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简单聊聊宏观吧。
早先总结的救市三策:切毒瘤、堵漏洞、引新水。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看、想一想。
切毒瘤,主要是一些经营有问题的公司,财务造假的公司等等,该退市的,还是要退。因为,如果只进不出,或者准确点说,上市的太多、退市的太少,那即使有再多的流动性,都是不够分的,那出现流动性问题就是迟早的事。所以,退市环节还是要打通的,A股应该是一个持续的淘汰赛。
不过,今年年初,退市新规出炉的时候,反而引发恐慌了,因为市场有些资金开始担心,自己手里的票,会不会突然ST、突然退市,市场就越发慌乱了。然后,这个事情就感觉说得少了,也可能是热度过了。等到9月底、10月份,那时候冲进来的资金,可能都不知道有这个事了。
但是,我的理解,利益相关方都不希望退市,但毒瘤还是要切的。不切的话,流动性问题还会再现。那么,某个时间点,这个问题可能重新发酵,但我不确定是什么时间点。
堵漏洞,就不用说了。完全堵上不太现实,但确实堵了很多了。
引新水,分两部分来吧:
一,引内资。
3000亿、5000亿的提法,我的理解,主要是引导产业资本、金融资本进入A股,给A股扛旗。但是,资金来得太快、太猛了,一些真正大级别的资金,可能还在熊市思维、可能还在讨论中呢,然后股价就被抬起来了。然后,局面就再度变得尴尬了。
然后,这段时间的A股,游资+散户的模式开始流行,机构被反向淘汰。而且,还有一个让人担心的事情:马上到年底了,基金要年度排名了,如果这个这时候大家发现,资金交给机构来做,不如自己瞎炒,那可能还会再来一波淘汰机构。
之前,我聊过一个现象,2017年是冰火两重天,散户喜欢的炒小炒垃圾,腰斩的比比皆是;但是,外资+机构喜欢的价投风格,却是涨了又涨,大票也能翻倍。等到2017年年底算账的时候,很多人发现自己做股票做得一塌糊涂,基金放着不管却是特别给力。然后,公募基金的热销开始。2018年停了停,2019年、2020年、2021年年初,基金表现相当给力,基金规模也开始疯狂扩量。直到2021年初,那时候是价投风格疯狂的巅峰,然后价投开始走下坡路。这里用价投,其实不太准确,换个说法是机构共识。
那这几个月,这个状态正好是反过来的。
所以,对机构来说,现在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要认真想想时代大格局了。如果一直畏首畏尾,成不了事的。
二,引外资。
外资,主要两个变量,一是内外双方的经济情况,有时候比的是优势,有时候是比烂。注意,不一定是实际情况的好坏,而往往是预期中的好坏。二,更为直接的体现,就是汇率。
下面,是离岸人民币的周K线,大家看一下:
之前,有聊过美元潮汐,今天就不展开了。
一,还是美元潮汐,预期美联储降息,美元走弱,人民币相对走强,资金回流A股。二,是我们这边的应对,如何刺激消费、刺激经济。然后,美联储降息预期、我们超强刺激,带来一段时间的人民币升值,A股有一段时间也比较滋润。
不过,川普胜选、美联储有了放缓降息步调的预期,美元、人民币又调头了。所以,“外水”,又变得不太确定了。
但是,我还是认为,美联储已经进入降息通道。预期可能摇摆,节奏可能有变化,但降息这个方向轻易不会改变。
12月,可能还是降息。
但是,进入美联储议息周,预期来回摇摆,市场飘忽不定。甚至,我都怀疑,周五可能也有受到这方面的影响。不过,这个事情出结果之后,市场反而会变得更平静些,回归到我们自身的情况上。
………………
对于京东方的影响,人民币贬值,美元资产升值,利润水平可以更高一点。9月份那些汇兑浮亏的问题,可能已经解决了。不过,人民币保持稳定,或者适度升值,可能更好一些,因为这会引来更多的外资。整个市场的流动性,也会更充足一些。
宏观方面的不确定,稍微缓一缓之后,还是回到行业本身,高端OLED订单+TV面板涨价。
不展开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吧,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