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镌刻着时光痕迹的老字号,人们的心中总是交织着一缕复杂而绵长的情愫。它们如同历史的信使,承载着往昔的记忆,每一砖一瓦都浸透着岁月的醇厚与深邃,是几代人舌尖上共同的温馨回忆,悠悠地回响在记忆的长河里。
一、店名:王兴记
地址:南长区文化工艺品市场沿街槐古桥6-7号
评价:王兴记,这一镌刻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时光深处的老字号,回溯至民国初年,崇安古寺旁那半间古朴的茶楼,从中缓缓端出的一笼笼精致小笼包,香气袅袅,穿街过巷,绵延了一个多世纪,历久而弥香。王兴记的小笼包,精选上等鲜猪腿肉,搭配精心熬制的猪肉皮冻,再佐以香葱、生姜、黄酒、糖与食盐等上乘配料,调和出独一无二的馅心。面皮则采用半紧酵面工艺,经过匠人巧手的推擀,四周薄如蝉翼,中间略显厚实,恰到好处地包裹着那诱人的馅心,每两只小笼为一组,每笼精心排列十只,折裥细腻均匀,当这一笼笼热气腾腾的小笼包端上桌来,亮晶晶的表皮下包裹着滚烫的汤汁,轻轻一咬,皮薄而有韧性,既不破皮也不漏底,满口卤香四溢,咸甜交织,味美而不腻,正是这份独特的魅力,使得王兴记小笼包名扬沪宁线,享誉海内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江南名点”,让人心生向往,流连忘返。
二、店名:矮脚楼酒楼
地址:美湖家园B区东门南160米
评价:矮脚楼,这处藏匿于跨塘桥堍一隅的传奇之地,最初于一栋略显俏皮的歪楼内悄然绽放,其地基宛若谦卑的隐士,低眉顺眼地隐于街面之下,也因此被赋予了“矮脚楼”这一昵称。岁月流转,如今它虽已披上老店新颜的华裳,但那份对美味的执着与坚守,却如同陈年佳酿,愈发醇厚。出品之稳定,浇头之繁复,皆令人叹为观止。面条,这一古老的味道载体,在此被赋予了红汤的热烈、白汤的温婉与拌面的爽利三重奏,它们共同编织着老式面的悠扬旋律。这家承载着百年风华的老店,不仅是正宗无锡味的守护者,更是面条、锡帮菜与太湖船菜的烹饪大师,其声名远播,被尊为无锡十大名店之一,荣耀加冕。腌笃鲜的鲜美,肉酿面筋的醇厚,这些经典之作,闪耀在无锡百姓最喜爱的十大家常菜的璀璨银河中,引领着无数食客前来探寻那份属于无锡的独特韵味。
三、店名:拱北楼(崇安寺店)
评价:无锡拱北楼面馆,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见证了161载春秋的更迭。至1931年,面馆易主,晨起的第一缕阳光中,它开始以早餐面点的温馨,拥抱每一位食客的心——豆沙的甜蜜、甜菜的清新、鲜肉的醇厚、蟹粉馒头的细腻(即那令人垂涎的包子),每一味都是对传统美味的深情诠释。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其面点的浇头,脆鳝如金,软鳝似绸,排骨坚韧中藏着温柔,熏鱼携带着烟熏的诗意,焖肉醇厚而不腻,虾仁晶莹剔透,粉蒸肉与卤汁肉交织出时间的味道,素什锦则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这里的面条,吃法多样,汤面拌面,随心所欲;质感多变,健爽软糯,任人挑选。更不必提那店内的小笼馒头,皮薄如蝉翼,却坚韧有余,馅心咸甜交织,恰似无锡古城的历史韵味,既古朴又现代,既传统又创新。
四、店名:蔡阿婆鸡子大饼
