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的纸业

文摘   2024-09-12 00:02   湖南  

隆回的纸业

黄镇


一、纸业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隆回的造纸历史源远流长,且纸糟遍布,纸匠遍户,花色多样,门类齐全,纸质独特,经久畅销,真可谓之“纸业之乡”。


标志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物质文明进步的“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东汉时代出生于湖南桂阳、曾任过朝中主管制造御用器物尚方令的蔡伦所创。据《湖南之纸》记载:“伦曾流居湘南教民造纸,故湖南产纸由来已久矣,积习相沿,居民多以造纸为业”。由此可见,湖南在东汉时代就开始造纸,已经具有约一千八百年的历史。湖南省日杂废旧物资公司在编制的“商品知识”《湖南传统(土纸)》资料中称:“全省各地竹林遍布,资源丰富,山区人民利用本地的环境特点,习惯于造纸,隋唐时代就普遍使用竹料造纸”。在同一文章中指出:“全省主要产地有邵阳、武冈、新化、安化、益阳、郴县、零陵、浏阳、汝城……等三十多个县份”。隆回是1947年由邵阳、新化、武冈三个县的边缘区域结合组成的县,同时,这三个县的竹林之集中山区除龙山划归新邵外,都属于隆回的辖区之内。因此,隆回造纸业的传入和产生,当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隋唐时代。


一九四二年湖南省银行出版的关于《湖南纸产之主要产区及主要集散市场调查》一书,在下篇第一章“邵阳之纸产调查”概况中写道:“邵阳纸产数量,在湘省占重要地位,盖土纸之主要原料为竹,而该县隆回、滩 头、白马山、龙山(现属新邵县、笔者注),均为楠竹著名产地也。尤以抗战以来,洋纸来源阻塞,国内用纸,皆仰赖于土纸,故近年来邵阳之纸,不独生产激增,纸业亦日见繁盛也。”这段文字的记载,对隆回纸业的发展历史也作了很好的说明。


笔者对隆回纸业有过较多的接触,也曾作过一些有益的探讨,实地察看过竹林溪边的纸糟,走访过众多的造纸世家,从众多的材料获悉,隆回纸业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着广阔的前途。在县境内许多古老的纸糟,虽难断定年代,但遗存下来的踩料石臼,却陈迹斑斑,都是上千年之物了。双江桥乡桃林村年逾古稀、一生以纸为业的贺梅堂老人在一座破烂的纸糟里,还在手持镰子,力挽纸浆,一张一张地抄造土纸,他指着一个光洁照人的石糟向笔者介绍说:“这个石糟不知是那朝那代遗存下来的,磨成这个样子不上一千起码也有七、八百年了”。据传在这条双江河的几度改造河道时,也每每挖出千年石臼和纸糟痕迹。在滩头境内,众多的造纸世家在讲述造纸业的起源时,总是笑着说:“爷爷的爷爷,老公公的老公公都是造纸匠”。隆回的纸业,至今虽无完整的文字史料考证,但从上述迹象表明,它确实具有古老而悠久的历史。


随着历史的推移,事态的演变,纸张的种类也在不断地发展着,目前,除土纸之外,还由此派生出许多其它品种。现就各类纸张的产生、发展历史分别综述如下:

1、土纸。隆回土纸计有:官堆纸、老仄纸、时仄纸、土报纸、、包装纸、卫生纸、炮料纸等十多个品种,尤以老仄、时仄著称。
官堆纸因其产品质量优美,一般作为官方公文用纸,故名“官堆”。老仄、时仄则是按老规格和时宜规格抄成而得名,均属文化用纸,因其纤维细滑、纸质轻软、洁白均匀、帘纹美观、吸墨耐久,一般用于书画、书籍、印刷、通信、帐薄、课本。包装纸则因其纸质坚韧、张面平整、拉力较 强、耐折耐用,故主要用于商品包装和日用生活。卫生纸则 以其绒板细滑,纸质松软、高温消毒、吸水性强故一般用于妇女卫生和大便擦揩。炮料纸以其张面平整、浆细均匀、拉力适当、柔软度好而用于鞭炮生产或商品包装。
隆回土纸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展的速度是比较缓慢的,但其造纸技术的传播和纸业的分布又是非常普遍的。古往今来,都是根据楠竹生长情况,逢“当届”(丰年)大造,“背届”(歉年)少造;农闲大上,农忙小上的规律进行生产的。因此,纸糟的使用,是时开时歇;纸张的产量,也是年多年少。土纸系用纯嫩(楠)竹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所以生产场地大多分布在楠竹比较集中的产区,即滩头、苏塘、双江桥、天壁、大观、梅塘、三溪、六都寨、荷田、长鄄、西山、七江、建华、鸟树下、苏河、大水田、石桥 铺、羊 古 坳、中团、黄金井、苗田、鸭田、江田、罗洪、颜公、青山、毛坳、小沙江、麻塘山、树竹等三十多个乡镇。在这些地方的竹林溪边都建有简易的纸糟,就地取材,就地造抄成纸。全县计有纸糟二千五百座以上,尤以滩头地区最多,据一九五三年统计光这一个区内,就有纸糟一千一百三十六座。双江桥乡的桃林村至今还有二十三座之多,该村温江口一个十多户人家的院落,举目望去,一眼就能看到七座纸糟错落在山坡溪边。纸张产量是随着楠竹生长状况和纸糟的生产能力而定,常年产量五万担左右,抗日战争进入最激烈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因交通阻塞,洋纸(机制纸)无法调入,各种用纸都以土纸取代,所以,年产量高达十二万余担。从事纸业活动的人员,全县在一万人以上,仅滩头镇的方圆五里路之内,最兴旺的时候,就有二千多人。据民国二十九年调查的统计资料,当年生产官堆纸四万零五百担;老仄、时仄纸四万一千担;顶帐纸三千三百担;玉版纸五百五十担;土报纸一万二千担;其他纸张二万八千担,合计为十二万五千三百五十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的五十年代也稳定在七万担上下,随着竹林败落,机制纸的猛增和取代,目前呈下降趋势,纸张产量一般维持在三至四万担。
2、皮纸。宋朝时代,在小沙江地方就开始利用一种名叫雪花皮的植物皮子制造皮纸。雪花皮树耐寒性强,在隆回北面的高寒山区的房前屋后,墦角坑边都有生长。因此,麻塘山、虎形山、青山、茅坳、黄金井、高洲、鸭田、苗田、江田、罗洪、颜公、石桥铺、兴隆、大水田、鸟树下、长鄄、建华、七江、西山等地也都有从事皮纸生产的纸糟。比较集中的麻塘山乡八角楼村二百零二户人家,就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农户从事皮纸生产,一九八八年度产量达八万余斤。
皮纸因其白细柔软,轻薄透明,拉力很强,耐折耐用,故常用于文书契约,贴糊雨伞、雨斗笠,糊窗避风透亮,鞭炮引线,以及刷涂迷信灵屋等。
3、色纸。元末明初,在滩头镇的沙坪里地方,纸农开始利用苏木(一种植物,白皮红心,煮沸成红色液体),槐米42(槐树花籽,煮沸成黄色液体)作为染料,在原土纸的基础上刷染,烘干成为有色彩的纸张。历经明、清数百年的历演变,人们又用牛皮、牛筋熬煎为水剂配以明矾、清水制成土胶,使色纸更加光滑清亮。尤其近代化学工业的发展为色纸加工创造了新的条件,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色纸更是五颜六色,鲜艳夺目。
色纸的种类,如果以颜色深浅,规格大小区分就有红、黄、青、兰、绿、紫、橙、花八大类,一百二十多个品种。如红色类,就有大红、深红、浅红、四红之分;黄色类,也有大黄、深黄、浅黄、小黄之分;其它青兰绿紫橙各色也都以大小深浅而分之。尤其以各种颜色调和搭配,加上各种花纹的刷印,这样更是色泽多变,花样纷繁,有红、黄、青、绿、兰、紫、橙各色腊光纸,点砖纸、点梅纸,龙凤纸。及各式各样的花纹纸。它们的用途极为广泛,一般分为三大类:第一类:红白喜事用纸,逢年过节,聚会喜庆,剪裁“福禄寿喜”、“龙凤呈祥”字样,张贴门楣窗棂;对联、喜报、请柬、修书都用红纸表示吉祥之意,大量常用的四红纸就是因为人们喜欢四季发财、四方进宝、四季皆红而故“四红”。第二类:迷信用纸,如新春年画,为亡魂扎灵屋,七月半接送“老客”烧的纸衣纸钱,以及向天庭地狱、庙宇庵院的神灵鬼使启奏疏文等,都得用大量的色纸。第三类:文化用纸,有些海报文告,书壳插页,艺术装饰等,为了引人醒目也用一定的色纸。
被称誉为“滩头三绝”之一的色纸加工,在以滩头镇为中心的方圆五华里之内,农闲时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从事色纸的染刷加工活动。在沿小溪建成的不足一里路长的滩头老街,曾有过“莫说滩头口岸小,四十八个码头钱米流”的美称,当然,这些码头不是武汉、上海的大港口,它只是用几片石头砌三、五个石坎,便于染纸作坊提水之用,但是滩头街上“店店开作坊,家家染色纸”,却是铁的历史。色纸的产量一般占土纸的四分之一。建国前,因迷信用纸较多,色纸产量较大,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禁止迷信用纸的生产,产量有所下降,近年来有所回升。
4、香粉纸。它是我县历史悠久的独特产品。七十年代,年产三、五百箱,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科学技术的进步,年产量猛增到八千多箱,产销前程广阔。至于产品的由来、制作与用途,前篇已作介绍,此处不重。
5、机制纸。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邵阳专署手工业管理局考虑隆回有丰富的造纸原料资源,选择县内的中心地区一一六都寨筹建一家从备料、制浆到抄成、分切包装全部机械化的纸厂,在基建即近扫尾的一九五九年三月,地区决定将该厂连人带马下放由县办。一九五九年六月一日正式举行开机典礼,上午十时由县委书记车仁光剪彩之后,机器转动,纸浆翻滚,迅即隆回县第一张机制纸从1575*长网纸机上拉了出来。
机制纸的产生,把隆回纸业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该厂通过改造更新,不断扩大了生产规模,隆回纸厂由一台1575*长网纸机扩展到目前的四台纸机(其中1880纸机三台),产量由年产一千多吨发展到五千多吨。相继于一九七四年由县二轻工业局在县城桃花坪下游的集材村办起了资江造纸厂,有三台单缸单网造纸机和一台双缸双网造纸机,新近又增添一台1880 长网纸机,年产量二千多吨。同时,以各区乡为主,又在曾家坳、苏塘、岩口、麻塘山、荷田、双江桥等处办起六家机械化半机械化的造纸厂。

