绅邹代过(改之)、袁华衮(补之)、袁励金(子倜)、邹启人等发起成立“高平书院”。考高平书院,《新化县志》根据永固高小呈报湖南省教育厅备案文件,称“高平义学”,《隆回县教育志》缘用。由于本地流传均称书院故笔者于1984年特走访原在永固高小执教多年的九十五岁老人黄执中,组织曾在永固高小甲、乙、丙班学习的九个八旬老人座谈回顾,均言当时学校校门横匾嵌刻于石的系“高平书院”四字。又查《袁氏家谱》传赞部分有数处均称“高平书院”,故附记之,以明笔者用“高平书院”名称的原因。书院筹建时,由袁庚廷、周砚田、曾东轩等募捐购地,建校舍数十间于古“县场”对面大桥边的杨家田陇。建校时,主筹办校的邹改之,监造的袁补之,主鸠材庀工之事的袁梅溪,其家均距校六里余,每自持饭食,晨至夕返,日夜辛劳,直至校舍落成,不取公家报酬,对他们这种无私兴学的精神,高平人士,无不钦佩。这时的“高平书院”,仿胡文定法以授生徒,另时英才济济,名震全邑”。“科举既废,改书院为学堂”。就新化来说,“学校之成立,以高平为先;文化之进步,以高平为最”④。这时的学生,由各村选送(当时的永固镇,除现在的隆回高平区外,还包括滩头区的大观乡,六都寨的长鄄乡和新邵县的迎光、栗坪两乡,方圆数十里,人口八、九万),教课的都选自地方有名望的读书人。学校提倡淳朴务实,敦品励学。


光绪28年(1902年),改称“永固高等小学堂”,以袁补之为堂长,李荫垣任首事。光绪33年(1907),为按新形势要求办学,推周丰(凤山,省议员)赴省考察教育。返校后,根据新学精神,将教学内容和制度加以整顿。民国建元(1912年),新化行政区划为16团,教育系统,基本上以一团为一学区(西成团较宽,划为两学区),每学区设主任一人。永固镇为第七学区,校名改为“永固镇高等小学校(简称永固高小),以邹永江(若舟,曾任县长)为主任。其后,校长相继为聂芳池、黄石屏、曾昭凯、袁海秋等。


民国15年(1926)7月3日,原校舍为匪焚毁,学校乃借对门二里许的曹家荫袁氏宗祠及附近民房两栋为临时校舍。其时,教学设备和生活条件虽差,然弦歌之声不绝。乡人有感于此,乃公议捐款复修。复鉴于妇女求学与就业的问题亟待解决,又议兴办女校。公推邹永江、周蓉轩、周毓丰筹办,主修女、男两校的具体事宜,先后为邹履祥、刘子明、袁咏之等。在修建过程中,男校屋架结构初竖,即遭巨风摧塌,但修建者不为所阻,艰苦经营,不遗余力。越二载,四合院式的女校先成,学校乃从曹家荫迁回。到东向成“山”字形的男校五大幢楼房建成,女校才开始招生。其时,校名更为“新化第五区高级小学”。校长分别为邹履祥、袁海秋。女校初系以学职业为主,兼学文化,聘请黎水清、袁素贞等任教。三年后,任邹九云为女校主事,男、女校校长均由曾昭凯一人担任。此后,除周石琴曾一度任职外,曾氏前后主持校政为纪办校之维艰,励后学之振奋前行,学校校歌是这样的:“首望南,文斤北,先贤共起宏教泽。巨资广厦惠士林,中兴⑤之后益增色。登高所自,行远所籍,大哉母校忘不得。”

