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20分 时间:150分钟)
班级: 姓名:
题号 | 一 | 二 | 三 | 总分 |
得分 |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班级开展“检阅语文学习效果”学习活动,小雨和小雯特邀你参与。
1.(2分)小雨的学习从朗读开始,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 A )
A.小雨注意到易读错的字的读音,他这样读:牧人驱犊(dú)返,猎马带禽(qíng)归。
B.小雨希望读出早春时节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他这样处理节奏: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小雨想读出幽默风趣的口吻,他这样处理停连(“∨”表示停,“∧”表示连):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
D.小雨想强调出行的目的地,他这样处理重音: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解析】A.禽(qín)。
2.(2分)小雯写了个“皮”字,请你分别加上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填入相应方框内。
A.筋 疲 力尽B.披 荆斩棘C.顾此失 彼 D.借 坡 下驴
3.(2分)小雨看到一副有关湖北风景名胜的楹联,觉得联末两个词“回”和“在”值得反复吟咏。请你将这两个词还原到楹联中。
上联:武当雄风,百世威名今尚 在
下联:神农远水,千秋德泽恰方 回
4.(3分)小雯在报刊上发现下列句子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某报刊消息标题:《抑扬顿挫的舞姿 荡气回肠的旋律》
将“抑扬顿挫”改为“精彩绝伦(矫若游龙、千娇百媚……)”。
②某报刊文章写道:遵循岁月的遗迹,怀着敬畏的心情,我走进了桥楼乡落阳村落阳旮,想一探究竟。
将“遵循”改为“循着”。
③某报刊消息写道:在中国古代,叙事文学或文学性叙事的渊源与史学虽有一定的关联,但二者发展路途并不相同。
将“路途”改为“路径”。
5.(3分)你的同桌小雨认为,让那些有钱人不开车不就行了吗,低碳生活与“渺小的自己”有什么关系呢。请你写一段文字来劝说他参与到“低碳生活,绿色未来”的活动中来,你该怎么劝说他呢?
示例:小雨,每个人都应该为低碳生活作出自己的努力,生态环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践行低碳生活,保护地球家园吧!
6.(8分)花草树木本无意,文人墨客却有情。小雯以“花草树木”为主题辑录了一组古诗文。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
①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晴川历历汉阳树,② 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③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庭中有奇树,④ 绿叶发华滋 。(《庭中有奇树》)
⑤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⑥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草树知春不久归,⑦ 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⑧ 互相轩邈 。(吴均《与朱元思书》)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7—8题)。
汉江临泛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①。
【注释】①山翁:即山简,西晋人。《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
全诗犹如一巨幅水墨山水,意境开阔,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的感情。
7.(2分)颈联“ 浮 ”“ 动 ”两个动词用得极妙,写出诗人“汉江临泛”、舟行水上的错觉,生动渲染了磅礴水势。
8.(2分)苏轼评价王维的诗画创作:“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本诗中“ 江流天地外 , 山色有无中 ”一联就充分体现王维诗歌创作的这一特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临皋亭①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A),何必归乡(B)!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②园池,与此孰胜?所以不如君子,上无两税③及助役钱④(C)。
(选自苏轼《东坡志林·临皋闲题》)
【注释】①临皋亭:在黄州。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②第:此处是建造宅院的意思。③两税:夏秋两税。④助役钱:根据当时的免役法,豪绅、官吏等为免于服役而支付的。
9.(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 词语 | 解释 |
结合字源推测 | 月色入户 | 门 |
联系常见成语 | 与此孰胜? | 谁 |
迁移课内字词 | 闻范子丰新第园池 | 听说 |
根据语境推断 | 念无与为乐者 | 游乐,玩乐 |
10.(2分)请将“耳”“焉”“哉”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 焉 ) B.( 哉 ) C.( 耳 )
11.(2分)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12.(2分)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13.(2分)【甲】文提到“欣然”,文中还有哪些词语跟这种心情巧妙照应?试举一例简要分析。