目前,全县八家生产机制纸的工厂全部竣工投产,就形成了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而且机制纸的品种也日益增多,在以隆回纸厂生产的、供应全省卷烟行业生产需要的卷烟纸为龙头,先后有二十多个机制纸产品问世。其中有隆回纸厂在一九五九年生产的用于一般文化用纸的30克书写纸;1960年生产的用于打字、复写、信笺的28克打字纸;一九六四年生产的用于复写的18克双面光薄型考贝纸;1965年生产的用于印刷字典、袖珍手册、“语录”、工具书籍的32克和40克的字典纸;1969年生产的用于军事、外交机密情报的32克易燃纸:1969年还生产了一种用于野外作业和海军水上工作的32克防水防潮纸;从1974年开始大批量生产系列卷烟用纸:如24克的普通卷烟盘纸,捲制高中挡香烟用的25克特白烟纸,捲制高挡香烟用的25克全麻烟纸,捲制雪茄用的24克雪茄烟纸,还有用于香烟接咀的28克滤咀棒纸。资江纸厂先后于1987年开始生产用于包装的180克瓦楞原纸;1984年生产的用于包装和鞭炮用纸的60克包装纸;1985年生产用于印刷书籍和中小学课本的52克凸版纸和32克的有光纸;1987年生产用于文化印刷的60克单胶纸、双胶纸;1988年开始生产用于画报、烟盒包装的100克双面胶版纸。各乡镇纸厂主要生产各种类型的包装纸和加工色纸用的原纸,从而形成了机制纸的系列产品,为造纸科研的进步和纸张市场的繁荣都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造纸原料和生产过程
(一)造纸原料种类及其资源情况

隆回纸业的发展,有赖于得天独厚、非常丰富的纸料资源。隆回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山地林茂竹翠,为造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天然资源。截至目前为止,全县已经发现和正在利用的造纸原料有:
1、竹料。竹料主要用于土纸,当然同样也是机制纸的上好原料,嫩(楠)竹、嫩竹皮、梢,老、嫩小杂竹均可作为纸料。全县现有楠竹面积二十五万七千三百余亩,按照“当届”、“背届”平均以“一亩楠竹造担纸”的规矩计算,年产土纸可达二十五万担以上。楠竹集中分布在滩头、高平、六都寨、小沙江、司门前、金石桥等区乡,只要安排专人管理,掌握“留三去四不留七”的原则(则母竹三年的最好,四年开始退化,七年已不育子)。认真抓好“垦复翻山,适时施肥,合理选种”等几个环节,就可使竹林茂盛,竹笋茁壮,造纸原料就会源源不断。
2、麦杆。麦杆是机制纸的主要原料。每年的四、五月间麦收去粒以后,留下的干燥麦杆就可以用来造纸。全县的麦苗面积正常年份种植十万亩,以每亩收获麦杆二百五十公斤计算,可达二万五千吨,按百分之三十八的浆料收获率,每年可造机制纸一万吨。关键是农家要注意收藏,保持干燥,严防流失,集中用于造纸。这是促进我县纸业发展的一个最好基础。
3、稻草。稻草和禾蔸目前主要作为粗糙的草纸原料,全县六十多万亩水田,年产稻草、禾蔸甚多,用于纸料方面的不足百分之二、三。
4、雪花皮。雪花皮是一种多年生的阔叶植物,分野生和人工栽培两种。人工栽培一般长到1.5米以上时,就可砍伐剥皮,皮质以生长年限三年的最好,一年的太嫩,四年的太老。

它属一种无性繁殖,生长力很强,又耐高寒,很适宜山区的房前屋后,堆头坑边培育。目前北面山区农家都有培植雪花皮的习俗,但为数不多,全县不足万亩,产量在三万斤左右。因此,很值得把雪花皮的原料基地发展扩大。
5、笋壳叶。它是以竹笋成长到新枝长叶、自然脱落的一片片竹笋壳皮,轻薄纤维多,是一种机制纸的好原料。以每根竹笋收获笋壳叶二斤计算,年产量在三至四百吨以上,只要农家妇幼上山拾捡收集起来,也会为纸料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6、麻料。麻料主要作为机械化生产卷烟纸的原料,贮麻、黄麻均可,尤其利用废旧麻袋更为经济合算。
7、冬茅杆。在县内的白马山、望云山、九龙山等荒野山地上生长着一种细杆高长的冬茅草,其杆纤维度较好,仅略次于湖区芦苇。六十年代初期,隆回纸厂曾经作过试用,但没有坚持推广,这是未来发展纸业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
8、其它原料。诸如甘蔗渣、棉花杆、包谷杆、桑皮、废书纸等均可作为造纸原料,各家纸厂也有少量使用。
9、附属材料。根据原料和纸张品种的不同要求,主要有石灰、滑叶、烧碱、纯碱、明矾、松香、碳酸钙、滑石粉、玫瑰精,牛胶、染料、氯化钾、硫酸铝和柴火、煤炭等,除部分需要从外地输入,大多可以在县内解决。

