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泰顺中学 蔡灵智
师:“红烛”这一核心意象与“诗人”的形象有什么关联?请大家结合诗歌内容等来谈一谈你的看法。
生:诗歌的第一节把诗人的心与红烛的红进行对比,诗人希望自己的心也能像红烛一样红。
师:怎么能看见诗人的心呢?
生:“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要把心“吐”出来。
师:第一节中,诗人和红烛是两个独立的形象,但一个“吐”字可以看出诗人迫切渴望自己的心能像红烛一样红,富有表现力。
生:第六节“哦!我知道了!”这里的“我”指的就是诗人,写出了诗人理解了红烛为什么会“伤心流泪”。
师:可以具体说说吗?
生:具体地说就是“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开始诗人不明白红烛“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后来才知道原因,“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
师:从不解到理解,可见诗人对红烛的形象及内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除了第六节外,还有哪些诗句也写到类似的变化?
生:第二节写到红烛“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诗人开始是不理解的,因此说“一误再误;/矛盾!冲突!”但到了第三节,“不误,不误!”说明才理解为什么“不误”——红烛只有燃烧自己才能发出光来。
师:对,这也是从不解到理解的过程。
生:我觉得诗人写红烛就是写自己,因为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常常都是托物言志、咏物抒怀。
师:很有眼光!那么,这首咏物诗借助红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呢?
生:诗人通过红烛表达自我牺牲精神。
师:请结合诗句来讲。
生:第二节,“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红烛燃烧自己,放出光来,就是象征诗人的自我牺牲精神。
师:指出了象征的手法,非常好!
生:第四节,“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燃烧自己,是为了救赎世人,也是诗人勉励自己,希望能够改造这个世界。
生:第七节,“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这里写红烛流泪,为世人做出了贡献,应该也是诗人对自我的勉励。
师:这里为什么用“脂膏”这个词语,而不说“眼泪”呢?
生:对红烛和诗人来说是“眼泪”,对于世人而言就是有养分的“脂膏”,更能突出这种牺牲精神所带来的贡献和价值。
师:理解很到位!还有其他诗句吗?
生:最后两节,诗人明白了一个因果关系——创造光明是因,灰心流泪是果,所以他才会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里写红烛,也是写诗人。
师:大家留意这两节诗歌,明知红烛“流一滴泪”,就“灰一分心”,然而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发出“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宣言。如此收束全诗,可谓“卒章显志”,更揭示了红烛精神的本质所在。
现在,我们来小结一下这首咏物诗中的“物我”,即红烛与诗人有什么关联,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生:一开始红烛与诗人是两个独自的形象,后来逐渐融合在一起。
师:“融合”一词用得特别准确!这首咏物诗中“物我”的关系从分离到若即若离,再到逐渐融合在一起。也正因为如此,闻一多也赢得了“红烛诗人”的美誉。
这首诗歌与常见的咏物诗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看一首咏物诗。
(PPT展示)
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试分析诗中“物我”的关系。
生:《石灰吟》这首咏物诗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石灰来表达自己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要保持高洁情操的志向。咏石灰,就是写诗人自己。
师:好的,同学们对《石灰吟》这首诗挺熟悉,回答很准确。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写的现代诗歌《红烛》既继承了传统咏物诗托物言志的写法,又有所创新,“物我”关系(红烛与诗人)是从分离到融合的。这或许是受了“五四”理性精神的影响。
文/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 王丹霞
师:本诗开篇引用了李商隐的著名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就是蜡烛,“红烛”也是一种蜡烛。那么,诗名为什么要用“红烛”而非“蜡炬”呢?
生:“红烛”强调其色彩之红,诗人开篇便说“这样红的烛”。
师:为何要强调它的色彩红呢?