评价:鸡子大饼,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916年的悠悠岁月,乃“无锡十大名点”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昔日,蔡阿婆与其老伴以双手匠心独运,每日里炉火纯青,造就上百枚鸡子大饼的传奇,它们油光锃亮而不腻,肥美香酥,松脆可口,岁月悠悠,转眼间,蔡阿婆夫妇已至暮年,但他们手中的美味并未随风而逝,而是如同接力棒般,传递给了儿女,谈及做法,这鸡子大饼的奥秘便在于那精心调配的馅料——发面、翠绿葱花与醇厚猪油交织成底,铺展成一张薄如蝉翼、圆似满月的饼皮,其上巧妙开凿一小孔,随后,这饼便悠然滑入油锅,沐浴在滚热的油浪中,此时,一碗搅拌均匀的鸡子(鸡蛋)液缓缓倾入,顺势一翻,油饼如盖,轻轻覆盖于鸡子之上,继续于油海中遨游,直至内外皆透,金黄诱人。出锅之际,控油片刻,那鸡子大饼便如同艺术品般呈现于眼前,脆而不硬,香而不烈,咸中带甜,每一口都是对过往岁月的致敬,每一口都是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五、店名:朱顺兴油酥
评价:惠山油酥,这一雅号“金刚肚脐”的味蕾珍馐,实则源远流长,承载着三百余载的悠悠岁月与显赫声名。它并非无锡本土的原创佳作,而是与腊烧片一般,昔日里曾是明朝宫廷中尊贵无比的御用糕点。及至明末清初,风云变幻,一支朱姓宗室如流星般悄然脱离京城繁华,遁入无锡这片山清水秀、鱼虾跃动的桃源之地,于惠泉山下,以始祖朱圣谕之名,悄然绽放出一朵油酥之花的绚烂——朱圣谕油酥店应运而生。老无锡人心中那份难以割舍的零嘴挚爱,便是这惠山油酥,又名“金刚肚脐”,其制作工艺考究,选材更是精益求精。上等面粉如白雪般细腻,与优质豆油缠绵悱恻,和成面团,芝麻粒粒饱满,胡桃肉香脆可口,桔皮丝丝入味,白糖晶莹剔透,食盐则默默调和,更有桂花点点,让这油酥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一首流淌着诗意的味蕾赞歌。
六、店名:忆秦园小笼包
评价:忆秦园,这家跨越两个世纪沧桑的老店,其韵味,犹如古木逢春,历久弥新,不仅牢牢锁住了初时的那份纯粹与美好,更荣耀地登上了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的舞台,熠熠生辉。每一枚忆秦园的蟹粉小笼,都宛如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头顶镶嵌着一抹璀璨的蟹黄明珠,皮薄如蝉翼却又不失韧性,品尝这份美味,亦是一场仪式感的盛宴。切不可急躁地用筷子去夹,而应优雅地以一根筷子轻轻探入小笼的微启之门,缓缓挑出,那汤汁,犹如小笼的灵魂,饱满而充盈,将薄皮撑得鼓鼓囊囊,轻启朱唇,于小笼之上轻咬一口,顿时,浓郁的汤汁如丝如缕,滑入喉咙,甘甜中带着大闸蟹独有的馥郁,令人沉醉不已。而整个小笼包的馅料,更是饱满得令人惊喜,一大块肉质鲜嫩多汁,与其中藏匿的蟹肉交织缠绵。
七、店名:二泉园老菜馆
地址:无锡市梁溪区绣嶂街3号
评价:在无锡这座古城的怀抱中,隐匿着一间世人皆知的传统老字号——二泉园老菜馆,其历史可追溯至一九二零年,悠悠百年,见证了时光的流转与美食的传承。这里,是地道无锡菜的殿堂,每一口都是对老味道的深情致敬,老馆子、老师傅、老味道,老传统(此处的“老”字,满载着对往昔的无限怀念与尊崇)。招牌之上,脆鳝熠熠生辉,作为无锡传统的经典味道,它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非遗文化的璀璨明珠。鳝鱼段虽厚实,却在匠人的巧手下,被炸得酥脆无比,香甜中带着一丝丝微妙的酥香。而无锡排骨,更是桌上不可多得的佳肴,肥瘦相间,软糯中蕴含着恰到好处的香甜,那滋味,恍若红烧肉之精髓,却又独具一格,偏甜的口感,如同江南水乡的柔情,缓缓流淌在心间。二泉园老菜馆,无疑是无锡本帮美食百年坚守的典范,其经营历史之悠久,令人叹为观止。而更令人钦佩的是,这里的经营者,对美食传统的热爱与挖掘,从未停歇。近年来,二泉园老菜馆更是大放异彩,恢复并整理出了诸如惠山蚕豆、太湖熏鱼、荤汤豆腐花、桂花糖芋头、酒酿圆子、惠山桂花酒等一系列二泉园系列菜点和饮品。