(二)土纸(含皮纸)生产的一般过程

1、备料
①、楠竹备料。首先要抓好护林育竹;嫩竹具有“当届”、“背届”的生长规律,当届笋多则多砍,背届笋少则少砍。如竹粗、嫩竹壮,纤维多,造纸原料就多,农历清明节后,春笋出土,在当年备料中要观察春笋的生长趋势,做出砍、留规划,标明母竹记号,合理蓄禁种竹,以保护竹林资源。
②、材料和工具准备。腌料需要大量的石灰,而且以块灰为最好,因此,要提前于先年冬天乘气温干燥时就烧好储存。砍料所需刀斧等项工具要先行清理备好,腌料凼也要在清明前修整加固试水。
③、掌握季节砍料。俗话说“竹麻(嫩竹)不呷小满水”,“一夜老了一山竹”,说明砍料要注意季节,不误农时,立夏后就进山,要分批砍,做到三先三后:“先砍阳山,后砍阴山,先砍远 山,后砍近山,先砍山顶后砍山脚”;三砍三不砍:“砍嫩不砍老,砍密不砍稀,砍次不砍好”;四及时:“砍料及时,归堆及时(不能堆得过多,多了就会发酵),劈料及时,下凼及时”。在阳山和山顶,嫩竹散枝四、五节就砍,如果全部散枝发叶,料老了就不能砍。阴山和山脚,气温较低,可以全部散枝砍,最迟到小满后几天一定要砍完。
④、劈料。先切筒后劈料,切的长度一般五尺左右,蔸筒较老可撕下子篾,不留间青,如需要长子篾,则先撕篾 后切筒,对不撕子篾的料,就削去全部青皮(削青的料最好)。切筒后,把青皮垫在地面,保持劈料清洁,劈成寸宽的块料,敲掉竹节随手成捆(每件50斤)。当天劈料必须当天下凼,在内内砍断捆料篾,排列齐整,及时下石灰浸水,水过料面,这种削青竹料,是造文化用纸的好白料。
⑤、稻草储料。根据草纸生产的需要,于收割季节后,抓住晴天组织收购。要求草的质量干燥,无杂质,如有潮湿部分,必须晒干以后再堆码,以免损坏原料。

稻草收购集中后,选择制料方便又安全的地点码成整堆,堆上散草复盖严密,堆边挖好排水沟。稻草堆的时间长,它的自然水份和叶绿素,经过氧化变成浅黄色,原料质量好。⑥、皮料收储。雪花皮于每年秋末砍树剥皮后,则要收购储存。
2、制料
①、腌料。竹料纤维的腐烂分解靠石灰,鲜白料每百斤下足石灰10一14斤,要求灰质好,筛出灰渣,排一层料,下一层灰。对面上和底层料,要适当多下灰。料下完毕就要加压洗水,使料不浮出水面。腌后,凼内不能进新水,更不能漏出灰水,如遇大雨渗了新水时,就应及时加灰。腌到20余天后,用竹尖插入料里多处摇松,每天一次,连续搞几次,这叫做“松湖”,使料吸匀灰水。为保持料的纯净,凼外开沟排水,防止泥沙进凼。
②、洗料。腌料40天后,于大暑前后开始洗料,把料上的灰浆从凼中初洗干净,用齿耙勾上来,靠近水边集堆。在凼底架好枕木层竹片后,料再进凼,排得更要齐整结实,码成龟背形,盖上茅草再重压,然后浸水漱料,三天换次清水,连续
七、八次,把灰水、胶质漱漂干净。
③、发酵。发酵期间气温较高,管理要加强,发酵时凼内的水完全放干,料在凼中干酵几天,酵的时间,可视料的多少和气温高低去掌握,一般是插进料中烫手,气温约60度时,就要浸水降温,如酵的温度过高过久,不及时浸水,就会严重影响料的拉力和色泽,造出酵料纸。酵后水浸20余天,水由红变成乌色,再连续换漱多次乌水,料就达到一折两断,一揉成绒的成熟阶段。

