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杂志是在“文革”之中创刊的一份科普杂志,当时,中国科学文化园地一片荒芜,满目凋零,全国的科普杂志屈指可数。这本杂志于1972年夏天试刊,1973年正式创刊,属于半年刊,由郭沫若题写刊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由于编辑部的不断努力,这份刊物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而试刊封面就是棘鼻青岛龙。
1972年《化石》杂志试看封面
可以看到,当时的青岛龙复原图拖着一条厚重的尾巴,与现代的复原图有着较大的区别。
青岛龙复原图
棘鼻青岛龙化石在北京展出
棘鼻青岛龙在1950年由山东大学师生发现于山东莱阳金岗口村,1951年杨钟健、刘东生、周明镇等组成考察队前往莱阳系统发掘。这是新中国建立之后发现的第一具完整恐龙骨架,被称为“新中国第一龙”,也是亚洲发现的第一个带有头饰的赖氏龙亚科的成员。棘鼻青岛龙虽然发现于莱阳,但化石发掘出后都是运到当时的山东大学所在地青岛进行修理、研究和装架的,因此杨钟健先生将这种恐龙命名为青岛龙。棘鼻青岛龙身长约8.3米、体重约2.5吨,生活于晚白垩世晚期,距今约7000万年。
2011年4月在常州中华恐龙园举办了主题为“关注恐龙保护地球”的“中国常州首届国际恐龙节”。从近100年来我国研究的170余种恐龙中,根据化石的产出年代、化石标本的完好率、在进化领域中的科学意义以及观众中的知名度等几项标准,推出了“百年中国恐龙十大明星”的活动,棘鼻青岛龙名列第四。
中国邮政于2017年5月19日发行《中国恐龙》特种邮票,其中包括了青岛龙。
中国恐龙邮票
2020年,中国古动物馆发布了中国恐龙五大明星,或者说“恐龙五宝”,其中就有青岛龙。
青岛龙“青青”
2024年第3期《化石》杂志又一青岛龙骨架化石作为封面,青岛龙的知名度又高了。
而在两年前的2022年第3期《化石》杂志,封面也是山东的恐龙——巨型山东龙。
《化石》杂志2024年第3期封面
目录
《化石》杂志2022年第3期封面
山东博物馆的山东龙化石模型
巨型山东龙生活在距今约7300万年的山东半岛,其头骨前部和下颌向前延伸形成扁阔的嘴,酷似鸭嘴,是一种大型鸭嘴龙类恐龙。1964年,地质部石油局综合研究队在山东莱阳、诸城一带工作时,在诸城市吕标乡库沟村龙骨涧发现了一个大型的鸭嘴龙胫骨。后来又陆续发掘各类恐龙骨骼化石30吨。化石采回后,经过4年多的清理、修补复原工作,合成一具骨架。该骨架长约15米,高近8米,1973年胡承志将发现的鸭嘴龙命名为“巨型山东龙”(Shantungosaurus giganteus),是世界上已知鸭嘴龙类中最高大的,也是鸟臀类恐龙中最高大的。
董枝明先生在《化石》杂志2011年第2期上的“百年中国恐龙十大明星”中,山东龙也入选其中。
根据我的整理,在山东省内发现的恐龙共命名了20种,其中有效属种共计16种,著名的化石产地又诸城恐龙涧和莱阳,在地下还有很多恐龙等待科学家们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