生:红色很热烈、赤诚,“赤子之心”的“赤”就是“红”。
师:为何要突出红烛的热烈、赤诚?让我们顺着诗歌的脉络看看。
生:“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说明红烛需要燃烧自己才能放出光芒。“一误再误;矛盾!冲突!”显示出红烛内心充满矛盾,而燃烧意味着牺牲,更需坚定的赤诚之心。
生:红烛要“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救出他们的灵魂”“捣破他们的监狱”。虽然我不是很清楚“梦”“监狱”的具体所指,但诗人用的动词以及动作的对象都给人一种艰难的感觉。
师:对语言的感知很敏锐!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PPT展示)
本诗创作于1923年,当时诗人正准备出版第一本诗集,《红烛》即为诗集的序诗。
闻一多(1899—1946),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民主革命战士,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的大会上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代表作有《红烛》《死水》《七子之歌》,初中教材收录了他的《最后一次讲演》以及臧克家纪念他的文章《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师:请大家重点关注“民主革命战士”这几个字,结合这一身份以及1923年这一时代背景,再想想《红烛》中这几句话的意思。
生:梦是熟睡的时候才做的,“世人的梦”应为人们沉睡时的梦。“监狱”是加在人们身上的枷锁,结合时代背景,应指列强、军阀等。只有“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唤醒人们奋起反抗的意识,才能“救出他们的灵魂”“捣破他们的监狱”。
师:说得太好了!很巧的是,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呐喊》也出版于1923年。《呐喊》自序中就有著名的毁坏“铁屋子”的寓言。当时的百姓生活困苦、精神麻木,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都想唤醒他们。鲁迅如此,闻一多亦是如此,他在《七子之歌》序中写道:“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国家即将崩丧,国人视之竟然漠然!这样的国民性急需改造,诗人连用“烧破”“烧沸”“救出”“捣破”这样富有力量、强调结果的词语,说明红烛的责任与使命重大,没有赤诚之心是无法完成的。除此之外,红烛的热烈与赤诚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红烛还会受到“残风”的侵蚀,“残风”指的是那些反动势力,它让红烛伤心流泪。身处困境,红烛需要有一颗赤诚之心。
师:可见红烛虽有一腔报国之心,却处境艰难,唯有用火热的赤子心,才能与之对抗。它“急得流泪”后,失去信心了吗?
生:没有,它还打算将脂膏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师:很好!小结一下:红烛只有牺牲自己才能散发光芒,它肩负艰巨使命,其间还要遭受反动势力的阻挠,但依然打算将脂膏流向人间。这些都需要有一颗热烈的、赤诚的心,这就是“红”的深沉寓意。而“蜡炬成灰泪始干”中“蜡炬”虽面临爱情的困境,但似乎不及“红烛”面临的困难大。我还有一个困惑,既然用“红烛”是为了强调“红”,那为何不用“红蜡”“红炬”呢?
生:“红炬”这个表达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诗中有“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可见,“蜡”只是红烛的躯体,它的灵魂是点火以后的燃烧,“烛”为燃烧时的烛火,用“烛”更能体现它牺牲自我的精神内核。
师:很好!补充一个小知识,现代汉语不用“炬”表示蜡烛,唐代经学大师孔颖达在给《礼记》作注时,曾提到“古者未有蜡烛,唯呼火炬为烛”,炬本指火把,后引申出蜡烛义。还有一个问题,既然用“红烛”为题比“蜡炬”好,为何本诗开篇还要引用李商隐的诗句呢?