八、店名:过福来
评价:无锡的手推馄饨,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864年那个金秋时节,彼时,东北塘乡妙市头的智者过某,于城中斜桥之下,今新生路与崇宁路交汇的繁华之地,精心租下了两间古朴店面,欣然挂上了“福来手推馄饨店”的招牌,寓意着吉祥与福泽。而这家小店,因其创始人之姓,更在坊间被亲切地唤作“过福来”。店内主打馄饨与小笼馒头这对黄金搭档,每一口都是匠心独运的佳作。过老板对手艺的执着,近乎苛刻,他坚持所有面食皆出自纯手工的温柔抚摸,这份坚持,如同匠人对艺术的追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小笼馒头的制作,更是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过老板亲手揉粉,即刻成型,揉粉之时,他巧妙地加入几粒食盐让皮子在新鲜之余,更添一抹柔软与润滑。那皮子,薄厚恰到好处,既透明又富有韧性,即便是下锅烹煮,亦能完好无损,保持了最初的纯净与美好。
九、店名:张慎裕
地址:江阴市长泾镇明清古街
评价:始创于同治年间的“张慎裕茶食店”,其品牌“张慎裕”,以“酥绵若云、利口爽滑、甜香四溢、醇和悠长”的个性特色,赢得了世人的青睐。那香酥脆甜、油而不腻的口感,令人回味无穷。相传,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当朝宰相翁同酥,在归乡省亲的途中,偶经长泾,被一家名为“张慎裕”的茶食店所吸引。那店内飘出的月饼香气,勾起了他心中的馋虫。品尝之后,他更是赞不绝口,当即,他便买下大批月饼,带往皇城,进献给慈禧与光绪品尝。果然,这月饼的美味,让皇室成员都为之倾倒,备感非凡与愉悦。从此,“张慎裕”月饼的名声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了千家万户欢度中秋、喜庆团圆、祝福吉祥的必备美食茶点。如今,走进“张慎裕茶食店”,店内销售的月饼、烧饼、各类面点茶食等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豆沙的甜蜜、百果的清香、椒盐的醇厚、葱油的鲜美、蛋黄的绵软、肉松的酥香、无糖的温馨……各种口味的月饼,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每一次品尝,都是对美好生活的无尽向往。
十、店名:三凤酒家
地址:中山路240号-18(商业大厦)
评价:无锡古城之瑰宝,传统老字号的璀璨明珠——三凤酒家,自一九二七年(接近百年)悠悠岁月中诞生,便成为了无锡菜肴中当之无愧的领军者。招牌酱排骨,小巧精致的肋排块,食材之新鲜,令人赞叹。其颜值之高,骨香浓郁,肉质细嫩鲜美,酥烂入味,咸鲜之中,又巧妙地融入了丝丝微甜,如同无锡的细雨,润物无声,却又让人回味无穷。这酱排骨,无愧于无锡传统名菜的美誉,让人一尝难忘,大呼过瘾!走进三凤酒家,宽敞明亮的环境,大气而不失雅致,服务之热情专业,更是如沐春风,让人倍感温馨。这里,是无锡老字号的典范,地道的无锡口味,主打地道的本帮菜,让人仿佛置身于无锡的市井烟火之中,无锡的本帮菜,与北方的鲜咸大相径庭,它更偏清淡和甜口,如同无锡的江南水乡,温婉而细腻。
然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不曾为谁停歇。在这疾速变迁的洪流中,一些老字号似乎也难逃“美人迟暮”的宿命,面临着口味不再如昔、服务态度渐行渐远的尴尬境遇,令人不禁扼腕叹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