“怀民亦未寝”中的“亦”和“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但”也传递出这种喜悦之情。一个“亦”字透出和友人心灵相通的愉悦。一个“但”字,轻微转折中有两人不同流俗的自得之情。
14.(2分)联系【甲】文,谈谈你对【乙】文中“闲者”一词的理解,并说说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闲者”在这里指有空闲时间且拥有自由心灵的人。两文都表现出作者虽遭贬谪,却颇为雅致的人生态度,流露出豁达乐观的心境。
【乙文参考译文】
临皋亭下八十几步不远处,就是长江,长江水有很大一部分是峨眉山上的雪水,我平时吃喝洗涮都是从江里打水,何必想着回家乡呢!江山风月,本来是没有主人的,谁在用便可以说是主人。听说范子丰新买了园子,不知和我这里比怎么样?我比他差的,也就是我这不能缴税罢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
省力不省功
陈 军
①物理学有个说法,叫“省力不省功”。也就是说,不存在既省力又省功的机械或工具,如果一个机械或工具可以省力,那么它必须通过移动更远的距离、花费更长的时间来弥补这部分省去的力。生活中的各种省力器械,比如动滑轮、杠杆、千斤顶等,都是省力不省功的。使用它们并不会使你获得额外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只是采用了“分步走、不停步”的策略,让你成功实现给看似不可能抬起来的重物做功,其实这与“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道理相通。
②生活中也一样,很多事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工具省力,但要成事成器,努力做不可少,持续做不可少。篮球运动员要想投篮很准,可以学习借鉴别人的方法少走弯路,但少不了在篮球场上流汗苦练,多投一次,肌肉就多一分记忆,就更准一分,别无他法;想学木工,可以利用一些省力好用的工具,但砍锯凿劈刨的基本功必须反复练习,否则就不可能手艺精湛;想读懂《传习录》,除了一句一句地啃,没有其他捷径。小到读一本书、做一件事,大到学习一门技艺、成就一番事业,都要深谙“省力不省功”的道理。
③但在现实中,我们见过一些“想省力又想省功”的人。比如,嫌日积月累用心学习太辛苦,便夹带小抄去考场,妄想不用功便能得高分;嫌脚踏实地、勤勉尽责升迁太慢,以为弄虚作假、溜须拍马、投机取巧就能更快得到提拔重用……这些人最终的下场我们都清楚。
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很多时候,我们出的力气、下的功夫跟成功是成正比的。我们当然应该讲究方法,当然有必要学会“借力”,但最后的“功夫到家”,依然要靠坚持不懈的磨炼,依然要靠向着目标的一步步努力。台上三分钟的光鲜,来自台下十年功的辛苦,功到自然成。
⑤卖油翁说“我亦无他,惟手熟尔”,钱锺书说“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历代手艺人、做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都强调一个笨功夫,他们的好手艺、硬本事、真学问,皆从笨功夫中来。《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愚公“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的“笨功夫”,遭到智叟的嘲笑,愚公长息曰:“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懂得下笨功夫、苦功夫的人心无旁骛、埋头努力,终会接近成功。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有删改)
15.(2分)下面说法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D )
A.物理学认为不存在既省力又省功的机械或工具,就是说用不用工具效果都一样。
B.“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告诉我们做事不要迈大步,只能走小步,把功夫做到家。
C.做事要讲究方法,要学会“借力”,这样既能省力又能更快更轻松地取得人生成功。
D.“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上的光鲜是靠台下持续下“笨功夫”累积而成的。
【解析】A.根据第①段,使用工具能抬起“看似不可能抬起来的重物”,可知此项“效果都一样”的说法错误;B.根据第①段可知“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说明的是做事“分步走、不停步”的道理;C.根据第④段,做事要讲究方法,要学会“借力”,但最后的“功夫到家”,依然要靠坚持不懈的磨炼,依然要靠向着目标的一步步努力。
16.(3分)有同学在学习上总想省力气、走捷径,请按照第②③④段的论证思路,写出你劝说他的步骤。
步骤一: 正面举例 步骤二: 反面举例 步骤三: 总结说理
17.(2分)“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可见力的大小、力的方向、物体移动的距离是影响做功的三个因素。说一说,这个力学公式在学习或生活上能给你哪些启示。
一要下苦功,二要有正确的目标(或方向),三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
把车停远一点
草 予
①那年深冬,我开车到哈尔滨出差。路上寻常得无话可说,狂风卷叶,冷飕飕的。黄昏时抵达宾馆,总台一个笑得轻轻甜甜的姑娘,为我办理入住,利利落落。楼层、餐券、进出停车、总台电话,一一嘱咐。
②我的车停在宾馆的露天停车场。看天气预报,夜里将有大到暴雪,再想到自己饱满的日程,心里好不忐忑。
③晚上,房间电话响起,是总台姑娘的声音:“请问您车牌号多少?”虽不知她是何用意,也并未多想,相告后便挂了电话。
④第二天一早,窗外冰天雪地,银装素裹,我打算尽早下楼用餐。经过总台,姑娘叫住我:“这么早呀!请问今天需要用车吗?我先让工作人员给您的车清雪!”
⑤这显然出乎我的意料。她含着笑,等我答复。
⑥“哦,谢谢!请问方便吗?车就停在……”
⑦还没等我说清位置,姑娘已先开了口。
⑧“方便!我知道的!”
⑨原来,那通电话,用意在此!
