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龄共养:“一老一小”养育难题这么破

文化   2024-12-19 17:47   浙江  


近日浙江一幼儿园,开始招老人了”的新闻刷屏网络。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藕莲幼儿园开设的银龄班,让拥有跳舞爱好的老人接送孩子和上“兴趣班”两不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一老一小”问题,作为当前国家和社会面临的最现实、最紧迫、最突出的民生问题之一,其解决对于推动城市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2022年,杭州市正式颁布了《杭州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旨在通过明确的发展目标和16项具体任务,进一步加强养老托育发展的政策保障。杭州由此开展了一系列养老托育领域的改革探索


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藕莲幼儿园开设的银龄班






全文字数:3598字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1

杭州“双龄共养”新模式的

创新机制


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变化导致传统养老模式不再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在此背景下,“双龄共养”模式应运而生,这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社会参与机会,而且减轻了年轻家庭的育儿压力。杭州在“双龄共养”模式上的创新实践,打破时空界限,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服务。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及企业等多方携手,共同构建起整合、协同、互动的全新机制,实现资源与平台高效互动,形成老幼共融的闭环联动服务模式。


“双龄共养”新模式通过整合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老幼共融空间重塑。通过功能交叉和多样布局,“双龄共养”将养老、托育资源整合在同一物理空间,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如,建德市李家镇打造“一老一小”融合服务驿站,驿站内设施完善,不仅有专门的儿童游乐区、阅读区,还配备了健康监测、心理咨询等功能区。类似集养老、托育、老幼活动、社区商业及家政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民生服务共同体,促进了老、青、幼代际共融发展。

▲建德市李家镇“一老一小”融合服务驿站 图源:建德市人大


“双龄共养”新模式通过协同机制,结合数智平台促进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杭州依托未来社区建设,统筹规划“15分钟公共服务圈”,建立“1+N”区域综合老幼服务体系,构建涵盖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的联动机制。通过“未来健康”、“智慧养老”及“一键找托”等数字化平台,杭州实现老幼服务场景的智慧化、可视化管理。如,“浙里办”App“托育一件事”提供全市托育资源信息供给。又如,杭州第三社会福利院创建全国首家数字孪生养老院及绘制“虚拟养老地图”,实现养老服务机构VR全景式动态导航。


“双龄共养”新模式通过互动机制,丰富代际活动提升老幼共融生活品质。拱墅区潮鸣街道整合老幼基础信息、代际融合服务需求、活动组织与管理、公共活动空间调度及满意度评价等关键数据,实现老幼群体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匹配,社区内定期举办“老幼同乐活动”,组织亲子活动与老年人的社交聚会,有效提升了生活的质量和乐趣。通过构建社区“养老+育幼”融合发展信息平台,“线上+线下”“室内+室外”的教学模式灵活配置,老幼互动的活跃度进一步提升,促进了老幼代际服务的有效衔接和传递。


2

“双龄共养”新模式所面临的挑战


社会认同度和接纳度尚需提升。在老幼复合型机构中,尽管老年人和幼儿均能得到专业照料,但两者互动的复杂性仍需相关专业人士进行正确引导。此外,兼具养老和托育功能的机构数量有限,且部分家长对老人与小孩“双龄共养”模式心存顾虑,主要体现在对老人和孩子在生活节奏、习惯及兴趣上的差异,担心无法达到各自最佳的服务需求。


投入成本较高,运营难度较大。老幼融合机构需要统筹两类人群的差异化需求,在同一物理空间内实现养老机构与托育园或幼儿园的有机结合。设施和空间的设计需有效促进不同年龄和背景居民之间的互动,因此在扩建、改建或重建方面资金投入较大。尽管国家通过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投资专项支持先行试点,但鉴于老年人与幼儿的特殊性,机构运营要求精细化、专业化,持续运营难度较大。


拱墅区和睦社区老幼融合服务场景 图源:杭州民政


老幼共学连贯性和系统性有待提升。调研发现,当前老幼互动模式较为单一,互动过程中存在诸多限制,且随意性较大,活动设计在多样性和创新性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当前的活动设计难以兼顾老人与幼儿的差异化需求,老人渴望知识传承与情感交流,而幼儿则更偏爱充满趣味性的游戏与学习。加之,家庭成员在老幼共学活动方面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导致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专业复合型人才短缺问题依然严峻。在双龄共养模式运作中,专业化程度高的照护人员、志愿者资源显得尤为稀缺,对于老幼服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尚未实现系统化和常态化,“双龄共养”行业面临人才紧缺的困境。同时,老幼服务复合型人才的支撑体系及激励机制存在缺陷,导致人才流失问题严峻。