为民国27年(1938),永固镇划为东、南、西、北四乡,为示有别于各乡的国民中心小学,校名改为“永固私立高级小学。”仍分男、女两部,这时的女校,已以学文化为主了。直到民国33年(1944)以男校校舍改办高平中学,永高招生乃止,最后一班为第43班,女校亦于是年停止招生,校舍移作办镇西乡国民中心小学。
整个永高时期,学校规模大体为4到6个组,教员12至16人。各班的教室和自修室分开,级任教师均设灯于自修室办公,以督促学生早晚自习。校规严,升降制度严。其始以甲、乙、丙为班序,至丙班止,始以数序冠之。学校基金为田租,田租捐自各村学租及殷实户,望云山亦捐有庵租,公产以金石两村捐得最多,私人以杨桥邹氏家族为最多。后来,由88股组成的为祀孔而集资的大成会田也并入其中,前后累计,田526.53亩,收实租1200石。学校有校董会,定期召开,主要任负是推选校长,计划和审核经费及学校重大的应兴革事宜。校董会闭会期间由校董会选出的学务委员轮流驻校协理办学。教务薪谷每期16-18石,校长20石。学校图书除有商务印书馆由王云五主编的《万有文库》外,尚有其他古籍和学生读物数千册,并为每班设置一图书柜,藏书百余册,各班每月轮换一次。自书院以至永高,学生自觉励学,教师遵成法以施教,在优良的学风与校风影响下,学者大都品学兼优,策励外向。也由于人材辈出,老新化人士曾将永固与大同两镇褒称为两“帝国”。事实也确如此,据解放前粗略统计,永高学生,从事实业,获工程师衔者有袁伯杨等十余人,从事军界,团级以上军官近三十人,其中晋升为将军者有袁茂松等五人。从政而达县团级以上者有袁松人等十余人,从教者,40年代以前,河南大学著名历史教授马元材,南京大学生物教授袁士璆、留美的曾恕衡等均属永高学生。投身革命,其贡献尤著者,如第五班学生马式材(字子谷),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武汉革命政府任宣传部长,解放后任湖南省民政厅副厅长。第十二班学生邹泽溥(现名适今),早年从事党的地下工作,解放后,在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任副所长,十二班学生邹志道,1935年在江西九江参加新四军,追随陈毅同志转战南方八省,解放战争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后勤辎重兵团的政委,1956年在上海市委国防工办任领导工作。纵观上述各方面人才的成就,虽是由于多方面的培养造就所致,但是,万丈高楼从地起,永高是有奠基之功的。在历次革命运动中,永高这个集体也是当仁不 让的。如1926年湖南农民运动兴起时,永高不特曾派员赴省参加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而且曾以永固高小为中心,联合栗坪、朴塘、长鄄、罗洪等地有高小生的学校,筹组高平学生联合会。停课宣传,足迹遍高平,促进了本地农民运动的发展,迫使当时的校长“引咎”辞职。“马日事变”后本地袁月斋等虽遭杀害,但高平的革命火种不息,代有传人。“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后,永高学生义愤填膺,他们或则踊跃参军,荷枪杀敌,(这批学生参军后有入远征军的,有投黄埔二分校的,现在台军官,高平人最多,主要是那时入伍的),或者以石压笋旁生,崖悬花倒放的英姿,于课余高唱《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战歌曲,下乡宣传抗日,募捐支前。