④、稻草的制料方法。稻草经过晒干、机械脱粒、除尘、破杆后,即可入凼腌料。为使草料吸匀灰水,腌后,脚穿长统胶鞋,在料上用劲踩,每天进行一次。腌的时间一般为七天,也可三、五天。然后选择当阳地点集堆干酵,堆齐踩紧,顶上堆成圆形,外用薄膜全面盖住,周围封闭严密,才能保温避风发酵快,夏秋季节,早、中稻草七、八天,冬天在半月以上,晚稻草就要略多几天。接着可以洗料制浆,连灰堆酵的料,必须漂洗干净,料在漂塘里初洗一次,再用活水把灰浆、杂质选洗干净,料见清水,方可打浆。
⑤、皮料的制料方法。先将干皮料水浸一至二天,取出上甑气蒸一整天,使料松软再从甑中勾出来,用脚踩(捶)去粗皮,拣除各种杂质。然后上灰浆入凼腌料二至四天,让料吸足钙质,再带灰复蒸一整天,挑往水中冲出灰浆,清水浸漂10天,漂出污水即可打浆,打成浆后即把浆装进布袋,在水中不断冲洗排污,洗后滤干便能造纸。
3、造纸
土纸成为成品,要经 过 踩 料、抄成、焙干、整件包装四个工序,这四个工序都是手工抄作的高强度劳动,因此,在那风雨飘摇的纸槽里,人们常常可以听到造纸工人唱出这样凄凉悲壮的歌谣:“一年呷了两年粮,两年睏了一年床,九冬十月汗满面,一声爹来一声娘”,由此可见过去造纸工人的劳累和辛酸。
①、踩料。踩料前要选料,把熟料中那些虫伤、未腐的部分拣选出来,留在内角造粗纸,色白、纯净的熟料,生产优秀产品。把熟料放在用粗块竹篾编织成的斜躺着的竹篾床内,靠人的脚底力擦;全身使劲才能达到浆细如泥的标准,还要做到边踩边看,把不能踩细的粗筋和杂质,随时择出扔掉。从料到浆要连续踩擦六个小时之多,是够辛苦的,正象踩料师傅说的那样:“整天站在篾床上,两脚来回踩料忙。不知踩了几万下,全身没有干衣裳”。
②、造纸。水是造纸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纸槽中先要灌进小半槽水,把浆倒进纸槽,用棒在槽中多次作浪,冲散浆团,打醒槽面,再捞净粗筋,舀进滑汁(胶水),浆、滑要调匀、适当。在操作中,腰杆要正,两手使劲端帘浪水要匀,轻重恰当,逐张叠积在坨板上沥水,每天造好一个坨,当天下班前用木榨轻缓地将湿坨压干。造纸工是一座纸槽里三个人中掌管全套技术的师傅,技术要高要全面,但整天站在水槽边上,尤其在九冬严寒的季节里,双手在水中来回帘捞几千上万次,也是一种高强度的劳动,所以造纸师傅也常这样唱道:“守在槽边如站岗,腰痛背驼腿发酸。难怪世间美貌女,不嫁我这造纸郎”。
③、焙干。必须在一所光滑、卫生、无潮、火温适度平衡的焙房里,以轻巧的动作,在焙纸中做好松坨、起角、撕张、上焙、补张、扭纸,才能把湿纸焙干。焙纸工序多、时间长、抄作要熟练、专心,才能焙出好纸来。焙纸师傅也常在那暗淡的焙房里唱道:“脚不停来手不停,焙纸烧火两头奔,整天锁在暗室里,不知是雨还是晴”。
④、整件。产品包装打捆时,严格质量检验。在齐纸板上,认真地把各种有缺陷的纸剔出来,点足张(100张为一合一一允许上下差三张,30-50合为一担),由小合到大件,大件两面用原护壳纸包装,干榨压紧,横捆两道篾片,盖上产纸单位和技工印章,达到包装整齐,式样美观,防止偷工减料,掺假掺杂。双江桥乡桃林村的造纸世家贺金堂的土纸,由于质量过得硬,包装得法,滩头、宝庆、长沙等口岸“纸庄”,只要见了盖有贺金堂印记的纸张,就不检不验,照收入库。
⑤、皮纸操作过程。端帘上浆造两浪水,伞皮一横一直,引皮两浪横水,浆在帘上筛三秒钟,筛紧板面,然后逐张叠积成坨。把湿坨轻轻压干后,分张撕开,折成小把,挂在挡风的竹杆上吹四、五天,晒成半干,在强度不大的阳光下晒干(不宜暴晒),可按规定成件,两面护壳纸包裹,三道小麻绳捆扎,盖上印记出厂。

(三)色纸(含香粉纸)的加工程序
色纸是以土纸原纸作为底胚,以此为基础,染色加工成各种颜色的纸张。
1、蒸煮。把从各个纸槽收购来的土纸原纸折散,逐合卷成圆筒,竖装于木甑中,气蒸一小时,待上面热气沸腾时,停止生火。通过甑蒸,达到平滑(不成皱),便于施胶、消毒,也可以增强纸的拉力。
2、补张。将蒸过的底纸,逐张进行检查,发现破张缺孔则粘补完整,并用锋快刀片进行除疤、除砂、除筋的“三除”工作,以保证纸张的光洁、平滑和完整。
3、施胶。在底纸头边上用小竹插穿好,往胶水盆内全面上胶一次,施好一面胶,随手挂在竹杆上吹干。
4、刷色。把施了胶的纸张集中在操作台上,按纸质的颜色要求,手持棕扫分别在不同的染缸中沾上少量染料,往纸上刷去,先直后横,全张要刷到,再以干棕扫复扫一次,达到所需的颜色,做到无刷路,无皱纹,边刷边焙干,可以连续作业。最后切边、整件、包装。
当然对有些要求更高的色纸,还要增加一些工序,“如万年红”纸(又名上雄尖子),除了蒸煮、补张、施胶、刷色相同外,对里子要打一次浅绿色底子,翻转来在面子上刷一次黄水底子,再刷一次薄黄丹粉,又加一次最好的黄丹粉即可完成。腊光纸就要增加一项研磨工序,即用一块非常光滑的鹅卵石,在纸上慢慢推磨,推磨一次加一次清亮的牛胶,反复二至三次后,再加颜色,保证纸张平滑清亮,光影照人。
香粉纸的操作方法与一般色纸相同。只是底胚要求更高,一般是精选好料定槽生产的,在颜色的配比上要求更加精细调和,大都选用乳黄色,再配以相宜的香料而成。香粉纸的原纸,大家都喜欢选用荷田、长鄄等纸槽生产的高质量的土纸作底胚。

(四)机制纸的工艺流程

机制纸的工艺流程与土纸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全部由手工操作改为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生产的流水作业。


1、选料。无论竹料、麻料或草料(麦杆、稻草),首先在厂内的码料场上经过人工解扎初选,以防铁屑、砂石、杂质入机。


2、切料。按不同料质的要求,通过运输皮带自动输入切碎机中切碎。


3、蒸煮。将切碎的料自动输入蒸球内,加上烧碱,用蒸气蒸煮,蒸煮的时间长短以料质的软硬程度而定。


4、洗料。将蒸煮出来的料送入浆仑,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以除污去杂,保证浆料的纯度。


