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gilops speltoides(斯卑尔脱山羊草)是小麦抗锈病基因的重要来源。然而,Ae. speltoides基因转移到小麦基因组时,往往会与一些不良基因(如生殖细胞毒性基因)发生共转移,导致育性问题。2024年8月,印度新德里印度农业研究所遗传学部的 R. Ragini 教授团队与 ICAR-印度农业研究所环境科学部、ICAR-印度农业统计研究所农业生物信息学部等单位合作,在《Molecular Breeding》在线发表了题为“Break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gametocidal gene(s) and leaf
rust resistance gene (LrS2427) in Triticum aestivum-Aegilops
speltoides derivative by gamma irradi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对 F1(Agra Local × Sel. 2427)代种子进行伽马射线辐射处理,成功打破了 LrS2427 与生殖细胞毒性基因的负面关联,开发出既能抗叶锈又不具生殖细胞毒性活性的稳定突变体,推动了抗病小麦的育种进程。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 缺乏杀配子活性的抗叶锈病突变体的选育
通过γ射线诱变F1代(Agra Local × Sel.
2427)种子,而非直接使用Sel.2427,成功获得了抗叶锈突变体。在实验中,F1代种子分别用250 Gy和300 Gy的γ射线处理,目的是打破杀配子活性基因的负面影响。种植后的 M0F1 植株根据育性参数(如每穗种子数和空小穗百分比)筛选出最具优良育性的植株,并继续培育同源叶锈抗性突变体。在后续的M3F4和M4F5代中,开发了161个同源抗叶锈突变体,并通过田间重复试验研究其育性参数。与对照品种(如 Sel.2427、ET和不同的易感品种)进行比较后,筛选出了最佳突变体。为了进一步确认突变体不再具备生殖细胞毒性活性,这些突变体通过与易感品种HD2932的交配,分析其F1代的育性特征。图1 通过伽马射线诱变消除Sel. 2427 中杀配子基因的示意图
2 γ射线诱变对F1代 (Agra Local x
Sel. 2427)植株的影响
在处理的100粒M0F1种子中,250 Gy(T250)γ射线组有63株植物在穗期后存活,而300 Gy(T300)组则有64株。为比较繁殖性状,设置了27株未处理的对照F1植物。对照组ASS(每穗种子数)为1.75至10,平均值为5.84;T250组ASS为0至24,T300组ASS为0至30.6。对照组PES(空穗比例)为80.56%至95.98%,平均为89.49%;T250组PES为38.46%至100%,T300组PES为39.28%至100%。根据较高的ASS和较低的PES,选择了多个F1突变体(如T250-20、T300-67等)进入下一代。对照F1种子的表型包括饱满、部分皱缩和完全皱缩种子(图2e)。与对照F2种子相比,T250-20和T300-67突变体的种子没有皱缩,而其他突变体皱缩种子的数量也比对照组少(图2f、2g)。M1F2代植物经叶锈病抗性筛选,选出高抗性个体进行移植(图2h)。弱小活力较弱且繁殖力差的M1F2植物被淘汰,确保M2F3代强壮。通过筛选得到的纯合抗性M2F3家系进入下一代,并优先选择繁殖力强的植株。最终,161个优选M3F4品系在田间实验中进行了繁殖性状分析。图2γ射线诱变对F1(Agra
Local ×Sel. 2427)植物的影响
3 无杀配子活性的抗叶锈病突变体的选育
在2020~21年,161个M3F4代γ射线突变体与39个对照基因型一起种植。突变体生长均匀,株高较好,而对照组(ALS2427和ALET)发芽率差,均匀性差。每个品系收获5穗并记录了种子数、穗花数,测定ASS(每穗种子数)和PES(空穗比例)。2020~21年和2021~22年,突变体的ASS范围分别为22.33~59.33和21.07~56.97,对照组为20.27~46.93和10.47~52.93。突变体PES分别为4.73%~55.24%和0.12%~54.20%,而对照组为17.31%~65.22%和3.53%~73.81%。T300-67–6-4的ASS最高(59.33),而T300-67–116-6的PES最低(0.12%)。部分突变体与对照基因型作为花粉亲本与HD2932杂交,确认杀配子活性是否丧失。F1代的ASS和PES与突变体亲本比较,结果显示突变体的ASS在F1代与亲本相似,而对照组的ASS显著下降。突变体的PES从4.62%到40.14%,F1代为0%到44.73%,明显提高。对照基因型F1代种子出现皱缩(图4a),但突变体无皱缩现象(图4b),证实这些突变体缺乏杀配子染色体基因。图3 突变体及其F1 代的育性参数比较
图4 突变体与对照植株种子特性的对比
4 突变体的抗叶锈病表现
选定的21个γ射线突变体对8种不同的叶锈病菌株表现出显著的幼苗期抗性,甚至对高度致病和流行的77–5菌株也具有抗性。突变体在不同叶锈病菌株下表现出抗性反应,感染类型(ITs)从IT '0'到IT '1+'不等(图4)。相比之下,HD2932和Agra Local表现为敏感(ITs '3'到'3+'),而Sel. 2427和ET对所有菌株均表现出抗性(ITs '1'到'1+')。表1 抗叶锈γ突变体在幼苗阶段的多菌株抗性测试结果
5 Sel. 2427、ET及γ突变体分子表征与染色体组学分析
在T. aestivum cv Sonalika和Ae. speltoides EC331772之间的4000个SNP标记中,1289个标记(32.2%)定位于A基因组,1568个(39.2%)在B基因组,1143个(28.5%)在D基因组。在这些标记中,Sel. 2427和ET分别有252和378个与Ae. speltoides共享的等位基因。Sel. 2427的基因组中约6.28%来自Ae. speltoides,其中A、B和D基因组分别占2.6%、2%和1.7%。ET的基因组中,约9.45%来自Ae. speltoides,A、B和D基因组的贡献分别为3.1%、3.4%和3%。在Sel. 2427中,最大内源转移发生在同源基因组2(1.78%),ET则在同源基因组2(2.55%)转移最大(图5a)。在35,143个SNP标记中,2328个在Ae. speltoides中显示为缺失等位基因,Sel. 2427和ET分别有74和95个缺失等位基因。Sel. 2427的缺失等位基因集中在2D、7A和1B染色体,而ET则集中在2D、2B和6B染色体。
在突变体的分子特征分析中,使用710个SNP标记。T250-20–20-16的Ae. speltoides基因组贡献最高(8.87%),其次为T250-20–20-6(7.0%)。T250-20–12-4的Ae. speltoides基因组内源转移最多发生在同源基因组4。与Sel. 2427相比,突变体在2B和2D染色体上的Ae. speltoides基因组内源转移比例显著减少(图5a)
表2 Sel.
