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心血管编委会编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健康   2024-11-15 17:03   北京  



2024年11月9日,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心血管编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和嘉宾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佟倩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杨毅宁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宇辉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陈静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贺晓楠教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梁斌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晓霞教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杨文艺教授、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社长侯晓梅、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副总编辑郑桂香和数十位心血管领域带头人和学科主任。







侯晓梅 社长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侯晓梅女士在致辞中表示,感谢心血管领域的领袖精英们共同见证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心血管专家编辑委员会的成立中国医学论坛报社成立41年以来,始终关注心血管学科的发展并致力于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与安贞、阜外、瑞金等多个心血管“国家队”密切合作,从常见病诊疗能力提升到规培专培知识体系完善,从指南解读到国际会议报道,报社作为医学专业媒体,坚持为医生读者提供高质量的学术内容。


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水平,推动心血管学科创新发展,助力心血管人才梯队建设,报社邀请到了在心血管领域具有极高学术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马长生教授担任主编,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心血管领域的顶级专家、学术带头人和学科主任担任副主编、执行主编和编委。此次编委会的成立,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心血管领域医务人员的规范化意识,提高临床诊治水平,这不仅对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将对我国心血管医学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侯晓梅社长向马长生教授颁发聘书


马长生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马长生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非常高兴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工作终于成立了心血管编委会。在座的编委们不仅仅是心血管领域的青年才俊,更是可以脚踏实地做事情的人。我们建立了论坛报社心血管编委会这个新的队伍,就是希望借助报社这个“老牌子”,把心血管的教育培训做得更实一些,把心血管科学、创新、实用的理念、技术方法传播得更广一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编委会中不乏CDQI大数据联盟、心血管随机对照试验协作组(CRCT Group)的成员,之所以成立这些组织,是因为我们希望让心血管的创新研究,不管是从数量方面还是质量方面,早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期待通过各位专家的共同努力,把《中国医学论坛报》的心血管专刊和相关培训活动都做到最好。


随后,马长生教授、侯晓梅社长向心血管编委会的副主编、执行主编颁发聘书。心血管编委会副主编佟倩教授、杨毅宁教授和张宇辉教授向编委颁发聘书。




编委会工作计划


贺晓楠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贺晓楠教授的主持下,会议进入了编委会工作计划讨论环节。


李妍 主编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学术传播中心一部李妍主编简要介绍了心血管编委会的一个设想、两个计划、三个重点。


一个设想  即本届心血管编委会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24年11月至2025年10月,为期1年,通过线上线下学术活动,培训心血管医务人员2万人;第二阶段从2025年11月至2027年10月,为期2年,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活动,覆盖心血管医务人员6万人。


两个计划  即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下的“星火计划”和“领航计划”。“星火计划”始于2017年,面对的是临床一线,致力于提升临床规范化诊疗水平;“领航计划”于2021年启动,瞄准的是科技前沿,旨在助力医学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三个重点  即心血管学科主抓的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基层发展,重点在于建立规范化基层教育培训体系。线上联合线下培训,主要通过理论+实操的形式,提升基层及青年心血管学科医生临床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二是专业科普,主要依托报社患教品牌“壹生健康”和患者服务平台“壹生关爱”,通过多种形式定期进行专业科普输出和线下患教公益活动。三是心血管创新,重点是通过开展国际合作,推广科研成果,提升学术影响力。










随后,全体编委就编委会工作计划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们纷纷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下撷取编委们的精彩发言。


陈静 教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除了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也非常支持专家参与健康科普工作。希望通过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将每个区域的力量整合起来,把基层服务和科普工作规范化、组织化。


梁斌 教授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我们心血管医生在基层培训、科研和宣教方面其实一直都在发力。如果论坛报社可以和地区卫生健康委,例如科教部门、医管部门等政府机构合作,利用平台将专家力量和政府力量互补结合起来,一方面有机制和制度,另一方面有专家和医生,可能会对基层培训、科研等项目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赵然尊 教授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以前信息技术不太发达的时候,《中国医学论坛报》纸媒上经常刊发一些综述性的文章,非常值得学习。现在壹生APP上,我比较喜欢看训练营。如果可以组织一批专家,做针对高血压、心力衰竭或者重症这种亚专科的训练营,对心血管医生进行系统培训,尤其要注意形成完整的体系,这对提升基层医生的诊疗能力还是蛮有意义的。