二、私立高平中学时期


民国33年(1944),抗战烽火,燃遍三湘四水,一夕数惊,城市学校被迫内迁,转徙再三,校无定所,当时物价朝夕有异,盗匪梗途,山区青少年,外出求学不便,加以永高校产因分乡后处理不易,故我地旅省人士周静庵(即周方,我省著名的平民教育家)等呼吁高平人士以永高校产兴办中学。12月,由永高原校董会通知,请四乡各选代表前来开会。会议决定除从原永高校产中提出四百石租均分给四乡办中心学校外,全部田产520余亩及男校校舍、图书仪器统交中学作基金,校名为“私立高平中学”;同时,推选曾晙、周方、邹鹏振、袁家海、周石琴、袁镇中、马元材、袁士璆、彭文元、袁性安、袁松人、袁子方、厉子韶、邹祜永、刘承汉等15人为校董,曾畯(曾在省民政厅代理厅长)任董事长。呈报后1945年2月,省教育厅和新化县政府才批准开办,故1944年下期招收的第一班学生,开初叫补习班,到45年春再招新生才分别称第一、二班。1946年,每期招一班,到1947年扩至7个班。人数增到285人。1948年经教育部批准立案,第一届招收的学生才算正式毕业。学校第一任校长袁镇中(任化教育局长、县立中学校长多年)。其时,他已年老体弱,教导主任袁士璆就任一月即离职赴南京大学任教,故实际主其事者为厉子韶,厉氏本是校董会推荐的副校长,因政府未任命,故仍以教导主任衔上报。第二任从1947年下期起,校长为肖则孝,副校长彭文元,教导主任周明经。由于学校初办,上面检查较严,办学者励精图治,多方延聘有名望的教师任教,学生又多系家境不十分宽裕的人,有的还是贫寒子弟,均能笃学守规,励志向上,故第一届毕业生参加全省会考时,在县内有如异军突出,大有压倒县中和上梅之势,顿时誉满梅城。全县中学生体育竞赛中,也曾名列前茅。1949年秋,高平解放,当年寒假,通过会议、改选,由刘一和为董事长,晏忠承为副,袁子仁,袁征凯、刘信侯为常务董事,选刘叔华为校长,马梓材为教导主任。1950年上期,农村开始进行大变革,学校处于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在校学生有的参加了工作,有的因经济情况骤变而休学,全校学生减至71人。教师因学校田租取消,不但没有工资,连日常伙食还靠清算历年帐目,令有关人员退赔来维持。但学校师生尚能正确对待这一暂时困难,不仅坚持上课,而且深入农村,既宣传党的中心工作,又开展劝学运动。校长刘叔华,任劳任怨,团结师生,维持学校,直至病终任所。1950年暑假,董事会改选并选了学校行政负责人,后因新化县人民政府教育科委派杨石麟为校长,董事会确定的人选作罢论,高平中学董事会至今也算历史地告一段落。杨石麟接任后,极力稳住在校学生,学生亦坚持学习,全校师生未因有困难而退却,如学生周万松(现北京部队总医院理疗室主任),在寒冬风雪交加时,赤脚单衣上学,彭卿云(现国家文物局研究室主任)有时一天虽只吃一餐饭,但学习从不马虎,任学生会主席,工作认真负责。总计高平中学自1948年元月第一届学生毕业到1952年夏第十二班毕业止,前后毕业207人,其中有教授、副教授、工程师、有将军、有县、团级以上干部十余人。至于科局级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医师则更多了。他们分布祖国各地兢兢业业地为建设祖国下贡献力量。


三、最后一点说明


1951年,高平从新化划归隆回管辖。1952年隆回县人民政府派陈银河、陈江清等接办,定名为“湖南省隆回县第三初级中学”,以高平中学的第十三、四班改为第一、二班,原十五班改为第三班,原十六、七班改为第四、五班。学校由省、地领导,学制为三年。为健全学校管理机构,1953年,任陈银河为副校长,刘有胤为教导主任,陈江清为总务主任,并于是年在教师中发展党员,在学生中开始建团,到1956年,学校有六个班,在籍学生为320人。随着“大跃进”的到来,学校规模扩大到11个班,在校学生达616人,1966到1976年十年动乱时期,学生停课闹革命,1969年招生只到38、9班止。自1971年起才开始招高中班,开初改 称“五七中学”,后来才正名叫“湖南省隆回第三中学,到1980年,高中发展到10个班,在籍学生达502人。关于三中时期的办学情况这里就不详叙了。

注 :① 《乾隆府厅州县志》卷33,洪亮吉撰

②见威励和等著《中国人名大辞典》③同②并《邹氏族语》

④ 《袁氏家谐》清诰命中宪大夫民教部主事王成德撰“袁子倜先生寿序”

⑤ 永高“中兴”事:指匪焚原校舍后因刘贪污公款,致永高停办一期,后经清算,全部退回,永高又增募经费,办学者艰苦经营,永高声誉复振事。

⑥ 有关永高沿革,省厅均有档可查。

铁铸的宝庆
“铁打的宝庆、银铸的益阳、纸糊的长沙”,这句话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晚清中后期才有的这一说法,因此有特定的历史背景。13107097888小陈尊听您来电指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