生:因为它很有名,李商隐诗中的蜡炬已成为坚贞的代名词。蜡炬即便完全变为灰烬,眼泪流干了,也要忠于爱情,这样的坚守看起来痛苦无望,但也令人佩服。这和红烛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是一样的,红烛面对牺牲,依然说“不误,不误!”,最后还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师:能抓住蜡炬与红烛的核心特征分析,非常好!红烛与蜡炬一样,虽然痛苦但很坚定。闻一多在《红烛》中沿用了蜡炬这一极富象征意味的意象,同时又拓展了它的内涵,寄托了自己的爱国理想。这样的创新对于诗歌的发展是极有意义与价值的。
(PPT展示)
比喻化和象征化使意象的蕴含丰富,是意象成熟的标志;但也会使意象凝固,而成为意象衰老的标志。唐诗之富于艺术魅力,原因之一就是多姿多彩的意象层出不穷,这些意象既已成熟尚未衰老,正处在最富有生命力的时候。
——北京大学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自序
师:(总结)在《峨日朵雪峰之侧》中,昌耀借助十分新颖的“蜘蛛”意象表达了对渺小而顽强的生命的赞美。学习本单元,一定要关注意象的比喻性与象征性,注意意象的延续与创新,通过分析意象来揣摩诗人的情志。作为“柔弱”的诗人、学者,闻一多却能成为民主革命战士,靠的正是这样的信念:“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课后请认真阅读闻一多的诗文《我是中国人》《祈祷》《文艺与爱国》《最后一次讲演》,思考我们自己的青春价值。
“矛盾!冲突!”
——新诗与旧典之间
文/浙江宁波市第二中学 林成春
《红烛》手迹
学生对比《红烛》手迹,发现定稿中“蜡炬成灰泪始干”为后补。本课即以此后补的旧典为钥匙,于新诗对旧典的“夺胎换骨”中解读《红烛》的独特之美。
师:闻一多先生既是新诗领袖,又是古典文学专家,他曾说“我近主张新诗中用旧典”,而《红烛》便作于这一时期。但新诗《红烛》对旧典并非简单传承,而是脱胎于此,又有翻新之妙,这节课让我们用“旧典如何,新诗如何”的句式,甄别“矛盾!冲突!”,于新旧的间隙中,觅出“美的所在”。
生:旧典中的蜡炬颜色未知,新诗中的烛比心还红。
师:“红烛啊!这样红的烛!”仔细想来,这是很词穷的表达,为什么读来却很动人呢?
生:我觉得这种刻意的词穷反而能引起一种特别的注意,让“红”不再只是颜色的形容,这是类似“陌生化”的效果。
师:很精妙的见解。那么这首通“红”的诗,以闻一多“画面美”的主张来看能不能算好诗呢?
(生沉默)
师:大家的沉默其实也是一种回答,看来这首诗的“画面美”可能也是沉默着的。其实,通“红”固然是单调乏味的,但《红烛》还有它潜在的背景——黑暗。“红与黑”,大家能想到什么?
生:我想到了小说《红与黑》,主人公于连是那抹红,而黑是他想要冲破的一切,“红与黑”是一种挣扎的美。
生:我想到了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的红衣女孩,独行在黑灰的世界里,这时红色就是希望,是生机。
生:我想到的比较远,是耐克公司早年为乔丹设计的一双篮球鞋,是红黑配色的,因为太过明艳而被NBA禁止穿着,反而出名,被称作“禁穿”,这双“红与黑”篮球鞋象征勇敢、反抗。
师:那《红烛》呢?
生:我看到了无尽的黑暗正包围着一豆烛火,红与黑相互侵蚀,相互吞噬。
生:黑暗越浓郁,红光就越珍贵,是黑暗监狱中锁不住的希望。
师:好,让我们回到“旧典如何,新诗如何”,寻找新的钥匙。
生:旧典中是伤心的泪,新诗中是着急的泪。
师:这个角度也很好,那不同的泪滴折射出怎样不同的烛呢?
生:感觉蜡炬是无奈地被动燃烧,红烛是迫切地主动燃烧。
师:这正是受难与奉献的天壤之别,是新诗对于旧典境界的一大开拓。我们再回到新诗与旧典之间,寻找下一把钥匙。
生:旧典的结局是“灰”,是“干”;新诗的结局是“不息地流”,是“慰藉的花儿”,是“快乐的果子”。
师:旧典导向死寂,而新诗于结局别开一重天地,导向奉献后的欢欣,这正是闻一多先生对蜡炬的救赎,让我们自由朗读最后三节。
(生自由朗读)
师:我们所读的难道仅仅是闻一多先生的诗吗?不!这也是先生的人生,大家是否想起了一篇学过的课文?
