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中发现数学-王大叔带你去西岸美术馆看展之一

文摘   2024-11-29 08:21   加拿大  

在大众的印象里,逛美术馆都是看那些将近100年前的世界知名画家的作品,其实呢,更应该看看现当代艺术。

王大叔已经很久没去西岸美术馆了,最近总算有机会重新去一次,门票200元很贵,但收获非常多。在此给大家做个简单介绍。当然,我还是主要挑一些我看得懂的作品,或者和数学相关的作品。

本人非艺术专业,只是自己爱好去观展,所说内容只代表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先锋派摄影展:1974年-2000年期间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年,这是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之一。

摄影是改变了绘画的艺术,但是摄影也是我一直以来觉得难以归为创作或创新的艺术。要记录真实吗?如何才算真实?

按照官方说法:蓬皮杜中心的藏品,更多的是使用摄影这一方式来创作的艺术家,而不是把摄影作为一种记录、或者是还原现实生活。所以蓬皮杜中心的收藏所选择的也不是类似布列松等摄影记者的作品,而是以摄影为创作手段的艺术家的作品。

互动形式的照片别具一格,画架上的几何抽象画也是我喜欢的,这是多联方哦,而且用的是红黄蓝三色。

马蕾珍作品的视频背景是一幅巨大的多联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图案,色彩丰富,让人过目不忘。

罗永进在中国房地产大发展刚开始的时候拍了一组照片,做了剪贴形式,打破了照片不能显示时间变化的缺点,但这最早的创新来自国外的霍克尼。这也是他标志性的艺术特点。这次在12月1日玩学岛的分享中我也会提到。

如果这副作品做成jigsaw锯齿拼图,会不会很有挑战性?

美妙的彗星被装进了一系列的长方形中,可以发现比例之美。

从目测来看,每张照片都符合黄金比例,将他们叠放在一起,视觉上产生冲击。

梁先生的作品就像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凑近仔细看,都是从高楼林立的十字路口拍摄天空产生的图像。六张图看上去都很相近,黑色为背景,显得压抑。

肖像的映像 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三)

这是另外一个双方合作的项目,由将近300件从1895年至今的肖像和自画像藏品组成。

一开始吸引我的是讲色彩,画面的颜色可以不再写实,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我喜欢毕加索的这幅人像画,他已经展现了立体主义的概念,却还不是很难看懂。结合上面的摄影拼贴画来看,也能体现绘画中很难描绘的动感和时间感。这是立体主义的创新。

这位奥本海姆先生采用了大块的几何形状,显得简洁,对称。原来是没有层次的,但有了那些圆点之后,你就感觉在眺望一个湖面。

难以描述,但我喜欢这种带点抽象意味的。

大致的轮廓可以看出来,其它部分就是随意表现,显得混乱。但你放在20年之后,也会很时髦。

右侧的棒状物是可以见的,脸上有点匪气。

这次是人像展,所以没有看到抽象画。但这幅画的背景是红色,让我想到了罗斯科。前面的人身上也遍布红色,某种程度上和背景合为一体。按照说明上的内容,是模仿史蒂夫马丁这位喜剧演员。这么一看,的确带上一点喜感。

像素pixel是数码时代的产物,其实魔方、乐高等也能搭出类似作品。

未完待续

请大家多多点赞,转发朋友圈。另外王大叔的小红书开通账号了,里面有几何拼图造型和更多好玩内容,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请在小红书搜索:木头人王大叔。

如果你想要微信联系我,可以在留言里面把你的微信号留下,我会加你。


大老李聊数学
“大老李聊数学”(喜马拉雅FM自媒体节目)粉丝公众号,不定期发布节目相关知识,讨论各类趣味数学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