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首次批准干细胞疗法,国内新药亦蓬勃发展【华福医药|周报】

文摘   2024-12-22 18:23   上海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重要提示:通过本公众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华福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公众号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华福证券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请您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投资要点


  • 行情回顾:本周(2024年12月16日-12月20日)中信医药指数下跌2.1%,跑输沪深300指数2.0pct,在中信一级行业分类中排名第14位;2024年初至今中信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9.1%,跑输沪深300指数23.6pct,在中信行业分类中排名第29位。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爱朋医疗(+24.6%)、翰宇药业(+22.6%)、创新医疗(+20.2%)、乐心医疗(+16.4%)、科兴制药(+15.0%)。
  • FDA历史首次获批干细胞疗法,关注国内产业发展。干细胞治疗是通过将健康的干细胞移植到患者的体内,以修复或再生体内受损器官,未来可应用在多种重大疾病,治疗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2024年12月18日FDA批 准Mesoblast公 司 开 发 的Ryoncil(remestemcel)上市,用于治疗2个月及以上儿童患者的类固醇难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这是首个FDA批准的MSC疗法。在我国干细胞采集和存储已相对成熟,市场规模接近160亿元。CDE于2024年初还针对干细胞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单一病症发布《间充质干细胞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2024年6月27日,艾米迈托赛注射液成为全国首款获得NMPA新药上市申请正式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品种,适应症为激素失败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建议关注:1)中源协和开发的MSC药品VUM02已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8个临床试验批件,其中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获批Ib/II期临床试验;2)泽辉生物开发的PSC来源细胞治疗产品ZH901已进入II期临床;3)贝达药业合作伙伴瑞普晨创自主研发的RGB-5088胰岛细胞注射液治疗I型糖尿病已获批I期临床批件
  • 本周市场复盘及中短期投资思考
    本周AH股医药略跑输指数2个百分点,医药仍不在市场主线,成交量占比进一步萎缩到了4.7%,除了脑机接口主题、重估临床早期创新药管线的少数标的外,各细分板块均有所调整,板块方面中药相对调整较少,主要是周四周五消费逻辑带动下表现较好。考虑到年底或将迎来跨年行情,医药中短期可重点关注:1)创新药:仍为医药最明确长期主线,后续期待商业健康险相关政策,或将解决长期支付以及创新药多元化定价可能性,除了一二线创新药标的,市场中短期可能偏向对传统企业布局的创新药管线价值重估挖掘,寻找新东西;2)品牌中药:消费复苏预期+低库存周期,同时集采亦已基本出清,25H1有望迎来情绪拐点叠加业绩兑现的上行机会;3)医疗设备:医疗设备此前受环境环境影响需求延后较多,24M11招投标数据已经好转,25年将迎来明确复苏反弹;4)CXO:美国法案近期并未推进,后续进入议会休假期间,短期无利空进展,复苏背景下可重点关注。 
  • 中长期配置思路:我们持续看好创新+复苏+政策三大主线。1)创新主线:创新药械为产业周期最为明确,我们“寻增量”策略的核心方向,收入和利润正逐步体现,25年多个企业有望盈利。看好有出海竞争力的创新Biopharma、有创新第二增长曲线的Pharma及创新药配套产业链CXO;2)复苏主线:医疗设备11月的招投标情况回暖,可重点关注,同时消费刺激经济复苏,结合医疗反腐扰动阶段性结束,预计品牌中药消费医疗在调整后仍有复苏潜力;3)政策主线:国家政策导向明确支持高分红企业,鼓励优质公司并购整合,结合国企改革,破净公司的市值管理,可以重点关注国改&重组。
  • 本周建议关注组合:华海药业、昆药集团、重药控股、力生制药、中源协和;
  • 十二月建议关注组合:康方生物、云顶新耀、九典制药、人福医药、华润三九、昆药集团、悦康药业、联影医疗。
  •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报告正文


