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27届初一年级科技节延展活动
10月,八一学校的创新月,继科技节纸飞机绕桩活动后,2024年10月23日,C2027届初一年级借助家长资源,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节延展活动——清洁能源科普。“什么是清洁能源?”“核电站有没有辐射?核电站安全吗?” 活动邀请中国广核集团“核铸未来”科普品牌活动讲师姜峰,在荣臻礼堂为初一年级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科普讲座。由初一副年级组长王小敏老师主持。
1
PART.ONE
“双碳”未来寻能源
本次科普讲座,
以“清洁能源助力‘双碳’目标”
拉开序幕。
姜老师和同学们互动间
引出了双碳:碳达峰和碳中和。
2020年9月22日,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
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宣布: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
实现碳达峰、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
达到历史最高值后,
开始逐步下降。
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
节能减排等措施,
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实现零排放。
为了实现双碳目标,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包括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
推广可再生能源、
推动节能降碳改造等。
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还能促进绿色低碳技术的
发展和应用。
为了更好地让同学们了解
为什么要减碳,
老师以美丽的马尔代夫为例,
一个平均海拔仅1.2米的岛屿国家,
100年后很可能会消失。
面对各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发展核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
现实战略选择。
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
是指不排放污染物、
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
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
而核能具有很多优势,
如低碳、稳定、高效等等。
2
PART.TWO
从“核”说起话渊源
接着老师让大家想象
核电站的样貌,
并且给大家介绍了
大亚湾核电基地,
介绍了中广核核电基地
分布于广东、辽宁、
福建、广西四省。
核能是清洁能源,
但是从1945年二时,
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
投下两颗原子弹,
到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
到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再到2011年起的日本福岛核事故,
核事故所带来的破坏性,
不禁让人谈核色变。
讲座的第二篇章,
老师从大家最关注的“核”说起,
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讲述了核的过去与未来。
首先是我国核工业的发展。
1954年10月,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发现新中国第一块铀矿石标本。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东方巨响,震惊世界,
致敬原子弹背后默默奉献的
邓稼先、钱三强、郭永怀、
程开甲、朱光亚、
吴自良等先辈们。
1994年秦山核电站
和大亚湾核电站正式投入商运。
其次是核电站的能量来源。
原来核裂变又称核分裂,
是指由重的原子核,
主要是指铀核或钚核,
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
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
其中铀裂变在核电厂最常见,
热中子轰击铀-235原子后
会放出2到4个中子,
中子再去撞击其它铀-235原子,
从而形成链式反应。
原子弹或核能发电厂的能量来源
就是核裂变。
再次核能又是如何转化成电能?
核能也称原子能,
是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时
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
包括裂变能和聚变能两种主要形式。
目前核能发电利用的是裂变能。
以压水堆核电站为例,
核燃料在反应堆中
通过核裂变产生的热量
加热一回路高压水,
一回路水通过蒸汽发生器
加热二回路水使之变为蒸汽。
蒸汽通过管路进入汽轮机,
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发出的电通过电网送至千家万户。
整个过程的能量转换
是由核能转换为热能,
热能转换为机械能,
机械能再转换为电能。
3
PART.THREE
“铀”表及里深剖析
最后就我们最关注的
“核电站安全吗?”问题,
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进行了核安全知识的普及。
它会不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呢?
老师生动形象讲述
“啤酒烧不着”的故事:
虽然核弹和核反应堆
都是以铀为原料,
但两者对纯度要求不同。
核弹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
去除杂质铀238,
要求铀235的纯度在90%以上,
而反应堆中核燃料
一般只要求纯度5%以下的铀。
正如烈度白酒可以点燃,
啤酒却不能点燃的道理一样。
此外,为了保证核电站的安全,
在放射性物质和环境之间
设置了三道屏障,
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
国之重器华龙一号
高安全性的同时,
发电能力与减碳效应
也不可小觑,
单台华龙一号机组
年发电量可达100亿度,
等效减排二氧化碳810多万吨,
相当于种植7000多万棵树。
核电技术广泛应用在工业、
农业、医疗和环保等多个领域,
深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造福于民。
这是一场互动不断、
礼物不断的讲座。
整场讲座同学们
热情高涨,积极参与,
志愿者团队满场跑
给同学们递话筒,送礼物,
讲座结束后姜峰老师
代表中广核集团
还为同学们赠送了礼物。
活动最后,
王老师感谢了姜峰老师
及中广核集团到场的所有志愿者,
并鼓励学生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期待未来,他们能够
为国家清洁能源事业贡献力量。
4
PART.FOUR
携手并肩“碳”目标
初一9班 袁弘睿:
“铀”表及里,
通过对核反应的机制、
工作原理、
安全屏障等系统了解,
增强了我对核电科学理性的认知,
点亮了心中的科学之光,
激发了我对科学的探索未知。
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
我会以先辈科学家们为榜样,
勇于创新、“碳”索未来,
减碳减排,插上科学的翅膀,
飞向未来,拥抱绿色地球。
初一10班 张芸嘉:
老师的讲述娓娓道来,
不仅给我们普及了
如今的形势与国家的目标,
还告诉我们很多实用的知识。
“所有的答案都是好的,
只要你说出来。”
老师以鼓励我们积极发言。
这场讲座令我受益匪浅,
也让我更加明白了学习的必要,
终为国家奉献一份力量。
初一11班 范美妤:
我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
更像沐浴了一场生命的洗礼!
伟大的科学家郭永怀先生,
一个用生命保护机密的科学家!
他让我理解了真正的核工业精神,
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
希望未来,我能秉承
老一辈科学家的研究精神,
好好学习,
为祖国的富强奋斗一生!
初一12班 吴家錱:
专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
核裂变反应堆的知识,
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
对推动可持续发展
和实现“双碳”目标的价值。
此次讲座不仅增长了我的见识,
也让我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
激发了我对核能探索的极大兴趣!
往期推荐
纸飞机绕桩,折翼间创意飞扬!
文/ 包查干 袁弘睿
图/ 古晓滨 初一年级
编/ 辛爽 心静
审/ 左秋洁 李凌 左亚君
欢迎关注北京市八一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
请长按二维码识别
你的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