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bsAbs的发现流程通常是先筛选出两个单抗,然后在后期将它们“拼接”成双特异性抗体。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存在几个明显的缺点:1)多样性受限:由于bsAbs的生成通常只在后期进行,能够测试的分子数量有限,导致筛选出的bsAbs多样性不足。2)资源消耗大:bsAbs的表达、纯化和分析过程复杂,尤其是当需要处理大量分子时,资源消耗巨大。3)时间成本高:由于需要在后期进行多次工程优化,整个发现流程的时间被大大拉长。
因此,对于双抗的筛选,开发高通量技术(HTP)很有必要,合适的HTP可以使研究人员在早期阶段生成大量的bsAbs,并进行快速筛选,从而大大提高发现效率。
经过近10几年的发展,目前双特异抗体的筛选已经逐渐成熟,并且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在之前的文章的中我们也做过详细的介绍《双特异抗体高通量筛选最强音!》,这些技术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
1) 组合方法,快速生成bsAbs矩阵:组合方法是HTP生产的核心策略之一。通过将不同的抗体片段进行组合,研究人员可以快速生成大量的bsAbs矩阵。这种方法不仅减少了DNA质粒和蛋白质表达的数量,还大大简化了纯化步骤。
2) 化学偶联,高效连接抗体片段:化学偶联是另一种高效的bsAbs生产方法。通过使用特定的化学反应,研究人员可以将两个抗体片段快速连接起来,生成稳定的bsAbs。近年来,点击化学等新型偶联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bsAbs的生产效率和纯度。
3) 自动化与质谱分析,大规模生产的“利器”:自动化技术和质谱分析的结合,使得大规模bsAbs生产成为可能。通过自动化平台,研究人员可以快速完成从DNA构建到蛋白质表达的整个流程,而质谱分析则能够高效地验证bsAbs的纯度和结构。
总结
双特异性抗体的高通量生产技术,正在为生物制药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通过早期筛选、组合方法和自动化平台,研究者能够更快、更高效地发现和优化bsAbs,加速新药的研发进程。在这些双抗筛选技术中,Genmab的Duobody平台无疑是最成功的,基于该平台技术,目前已经有多个双抗获批上市,如强生的EGFR/cMET双抗,BCMA/CD3,GPRC5D/CD3,艾伯维的CD20/CD3双抗,而且目前也有多款双抗处于临床开发后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该平台技术专利可能于2030年左右过期,因此现在利用该技术进行双抗的筛选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
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抗体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抗体圈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