生:《最后一次讲演》。
师:这是怎样的一次讲演?
生:是在爱国人士李公朴先生殉难的追悼会上,有人故意捣乱,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作的即席演讲,结束后,闻一多先生即遭毒手。
师:好一个“拍案而起”!我们不禁要问“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板书:“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师:这是一句高尚的话,幸好,先生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师:旧典中好像只剩下一个“成”字了。新诗中有怎样不同的表达?这是否又是一把解读美的钥匙呢?
生:旧典中的“成”字是强调结果,新诗却围绕着“烧”字渲染过程。
师:没错,“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诗中共有几个“烧”字?
生:10个。
师:“烧”字有何独特美感?让我们化身诗人,找几面镜子,请大家仿写以下句式,并谈谈你的巧思:
( )!
原是要“( )”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生:
月亮哟!
原是要“映”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生:
钻石喔!
原是要“闪”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师:那相较之下大家是否能够体会“烧”的独特魅力?让我们尝试结合着原诗来表达,我先做个示范:“烧”以生命为代价,以“成灰”为归宿,生如夏花绚烂,死如秋叶静美。
生:“烧”是献出“躯体”,是“点着灵魂”,内心定有“矛盾!冲突!”,难免“一误再误”。
生:“烧”是浴火重生,唯有“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
生:它能唤醒,能感召,能“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
生:“既制了,便烧着!”这是向死而生的悲壮,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却仍然热爱生活。
师:从旧典“蜡炬”到新诗《红烛》,这是闻一多先生别具匠心的佳构。“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黄庭坚语)于熟悉中开新路,于平常中拓新意,这正是“夺胎换骨”这一艺术创造路径的永恒魅力。
师:当然,一切的美都滥觞于诗人的诗心。“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正是一般颜色!
意象流变 人格定位
文/浙江宁波市鄞州中学 张丽萍
师:大家课前阅读了学术论文《论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灯烛意象的文化内涵》和闻一多的相关资料,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慢慢地想象一幅带蜡烛的画面。
生:我想到的是,烛光明亮,烛泪绕着烛光,一滴滴地流下来。
师:这支蜡烛出现在什么样的情境中?请完整地描述画面。
生:一个人独自坐着,凝视着蜡烛出神,烛光可能偶尔有晃动。
师:很好。其他同学有没有与之不同的画面?
师:阅读资料中首先提到的是蜡烛出现在歌舞宴饮的场面中,有富贵热闹的感觉,有没有人想到这个画面?(全部摇头)这是老师始料未及的,为什么大家都没有想到?
生:因为我们平时见到的蜡烛基本是“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那种图片,您说的意象我们能理解,不过与我们的经历相距较远,并且就像灯与烛的不同,蜡烛最典型的特征是滴泪,一边燃烧一边流泪,特别能触动人心,所以李商隐之后的文学作品,大都是选取这个特点,表达孤独凄苦之感,因为这是最关键的特点。
师:“最关键的特点”,感谢你们启发了我。意象是蕴含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物象,物象本身最鲜明、最关键的特点与作者的内在情感精准融合,最容易被大家接纳并内化。李商隐的诗句极好地表达了诗人远离妻子陷入相思无法自拔的凄苦之感,从某个角度可以说,李商隐把这个意象定格了。闻一多想借红烛表达什么?
生:闻一多借红烛表达牺牲奉献的精神,这个不难读懂,因为李商隐的这句诗现在也主要用来表达奉献精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意象表达的情感变化了。
师:确实流变了,古代诗歌用蜡烛表达牺牲奉献精神的好像不多见。但是这个流变又很容易被广泛接受,为什么呢?
