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运河——“话友”聚会现场实录

百科   历史   2023-07-18 18:37   天津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三津文化

《话说天津卫》节目听友粉丝最近几周在持续关注流淌了千年的天津大运河,聆听《天津运河文化史》新书作者陈克、赵永强先生的讲述,大家对母亲河——大运河有了深入的了解。那么,大家又关心哪些运河话题,希望专家予以解答呢?7月15日下午,主持人刘哲邀请节目听友和粉丝同新书作者见面,“你问我答话运河”。节目听友和粉丝现场拾录多个精彩问答,我们为大家呈现,以飨受众。


新书作者小传



陈 克人物小传

出生于1948年,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学系,曾任天津博物馆党委书记,研究馆员。长期致力于博物馆学、民俗学和城市史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博物馆》《天津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撰写或参加撰写《中国语言民俗》、《天津文化概况》、《近代天津对外贸易》、《中国共产党在天津》、《近代天津图志》、《馆藏北洋军阀资料》、《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天津》、《天后宫行会图校注》、《东鳞西爪天津卫》、《天津运河图录》、《天津运河文化史》等著作几十种,主持过几十个大中型陈列展览的策划与实施,参与平津战役纪念馆、天津博物馆等大型博物馆建设项目的策划与实施,曾获中国文化部优秀专家奖。


《天津运河文化史》作者之一

赵永强

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中餐业联合会饮食文化专家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研究领域为民俗学、饮食文化,代表著作包括《津味儿》《舌尖上的天津:这是天津味儿》《天津美食地图》《天津运河文化图集》《傍河话食事》《天津运河文化史》等。



“1

为何创作《天津运河文化史》?



刘哲:我们在节目中最近听了两位深入介绍天津大运河,但一直有个问题没有问,您们当初为何要写这本书?

赵永强:我是2009年1月1日提前退休,原来是在红桥区文化局负责文物和旅游工作,大运河从申遗之前的酝酿,我基本上就一直参与,通过本职工作逐渐喜欢上它。陈克馆长正好也那时退休,后来他就问我退休后有什么安排,我说没什么安排,他就说咱俩走大运河吧。从2009年3月份开始,我跟陈馆长俩人开着车一路走大运河,其实不止是京杭大运河,包括浙东运河、隋唐运河,就是“中国大运河”的概念,我们按照这个思路行进踏勘。

上二图 | 上:陈克先生在扬州小玲珑山馆原址;下:陈克、赵永强先生同扬州大运河申遗办公室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陈克:我们发现南方的城市,甚至于从德州往南,每个城市都有很多运河的相关文献,但是我们天津的比较少,所以我们在“新冠”期间写出来这本书。这本书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系统地梳理了一下天津的运河的一些成果;二是我们从文化学的角度写这本书,除了运河本体的物质层,还有制度层、精神层内容。三是我们比较注重历史依据,基本上所有文字都是有史可查的。另外,我还想说一点,运河文化为什么这么重要?就是我们是多民族统一国家,“大一统”这是最核心的东西,运河恰恰是我们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伴随始终的,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集中起来办大事”,这一点自古至今是一样的。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九周年,把这本书推出来,也算我们的一份心意。

视频 | 陈克先生介绍中国大运河的意义(点击播放视频)(听友赵正琦 提供)




“2

西沽,有独门产业“摽筏”?



杨世珊(请刘哲代问):想请教南运河沧州到天津段很窄,特别是沧州一带有很多的拐弯,据说是解决海拔落差用的。那么,过去要运输杉藳、长十几米的木头,怎么走的水路?这么多的弯,这么窄,料这么长,它怎么拐这个弯?怎么贩运?


赵永强:这个问题特别好!南运河沧州那一段给了世界文化遗产,给的理由就是“三湾顶一闸”,其实,咱们静海这一段的弯道不比它少。陈官屯镇的张官屯村发现了当年烧砖的一个窑址,跟临清烧砖一样。这个砖窑就在南运河边,我们看遗址去的时候就看旁边这运河太窄了,说玄了,玩撑杆跳的,那么一跳能跳过去。但是,尽管有弯,并没有弯到那种过不去的程度。


图 | 西沽位于子牙河与北运河交汇处,历史悠久。清《津门保甲图说》标为西沽村,是天津最早的居民区之一,南北漕运的重要枢纽。曾建有天津地区最早的渡口,浮桥,官道和钢结构桥梁。建有中国最早的大学,著名的炮台,众多的庙宇寺堂,武库和早期民族工业。


孟广泰(红桥区文保所第一任所长):摽筏的行当,全国没有,全市没有,只有西沽这里有。在明朝的时候,现在五中的地方上面有一个牌坊,牌坊上面有一个象牙的笏板,南蛮子憋宝想要憋走,乡绅一看这不行,就偷偷地把这个笏板钻了两个眼儿,从那以后,摽筏和造船的,在西沽铺天盖地都是干这行的。西沽有名的大户,像韩家、郑家都是靠这个有的“第一桶金”。我赶上最后的干过摽筏的人,但没看过他们干活,包括有姜三爷、姜四爷,还有王二爷。我家老辈儿教过我一个摽筏的扣儿。

图 | 中国国家测绘资料馆藏光绪初年所绘《清代运河全图》局部


视频 | 听友孟广泰先生介绍西沽摽筏产业(点击播放视频)(听友赵正琦 提供)


赵永强:我补充一点。因为修紫禁城的很多木材是从云南运来的,肯定是顺着珠江、长江往这边走,也是最后进海口,然后上船运到咱们大沽口再过来,其实这个和摽筏的道理是一样的,那边肯定也得有摽筏的行当。所以说,北京是运河漂来的城市,其实天津也一多半是漂来的,包括天津人本身就很多是顺着运河过来的。




“3

当城,与杨六郎有关吗?