5、漂白。黑褐色的浆料进入漂洗缸后,拌以活水,配以漂白粉,启动漂洗机经过循环反复运转,使浆料洁白如雪。


6、打浆。白浆输入打浆池后,因纤维细度还比较粗糙,经打浆机的锋利刀片反复磨打,直至浆细如泥。


7、抄成。浆料通过储浆池经搅拌机转动拌匀后,缓缓地向长网机(或圆网机)的铜网上流去,震动仪有节奏地摇晃震动,浆料按照一定的流速均匀平铺形成纸张,再引入毛毯,通过压榨部位进入蒸汽烘缸,使纸张自动干燥卷筒。


8、分切。按照不同的要求,分切机将卷筒的整张切成大小长短各种不同规格的纸张。


9、选纸。纸张切成之后,就由人工进行逐张清选,边选边查,对折皱、残缺、砂孔的纸张必须清检出来,再回池制浆重抄。


10、包装。按照不同纸质的不同要求,打包机进行打包。每令用包装纸封包,10令为一件,用木夹板夹紧外运。卷烟纸的卷盘则用草绳索捆扎外运。总之,要求纸张不皱不折不损。


三、产品流向和经营方式
隆回纸业,古往今来在全县经济领域中都占着重要位置,各类纸张在湖南境内不仅独具一格,而且也享有很高的信誉。土纸畅销城乡,色纸声震云贵,香粉纸驰名中外,当今的卷烟纸又誉满三湘。近百年来,浏阳的“贡纸”,汝城的“南扣”,龙山的“官堆”,六都寨的“时仄”,滩头的“老仄”,曾一度列为湖南传统土纸的五大名纸。因此,对于纸张生产,经营管理,到利益分配,一直是纸业发展的中心课题。
1、组织形式。1949年建国以前,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中,广大农村的纸槽都是私人所有,也有集资合股经营,还有富户人家雇工开槽。自从色纸问世以后,在滩头市镇上一些有资本的商户,就从分散的纸槽中收购原纸,雇请工人,集中开办染纸作坊。在作坊中给老板帮工的工人报酬,政府大致作了规定:则分为三等:一等为掌桌师(技工),待遇较高,除生活由老板供应外,每月工钱为二至二点五担大米,并可与老板同桌进餐,吃的细粮好菜;二等为师傅(可以单独操作的正式工人),除生活由老板供应外,月薪八斗至一担大米,另桌开餐,只能吃糙米饭、小菜,每月打三次牙祭;三等为徒工,雇入作坊时,要有人担保,并交三斗大米作抵押,以防偷盗或半途逃走,除老板供应生活与师傅同桌吃饭外,从第二年开始“过年”回家时,老板则打发身把衣服和少许零花钱。但不管掌桌师、师傅或徒工,老板均有随时解雇辞退的权力,因此,劳资关系的纠纷就常有发生。
劳资双方在不断的磨擦斗争中,工人们逐步意识到需要有自己的组织,才有力量与资方论争抗衡。于是他们以传说中的造纸、染纸的祖师--梅葛仙师的名义,自发成立自己的组织 --“梅葛会”(形似松散的工会组织),自觉遵守会章,缴纳会费。每年的9月9日是梅葛仙师的生日,即聚会庆贺,烧香祀祷,喝酒就餐,会长乘这个机会宣讲“梅葛会”的宗旨,传播经济信息,讨论修订会章,还借此向资方炫耀工人的力量。平常如发现资方虐待卡扣工人或无理解雇,以及碰到物价上涨,收入减少要求增加工资时,“梅葛会”就“鸣锣封帮”,组织工人罢工,只要锣声敲响,各方响应,人人照办,无一违约。
二十世纪初叶,滩头的造纸、染纸工人,就曾举行过一次震惊全省的大罢工,与封建、官僚作过坚决的斗争。当时,正值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皖系军阀张敬尧督湘时,横征暴敛,对造纸业除原有纸商缴纳的厘税外,巧立名目,向手工作坊加征“善后公益”捐。受长宝镇守使田树勋支持的纸捐专员(征收员)蒋丙离、王衡,勾结军阀张敬尧所属七师三营营部副官徐金标,坐镇滩头收捐。1919年7月16日,他们抓住挑纸工人李启习,诬为“逃避纸捐”,拳击棒打,活活将李打死。李的儿子到县城喊冤,反遭宝庆纸捐分局局长陈明浩武装镇压。于是激起滩头七百多造纸、染纸工人罢工。接着宝庆、新化、新宁、武冈、湘乡、东安、耒阳、衡山等地造纸工人纷纷响应,形成全省造纸工人总罢工的高潮。
这次罢工,直到1920年全省人民驱张运动,赶走军阀张敬尧,邵阳人民击毙田树勋,纸捐才告免除,取得最后胜利。
1949年建国以后,竹林归集体所有,纸槽亦由集体开办。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农村责任制的落实,现在的纸槽一般又都是改由私人经营了。机制纸由于都是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生产,因此,均由国家或集体开办工厂,组织生产经营。
2、自产自销。隆回纸业大多数散布在广大的山区农村,属分散经营、自产自销的自由经济。造纸生产一般都是秋收以后的冬闲季节开始进行的,边产边销,造一担就挑到市场或纸庄行里去卖一担,比较富裕的人家,把纸造出来后,放在仓库里储存起来,俟至纸价上涨时再抛售。造纸匠除了少部分家底薄、负担重,很难解决温饱之外,大多数可以自给自足,小康度日。少数也有白手起家,成为望门富翁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纸业又有了新的发展,产量增加,销路更为广阔。许多农民企业家纷纷进城从事造纸生产的开发和经营活动,有的一举成为纸业大户、百万富翁,尤其对香粉纸的经营开发,更是生机勃勃,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1984年开始起步从事香粉纸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几年功夫就有了一个可观的家当。一个只有一千多户的滩头小集镇,十万元以上的大户就有十户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也有两三户。
也有许多小户人家,小打小唱开办染纸作坊维持小康生计的。…
3、纸庄集转。隆回纸业的发展与纸庄的兴办是直接相关的,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生产吸引着纸庄的兴起,纸庄搞活了流通,也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早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在滩头郊区两里路远的沙坪里地方,申家大院子 的 槽 门处,就有新邵县白马田江沙边一个名叫戴万盛的人,开起“万盛纸庄”,转买转卖,生意非常兴隆。据传有人用一万块银元要买他这块招牌,他没有同意。相继有宝庆府城的陈钱生,涟源孙家桥的李庭生,湘乡的陈彩岳,湘潭的何宝强等人先后来到这里兴办“纸庄”。后因来往顾客甚多,此处溪流太小,水源无法解决,才逐步离去,转移搬迁到现今的滩头镇市区这个地方。
清末民初,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外埠内迁,于是在滩头、六都寨这两个小镇里各地商贾纷纷而来,迅速掀起了一股兴办“纸庄”的热潮。据《湖南之纸》关于滩头、六都寨两处的“纸庄”调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这两处地方比较有名望的“纸庄”就达三十多家,从而大部分纸张就通过“纸庄”购入,再转销出去。
民国二十九年《湖南之纸》一书中关于“滩头市纸业调查”称:“滩头市属果胜乡,无水陆交通之便,专持人力挑运,年来洋纸来源阻塞,土纸畅销,纸业因之发达,集中本市交易者亦纷至沓来。各种色纸,即在本市创造,全年产量可达三万余担,其余各种纸,皆由四乡输入,二十八年销入量,计改良官堆纸约七千余担,老仄五千担,表仄约千余担,玉书黄约二千担,毛边约八百担,本市纸之输入,由产户直接运入者占五分之四,由商贩运入者占五分之一。本市之重要“纸庄”,十二家”。这就充分说明,在这一区域里所产之纸都是通过“纸庄”这条流通渠道而集散的。