1 医药中期投资策略及建议关注组合上周表现

1.2 建议关注组合上周表现
上周周度重点组合:算数平均后跑赢医药指数1.7个点,跑输大盘指数0.3个点。
上周月度重点组合:算术平均后跑输医药指数0.5个点,跑输大盘指数2.4个点。


2 干细胞新药专题:美国取得突破,国内亦有望迎来首个产品获批
2.1干细胞的采集制备储存产业化项目成熟,国家支持干细胞治疗临床转化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寿命得以延长,但是长期的组织器官损伤最终会走向功能衰退及衰竭,终末期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只有器官移植,但器官供体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治疗需求。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再生和修复能力,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都有潜在的应用。目前干细胞治疗已经在上百种疾病中进行了临床研究,涉及重大疾病的防治和康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干细胞在未来的医疗领域中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干细胞产业分为上游(试剂耗材、生物医学材料和仪器设备等)、中游(运输、采集与存储、技术开发和药品研制)、下游(临床治疗和消费应用)。我国中游环节的干细胞采集和存储已相对成熟,国家层面已布局了多家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且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建立省市级成体干细胞库,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具有存储规模的企业干细胞库。
干细胞的采集制备储存为我国干细胞最成熟的产业化项目。2024年,中国干细胞市场规模预计约为265亿元,其中,干细胞采集、制备及存储领域市场规模接近160亿。


虽然目前我国尚未有干细胞药物上市,但国内相关药物研发项目持续增加,企业积极推动自有临床管线、申报IND,依托研发实力提升市场竞争力。根据中源协和2023年度报告,2023年我国干细胞新药申报如火如荼,根据CDE官网查询全年获得受理的IND约45个,呈现逐年递增态势,截至2023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共获批约89个默示许可,其中处于III期临床试验约3项,II期临床试验约10项,适应症涉及关节、肺及呼吸疾病、抗宿主病、肝衰竭肝硬化、肛肠、脑卒中等多种疾病
根据前瞻研究院数据,截至2024年10月,我国共有148例干细胞药物获IND申请受理,其中106例已获批。从已获批IND的细胞类型来看,截至2024年10月,间充质干细胞(MSC)药物合计78例,占比73.6%,是干细胞药物研发最主要的细胞类型;iPSC来源功能细胞的干细胞药物已有10例获批。从企业IND干细胞药物获批情况来看,截至2024年10月,中源协和、汉氏联合两家头部企业的获批干细胞药物数量最多,均有6例;北科生物、博雅干细胞、呈诺医学、铂生卓越等均有干细胞药物。同时,诸多研发企业也布局了多个自有临床管线。


2.2FDA已首次获批MSC疗法,国内首个MSC获突破性疗法上市申请已受理
间充质干细胞(MSC)已被证明在治疗神经系统和脑部问题、肺部疾病、伤口愈合和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方面安全有效。MSCs的主要组织来源一般是骨髓、围产组织、脂肪等,具有促进血管生成、骨骼生成、免疫调节和抗炎特性等特性,主要治疗应用包括神经保护、伤口愈合加速、血管生成诱导、炎症抑制和预防细胞凋亡等。MSC获取简单,扩增能力强,无需进行严格的配型,致瘤性低,使用安全,可以快速大规模开发


移植后100天内发生的GVHD称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是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HSCT) 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根据泽辉生物招股书(申报稿)转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中国全年约有1.1万例新发aGVHD发病人数。aGVHD一线治疗仍为糖皮质激素,最常应用甲泼尼龙,一线治疗有效率仅约50%约一半患者为类固醇难治性aGVHDSRaGVHD),后者远期生存率不足20%

