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 FHB)主要由赤霉菌(Fusarium graminearum )引起,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威胁小麦安全生产的真菌病害。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FHB的有效途径,但现有的抗病品种和遗传资源有限,发现新的抗病基因对于小麦育种至关重要。2024年7月29日,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小麦研究所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hree novel QTLs for FHB resistance identified and mapped in spring
wheat PI672538 by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of the recombinant inbred line”的研究论文,本研究通过对来自L661/PI672538杂交组合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的混合分离体分析(BSA),在春小麦PI672538中鉴定和定位了三个新型的抗FHB的QTL。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 F2:7 和 F10 RIL 群体的 FHB 抗性评价四年的田间试验表明,PI672538对小麦赤霉病(FHB)具有抗性,而L661对FHB易感(表1;图1)。F2:7和F10植物的每个穗部的NDS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连续变化。相关性分析显示,F2:7RIL群体在2015至2017年期间的每穗病穗数(NDS)表现出较弱的相关性,而在2019至2021年期间F10 RIL群体的NDS则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R²
= 0.272-0.521,P<0.01)(表2),这表明F10 RIL群体可用于FHB的QTL定位。NDS_QL2021、NDS_WJ2021、NDS_CZ2019和NDS_CZCF2019的标准误差呈现出近似正交分布(表3),确保了QTL定位分析的精确度和可信度。图1 2019年CZa田间试验中接种赤霉菌21天后,PI672538和L661的赤霉病抗性表现。(A-D)分别展示了PI672538穗、PI672538群体、L661穗、L661群体的赤霉病抗性表现表2 451条F10 RIL群体中病穗数(NDS)的相关性分析表3 F10 RIL群体中每穗病穗数(NDS)的均值标准误及正态分布测试为了定位FHB的QTL,分别从F2:7群体中选择了24个FHB抗病品系和20个易感品系,作为抗性组和易感组。此外,F2:7群体在2017年和2018年在温江的NDS数据显示,R组和S组中的FHB抗性稳定且准确,这表明R组和S组可用于BSA-seq。作者应用BSA-seq,经过质量控制后,分别有85.04%和85.81%的过滤后的读段在R组和S组中被成功对比(表4)。随后的SNP检测确定了R组和S组之间的2180669(108432)高质量变异(SNP和InDel)。接着,采用三种方法分析了BSA的变异。方法一:通过对R组和S组与亲本之间的BSA-seq结果分析表明,染色体1A、2A、2B、4B、5A、5B、5D、6B和7A上的一些区域可能与FHB性状相关(图2)。对重组体和192个RIL群体进行的多态性和连锁分析显示,在192个RIL群体中没有标记是连锁的。图2 滑动窗口算法(窗口=2 Mb,步长=10 kb)的BSA分析结果。X轴表示染色体和位置;index1表示抗性组的SNP指数;index2表示感病组的SNP指数;delta为两组间的SNP指数差异方法二:在不包括亲本的情况下,将R组和S组进行BSA-seq比对,发现染色体1A、1B、1D、2A、2B、2D、3A、3D、4A、4D、5A、5D和6A的一些区域可能与FHB相关(图3)。随后从这些区域设计标记,多态性和连锁分析表明,染色体2B、4A和5D上的标记在192个F10RIL群体中是连锁的(表5)。图3 无亲本的BSA分析结果(滑动窗口=2 Mb,步长=10 kb)。X轴为染色体和位置,index1为抗性组的SNP指数,index2为感病组的SNP指数,delta为指数差异。表5 192条RIL群体中部分InDel和SSR标记的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三:使用修改后的BSA-seq方法,发现染色体1B、2B、3B、4A、4B、6A和7D的某些区域可能与FHB相关(图4)。标记设计和连锁分析结果显示,染色体1B、2B、3B和4A上的标记在192个RIL群体中是相关的(表5)。