生:蜡烛最关键的特点是一边燃烧一边流泪,燃烧可以照明,但损耗了自己的身体,烛泪能把这种损耗直观地显示出来,而且还能让人联想到痛苦流泪,表达牺牲奉献非常恰当。因为古代不讲奉献,所以没有这样的文化含义。
师:说得非常好。古代也讲奉献精神的,只是方式不同,日后我们会学到。这里大家注意:流泪的画面既能让我们联想到燃烧时的损耗,又能让我们想到伤感哭泣,所以当我们充分想象某个画面或意象时,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是多层面的。这也恰是画面能超越文字的更独特的审美价值。解读诗歌一定要想象画面,充分想象画面可以让我们读懂字面之外的含义。这首诗的奉献精神大家基本能懂,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生:这首诗用了呼告的手法,九次提到“红烛啊”,像是在跟红烛对话。从意脉看,就是作者内在的情感来说,他一会儿好像懂了红烛,一会儿又不懂,一会儿像是劝慰红烛,一会儿又像是喃喃自语。为什么这么曲折矛盾?
师:预习时让大家写出诗歌内在的情感变化,共有四扬三抑,有赞叹,有困惑,有明白,有安慰,使全诗带有一种内在的节奏美。要想明白作者矛盾的根源,必须知人论世。(PPT出示闻一多之子闻立鹏为父亲作的画像和鲁迅擎住黑暗的闸门的图片,并介绍闻一多是有着鲁迅气质的人。)结合初中所学的事关闻一多先生的两篇课文及相关背景材料,认真思考:红烛为什么要燃烧?又为什么要流泪?首先,红烛为什么要燃烧?
生:为了光明。当时民族遭受践踏蹂躏,国民政府腐败昏聩,民众却愚昧地、被动地忍受着,所以它要燃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捣破他们的监狱,救出他们的灵魂!这里的“沸”“破”有一种冲破一切、酣畅淋漓之感。即使这一切要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
师:这里增加了燃烧的价值——光明,不是为了歌舞宴饮,而是黑暗中的光明,让牺牲有了意义。这样的红烛比李商隐的蜡炬,多了力量,生命燃烧迸发出的力量,作者愿意牺牲自己,把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这是作者选择的生命的价值、青春的价值!那么它为什么要流泪?
生:“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
师:真的仅仅如此吗?大家觉得还有什么原因让他流泪?
生:流泪也是痛苦的表现,我们的阅读资料中介绍闻一多怎样爱他的孩子,怎样盼望收到家信,所谓无情未必真豪杰,选择燃烧时,他应该也会愧疚,也有些不舍。
师:充分地想象画面,你能贴近作者的心,感受到更丰富的情感。理想的人生状态是,为社会奉献从而实现价值赢得幸福。但在那样的社会里,诗人知道这种奉献很可能命都没了,甚至可能付出生命也没有收获,只能默默耕耘,诗人心里也苦的。但真正的英雄,依然选择了牺牲!所以这支蜡烛就带上了鲜艳的红色,赤诚的红色,是诗人的心的颜色!李商隐的蜡炬中有凄苦,而闻一多的红烛中还有——悲壮!闻一多先生对“红烛”这个古典意象进行翻新,最终用自己的鲜血践行了价值,也将红烛这个意象的含义重新定格在了民族精神的丰碑之林,高高耸立!红烛精神值得我们世代传承!