⑩早餐后,匆匆走向停车场。一夜大雪,让停车场里尽是高高低低的雪丘。车辆已被深雪覆盖,车牌分毫不见。大概方位,一个人正在车头除雪,车身半露,近处看时,正是自己的车。
⑪过去一看,硬纸板被折成三角形,支在车顶,上面粗粗重重地写着我的车牌号。四下环顾,其他车顶也都立着这样的硬纸板。积雪覆盖下的车,一下就有名有姓、有头有主了。
⑫除雪的工作人员点破:“都是总台姑娘写的,忙活到半夜呢!”
⑬那个天寒地冻的早晨,身为远乡异客的我站在“热烘烘”的停车场,这里的善意好客深深抚慰了我的心,我不禁感慨万分:手栽玫瑰,尚有余香,何况赠人呢!天色微明,我坐上车,打开车灯,灯光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⑭出差回来,早晨开车上班。因为到得早,公司总部偌大的停车场里,停的车辆还很少,那么多的车位都在眼巴巴地期待着我驻车。我对离办公楼近处的车位“视若无睹”,却把车停在一个偏远的位置。从车上下来,从从容容,穿过停车场,走向办公楼。
⑮几位同事刚把车停在楼前近处车位,见我从远处车位走来,不解地问:“有那么多车位,你为何舍近求远?”
⑯我说:“到得早的人,有时间多走些路。到得晚的人,眼见就要迟到,会很着急,近的车位,留给他们吧!”
⑰听了我的话,他们诧异地望着我,迈向办公楼的脚步迟缓了,相互点点头,转回身上车,他们也把车停到了远处车位。
⑱一天、两天……这样做的人越来越多。渐渐的,公司总部的停车场有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较偏远位置的车位总是最先被停满。
⑲把车停得远一点,多走几步,一桩细小得不得了的事,却有着一群人的温情与气度。这与宾馆总台姑娘传递给我的善意是一样的:即便素不相识,也有将心比心的体贴。虽然大家把车停得远了,但是心贴得更近了,我们的社会也更和谐美好了。
(选自《意林》,有删改)
18.(2分)阅读第①—⑫段,按照总台姑娘做事的时间顺序填写下表。
时间 | 事件 |
黄昏 | (1) 姑娘为“我”办理入住 |
(2) 晚上 | 姑娘打电话询问“我”的车牌号确定车的位置 |
半夜 | (3) 姑娘写车牌立车牌 |
(4) 第二天一早(早上) | 姑娘安排工作人员先为“我”清雪 |
19.(2分)天寒地冻的早晨,“我”却感觉停车场“热烘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①宾馆里的善意好客让“我”感到温暖;②工作人员在寒风中清理车身上的积雪,方便“我”出行,让“我”感动;③宾馆热情周到的服务让“我”感动;④姑娘及工作人员的尽职尽责让“我”感动。
20.(2分)第⑬段画线句有什么深层含义?
他们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行影响了“我”,“我”要向他们学习,把善意和温暖传递给他人。
21.(3分)第⑰段中“脚步迟缓”“相互点点头”“转回身上车”三个动作分别反映出他们怎样的心理活动?
三个动作分别反映出他们在思考“我”的话,认同“我”的想法,他们也去把车停在远处。
22.(3分)为什么“较偏远位置的车位总是最先被停满”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早到的人把车停远一点,是为了给晚到的人预留位置,说明一群人都能够将心比心传递善意,体现了温情与气度,是我们和谐美好社会的一个缩影。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3—26题。
红星照耀中国·在长沙的日子(节选)
我不喜欢第一中学。它的课程有限,校规也使人反感。我读了《御批通鉴辑览》以后,得出结论,还不如自学更好。我在校六个月就退学了,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我非常认真地执行,持之以恒。我这样度过的半年时间,我认为对我极有价值。每天早晨图书馆一开门我就进去。中午只停下来买两块米糕吃。这就是我每天的午饭。我天天在图书馆读到关门才出来。
在这段自修期间,我读了许多的书,学习了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我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一幅世界地图,怀着很大的兴趣研究了它。我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翰·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我读了卢梭的著作,斯宾塞的《逻辑》和孟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律的书。我在认真研读俄、美、英、法等国历史地理的同时,也阅读诗歌、小说和古希腊的故事。
朝花夕拾·琐记(节选)
看新书的风气便流行起来,我也知道了中国有一部书叫《天演论》。星期日跑到城南去买了来,白纸石印的一厚本,价五百文正。翻开一看,是写得很好的字,开首便道: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机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恺撒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
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葛也出来了。学堂里又设立了一个阅报处,《时务报》不待言,还有《译学汇编》,那书面上的张廉卿一流的四个字,就蓝得很可爱。
“你这孩子有点不对了,拿这篇文章去看去,抄下来去看去。”一位本家的老辈严肃地对我说,而且递过一张报纸来。接来看时,“臣许应骙跪奏……”,那文章现在是一句也不记得了,总之是参康有为变法的,也不记得可曾抄了没有。
下面表格展示了同学们研读《红星照耀中国》和《朝花夕拾》的部分成果,请你相互参照,完成下面的任务。
23.(2分)故事叙一叙
