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鱼月刊|vol.25
用18万字解释“爱”字——《恋人絮语》
推书荐文:阿剑
Magazine
上个世纪的法国,有位知识界的精神领袖,名叫罗兰·巴特。此人博古通今,妙语连珠。他精通语言学、文学、哲学、社会学,一生致力于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研究,对浪漫主义、马克思主义具有深远影响。
他在法兰西学院授课时,门庭若市,从普通市民到学院教授,无一不对他赞誉有加,各大刊物争先出版他的讲义。他曾提出“当作品完成时,作者已死”“零度写作”等文艺理论,至今被许多创作者奉为圭臬。
罗兰·巴特有个业余爱好,那便是和朋友们定期举办经典小说研讨会,研讨会上,他们读莫泊桑、大仲马、小仲马、巴尔扎克、歌德……读完后便开始唇枪舌剑地讨论和批判,期间各种想法天马行空。
当他们研讨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书时,这个研讨会竟陷入了一种怪圈:
起初他们只是针对文本拆解。
后来他们的讨论重点变成了寻找恋人情话的典型模式。
再后来,讨论重点又转移到恋人之间私密的倾吐方式上,各个参与者分享着自己的情史。
最后他们发现,在研讨过程中,大家不知不觉倾注了自己的生活。整个研讨会被一种奇怪的氛围所笼罩,大家仿佛癔症了一般,不再理会《维特》书中的文本,而是纷纷陷入了一出不断虚构现实的戏剧:参加研讨会的每个人都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语言逻辑和恋爱观,大家的发言更像是在对空气练习告白的戏剧角色。
罗兰·巴特发现了这个现象,于是把这场当时已经进行了两年的研讨会上大家的发言记录整理下来,通过关键词汇集在一起,编纂了《恋人絮语》一书。
这是一本在任何情况下都很难被归类的书籍,它既不是情节连贯的小说也不是晦涩难懂的哲学论著,既像散文又像诗,有时候还会文绉绉地议论某个现象。整本书采用了一种前无古人的文体,仿佛每个人都在毫无保留地剖白,直达情绪要害。我截取两段,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这本书特殊的文体:
第四章《相思》
第三节《遗忘》:
忍受分离有时对我来说并不十分难。这样我就“正常”了:“大家”怎样忍受“情人”的分离,我也怎样忍受;我很早就习惯了与母亲的分离——尽管如此,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件痛苦的事(别说感到惊恐了)——所以还能对付。我像个顺利断奶的孩子;在这期间,我能从其他地方摄食,而不必再依赖母亲的乳汁。
这种忍受分离的办法便是忘却。我时常有所不专,这是我赖以生存的条件;要是我不能忘却的话,那简直要我的命。恋人若无法忘却,有时会因记忆的魂萦梦牵身心交瘁,过度紧张,而最终死去(如维特便是)。
(在孩提时代,我无法忘却:在那些被冷落的日子里,母亲去远处干活了,漫漫长夜没有尽头;夜幕降临时,我会到赛夫勒—巴比隆的公共车站去等她;汽车一辆接一辆地驶过,上面总没有她的影子。)
《“我为对方感到痛苦”》
——第二段《体贴入微》
我就是这样和对方一起共患难,但也不至于表现得太过分,要寻死觅活的。这种态度,既多愁善感,又冷眼旁观,既情真意切,又不失分寸,我们不妨给它取这么个名称:体贴入微(它好比同情的“健全”方式,彬彬有礼,且不乏艺术性)。(阿特是专门将人引入迷津的女神。但柏拉图倒也没忘了提到她的体贴:她脚上生翅,步履轻盈。)
整本书都是这样的文体。它高度概括,抛去了无用的身份描述,每段文字都像是一个无名无姓角色的独白,直接毫无保留地把心理活动呈现出来,试图精准描摹“恋人带着爱情”来临的感受。本书唯一的主题便是如此。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奇妙。虽然它每个字句都是直接的思想传达,但并非晦涩的哲学思想,每一段都像是一篇高度浓缩版的爱情小说,经常能让读者被里面的爱意感染,会心一笑。它的文体就像一种轻盈的动力源,不断带动阅读它的人进行思考,琢磨“爱”之美妙。
『END』
更多信息请在论坛查看:https://www.shuyuwenxue.com
本月刊所有文章及插画已获得授权,所有著作权均归原作者所有
公众号|不真实故事集散地
- 写作源于热爱 -
主笔|阿剑
编辑|阿剑 年小惜 吉良 跃上轻舟
校对|凉拌三思 十九魄 余和萍远
爱凑热闹 悠思南
排版|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