20241218FDA宣布,批准Mesoblast公司开发的Ryoncilremestemcel)上市,用于治疗2个月及以上儿童患者的类固醇难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R-aGVHD这是首个FDA批准的MSC疗法。Ryoncil是一种通过同种异体骨髓生成的间充质基质细胞,在一项多中心、单臂研究中得到验证,共有54名接受allo-HSCT后患有SR-aGVHD的儿童患者参与了研究。每周两次接受Ryoncil的静脉输注,共持续四周疗效的主要依据是治疗开始后28天的缓解率和缓解持续时间。结果显示,16名参与者(30%)在接受Ryoncil治疗28天后达到完全缓解,而22名参与者(41%)达到部分缓解。


    

干细胞技术开发和干细胞产品研制方面,国家正在大力支持干细胞的临床转化。CDE关于细胞治疗的政策频出,2024年初还针对干细胞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单一病症发布《间充质干细胞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给关于间充质干细胞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试验的研究提供建议,提高相关产品的研究和申报效率,旨在推动干细胞药物上市工作。



2024627日,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公开信息,铂生卓越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艾米迈托赛注射液”,成为全国首款获得NMPA新药上市申请(NDA)正式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品种的干细胞新药(受理号:CXSS2400062)这款干细胞药品申请的临床适应症为激素失败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我们认为在FDA获批Ryoncil叠加CDE2024年初还针对干细胞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单一病症发布《间充质干细胞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国内首个治疗aGVHD间充质干细胞疗法有望于2025年正式获批上市。



中源协和的全资子公司武汉光谷中源药业拥有VUM02注射液(人脐带源间充质干/基质细胞注射液)的自主知识产权,由经筛选的健康新生儿脐带组织通过体外分离、扩增、收获、冻存后制备,在液氮条件下保存,有效期长。截至202412VUM02已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8个临床试验批件,分别临床拟用于治疗:1)失代偿期肝硬化;2)特发性肺纤维化;3)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4)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临床分型为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6)激素治疗失败的II度至IV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7)系统性硬化症;8)活动期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

VUM02注射液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获批Ib/II临床试验,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适应症于今年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给药。VUM02注射液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



2.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iPSC初显1型糖尿病颠覆性疗法潜力

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干细胞用于细胞治疗产品开发:ASCPSCASC(包括MSC)是多能/单能干细胞,PSC包括hESCiPSCPSC必须经过分化阶段才能成为功能细胞,并不能直接用于治疗。该分化过程必须受到谨慎控制与密切监控。PSC具有分化为人体所有细胞类型的潜能,并具有无限复制的能力。hESC是来源于单个人类胚胎囊胚的PSCiPSC是通过将胚胎基因或其功能引入体细胞,使其恢复到“类ESC”状态而产生的人造干细胞

截至20249月,泽辉生物开发的ZH901是中国首个及唯一一个进入II期临床试验的PSC来源细胞治疗产品。ZH901正在II期临床试验中研究四种适应症,包括AE-ILDaGVHD、半月板损伤及ARDSZH901具备优良的体外及体内安全性,并可能提供耐受性良好的治疗方案。6项临床试验中,约100名患者已通过静脉输注或膝关节腔内给药接受ZH901治疗。长达两年的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ZH901导致的SAE,且研究者报告的可能与ZH901关的1级或2AE在无特殊医学干预情况下可痊愈,表明ZH901安全及耐受性良好。在使用ZH901治疗后,并无发现新的恶性肿瘤或免疫功能异常变化。



2006年,日本科学家Shinya Yamanaka公布了使用转基因的方式将成体细胞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称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细胞)。iPS技术为构建病人自体特异性干细胞系提供了新方法,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24925日,杭州瑞普晨创科技与高校合作Cell发表论文首次公布了利用化学重编程诱导多能干细胞制备的胰岛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瑞普晨创自主研发的RGB-5088胰岛细胞注射液,是基于先进的化学小分子诱导技术,通过将体细胞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再进一步制备成胰岛细胞,以替代患者体内丧失功能的胰岛细胞,从而实现血糖水平的长期稳定控制。在证明安全性的基础上,这些数据证明了该疗法实现了1型糖尿病的临床功能性治愈1)移植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逐步恢复正常,外源胰岛素需要量持续下降,从移植后第75天开始,实现了完全稳定地脱离胰岛素注射治疗,截止到论文发表时,患者完全脱离胰岛素治疗超过12)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移植后一年降至4.76%3)患者血糖达标率从基线值43.18%持续提高,移植后5个月后超过98%以上,并维持在该水平。



