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丙离轶事

文摘   2024-10-01 00:04   湖南  

卿丙离轶事*

黄镇

清光绪年间,在隆回县石门乡老银铺这个山窝窝里,出了一位有名的举人,名叫卿丙离(1857--1940)。他自幼好学勤读,十七岁开始设馆收童,四十五岁中光绪辛丑科举人,以后任过知县,当过省议员,在邵阳讲武堂,佘湖书院,长沙岳麓书院先后执过教,堪称满腹经论,一代鸿儒,尤其是他为官清廉,刚直不阿的品格,现今还在民间广泛地流传着,兹录其轶事二三。

一、书对联  气老财  逊关公  讥戏班

卿丙离祖辈清寒,父亲卿东阳凭着四亩土地养活一家大小。丙离兄弟四人,无钱上学就读,只好随父习耕。七岁那年,卿丙离有一次随父去田间车水抗旱,父子各执一个车把,父亲稍一使劲,车叶飞转,水珠翻滚,三下两下就把个离伢子甩在水凼凼里,弄得满身泥水。父亲把他捞起来苦笑着说:“哎,孩子,看你真象只落汤鸡了。”他不慌不忙地接过父亲的话茬说:“不,阿爹,唯我就是条游水龙矣。”父亲一楞,心想这不就是一副对仗工整的对联吗?!顿觉得他活泼可爱。卿丙离虽然体质虚弱,但天资聪颖,于是其父决意省吃俭用送他上学读书,从这方面谋条出路。经过十年寒窗,几番拼搏,丙离熟读四书五经,通晓天文地理。十七岁那年,就设馆收童,当起教书匠来。


对面村子里罗老财的二公子,看到村前村后的细伢子一个个都上学读书了,心里痒痒的,叫嚷着也要去这所私塾馆里读书,罗老财瞪着一对三角眼骂道:“你晓得个屁,那个乳臭未干的离伢子,会当么子先生,会教么子书罗,我要把那座破烂学堂毁掉,看那个穷教书匠,何能再去误人子弟!你要读书嘛,给你请个老先生到家里来专门教你。”这话传到卿丙离耳朵里,他没有做声,只是第二天在他那座教宿兼用的楼门上贴出了一副鲜红的对子,联曰:

小楼半间,坐由我,卧由我;

穷人一个,王者师,帝者师。

罗老财偷偷地跑到那里歪着脑袋一看,自言自语地说:“倒看这穷小子不出来,癞哈蟆打呵欠一一好大的口气!”他还没有转过神来,卿丙离已站在他的对面,笑着说:“罗老先生你看这对联写得如何?!请多指教!”罗老财气得七窍生烟,眼珠翻白,一声不吭地溜走了。


有一年,卿丙离京考落榜归来,途径桃花坪城郊,在古木参天,翠竹欲滴的横江亭驻足歇息,见亭阁高耸,画栋雕梁,一尊红脸长须,枣眼蚕眉,全身金塑的关圣帝君端坐其中,显示着一付过五关、斩六将的英雄气概。他面对晚清朝野的腐败现象,联系到自己几次京考失利,名落孙山的凄凉景况,对眼前这位关夫子陡起敬慕之情,于是以“横江”二字嵌首,提笔挥毫联曰:

横槊赋诗,那曹人,今安在矣;

江东称霸,彼孙子,何足道哉。

触景生情,以情抒怀,充分反映了卿丙离这个时期壮志未已的心境


民国初年的一个夏天,从外地来了一个演戏班子,在现今县城桃花坪古镇上公开演出。他们见桃花坪那些阔老阔少身穿玄色衣褂,手摇蒲扇,悠闲自得,一副瞧不起戏子的派头,很有意见。第二天就在戏台左边高悬:

桃市人,穿冬衣,摇夏扇,不分春秋;

这十三个脸盆大的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副对子的上联,它明显地讽刺挖苦桃花坪人春秋不分。于是几个头面人物四处奔波,求人联对,寻遍全城名儒雅士,一个个摇头吐舌,无人应承,只好奔赴二十里外的老银铺山窝窝里,找到闲居在家的卿丙离。卿主人略加思索后,挥笔而就:

梨园子,唱南腔,歌北调,什么东西。

这班戏子,眼见对仗工整,出语不逊的下联,知道桃花坪城里也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之士。思前顾后,不敢恋战,只好连夜打点行装,怏怏离去。

二、“云南交趾国”和“一个半议员”

卿丙离一边教书,捞几串铜钱,几斗大米度日,一边坚持自学,继续深造,不间断地参加乡试、省试和京试。功夫不负有心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四十五岁的卿丙离终于中了举人,赴京应试,这是他学业上的辉煌顶峰,也是初步踏上仕途的门坎。