“红星照耀中国·在长沙的日子(节选)”选文记录了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的情形;“朝花夕拾·琐记(节选)”选文记录了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求学的情形。请你就“红星照耀中国·在长沙的日子(节选)”的情节,叙一叙。
红星照耀中国·在长沙的日子(节选) | 朝花夕拾·琐记(节选) |
示例:选文记录了毛泽东在长沙第一中学求学的情形,毛泽东因为第一中学课程有限,校规也使人反感,在校六个月就退学了。他制定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 | 选文记录了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求学的情形,鲁迅先生看到了种种弊端,感受到求知的艰难,开始了对真理的追求。 |
24.(2分)写法品一品
两篇选文都用到了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就“红星照耀中国·在长沙的日子(节选)”选段,请你品一品。
红星照耀中国·在长沙的日子(节选) | 朝花夕拾·琐记(节选) |
示例:选文运用了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如“我”午餐只停下来吃两块米糕这一细节,展现了“我”对新思想如饥似渴地吸收的情形。 | 选文运用了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如对“我”阅读《天演论》时的感受作了细致的刻画,展现了新思想对年轻时期的“我”的良好影响。 |
25.(2分)人物评一评
两篇选文都写出主人公善于接受新思想的特点,结合选段,请你评一评毛泽东。
红星照耀中国·在长沙的日子(节选) | 朝花夕拾·琐记(节选) |
示例:“我”善于接受新思想。“我”在湖南省立图书馆“第一次看到一幅世界地图,怀着很大的兴趣研究了它”,并在后面的日子里博览各种进步书籍,充分体现了“我”接受新思想如饥似渴的心理。 | “我”善于接受新思想。读到《天演论》时,“我”感觉“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充分表现了“我”接受新思想如饥似渴的心理。 |
26.(2分)主旨探一探
《红星照耀中国》和《朝花夕拾》都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请结合选文探究《红星照耀中国》的主旨。
红星照耀中国·在长沙的日子(节选) | 朝花夕拾·琐记(节选) |
示例:选文记录了毛泽东在长沙第一中学求学的情形,展现了我党领袖人物的成长历程,以及他们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对毛泽东的敬佩之情。(主旨多元,意对即可) | 文章通过对南京两所学校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当时教育体制的批判以及对自由知识的渴望。 |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7.(5分)灿五千年楚貌荆风,古今孝感;集八百里山光水色,天下名区。孝道名城,荆襄胜地,众水萦川,诸峰耸绿……你是否想拿起你的笔,写一写你熟悉的楚河澴水?请从下面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按要求写作。
任务一:推介湖北名胜。请选择一处你在湖北范围内游览过的山水风光或人文胜迹,写一则推荐语(100字左右)。
示例:白兆山李白文化风景区。这里四季如画,山清水秀,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春天,你可以欣赏到漫山遍野的桃花和樱花;夏天,你可以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中感受清凉;秋天,你可以看到层林尽染的美景;冬天,你可以在雪后的白兆山欣赏到银装素裹的壮观景色。
任务二:畅想湖北未来。凭借想象,可以再造时空,表达美好愿望;化身为凤,可以飞越孝感大地,见证过去未来。请发挥联想和想象,以“假如我是一只鸟……”开头,写一首小诗与同学分享。(不少于4行;如超过4行,诗行间用“/”标示。)
示例:假如我是一只鸟/我要飞越湖北的上空/看天紫湖碧波荡漾/闻荷花飘香,逐层层稻浪……
28.(50分)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任选一项,写一篇作文。
任务一:从前,万物总是大声说话,闹哄哄的谁也听不清说的是什么。后来,花学会了用香气说话,树把思想写在了叶脉上,鹰用高度与天空对话,河把想说的话变成了浪花,山选择沉默作为自己的语言……它们都找到了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世界如此和谐。它(们)表达自己的正确方式是怎样的?它(们)是如何找到这种方式的?……选择合适的对象(可从材料中选,也可在材料外选),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童话或寓言,题目自拟。
任务二:你找到表达自己的正确方式了吗?你是如何寻找的?请你以“寻找表达自己的正确方式”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可描述你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经历,也可记叙你寻找的过程。
任务三:你对“表达自己的方式”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写一篇议论性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①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③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