张子勋:我1963年在西青当城附近抗洪的时候,问过当地的一位老人,说您们这叫当城,是不是开当铺的比较多?他说,小伙子,告诉你,这儿一个开当铺的都没有,它为嘛叫“当城”?实际上,它的前身叫“挡风城”,是杨六郎杨延昭带一队人马交战途中遇到暴风雪,在这里开河凿冰,建造“冰房”挡风有关。想请问您们有没有听过这个传说?(注:节目听友阎金亮先生记录下张子勋先生的提问,点击下方视频观看现场)





陈克:这是非常美好的一个传说,挺有意思的。当城,考古有挖掘出来遗址。当城寨遗址位于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当城村西800米,为宋代所建。遗址平面长方形,南北长160米,东西宽100米,城墙夯筑,原高6米,地上部分已毁,只存墙基。城内地面暴露有白瓷片、泥质灰陶片残砖瓦等。出土北宋铜钱、铁锅、盆和双鱼纹铜镜一面。宋辽对峙时期,北宋利用原有聚落设置寨铺,有“钓台、独流北、独流东、当城、沙涡、百万”6个寨,此遗址应当是北宋乾宁军值守的当城寨。2013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将其列入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刚说的这个传说故事我不知道,至于杨六郎镇守的三关是在今天的霸州,包括胜芳等地注:杨六郎镇守的三关据考证是河北的淤口关、瓦桥关和益津关。淤口关遗址位于霸州东信安镇;瓦桥关遗址位于雄安新区雄县城西南;益津关位于霸州城北。



“4

大运河流向“顶牛”如何破?



齐惠敏: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一般咱们国家的自然河流都是从西往东流,因为它的海拔关系,但是因为运河它是南北走向,就出现了类似于咱们天津这种情况——北运河差不多是从西北往东南流,南运河是从南往北流,或者说从西南往东北流,一条河它的流向是不一样的,那么,在大运河上游其他位置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跨越了水系以后,运河的流向是不是有所改变?


陈克:南北对流,这是天津运河的一个特点,然后汇合以后通海,这是天津运河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其他的地方有没有这种情况?有的。就是山东南旺的分水龙王庙,它是中间往两边流,所以跟咱们天津正好是相反的。因为山东那个点是运河最高的一个点,海拔49,是黄海高程,天津是用大沽高程,还差一米多了,但是不管怎么说,那地方没水,就是河流没有水,然后从中间引到南旺那个地方,向两边流。在戴村坝有一个博物馆,有毛主席题过的字——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等于说这运河它不是自然的河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反自然的东西,不是顺应自然,凡是人工的东西,如果你不经常维修它,它就要湮灭,这是自然规律。


图 | 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戴村坝在运河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现场·彩蛋



视频 | 活动现场在话友张玉成先生的卫梆子表演中愉快地结束(点击视频播放)



参加活动听友粉丝留言



苏先生:通过今天参加这个活动,能知道运河的这些历史,天津在里边起的一些作用,有很多新鲜的东西,今天正好能补上这一课,回去看看这些书,希望节目越办越好。

石瑞坤:天津文化底蕴特别深厚,由衷地热爱天津,但感觉有好多自己不太了解的,就想了解一下,今天收获非常大,也特别感谢咱们的老师!

孟凡钊:这也是三年多来参与的比较盛大的一次活动,感觉有收获,毕竟能通过这本书了解一些咱们天津的运河文化,也希望日后能够多参与节目活动,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




延伸阅读

“三津文化”丰富原创让您更懂天津卫

关于天津大运河的相关讲述内容,可以参看“三津文化”已推送文章——(点击蓝色标题,即可跳转阅读

1,这部书让你从根本认识天津——邀您来现场与作者问答运河

2,约起来!就在明天!刘哲邀您问答运河~~

3,回听 | 沽水滔滔忆旧闻——大运河获批世界文化遗产八周年纪念特辑(2022.6.22)



你问我答,收获良多!

《话说天津卫》节目,

更多精彩活动,敬请期待!



资料来源:天津新闻广播《话说天津卫》节目

图片/视频提供:《话说天津卫》节目听友粉丝、赵永强

片头题字 海报制作:唐文权

编辑 整理:刘长虹

分享、在看与点赞

只要你点,我们就是胖友


三津文化
《话说天津卫》是天津新闻广播一档特色乡土文化访谈节目,创办于2008年。周一至周五晚间8点10分至9点直播。主持人以轻松的语态串联精彩口述录音,于谈天说地间让更多人深入细致了解天津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让老天津人记住乡愁,让新天津人深爱天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