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生物群(Jehol Biota)是中生代早白垩世(约1.3亿–1.2亿年前)东亚地区著名的化石群落,以中国辽宁、河北、内蒙古等地的义县组、九佛堂组地层为核心,保存了大量精美的动植物化石,被誉为“中生代的庞贝城”。热河生物群的动物包括恐龙、鸟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对研究中生代古生物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热河生物群地理分布
自1923年热河生物群被发现,迄今已经101年了。国内外有很多研究热河生物群的科学家,例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弥曼、周忠和、徐星等,出版了许多研究论文、书籍、论文集等。其中专门介绍热河生物群的科普书籍包括张弥曼等主编的《热河生物群》、季强等主编的《中国辽西中生代热河生物群》以及王章俊主编的《热河生物群》,其他有部分篇章介绍热河生物群的书籍还包括《征程: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等。
张弥曼等主编的《热河生物群》封面
季强等主编的《中国辽西中生代热河生物群》封面
王章俊主编的《热河生物群》封面
舒柯文、王原、楚步澜《征程: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
在这些书中有很多精美的插图,本文主要讲一下这些复原图。
热河生物群综合复原图/杨恩生绘,图源张弥曼等《热河生物群》
2001年,张弥曼主编的《热河生物群》出版,其中有一幅热河生物群的复原图,作者为杨恩生,图中共出现了26种动物,分别是:
鱼类:1.潘氏北票鲟Peipiaosteus pani;2.室井氏狼鳍鱼Lycoptera muroii;两栖类:3.三燕丽蟾Callobatrachus sanyanensis;4.奇异热河螈Jeholotriton paradoxus;爬行类:5.辽西满洲鱼Manchurochelys liaoxiensis;6.凌源潜龙Hyphalosaurus lingyuunensis;7.细小矢部龙 Yabeinosaurus ienuis;8.秀丽郝氏翼龙Haoplerus gracilis;9.原始中华龙鸟Sinosauropiervxprima;10.董氏尾羽龙Caudipleryx dongi;11.千禧中国鸟龙Sinornithosaurus millenii;12.杨氏锦州龙Jinzhousaurus yangi;13.意外北票龙Beipiaosaurusinexpectus;14.梅勒营鹦鹉嘴龙Psitlacosaurus meileyingensis;鸟类:15.圣贤孔子岛Confuciusornis sanctus;16.丰宁原羽鸟Protopteryxfengningensis;17.燕都华夏鸟 Cathavornis yandica;18.朝阳长翼鸟Longipteryxchaovangensis;19.马氏燕鸟Yanornis martini;哺乳类:20.五尖张和兽Zhangheotheriumquinguecuspidens;昆虫类21.三尾拟蜉蝣Ephemeropsis trisetalis;22.黑山沟衍蜓Aeschnidium heishankowense;23.蛾类;腹足类24.维其姆前加尔螺Probaicalia vitimensis;双壳类:25.凌源额尔古纳蚌Arguniella lingyuanensis;虾类:26.奇异环足虾 Cricoidoscelosus aethus;
原作是油画,印出来的效果也比较好,但由于很多研究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复原图与现在的有较大的差异。
2003年,曾孝濂为《热河生物群》英文版绘制了热河生物群复原图,原料为丙烯等材料,该复原图还入选了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1课《飞向蓝天的恐龙》。
热河生物群复原图/曾孝濂绘,图源《自然而然 曾孝濂自传》178-179页
热河生物群复原图描述的古生物/曾孝濂绘
曾孝濂绘制的热河生物群相比于杨恩生绘制的增加了不少新内容和成果,也变换了场景,突出了火山和湖泊环境,湖水和火山灰造就了热河生物群。由于当时研究成果的限制,小盗龙的羽毛颜色与现在的不同,不过总体而言画得非常好。
热河生物群复原图/辽宁古生物博物馆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热河生物群复原图也参考了曾孝濂的复原图,突出了火山和湖泊,但是物种比较少,主要突出了恐龙、鸟类和翼龙,完全没有将水生动物表现出来。
这么多复原图,我最喜欢的还是《征程: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中热河生物群赵闯绘制的插图。
热河生物群复原图/赵闯绘制,拍摄自《征程》
热河生物群复原图/赵闯绘制,拍摄自《征程》
热河生物群复原图/赵闯绘制,拍摄自《征程》
整个复原图非常有张力,24种古生物结合的非常巧妙。画面最左侧,一只雄性圣贤孔子鸟飞向它的爱侣照看的巢穴,红色的长尾羽在身后飘扬;附近地面上,原始中华龙鸟瞄上一只不幸的五尖张和兽,后者在倒伏的树干上仓皇逃向一只蝴蝶状的昆虫--李氏聪蛉。水中、树干下,两条白台沟潜龙和一群戴氏狼鳍鱼懒洋洋地、漢不关心游过,而满洲龟和赵氏辽蟾则在附近的石头上享受着它们的日光浴;一对邹氏尾羽龙夫妇站在水边,木然地观察着这一切。在远处背景中,两只翼龙展翼划过白垩纪的天空,而巨大的董氏东北巨龙在地面上移动着它笨重的身躯,从两只争斗的雄性尾羽龙身后缓缓走过。画面中部,一对千禧中国鸟龙站在一棵死树的弯枝上,其中一只徒劳无功地张嘴咬向一只飞过的孔子鸟。树下,原始的角龙——梅勒营鹦鹉嘴龙和另一只中国鸟龙正四处张望;而在它们的上方、顾氏小盗龙在空中滑翔而过,长长的、羽叶形的尾巴高高翘起。画面的更右侧,巨大的华丽羽王龙在小心翼翼地朝阳传奇龙旁边走过,而意外北票龙则拾头注视着树上趴伏的、一只长相似蝉的昆虫。色彩鲜艳的杨氏锦州龙在远处漫步,与危险的羽王龙保持着安全距离,画面前方则有一只小型蝾螈——钟健辽西螈在北票龙的脚旁爬过。空中,具有头冠的大型翼龙——朱氏莫干翼龙傲然振翅,而有着长尾巴的棕尾热河鸟和一对牙齿尖利的小型翼龙——金刚山义县翼龙在离恐龙更近的地方轻快地掠过。热河鸟下方,像狗一样大小的巨爬兽对着北票龙龇牙咧嘴,而小型甲龙——奇异辽宁龙则默默地逃离这个是非之地。(该段文字摘自《征程: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