126日,CDE批准了国内首个多能干细胞糖尿病药品的临床试验,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我们认为,这一新药获批进入临床试验,是全球糖尿病治疗领域的重大事件,意味着1型糖尿病的治疗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即:患者可以在体外胰岛素注射、胰岛移植等传统医疗方式之外,有了革命性的治疗方式——通过自体再生胰岛细胞移植,有望实现糖尿病的功能性治愈。

根据2024111日贝达药业发布的公告,贝达药业拟与瑞普晨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发干细胞治疗业务,在人多能干细胞向胰岛细胞诱导分化技术领域展开深入合作。贝达药业拟出资2000万元人民币认缴瑞普晨创新增注册资本11.1111万元人民币,投后占比0.9390%截止公告披露日,贝达药业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及实际控制人丁列明直接持有瑞普晨创46.80%出资额,担任瑞普晨创执行董事,为瑞普晨创实控人。



3    风险提示

1)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医药产业链的需求依赖从研发到生产各环节的投入,创新药/疫苗等研发过程中,存在研发失败、进度不及预期、上市后放量不及预期、价格下降等诸多风险,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败或进度落后均对产业链相关环节的需求产生波动,可能存在需求不及预期的情况。

2)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实体经济的经营受到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公司管理层经营能力、需求波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上市公司业绩可能出现不及预期的情况。

3)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链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各方面均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国产替代,国内企业的竞争力逐步增强,同时也可能在某一些领域,存在竞争加剧的风险。

本文援引自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医药生物周报:FDA首次批准干细胞疗法,国内新药亦蓬勃发展》      

对外发布时间:2024/12/22

报告发布机构:华福证券研究所

本报告分析师:

陈铁林 执业证书编号:S0210524080007

分析师声明

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

一般声明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该等公开资料的准确性及完整性由其发布者负责,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对该等信息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及预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之后可能会随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保持在最新状态,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或所做出的任何建议、意见及推测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也不构成对所述金融产品、产品发行或管理人作出任何形式的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仅承诺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以供投资者参考,但不就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对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的承诺或担保。投资者应自行决策,自担投资风险。

本报告版权归“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特别声明

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参考依据。

投资评级声明

类别

评级

评级说明

公司评级

买入

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市场基准指数涨幅在20%以上

持有

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市场基准指数涨幅介于10%20%之间

中性

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市场基准指数涨幅介于-10%10%之间

回避

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市场基准指数涨幅介于-20%-10%之间

卖出

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市场基准指数涨幅在-20%以下

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

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高于市场基准指数5%以上

跟随大市

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介于市场基准指数-5%5%之间

弱于大市

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低于市场基准指数-5%以下

备注: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6~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基准指数的相对市场表现。其中,A股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股市场以标普500指数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另有说明的除外)。

联系方式
华福证券研究所 上海

公司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明路1436号陆家嘴滨江中心MT20
邮编:200120
邮箱:hfyjs@hfzq.com.cn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为华福证券医药生物团队设立的,关于医药生物行业证券研究的公众订阅号;团队负责人盛丽华具备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执业资格,资格证书编号为:S0210523020001。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任何不符合前述条件的订阅者,敬请订阅前自行评估接收订阅内容的适当性。订阅本公众号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华福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公众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本公司的客户。

本公众号不是华福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华福证券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订阅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提请订阅者参阅华福证券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华福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公众号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华福证券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华福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公众号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公众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华福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华福证券所有。未经华福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和引用相关内容,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和引用者承担。

医定药牛
跟踪医药产业发展趋势,挖掘A+H及N股投资机会——华福证券研究所医药团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