2427、Easy
Thresh 和γ射线突变体的分子表征结果
图5 通过35K 小麦 SNP分子标记分析和原位杂交技术对Sel. 2427、突变体及对照的分子表征
6 分子细胞遗传学特征
在Sel. 2427的基因组原位杂交实验中,使用了根尖的分生组织,并在158个细胞中观察到阳性荧光信号。大多数细胞表现出6个荧光信号,提示Ae. speltoides基因组与小麦基因组之间可能发生了三次内源转移(图5b、c)。这些内源转移涉及两对染色体,并在两端和端粒区显示了不同的信号模式(图5e、f)。通过对比Sel. 2427和Ae. speltoides的基因组特征,推测这三次内源转移分别发生在2B和2D染色体(图5e、f)。
为了验证这一发现,对F1代(Agra Local × Sel.
2427)植株的花药组织进行了额外的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大多数细胞也表现出三种荧光信号(图5d)。部分PMCs中的信号靠近,表明Ae. speltoides的端粒区域可能与染色体结合。在突变体T250-20–20-6的根尖细胞中,观察到大多数细胞表现为两种信号,表明与杀配子染色体活性相关的Ae. speltoides基因组片段已被去除,且只剩下LrS2427基因组(补充图5c)。表3 GISH信号数量在不同细胞类型和样品中的分布统计
7 杀配子活性成分性状QTL定位及候选基因鉴定
表4总结了与杀配子染色体活性相关的四个组分性状(ASS、PES、APF和SSI)的QTL。对于ASS,检测到位于2A、3A、3D和4A染色体的四个显著QTL,PVE(表型变异解释率)为5.99%~15.10%。对于APF(花粉育性),尽管检测到13个QTL,但PVE较低(2.12%~6.26%)。SSI性状(种子皱缩指数)的QTL表现出最高的PVE,其中2A和2D染色体上的QTL解释了15.03%和21.70%的表型变异。PES(空小穗百分比)的QTL也有所发现,PVE范围为6.02%~14.78%。
分析显示,Ae. speltoides基因组的内源转移主要发生在2B和2D染色体,特别是SSI性状的QTL定位在这两个染色体上。2D染色体上有一个主要QTL(PVE=21.70%),而2B染色体上有两个与SSI相关的QTL(PVE分别为5.00%和8.16%)。这些结果表明,SSI是解析杀配子活性最关键的性状。此外,2D染色体上的候选基因包括钼酸盐转运蛋白2
(MOT2)和谷氨酰胺合成酶,这些基因与繁殖性状密切相关。
表4 针对性状ASS、APF、SSI 和PES 鉴定的 QTL结果
8 抗叶锈且具育性的γ突变体及其F1代的细胞学分析
细胞学分析显示,Sel. 2427大多数PMCs为正常的21II配置,少数出现异常。在F1(Sel. 2427 × Agra Local)中,减数分裂不稳定性明显,导致21II配置的PMCs频率下降。γ射线突变体如T300-67–12-1、T300-67–113-17和T300-67–6-4等,几乎所有PMCs都表现出正常的21II配置,只有极少数偏离(如T300-67–113-17中1个PMCs为20II+2I配置)。F1代(HD2932 ×突变体)也显示出类似结果,绝大多数PMCs均为正常配置。突变体的正常21II配置表明它们不含有杀配子基因。9 γ突变体的产量及形状表现
在田间条件下,γ射线突变体表现出优于原始品种Sel.
2427和ET的农艺性状,且与常见品种相当。例如,T300-64–51-28的株高最高(128.40 cm),T250-20–20-6的每穗种子数(50.36)和每穗花芽数(19.72)均高于大部分对照品种。而T250-20–20-16和T300-67–113-5在分蘖数和花芽数上表现较低。尽管突变体在农艺性状上表现优异,但所有突变体及Sel. 2427、ET和重组自交系(RILs)在田间均表现出中度至高度的叶锈病敏感性。综上所述,利用小麦的野生亲缘种可以有效应对病原体菌株的变化,从而增强遗传多样性。Aegilops speltoides是丰富的抗锈病基因来源,但将其引入小麦基因组面临不良基因共转移和优先传递的问题。这种不良关联在具有广谱抗叶锈幼苗子抗性基因(LrS2427)的 Sel. 2427 衍生系中得以体现。通过γ射线辐射处理(Agra Local × Sel. 2427)F1代种子,开发了抗叶锈且无配子杀伤活性的稳定突变体。突变体对多种叶锈菌株表现出抗性,同时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为改良小麦抗病性提供了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