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外面的空气都快燃尽了,还是等不来一场豪雨”|豆瓣一周新书精选

文化   2024-09-20 08:02   北京  

👆关注并星标豆瓣读书 遇见更多好书



本周豆瓣一周新书精选上榜了10本新书:


《正常接触》《明亮,明亮的日子》《厄休拉·勒古恩》《拜金一族》《夜空穿透伤》《偶遇》《博尔赫斯谈话录》《伊菲革涅亚》《史记今读》《秩序四千年》




01

《正常接触》

作者: 王占黑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出版年: 2024-9


当社会失序,我们如何记住那些奋力求生的“浮岛时刻”?王占黑全新小说集。通过书写普通人在公共事件中的境遇,往庞然大物身上镌刻个体的生命印迹,以共同的记忆抵抗未知的命运。



02

《明亮,明亮的日子》

作者: [苏]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出版社: 成都时代出版社
出品方: 纸上造物
副标题: 塔可夫斯基剧本集
译者: 王虹元 / 糜绪洋
出版年: 2024-8-1


塔可夫斯基剧本全集。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剧本是独立的文学创作,是电影完成后,塔可夫斯基重新修改完成的二次创作。



@纸上造物

老塔是导演,但他的自况是诗人,且年轻时候做过诗与小说的创作,准备与雄心都在这些剧本写作里有呈现。这些剧本其实是独立的文学创作。在创作伊始,便以散文或者小说的面目自立。从来不是指示性的,并非电影拍摄的指示说明。电影的震撼处,剧本都有,电影的华彩处,剧本对应的文字亦用心经营。电影里明晃晃的诗意,皆暗含在剧本的文字基因里。




03

《厄休拉·勒古恩》

作者: [美] 厄休拉·勒古恩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品方: 大方
副标题: 最后的访谈
原作名: Ursula K. Le Guin: The Last Interview and Other Conversations
译者: 普照
出版年: 2024-10-1


从1977年到2018年,这里收录的7篇访谈跨越了超过四十年时间,曾散见于文化观察媒体。在这份独特的结集中,勒古恩不仅谈到了她的写作和生活,如对“科幻/奇幻”体裁的看法、卡尔·荣格对其作品的影响、关于“地海系列”等经典作品的写作过程等,也谈到了她同父母和丈夫的相处、养育孩子的经历等话题。对于勒古恩来说,幻想文学对可能性的想象最终关乎的是理想生活和存在的奥秘。



@普照

原著不消说,即便在这本200来页的访谈集中,勒古恩也显得如此浩瀚,同时如此细腻、敏锐、生动、幽默(!)。她从《道德经》《周易》(毕竟她是“一个并非始终如一的道教徒”,还以《齐物论》“天钧”为题写了本小说),聊到荣格和“阴影”仿佛在前世给她种下的影响,聊到对同代作家的爱憎,如喜欢迪克其作但对其人感受复杂……在一切之中,核心当然是毕生投入其中的幻想文学流变和女权运动的颠沛历程。随着了解到更多事件和观点,也逐渐深入体察勒古恩的智慧:不止于幻想小说,不止于文学和社会参与,其心性其作为其书写,从老子庄子荣格取一瓢,经她现代心灵的百般变幻,以令人亲切的文风娓娓道来,尤其地海,是各年龄段常读常新的真纯经典,一瓢水演化的汪洋宇宙,够我们当代人后代人喝几百年的。面对这轻盈而无尽的世界叙事——只愿身在地海中。




04

《拜金一族》

作者: [美]大卫·马梅特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副标题: 大卫·马梅特剧作集
原作名: Glengarry Glen Ross
译者: 陈旭
出版年: 2024-8


美国当代戏剧领军人物之一大卫·马梅特的代表剧作集,收入三部经典戏剧——《美国野牛》》《拜金一族》《奥利安娜》。马梅特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挖掘复杂人性,走进思想深层,他看似冷峻的批判之下,晕开了一抹建构的暖色。



@鼠

两种转向;马梅特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戏剧界崭露头角,是将戏剧从实验拉回内在探索的代表人物;马梅特早先是左派,年纪大了以后右倾,《美国野牛》和《奥利安娜》各是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三个剧本的观感与美国电影、美剧是相近的,没有阅读门槛。《奥利安娜》的争议较大。




05

《夜空穿透伤》

作者: [美] 王鸥行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雅众文化
副标题: 王鸥行诗集
译者: 何颖怡
出版年: 2024-8


美国越南裔诗人王鸥行的出道诗集,以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张力与历史纵深的诗歌空间。诗集中的每首诗都是一次心灵在战场、故乡上的穿越。从越南战争的阴影到移民美国的挑战,从家族历史的延续到个人身份的追寻,王鸥行以细腻的笔触和敏锐的观察,描绘了一幅跨越时空与文化的记忆图景。