在这届京考中,同居京都旅馆一个房间而又同时中举的,除了刚刚二十出头的湖南同乡谭延闿外,还有刚到而立之年的宝庚府郊的马邻翼。因为是同籍同房,乡土之情油然而生,平时他们在一块论国事,议朝政,切磋学术,畅谈友情。今天一道金榜题名,无疑更是欣欣雀跃,弹冠相庆。这时,马邻翼心思重重地说:“卿先生,我等不负十年寒窗之苦,今日中举,实属幸甚,只是今后……。”
“今后,今后怎么啦?!”卿丙离接过话头焦急地反问。“

“唉,现在虽然算是有点俸禄,有碗饭吃了。但是,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轮到我们份上,分配个好地方,弄个好差事啊?”马邻翼继续忧心肿肿地说。
“那还不容易,到家里多拿些银花边来,给主考官送份厚礼,不就解决了么。”财大气粗,血气方刚的谭延闿毫不在乎地笑着说。
“我也有这么个意思。卿先生,我亲眼看到许多人都大包小包的往主考官那儿送。”马邻翼又进一步启发着。
“我家很穷,父亲背晒太阳口咬土,还养不活一家人,又那来的钱去给这些官老爷送礼啊!”卿丙离板着面孔回答。
他们三个人在客栈里争来争去,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看来谭延闿有分道扬镳的势头,最后,马邻翼无可奈何地说:“卿先生,说来确有难处,怪只怪如今世道兴这名堂,要不就很难弄个一官半职。”
卿丙离脸红脖子粗,气愤地说,“我们既然凭本事考取功名,这就要敢于严肃法纪,惩治腐恶,挑起振兴中华民族之大在全于任职地点之选择,无须考虑,那怕把我派到云南交趾国,我也去!”

不知是事有凑巧,还是这些话真的传到了主考官的耳朵里了,卿丙离在家闲居几年之后,接到谕旨,果真派他到古属交趾国管辖的云南省江那县接任知县。
卿丙离毫不犹豫地打点行装,走马上任。
卿丙离那种“站起埋”的火辣脾性,一直贯串在他的一切言行之中。据传有这样的一件趣闻,在他当省议员期间,有一年选省长,选举前,经过了“十字值千金”(即只要在选票上填写xxx担任省长的名字三个字,就可得三千元)的多方拉票买票的紧张活动,又规定“等额提名,记名选举”的办法,指定谭延闿为省长的唯一候选人。选举那天,会场警卫森严,并由荷枪实弹的警士监投票唱票,在此种情势下,个与会代表,谁敢不写上谭延闿大号,恭恭敬敬投谭省长一票呢!可是卿丙离却不然,他觉得要履行议员的真正权利,就必须选上自己可信任的人。因此,他勇敢地在选票上的省长栏内,填上一个新化籍的曾凤光,还在投票人一栏里,端端正正写上“卿丙离”三个字,以示负责。
大会开始唱票,当唱到这张选票时,唱票人身旁的武装警察瞪着一双双灯笼似的大眼睛,迟迟不敢启齿,会场死一般的沉静。片刻之后,动议催唱,唱票人只好硬着头皮,把卿丙离议员投票选举曾凤光当省长如实唱了出来,顿时会场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事后,湖南日报以《十年直议动时人》的标题,刊文盛赞卿丙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情操。这次选举中,还有一个议员在选票上也未把谭延闿三字填上,而把另一个人写了工去,但未敢落款。自此以后,人们把卿丙离和哪位未落名的议员,誉为“全省一个半议员。”

三、批卷揭秘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卿丙离接到派往云南省江那县接任知县谕旨后,决定立即启程,走马上任。经考虑再三,打算只带一个随从赴任,其余一律沿用旧员,于是选定机警灵活,又略有点文化知识的本村族侄卿敏裕同行。


他俩经过一多个月的昼行夜宿,爬山涉水,来到了江那县城,轻装简从进了县衙,递过文书之后,第二天就召集县衙一干人等相会议事。县衙里的人满以为新知县走马上任,必定要举行一个隆重的接任就职仪式,那晓得这位新知县就这样匆匆忙忙,简简单单与大家见面,搞得措手不及,一个个带着揣摩不定的心情坐在议事桌旁。


