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传动的滑动率

文摘   汽车   2024-05-18 06:06   山东  

齿轮滑动率是指齿轮在传动过程中的滑动程度,它是齿轮传动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主要对滑动率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介绍。

一、磨损率与滑动率

在同一个接触点上,啮合齿轮副两齿廓之间的线速度并不相同(节点除外),齿廓间会存在相对滑动,从而导致齿面间的磨损或胶合破坏。齿廓上不同点的磨损程度通常用滑动率表示,定义为轮齿接触点两齿面间的相对切向速度与该点切向速度的比值。在介绍滑动率之前,先对磨损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

在摩擦学中,有一种磨损类型称为粘着磨损,其中著名的阿查德(Archard)磨损量计算式为:

Q=(k/3)·(N/σb)·L

式中:Q为总磨损量;k为概率系数;N为法向载荷;L为滑动距离;σb为材料的压缩屈服极限(硬度)。

根据公式,可以得到磨损相关结论如下:

1、磨损量Q与滑动距离L成正比,即相对滑动距离越长,磨损越大。

2、磨损量Q与法向载荷N成正比,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磨损就越大。

3、磨损量Q与较软材料的压缩屈服极限σb(硬度)成反比;硬度大则不容易磨损。

上式描述的是位移一段距离后发生的磨损量,而要评估磨损的严重程度,往往需要用到另一个概念:磨损率(也称磨损度,用“w”表示)。即单位长度的磨损量,其计算公式为:

w=Q/L

式中,w就是磨损率;L为发生磨损的位移量。

因此,我们需要用磨损率的概念来评估齿轮的参数设计,以保证所设计的齿轮具有最佳耐磨性能。

所以,上式中的L在齿轮传动中即为啮合时的相对滑动距离。对于齿轮1而言,其滑移速度为vt1;齿轮2的滑移速度为vt2。因为两个物体都有速度,所以经过时间t后,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移长度为:

L=|vt1-vt2|·t

则此时的磨损量Q为:

Q=(k/3)·(N/σb)·|vt1-vt2|·t

同时,经过时间t之后,齿轮1发生磨损量的距离L1为:

L1=vt1·t

齿轮2发生磨损量的距离L2为:

L2=vt2·t

LL1L2的关系如图1所示。

1 各距离长度间的关系

即,L是时间t内齿轮1和齿轮2产生的相对位移量,它决定了磨损的多少;L1是时间t内齿轮1产生磨损的位移长度,齿轮1的磨损量发生在此区域内;L2是时间t内齿轮2产生的磨损位移长度,齿轮2的磨损量发生在此区域内。

进而可得齿轮1的磨损率w1为:

w1=Q/L1

=(k/3)·(N/σb)·|vt1-vt2|/vt1

齿轮2的磨损率w2为:

w2=Q/L2

=(k/3)·(N/σb)·|vt1-vt2|/vt2

式中,k为概率系数,为常数;N为法向载荷。由渐开线齿轮的特性可知,任意齿轮接触点的法向共线,且其法向作用力相等。所以对啮合齿轮副来说,N也是常数,扭矩确定后任意齿面接触点的法向载荷就是确定的;σb为材料的压缩屈服极限(硬度)。

因此,对于齿轮几何设计而言,kNσb都是确定的。设计齿轮时,其磨损率的变化趋势仅与齿轮1和齿轮2的切向速度vt1vt2相关。所以,就只把反应磨损率变化趋势的表达式提取出来,命名为滑动率η,则齿轮1和齿轮2的滑动率η1η2分别为:

η1=|vt1-vt2|/vt1

η2=|vt1-vt2|/vt2

可知,滑动率是用来表述齿面间磨损率变化趋势的一个物理量。也可得出,滑动率与磨损率是成正比关系的。磨损率大的设计说明容易磨损,磨损率小的则不容易磨损。因为在齿轮上滑动率与磨损率成正比,所以滑动率大的齿轮容易磨损,滑动率小的齿轮设计则不容易磨损。

需要注意的是,滑动率本质上反映的是齿轮几何设计对磨损率的变化趋势,如果改变磨损率的其他关联项比如硬度、扭矩和表面粗糙度等非齿轮几何参数时,滑动率是不能用于磨损情况考虑的。

二、滑动率的相关计算

两个渐开线齿轮的齿廓在N点啮合时的状态如图2所示。

2 齿轮传动的滑动率

图中,齿轮2是主动轮,齿轮1 是从动轮;(b)图所示为在啮合点N处的齿廓放大图;Vn=Vn N1=V n N2

设相互啮合的两齿轮的齿数不相等,则两个齿廓在接触点位置会存在滑动,它们在某一瞬间走过的弧长ΔS1ΔS2。滑动的距离称为滑动弧长,其越大则磨损就越大。

由前面的介绍可知,齿轮的磨损程度可以用滑动率表示,所以齿轮2N点的滑动率为:

ηN2=|vtN2-vtN1|/vtN2

式中,vtN2vtN1是两个齿廓在接触点N处沿齿廓切线方向的分速度,分别等于ds2/dtds1/dt,两者的差值是两个齿廓在N点处的相对滑动速度vN12

由于相对滑动速度等于N点到相对瞬心的距离PN与相对角速度12)的乘积,又i2121,所以ηN2变为:

ηN2=vN12/vtN2

=PN·(ω12)/(ω2·O2N·sinαN2)

=PN·(ω12)/(ω2·N2N)

=(PN/N2N)·(1+i21)/i21

同理可得齿轮1N点的滑动率为:

ηN1=(PN/N1N)·(1+i21)

由于主动轮2上每一个轮齿的工作次数都比从动轮1轮齿的工作次数多i21倍,所以为了更合理地对两个齿轮的磨损程度进行比较,可以将齿轮1N点的滑动率进行转化,即将上式算得的滑动率再除以i21,得到:

ηN1mod=(PN/N1N)·(1+i21)/i21

利用ηN2ηN1mod的表达式可以得到两个齿廓接触点N在啮合线上不同位置时的滑动率,步骤如下:以N1N2为横坐标,滑动率η为纵坐标,绘制出两个齿轮的滑动率曲线如图2(c)所示。绘图时,将齿根的η值画在N1N2线的上方,齿顶的η值画在N1N2线的下方。特殊位置的滑动率数值如下:

1、在N点啮合、PN=0时,η1=0η2=0

2、在N2点啮合、N2N=0时,η1=1/i21η2=∞;

3、在N1点啮合、N1N=0时,η1=∞,η2=1

可知,在节点处的滑动率为0,即没有滑动;在啮合极限点N1N2处,齿根位置的滑动率为无限大,因此,设计齿轮传动时,要避免在啮合极限点N1N2处啮合。

此外,由图2(c)还可知,齿轮齿根处的滑动率大于齿顶处的滑动率,而小齿轮齿根处的滑动率又大于大齿轮齿根处的滑动率。两个齿轮齿根处的滑动率最大值为:

η1max=(PC2/C2N1)·(1+i21)/i21

η2max=(PC1/C1N2)·(1+i21)/i21

因此,在设计齿轮传动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两个齿轮的磨损接近相等或是磨损降低,如采用变位齿轮。

 

—————————————————

扩展阅读:

1齿轮基本参数介绍
2、动力性与经济性知识合集
3、制动器的结构型式
4、Abaqus焊接计算
5、振动响应的幅频特性

汽车CAE仿真知识库
记录汽车CAE仿真基础知识,包括汽车结构、汽车理论、动力总成、齿轮轴承螺栓、强度与疲劳、NVH知识、工艺与材料、软件应用和其他知识等,可点击“服务”后根据分类查找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