(板书)
闻一多独特的抒情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吴欣歆
《红烛》在我国新诗发展历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处在“诗体大解放”的时代洪流中,闻一多用自己独特的抒情方式,在我国传统诗学的基础上吸取了西方诗学,使两者在创作中和谐统一。四位教师都关注到了《红烛》的特殊性,着力于讨论诗人如何创新性继承、创造性发展我国古代的诗歌传统。
蔡灵智老师执教的《“物我”关系:从分离到融合》,从诗人与红烛的互动入手,帮助学生在梳理作者情感变化的基础上建构诗人与红烛的精神联系,学生发现“一开始红烛与诗人是两个独自的形象,后来逐渐融合在一起”。接着,蔡老师引入《石灰吟》,学生认识到“咏石灰,就是写诗人自己”。遗憾的是,蔡老师已经讲到诗人“既继承了传统咏物诗托物言志的写法,又有所创新”,但并未说明创新点在哪里。古诗中的意象大多承载着作者的情感,但《红烛》起笔是诗人和红烛两个形象,面对红烛,诗人提出困惑、发出感慨、提出问题,从不同角度回应、解释,探寻红烛燃烧的真正意义,诗人与红烛从分立到融合的过程体现出变化、演进的美感。
王丹霞老师执教的《蜡炬?红烛!》从意象对比入手,帮助学生认识到“红烛”对“蜡炬”形象的继承与发展,联系背景资料与其他诗歌作品启发学生探究红烛的象征意义,关注作者在这一意象中寄寓的情感。王老师直接引用袁行霈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意象的成熟与衰老,学生认识到诗人“沿用了蜡炬这一极富象征意味的意象,同时又拓展了它的内涵,寄托了自己的爱国理想。这样的创新对于诗歌的发展是极有意义与价值的”。整节课紧紧围绕“红烛”展开讨论,从其象征意义、情感表现到其对文学创作发展的贡献,教师思路清晰,学生有所收获。如果能够在讨论结束后请学生回顾讨论过程,再次回答诗人为什么要用“红烛”,而非“蜡烛”“蜡炬”,学习过程会更加完整。
林成春老师执教的《“矛盾!冲突!”——新诗与旧典之间》以闻一多的诗歌创作主张为切入口,组织学生讨论“旧典如何,新诗如何”,几个轮次的发言后得出结论“旧典导向死寂,而新诗于结局别开一重天地,导向奉献后的欢欣,这正是闻一多先生对蜡炬的救赎”。林老师的教学内容跟王老师的教学内容基本相同,林老师侧重学生的体验、建构,王老师侧重知识引领下的逻辑分析。两位老师都在分析艺术手法的过程中凸显了闻一多笔下的红烛“掺杂着伤心之泪的创造光明的燃烧”(谢冕语),凸显了《红烛》抒发的爱国主义情感。
张丽萍老师执教的《意象流变 人格定位》,用《论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灯烛意象的文化内涵》作为学生认识基础,学生在分析意象流变的过程中理解了红烛的情感内涵,进而提出问题“他一会儿好像懂了红烛,一会儿又不懂,一会儿像是劝慰红烛,一会儿又像是喃喃自语。为什么这么曲折矛盾?”张老师借助背景资料引导学生讨论诗人矛盾的根源,如果能够在分析过程中凸显“冷静—热烈—冷静”的变化过程,学生应该能认识到诗人理性的思考、克制的表达,以及理智的选择“但真正的英雄,依然选择了牺牲!”如此,诗歌创作的时代性和作者思想的时代性都有了着落。
评论界普遍认为整部《红烛》的内容是爱国主义的,艺术风格是唯美主义的。朱自清在1943年前后发表的系列诗歌评论中,多次称赞闻一多的诗歌“匀称”“均齐”,没有旧格律诗的呆板,能够“相体裁衣”。《红烛》的节行多,情感波动大,情感与节行形成呼应,语言排列强化了情感的表达,体现出现代格律诗的特点。综观四个教学镜头,四位老师均将手法分析的落点放在诗歌情感上,未能强调诗人对唯美主义的追求。《红烛》之所以被视为新格律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闻一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用《红烛》为新诗的写作提供了自由与节制的典范,即“戴着脚镣跳舞”。在我个人看来,闻一多独特的抒情方式源于他对传统诗学的继承与发展,源于他对格律的认识、对唯美的追求,还是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个层面。
——《语文学习》2023年第6期《镜头》栏目
《语文学习》为月刊,每月上旬出版,每期88版,共13期。我们提倡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为您提供国内顶尖语文名家的最新作品,呈现语文教育的最新思想。购买单期,请点击下方小程序:
订阅全年,请点击下方小程序:
每期定价:12.00元;全年定价:156.00元(含高考增刊一期)
邮发代号:4-253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8468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070/H
编辑部电话:021-64373598
投稿网址:yuwenxuexizazhi@163.com
直营部购买电话:021-54565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