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组以肺间质炎症和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异质性疾病,具体类型超过200种,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病理改变多样,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涉及多学科内容[1]。随着业内对ILD认识的逐渐深入,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已被证实为ILD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方法。2024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系病)获批全国首批“呼吸康复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全国“间质性肺疾病规范诊疗中心建设”优秀单位。多年来,科室MDT团队在对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尤其是ILD方面,已形成规范化诊疗方案和系统化诊疗能力。
近日,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独家专访了山东省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刘毅教授及其MDT团队。现将多位专家的真知灼见与深度思考精要整理如下,以飨读者。山东省立医院在国内综合性医院中较早独立设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立于1962年,彼时科室被称为“呼吸内科”,是山东省首批医药卫生重点学科之一。
2020年,刘毅教授带领团队开始组建呼吸慢病门诊,其中包括ILD特色专病门诊。该门诊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牵头,联合风湿免疫科,发挥医院综合实力的优势,MDT团队通过落实呼吸诊疗随访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对患者的长期规范治疗和管理,保障患者健康生活。
谈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以及ILD亚专科的发展,刘毅教授强调,要注重学科建设,并从人才梯队、学科平台、制度建设、硬件配备四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第一,人才是学科发展的根本,高水平人才队伍能够保障学科长足发展。科室注重提升内部人员的学历水平、学术能力,并构建“金字塔”型医学人才培养和使用结构。据刘毅教授介绍,目前科室97%的医生具备博士学历,其中1/3的医生同时是硕博导师,为人才的培养储备专业力量,诸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课题、SCI论文等学术成果也得以顺利产生。
第二,健全人才梯队建设。“金字塔型的人才梯队医院是对科室的要求,科室通过配置优秀的住院医生、主治医师、副主任医生和主任医师等,以充足的能够保障学科健康和快速发展。”刘毅教授说。作为一家百年老院,持续建设好学科平台,汇聚专业力量,以孵化更多学术人才。目前包括国家级PCCM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医师培训基地、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等平台日臻完善。科室成员在呼吸协会等有重要任职,科室还成立山东省传染性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开展传染性呼吸疾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肺损伤的分子机制与治疗研究和免疫学研究等。
第三,人才梯队的完善以及学术平台的成功搭建,离不开制度的匹配与建设。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在制度上有更严格的规定和更优惠的匹配,科室内部不断优化临床诊疗制度、学术研讨制度等,保证各种指南以及科室内部的共识能够更加完善,并在业内进行推广,提升科室的诊疗水平、医疗服务能力以及学术能力,保障学科高质量发展。
第四,相关硬件储备也非常重要,保障科室诊疗和学术活动良性运行。科室通过配置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技术、硬质支气管镜、ECMO设备、肺功能检测仪、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仪、16导联睡眠呼吸监测仪、6分钟步行试验等,助力疾病的诊断、评估、治疗等,保障高水平的呼吸学科以及ILD亚专科发展。
目前,ILD亚专科建立起MDT模式,该模式聚集患者的病情,集结呼吸科、风湿免疫科、病理科、影像科、胸外科等科室,对ILD患者进行全方面诊断、综合施治,提供个体化诊疗方案。谈及ILD-MDT的亮点,刘毅教授认为其中有两方面内容值得一提。其一是因病制宜、特色制宜、综合施治,通过定期会诊,结合不同科室优势力量综合施治,让复杂隐匿的疾病无所遁形。其二是中西医结合,诊疗结合。科室内部配备专业中医,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药技术,调理患者免疫水平等,真正做到中西医结合。熟识ILD诊疗的医生都知道,风湿免疫性疾病可能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其中治疗难度最大的就是累及到肺部,从而引发间质性病变。“大约1/5的间质性病变由风湿性免疫疾病造成,例如结缔组织病(CTD)所引发的间质病变,”ILD-MDT团队成员、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杨清锐教授如是说,他认为多学科协作能让风湿免疫引发的间质性病变的诊断更加准确、评估更加精准、治疗更加个体化,从而减轻ILD患者的痛苦,早日实现康复。“与肿瘤类疾病的诊断不同,病理诊断并非ILD的金标准,MDT综合诊断方才是ILD诊断的金标准,”病理科主任医师林晓燕教授说。鉴于ILD的病理学表现涉及四类病变:以细胞为主的增生病变、以纤维为主增生病变、肉芽肿病变、小气道为主的病变,她认为病理科需要结合临床改变、影像学改变、镜下表现等进行分析,同时排除多类疾病,才能更好地诊断出疾病的成因,方便后续治疗,所以说MDT综合诊断方才是ILD诊断的金标准。“基于间质性肺疾病的异质性与类型的多样性,胸部HRCT(胸部高分辨率CT)是诊断ILD的基石,可以确定ILD及其病变模式,因此影像学医生的专业意见相当重要。”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医师晁宝婷教授说,她强调,HRCT有助于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帮助确定ILD成因。她认为,HRCT在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疗效评估以及急性加重病因方面等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临床诊疗方向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不过,她也承认医学影像有其局限性,ILD病因复杂、病种繁多,许多疾病的影像学结果有相似之处,多学科专家的参与方有更好的诊断与鉴别结果。“根据指南、诊疗需求等要素组建MDT团队,为疾病的诊断所提供的角度与方向相当重要。例如,呼吸康复的加入对肺纤维化患者提供了重要帮助。”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徐力教授说。针对是ILD治疗,是选择抗炎还是抗纤治疗,联合多学科医生,能确定合适的用药方案和时机,并增加患者依从性问题。另外,在问诊和检查阶段,徐力教授认为,应该仔细发掘被有意无意隐瞒的病史和相关信息。同时注意使用高分辨率CT进行早期筛查,早关注早诊疗。此外,作为山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山东省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的刘毅教授,带领团队推动院内ILD-MDT诊疗规范化的同时,也带动山东省内ILD基层诊疗培训、推动指南共识巡讲活动、发起病例研讨活动,让更多患者受益。多管齐下,山东省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以ILD-MDT模式的建设为契机,正脚踏实地提升间质性肺疾病综合诊疗水平和科研能力。且培养出一批临床能力精湛、科研技术精深、服务质量精益的学科队伍,努力争创区域一流、国内知名的间质性肺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引领呼吸专科及ILD亚专科稳步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中国”目标达成。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间质性肺疾病多学科讨论规范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3,46(12):1176-1188.
为提升临床医疗机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司局的支持下,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于2021年12月正式启动“领航计划——助力医学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示范项目”(下称“领航计划”)。“间质性肺疾病 多学科守卫者”——ILD MDT团队系列宣传片作为领航计划的子项目之一,通过对全国三甲公立医院优秀ILD MDT团队深入挖掘和宣传,树立诊疗标杆,突出诊疗特色,交流经验做法,以期提升医院及社会对ILD的重视,助力健康中国2030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