卿丙离开宗明义,在感谢江那父老,肯定前任功德,期望县衙同仁关照的几句开场白之后,郑重宣称:-、县衙一切公物财银,必须照数清点,妥善移接,不得散失;二、旧 事遗案,依法办理,各就各位,各司其责。说到这里,他指着带来的随从卿敏裕说:“你们看我仅带此一人,跟随左右,所以县衙一切事宜,还望诸君照旧承办。”他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讲话,与会者一个个放下了千斤大石,回到各自的岗位上,重新考虑在新知县手下,怎样干出一番新事业来。


接着,卿丙离简装轻行,深入乡村民户,兴利除害,做出了一系列深得民心的事业。就在这个时候,他察觉紧随身边的族侄卿敏裕,一天天变换打扮,用钱无度,卿敏裕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卿知县冥思苦想,突然醒悟,难怪最近一段卿敏裕对阅卷批示格外感兴趣,很有可能乘任意出入办公书房之便,将批语密告了取胜一方,从中索取钱财。于是,他略施小计,故意在审批案卷时将胜方批成败方,把败方批成胜方,卿敏裕果然上当。过不多久,一位被公断为败方的财主,退堂之后,一手扭住站在公堂上的随从卿敏裕,气急败坏地叫嚷道:“你不是答应我,向你家老爷说个情,保证把官司打赢吗?现在我彻底败诉,害得人财两空,你得把我送的三十块银花边退还我!要不,我和你拼了!”这个秘密一揭开,县衙里象煮了一锅热汤圆,满锅翻滚,一个个在窥视着新知县对自己的族侄如何处置。


随从卿敏裕见事已败露,深知族叔不会轻易放过他,当晚就悄悄逃出江那县城。第二天清晨,卿丙离不见族侄踪影,料知这小子已畏罪潜逃,立即派人飞马追赶,将其揖拿归案。除追缴全部赃款,充作县衙办公外,又将其关押半月,遣归老家.


这件事的处置,人们无不拍手称快,无不赞扬卿知县秉公办事,铁面无私的高风亮节。

四、“慈父”“青天”

卿丙离在江那当了两年半知县。有一天,忽然接到父亲病逝电报。按照清末官员职守规则,不仅要立即启程回家奔丧,而且还要在家守灵三年。


消息传开以后,急煞丁江那父老。自从卿知县到任,匪患清除,豪强匿迹,社会安定,老百姓才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大家都称道卿知县爱民如子,胜过慈父良母,是江那历任以来最好的父母官,可是这位赤胆忠心,廉洁奉公的卿青天,偏要回家奔丧,这一去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会回来,继续保护我江那黎民啊?!跳


1909年12月18日,虽然红日当空,万里无云,但地处滇南边陲的江那县城还是有几分寒意的,早饭过后,卿知县偕同夫人启程回家奔丧,他们步出县衙,只见街道两旁人山人海,香案排排,烟雾缭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们争相观看这位清官的风采。有的拱手作揖;有的流泪送行;有的跪拜谢恩。一句句“父母官多多节哀”,一声声“卿青天几时再回江那保我黎民”,情真意切,撕人心肺,


县衙一干人等和江那社会名流,陪同卿知县缓缓行进。在送行队伍的最前头,由一位牛高马大的汉子高举一把直径约两米,用红绸精制而成的“万民伞”,只见伞上密密麻麻书写着许许多多江那百姓的名字。据传“万民伞”是专门给那些为官清廉,建立过殊勋的地方官员荣升高调或届满离位送的。(这把“万民伞”卿丙离一直珍藏于家,以教育子孙后代,但在“文化大革命”中,连同卿老先生众多的诗稿著述,镶金匾,名人对联等全部毁于一炬。)在卿知县夫妇后面,两位彪形大汉,高举着一副肠断心碎的对联。

联日:

慈父勿悲失慈父,慈父奔归,慈父仙归,

急煞了全江赤子,

青天不久留青天,青天顾我,青天误我,

望再来保那黎民。

卿丙离满含泪水,带着无恨忧伤的情感,一步一回头地惜别江那。


卿丙离辞别江那已经八十个春秋,辞世仙归也已是半个多世纪了。据传江那县民为了怀念这位为政清廉,刚直不阿的卿青天,一直把他作为仙界神灵,供奉在祠堂神庙,常年领受人间香火。


*注:卿丙离所生三子:一曰卿汝衡,务农为业,早逝,二曰卿汝揖,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曾编辑《美国侵华史》等多部著述,1976年4月5日病逝于北京;三曰卿汝,铁道高级工程师,现年81岁,离休闲居隆回县城。本文主要根据卿法明先生口述整理。

铁铸的宝庆
“铁打的宝庆、银铸的益阳、纸糊的长沙”,这句话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晚清中后期才有的这一说法,因此有特定的历史背景。13107097888小陈尊听您来电指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