抄表:

滩头市纸业营业额概况表   单位:元

《湖南之纸》关于“六都寨纸业调查”称:“六都寨属邵阳之中和乡,即古隆回,今改称斯名,可谓隆回八都者,原以此为中心也,其地扼资水支流之上游,可通小帆船。纸业素称发达。纸业来源有五:一、本乡(中和乡),二、隆回乡,三、隆治乡,四、隆中镇,五、新化长鄄。输入之纸 以时 仄、老仄、官堆三种为最多,各乡输入总计,战前常年约为五万三千余担,目前为六万余担,百分之九十以上全由槽户直接输入,由“纸庄”自购者不过百分之一二耳。本市“纸庄”共约十七家,以湘潭帮为最多,本市帮,长沙帮,新化帮次之,资本额大者为‘新华兴’,次为‘庆星云’,‘合大庄’,‘锦星正’等。”由此可见,六都寨也是隆回之纸的主要集散之地。

抄表: 
“纸庄”在市镇里都有固定的比较宽敞的店铺,高挂着醒目的庄记招牌,以张扬牌号,招来顾客。他们经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是定槽收购,即到乡村固定的个体纸户,定时定量收购土纸;二是前店后厂,在铺店后面开办作坊,雇请工人染刷色纸;三是坐堂收购,纸户肩挑零担上市,面议收购;四是发运外埠,成批销售,五是商贾登门,当面成交;六是小商小贩,登门交易。这种灵活多样的购销方式,深得顾客欢迎,既搞活了纸张流通,也促进了生产发展和市场繁荣,故小小的滩头就曾有“小南京”之称的美名。隆回纸张销往远近商埠,国内大小城市,都很受客商欢迎,也很有信誉。邵东流泽乡人彭月秋在滩头开办的“大生昌”纸庄,由于经营有方,成为国内“信得过”的一家纸庄,凡标有“大生昌”纸庄牌记的纸货,运往上海、武汉、西安等地都不要检验而畅销一光。
4、长途贩运。隆回纸业的又一大特点是长途贩运,以滩头为中心的五十华里之内,一些家境清贫的农户主力,把贩运色纸作为一项维持家计的主要副业。运销对象主要是云贵高原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那里的人们思想古朴,比较迷信神灵,逢年过节为了增喜添乐,表示吉庆,都喜欢在门楣、窗框上贴上几幅对联,高挂几个“喜字”、“标钱”(一种用红纸凿成的喜字),或悬挂几张门神年画,有的连厕里也要用红纸写上“饭饱来朝”四个大字贴在墙壁上。他们对纸张的质量花样也是很讲究的,一般是富户人家用红腊光纸;中层阶层用白珠纸:贫困户用四红纸,就是那些赤贫户也得揍点钱买几张双红纸,写几句吉利的话贴上,盼望来年有个好运气。云贵高原这种古老的习俗,为隆回纸业的长途贩运创造了广阔的销售市场,因此,从事长途贩运的人们,每年从作坊纸庄里购买一百至一百二十市斤重量的色纸,顺带一些年画,有凿刻“喜钱”、“标钱”手艺的人,还随带几件凿刻工具。他们把纸张捆扎成担,人各肩挑一担,成群结队,昼行夜宿,向云贵高原进发。长途贩运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长年累月从事贩运活动,全县计约三、四百人。他们每年来回三次,第一次是赶“三月三”的少数民族的风俗大节,主要运销龙凤呈祥一类的红纸和各种装饰用纸;第二次是赶“七月半”的接送“老客”节(民俗:老人死后于每年的七月七日回阳世老家探望亲人,七月十五日又去阴间地府,亲人需要款待打发祭品),这次主要运销各类迷信用纸;第三次是赶春节,这次除大量运销各类红纸、花纸外,还得带销一些年画和“喜钱”、“标钱”之类的年货。每次来往时间为两个半月至三个月,途中需两个月,在那里赶墟串村零售近个月,每次回家后休整十天半月,再办货启程。