图4 经过修正的50M50M滑动窗口(窗口=50 Mb,步长=50 Mb)的BSA分析结果。变异分布沿染色体顺时针方向排列,每个窗口长50 Mb。Index1表示易感组变异(SNP和InDel),以深蓝色点表示;Index2表示抗性组变异(SNP和InDel),以红色点表示;delt_Index为两组间变异的差值,以红线表示。1A, 1B, 1D … 7D分别为染色体编号。delt_Index值越大,染色体上存在QTL的概率越大,峰值越明显,QTL存在的可能性越高(1)FhbL693b (位于染色体3B):该QTL解释了较多的表型变异(PVE),并在所有四个环境中均被检测到。2019CZb和2021QL中,FhbL693b被缩小到0.64 cM,标记3Bindel-25和3Bindel-24之间。2021WJ中,定位至0.84 cM范围内,标记3Bindel-53和3Bindel-36之间。2019CZ中,定位至0.72 cM,标记3Bindel-43和3Bindel-36之间。综合结果,将该QTL缩小至5.1 cM(约49 Mb物理区间),与3Bindel-25、3Bindel-24、3Bindel-53、3Bindel-42、3Bindel-43和3Bindel-36相邻。该QTL可以解释约2.32%~8.65%的PVE,并在不同环境下显示了-0.15%~-0.77%的加性效应。(2)FhbL693c (位于染色体4A):该QTL在所有四个环境中均检测到,并缩小至13.462 cM(约208 Mb),位于SSR7A-7和4Aindel-7之间。它可以解释1.89%~5.26%的PVE,并在不同环境下具有0.14%到0.53%的加性效应。(3)FhbL693d (位于染色体5D):这是一个新发现的QTL,在所有四个环境中均被检测到,位置缩小至10.2 cM(约32 Mb),标记5Dindel-2和5Dindel-4之间。该QTL解释2.54%至10.48%的PVE,并在不同环境下具有0.22%~0.85%的加性效应。(4)FhbL693a (位于染色体2BL):该QTL仅在一个环境中被检测到,缩小至8.6 cM,位于标记Xcn16-2B和Xwmc441-2B之间。它解释了约1.2%的PVE和0.16%的加性效应。(5)FhbL693e (位于染色体1B):该QTL也仅在一个环境中检测到,缩小至11.9 cM(约158 Mb),位于标记1Bindel-4和1Bindel-6之间。该QTL解释了约2.29%的PVE,且在2021WJ中显示了-0.10%的加性效应。(5)连锁标记选择和 QTL 对 FHB 抗性的影响本研究发现了五个与小麦赤霉病(FHB)扩展抗性相关的QTL。其中,位于染色体3B、4A和5D的三个QTL在所有年份和地点都被检测到,而位于染色体1B和2B的两个小效应QTL仅在一个年份/地点检测到。染色体3B、4A和5D上的QTL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根据QTL位置的遗传距离,从QTL FhbL693b、FhbL693c和FhbL693d中分别筛选出了3Bindel-24、4Aindel-7和5Dindel-4三个连锁标记。为了评估这些QTL对FHB扩展抗性的影响,作者在三种标记辅助选择(MAS)条件下计算了平均值。结果表明,在4个年份/地点的田间试验中,每个QTL均可显著降低NDS(P<0.05),表明这三个QTL的效果较强且更稳定。在赤霉病发病严重条件下,这些QTL最多可使NDS降低2.1,总体上减少了39%。图6 三个位点QTL(FhbL693b, FhbL693c和FhbL693d)对不同环境下赤霉病穗的数量性状(NDS)的影响为了提高这三个位点的应用速度,作者使用了三个连锁标记:3Bindel-24、4Aindel-7和5Dindel-4,用于筛选具有抗赤霉病性状较好的小麦品种。通过筛选这三个标记,F10群体的NDS显著下降(P<0.05),降至2.12~3.34,共选出了26个小麦品种。在这些品种中,20个品种,特别是H140-2,表现出较强的赤霉病抗性(见表7),对白粉病免疫,并对条锈病表现出中等抗性。表7 通过3Bindel-24、4Aindel-7和5Dindel-4关联标记筛选出的抗赤霉病株系本研究在PI672538中通过重组自交系群体的BSA分析测序,检测到五个赤霉病(FHB)抗性QTL,包括先前报告的两个QTL(FhbL693a和FhbL693b)。本研究首次报告了两个主要QTL(FhbL693c和FhbL693d)和一个次要QTL(FhbL693e)。QTL FhbL693b、FhbL693c和FhbL693d显著降低了受赤霉病损害的穗粒数量。选择FhbL693d、FhbL693c和FhbL693b可以最多减少2.1个损坏穗粒(减少39%),并通过标记辅助选择(MAS)培育出新的FHB抗性小麦品种H140-2。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小麦FHB抗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