3

“双龄共养”新模式的优化路径


为推进老幼共融发展,应精准对接养老托育需求与服务,科学规划布局,优化服务适配,不断提升服务的精准性、便利性、可及性和多样性。


秉持包容性发展理念,积极宣传老幼共融对老幼群体的积极影响。消除年龄偏见和代际隔阂,构建充满人情味和同理心的年龄平等观念。鼓励在社区、社会组织及企事业单位中设立“双龄共养”试点项目,推动相关支持项目的立项与落地实施。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儿童与老年人在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及伦理道德等方面得到有效保障。在实际运营中,注重老幼共融的安全性和程序性,为老年人与儿童购买商业保险,在老幼活动的公共空间安装监控,并由专人负责看管。在公共空间的出入口安排专业的安保团队,维护公共秩序,赢得家长的信赖与认可,有效缓解家长的担忧情绪。


政府提供政策资金支持,促进社区老幼共融发展。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推动资金筹集模式由政府单一全额拨款向财政支持、个人缴费、企业赞助等多元化方向转变。针对“双龄共养”模式,制定专项政策,扩大服务供给,并激励企业提供普惠性的服务组合。借鉴日本的相关制度,将老幼复合型机构正式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专项资金保障外,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资金支持渠道,确保老幼复合型机构的稳健运营与持续发展。


▲湖墅街道仓基新村社区“双龄共养”受欢迎 图源:浙江民政


丰富活动内容,提升老幼双向互动质量。设计代际互动课程时,需紧密结合双方生活实际,充分激发双方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共同构思与筹备。如组织手工制作、绘本故事分享等多样化的活动,既能让老年人在参与中展现个人风采,又能使儿童在活动中得到有益的指导和启发。定期组织公益性活动或联欢活动,有助于促进老年人与儿童群体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设计互动空间时,可设低矮栅栏分隔户外区域,保持空间的开放性。


完善人才支持体系,积极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重点培养老幼服务双能人才,壮大老幼服务人才队伍。鼓励更多高校开设与老幼服务相关的专业课程,将养老托育专业进行融合,纳入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确保复合型人才的专业性。充分发挥志愿公益组织的补充作用,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老幼技能培训,覆盖日常照料及高标准深层次服务,不断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定期举办共享培训,邀请专家解读老幼共融理念,并邀请优秀从业者分享经验和感悟。开展养老托育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加深从业者对老幼共融服务的理解,提升岗位认同感与幸福感。



“积极老龄化”的公民生活——来自芬兰的享老启示
杭州优质养老机构哪家强?建议收藏
民意 | “非亲陪伴”互助养老,杭州这么干




创刊于2003年的《杭州》杂志,始终坚持内容为王,以优质内容占据宣传高地。创刊以来,《杭州》杂志立足杭州城市特色,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指导基层、聚焦民生、探讨热点,将前沿的城市理论和丰硕的实践成果向社会各界传播。创刊以来,荣誉不断。2024年,《杭州》杂志“视点”栏目获评全国党刊“十佳”品牌栏目、第七届华东地区期刊“优秀栏目”,3件作品获全国党刊优秀稿件一等奖。杂志文章《以“赛”“会”之城,崛起一座“国际杭”》获2023年度浙江新闻奖报刊类三等奖。



从国内首个吴越国史专题博物馆——吴越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到杭州足球学院在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挂牌,从“国之重器”杭州超重力场项目即将进入第一阶段试运行到第二届“良渚论坛”在杭州开幕,近期的杭州动作频频,按下了发展“加速键”。


杭州要建一座怎样的吴越名城?如何在全国足球改革发展大局中勇当弄潮儿?站在“后亚运、两万亿、超大城市”的新发展阶段,杭州如何更进一步?


……


这一切都能在《杭州》杂志中找到答案。


认识杭州,读懂杭州,从《杭州》杂志开始。




怎样订阅《杭州》杂志? 


《杭州》杂志为公开发行的半月刊,

刊号CN33-1361/D,

全年订阅价格360元。

订阅杂志请联系:徐老师 0571-85253918

欢迎各大机关企事业单位订阅!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杭州杂志」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作者 | 赵玲玲
作者系杭州市委党校数字政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系浙江省党校系统社会科学联合会规划课题(ND24014)阶段性成果
版式 | 毛婷
审核 | 张维维 金立山 林军
本文刊登于《杭州》杂志2024年第24期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杭州杂志

杭州杂志
探讨城市发展特色,引领幸福和谐生活,推动城市科学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