长途贩运的第二种形式是一年一度的贩运,全县计约一千入以上。主要是赶春节年货,则每年秋收以后,开始筹集购买纸张和路费的资金。资金来源,在塘市头一带地方,一般用两种办法解决:一是靠自养的成批鸭子和部分粮食出卖;二是把自家的耕牛出卖(待贩销了红纸,再从云贵购买价廉的耕牛回家,为来春耕作)。从事这种贩运活动的人,在比较集中的地方,一般占农户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他们三、五相约,结帮成队,以老手带新手的办法结成十多二十人一队。在时近个月的长途旅程中,由老手前头引路,副手后头压阵,同吃同住,相互关照。到了云贵省会昆明、贵阳,则兵分三、五路,分赴各县,定居县城,将货物行李寄存相熟的老宾主旅店,再三、五人一组,各自挑二,三十斤纸张,深入到定时开放的墟场,摆摊销售,或走村串户叫卖。
长途贩运纸张,在经济上还是比较合算的。肩挑一担红纸上云贵地区,上年冬天出发,在那里度过春节,到第二年的二月间返回,约三个月时间,除去本钱和路费盘缠开支外,一般可赚纯利七至八担谷钱。有的又从那里收购一些虎豹麂獭之类的皮张、猪鬃等山货回来,其收入可增加一倍。“洛阳纸贵”在那里很有验证,有的地方销纸不是论张数,而是用尺片丈量论价,因此,纸之昂贵可想而知。1948年禹梓树、禹梓荣兄弟贩运红纸在贵州的罗甸县边阳镇过春节,兄弟二人用两张四红纸兑换一只五斤三两重的老鸡娘。当然长途贩运,肩挑手提,跋山涉水,日夜兼程,是一种高强度的劳动,够辛苦的了,尤其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还常常被土匪剪径劫财,甚至被害丧生。1948年塘市头大托地方的陈常光、禹玉白、禹梓树、禹梓荣等二十五人结队上贵州贩销红纸,他们销售完毕到第二年春节过后,先后分三路返回,禹玉龙、禹华松等八人抢先于第一批启程,当他们回到湖南境内的怀化榆树湾的险要之地鸡公界地方,突然被一群土匪当路拦截,除将全部钱款和随带物件劫光外,还一个不留地将八个人用斧劈刀砍活活杀死,抛尸荒野。
5、国家经营。1949年建国以后,土纸、色纸除少部分自产自销外,绝大部分由政府设置的专门机构收购经销,如供销部门,食杂公司、土产公司到外贸公司。香粉纸则定点生产,定额收购。机制纸均由国家统一收购,任何人不得插手,尤其是目前生产的卷烟纸更是由省直接管理,统一安排,统一分配,由省内各家烟厂按数提货。因此,经济效益也相对增加,1988年度隆回纸厂生产卷烟纸近四千五百多吨,为国家直接提供税利七百余万元。当然乡镇纸厂生产的纸张,就是由工厂直接销售,同时也有相当部分转售给染纸作坊,作为加工色纸的原纸之用。
历史悠久,纸质独特,技艺,经营灵活,效益甚好的隆回纸业,是经济建设事业上的一朵灿烂的鲜花,无论过去和现在,对隆回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曾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我们不仅要认真调查了解研究隆回纸业史迹辉煌的过去,更要充分看到光辉灿烂的未来,不仅要把机械化半机械化的造纸生产注重发展起来,而且要把土纸、皮纸、色纸、香粉纸的传统产品相继下去,尤其皮纸有着广泛的用途,色纸有着广阔的市场,香粉纸有着独特的风格,随着四化建设的推进,人们生活的日益提高,对纸张的需求会愈来愈多。因此,不仅要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纸业生产,更要对一些古老精湛的手工工艺挖掘出来,使隆回纸业更加发扬光大。

本篇承蒙曾树新、徐伯甫、贺盛海、王根树、罗克勤、彭诗美、邓湘俊、禹梓荣等同志协同搜集,提供资料,一并致谢。



铁铸的宝庆
“铁打的宝庆、银铸的益阳、纸糊的长沙”,这句话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晚清中后期才有的这一说法,因此有特定的历史背景。13107097888小陈尊听您来电指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