@海的嗝儿

翻译其实还可以更好。从开始的《忒勒马科斯》到尾声《奥德修斯归来》,父与子的母题贯穿始终,如同沃尔科特的后殖民史诗,王鸥行也从另一文明镜面戏仿了与父亲的奥德赛,远行的意义在此成为忧郁的移民徘文:“因为彼岸的/那座城已不再是/我们曾离去的地方”。当代际关系本身成为书写绵延的母题,两端之一延伸出复数的战争想象,另一端则扎入迷宫般的同性情欲书写,它们暧昧糅合于身体与暴力,僭越又往复着乱伦与同性禁忌对欲望的压抑,生产自我认同诞生的神话。他的形式实验进一步呼应意象,模塑了诗篇间情欲的多态——它是雨,是火,是苹果,是刀刃,出入于相反的肉体间,越丰满便越焦渴,越充盈便越匮乏。一旦诉说开始,回声便无法捕捉。“没有什么/更加神圣,比含住/一个男人的心跳在/被过多空气/磨利的/齿间 ”。我们共同的嗓音。




06

《偶遇》

作者: [美] 巫鸿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在漫游中感知艺术
出版年: 2024-9


以数百件古今艺术作品为例,巫鸿先生详尽阐释、示范视觉分析的含义和运作,说明“漫游、偶遇、感知”是一种思考和谈论艺术的方式。



@LCA

巫鸿思考谈论艺术的新方式,不是要取代原境中的艺术史研究,其意在补充,正像《交错的眼神》一篇中最新提出的由多位人物目光交错出观者位置的精彩论述。而阅读本书,也并非需要艺术史专业知识——任何对图像有兴趣,愿意使用眼睛的人都是它期待的读者。这当然包括专攻艺术史和其他人文学科的学者和学生,但对他们来说本书还有另一层含义,在方法论层次上思考通向“全球艺术史”的路径。




07

《博尔赫斯谈话录》

作者: [阿根廷]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著 / [美国] 理查德·伯金 编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Jorge Luis Borges : Conversations
译者: 王永年
出版年: 2024-8-31


博尔赫斯极具代表性的一部访谈集,从1966年美国作家理查德·斯特恩的访谈开始,到1985年博尔赫斯前往瑞士前在阿根廷接受的最后一篇访谈结束,共计十六篇,时间跨度长达20年,由美国作家理查德·伯金编辑成册。在这些访谈中,博尔赫斯广征博引,纵谈文学、阅读、写作、哲学、失明、生死,从中显示出博尔赫斯不仅是一位充满质疑精神和创作热情的作家,更是一位敏锐而具有冒险精神的思想家。



08

《伊菲革涅亚》

作者: [法] 拉辛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副标题: 附戏剧前言与古典笔记
译者: 吴雅凌
出版年: 2024-10


拉辛毕生共创作十一部肃剧,其中四部取材自欧里庇得斯,《伊菲革涅亚》即其中一部。故事开始,阿伽门农王远征特洛亚,却因神谕要献祭伊菲革涅亚,而滞留奥利斯海港。在最后的祭坛上,“空气里浮动刀枪的乌云,地上的血泊预示杀戮在即”,伊菲革涅亚与埃里费勒走向各自的命运。



09

《史记今读》

作者: 黄德海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24-8


一部非典型的人物志。写司马迁的家世、学习和漫游时代、仕宦之路、师友与忧愤,犹如一部成长小说,在一个个具体的场景中,考察司马迁的处境与应对,看他怎样一步步成长为一个独特的自己。本书不落入具体的文本赏析,而将一部传世经典放到文化长河中,回顾生成它的壮阔的时空景象,考察一部杰作在古典世界中为何伟大。



@赵松

鲁迅赞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指的是司马迁的史学成就和文采非凡。在这本书里,黄德海将司马迁和《史记》置于上古到秦汉的整体文化演变背景里,通过梳理从巫-王、巫到史的文化-权力降解过程,展现二者的文化源流轨迹。司马迁的伟大不只在于空前绝后的史家功绩,还在其通擅易学、天文、历法等,因此《史记》不只是“史家之绝唱”,还是到秦汉时已近瓦解的上古整体文化的绝唱。在探究司马迁生平经历及学问思想生成的过程中,黄德海的行文甚至隐约着小说的魅力,却又能不失其真意。他的文字明朗干净,尤其是在探讨一些史实时还会悄然露出颇为犀利的锋芒。其所征引,涉及古今中外经典极多,且无不恰当妥帖。全书320页读罢,仍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应是我所读过的最富有启发性的关于司马迁和《史记》著作了。




10

《秩序四千年》

作者: [英]费尔南达·皮里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望mountain
副标题: 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
译者: 李立丰
出版年: 2024-9


牛津大学法律人类学教授费尔南达·皮里追溯了古往今来、存在于世界主要文明的复杂法律体系的兴衰,同时展示了普通人是如何借助法律来定义社区、规范贸易和建设文明的。



@王小差🐺

这本书是横向比较了各大文明中如何“法”来强化自身的文明形态。作者指出“法”有三大体系,一是以两河流域为代表,基于为人民伸张正义的行为规则;二是中国通过设立刑罚来维持领土扩张之后的社会秩序;三是印度将印度教中的宇宙秩序引申为普世的教法。之后还有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伊斯兰世界政教合一的教义即法律等等。最终全文收束于因殖民时代法律输出而形成的国际法。虽然4000年的法律史仅仅是漫长人类文明中的沧海一粟,但这也让普通人拥有了表达个人意志的机会。




End



“豆瓣一周新书精选”基于前一周豆瓣用户对近期新出版图书条目的标记行为(想读、读过、评分等),每周发布一次,为你呈现一周内的精选好书。


↙️阅读原文查看完整新书速递

豆瓣读书
豆瓣读书官方订阅号。在这里,遇见好书。在阅读中,多活几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