廉哲勋 教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目前青岛大学医疗集团不仅包含三级医院、二级医院,还有9家社区医院,所以我们每周是要去社区医院出门诊的。在社区医院中,我深深体会到基层医生对于接受培训的渴望,他们日常工作忙,线上学习的机会也比较少。希望通过论坛报社这种国家级的平台,把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能做到更扎实、更深入。


席少静 教授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们当住院医的时候,关于心血管专科的知识,其实大部分是来源于《中国医学论坛报》。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是疑难病例。如果之后也能开辟一个病例版块,集合全国各种心血管疑难病例,例如心律失常、心肌病等等,有利于基层医生以及医疗资源不发达地区的医生接触到更加精准的医学知识。


王海雄 教授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死率的“拐点”尚未到来,这跟基层工作很多方面难以落实、推进有关。希望论坛报社看看能以什么样好的形式更深入基层,或者把我们在西北地区积累的经验扩大推广,或者借鉴学习别人的先进做法,从而尽早迎来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死率的“拐点”。


陈桢玥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可以说中国医学论坛报社是看着我们长大的;同样,我们也在看着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在越办越好,影响力越来越大。在新媒体时代,信息获取途径非常多,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如何异军突起,我觉得只有靠质量取胜,靠品牌取胜。只有形成了品牌效应,不管你是做科普还是做专业,做前沿还是做基层,才在各个层面都能让大家第一个想到论坛报社这个平台。希望心血管编委会这个新队伍,能够既帮助我们自己成长,更帮助更多的医生和患者群体。


常鹏 教授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我主要有两方面建议。一是马长生教授一直在强调我们要全力以赴发展我国心血管随机对照试验(RCT),我认为可以通过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向医生们广泛征集并汇总临床上存在的问题,邀请专家筛选出可通过RCT解决的问题,定期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质量RCT研究。二是希望通过报社可以加强与政府及医保部门的沟通,以增加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投入等。


郭远林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李妍主编的介绍让我对中国医学论坛报社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它其实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报纸,成为覆盖了培训、宣教、学术传播和科研指导等多方面的平台。我们医生都很希望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一级预防应重点关注公众和基层医生,二级预防则侧重于医生技能培训和诊疗能力提升。我认为尤其应该在一级预防方面下大力气,可以依托论坛报社平台加大患者宣教力度,提升国民健康意识。


薛歆 教授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首先,我认为除了面向医生,我们还应该进一步拓展受众,例如定期发布医生为患者做的科普内容,这样我们受众的规模非常大了。另外,从医生培训角度,需要增强平台的黏性和品牌效应,未来可以做更有针对性的训练营,在某个地区集中培训某些技术,甚至可以线上线下联动。再就是从创新方面,未来如果有针对RCT的培训和开展相关研究,我也非常希望能够有机会参与,与大家共同学习。


龚开政 教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新媒体行业竞争激烈,中国医学论坛报社有官方背景,在政策宣贯、医学资讯传递和医学人才培养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编委会成员,我们肯定会脚踏实地行动起来,把事情做好。










张宇辉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最后,张宇辉教授作为心血管编委会的副主编,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


我们大家来自心血管的各个亚专业,成立心血管学科编委会是强强联手、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好事。我们的目标是全方位提升心血管领域的信息传播效率,让读者通过媒体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希望我们都把编委会的工作当成分内的事情,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抓紧、落实。


马主任的开篇规划站位高、立意深,大家也都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接下来要进一步归纳、总结、完善,形成编委会工作规划,具体包括指南与规范解读、住院医生及年轻医生的培训课程设立、学科新进展、科研协作以及为各医院团队提供展示窗口等。期待借助中国医学论坛报社这一平台,充分展示我们国家心血管病学团队、医院、科室的研究成果,向世界讲好中国心血管故事,展示中国心血管医生风采。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杨璐绫撰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晓霞教授审阅


中国医学论坛报
此为中国医学论坛报订阅号。中国医学论坛报订阅号致力于传播国内外最新、最前沿的医学资讯,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