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老龄化”的公民生活——来自芬兰的享老启示

文化   2024-12-17 17:18   浙江  


当我们都将活到100岁,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要怎么办?


《百岁人生》中写到: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多大年纪,都必须面对这个基本事实——二十一世纪初出生的人有一半的概率活到100岁。如果我们以为长寿时代只是意味着老龄化、延迟退休、养老金缺口和劳动力短缺,那我们的视野将非常局限。


长寿时代带来的变革远超我们的想象之外。在北欧,这场变革已经成真,积极生活的老年人无处不在,他们参与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甚至热衷于户外运动——当你见到耄耋老人踏着滑雪板或骑着自行车从你身边一闪而过,千万不要觉得惊讶,因为在芬兰,老年人活得非常精彩。






全文字数:3675字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观念转变:

不仅是“政府事业”,更是“公民生活


“除了日本,芬兰人口的老龄化速度也非常快。”芬兰国家创新基金社会与医疗卫生服务专员Eeva Päivärinta如此说道。芬兰的老龄化状况确实非常严峻。2023年,芬兰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约20.6%,且这一占比仍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芬兰的出生率却连年走低,目前芬兰的出生率已经远低于人口更替所需的水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帮助老年人安度晚年成为了芬兰亟需回答的大问题。


芬兰曾给出了“以养老金为基础,以养老院为中心,建立全面的养老社会福利体系”的回答。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芬兰政府就已经意识到了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的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于养老金和老年护理的需求。1957年,芬兰设立了“国家基本养老金”以确保老年人能够享有最低生活保障;1961年,芬兰设立了“职业养老金”,全体雇员在工作期间都要扣除薪金的一部分,作为退休后的养老金储备。在老年护理方面,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芬兰在全国各地兴建了大量的养老院,这些养老院所提供的服务几乎都是免费的。

▲芬兰Kauklahti老年公寓


但是,随着老龄化问题的进一步加剧,预计到2030年,芬兰的经济情况将难以继续维持传统的养老模式,政府将难以全额支付各大养老院的服务,国家养老金的规模也可能大幅萎缩,医疗福利系统和劳动力供应也会面临极大的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芬兰政府逐渐意识到,政府“大包大揽”式的福利建设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使老年人成为社会的负担。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帮助老年人自主生活,激发老年人创造与工作的活力,并最终创造出“积极老龄化”的公民生活。


这一新式的养老理念最初形成于芬兰的大学与科研机构。赫尔辛基大学的老年学专家Kirsti A. L. Kallio强调,不仅要给老年人提供物质支持,更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情感联系,并深入思考如何促进老年人价值的自我实现。芬兰公共卫生学院的学者Aira M. Salminen有着多年的老年护理经验,她为老年人如何通过社会参与保持活力并增强价值感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赫尔辛基大学

在这样的理念影响下,芬兰政府开始对养老体系进行结构性改革,旨在强调老年人的尊严、独立性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并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1993年,《老年人福利法》出台,规定地方政府在提供养老服务的同时也要注重增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感和归属感,鼓励他们参与社区活动。2009年,芬兰议会成立了志愿工作支持小组,推动志愿工作,尤其是老年志愿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开展。2013年,芬兰出台了《老年人照护法》,明确规定老年人有权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接受必要的长期照护服务,以此推动了居家照护和社区照护服务的发展;这一法案还进一步强调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权,具体规定了地方政府应当如何帮助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并且特别指出了民间志愿者组织在老年人社会参与中的重要性。


从简单的福利保障到如今的“积极老龄化”,芬兰的老年人已经不再是被动等人照顾的“静止”人群,而真正成为了社会的积极成员。

社会参与:

充满了温暖与色彩的“第二春”


老年人不应被视为负担,而是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和潜在机遇。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并未将老年人视作社会的成员主体,而仅仅将其视为被照顾的客体。芬兰的突破正是在于他们真正调动了老年人的积极性,使得老年人焕发了“第二春”。


芬兰特别重视志愿文化,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社区都通过宣传和教育推广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强调志愿服务对个人健康和幸福感的积极影响。芬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来保障志愿服务者的权益。例如志愿者若在服务过程中遇到意外伤害,政府会提供相应的帮扶。


“家园港湾”项目

从养老院式的全方位照顾到“老人助老”的自我实现,芬兰的志愿者组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们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机会,帮助老年人找到适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活动。Eeva Päivärinta表示:“在芬兰的许多地方性居民组织和退休人士组织中,老年人十分活跃,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旅游。而且,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了志愿者项目,通过参与这些项目为其他老年人和学龄儿童提供帮助。”如在“老年人引导者项目”中,老年志愿者被培训成为“老年人引导者”,帮助其他老年人适应社区环境,融入当地的生活;在“老年人辅导员”项目中,志愿组织与学校合作,推动老年志愿者参与到学龄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去,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面对学习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此外,芬兰红十字会等民间组织在全国各地设有分部,积极招募老年志愿者,并为他们提供培训和演习,每两年还举办全国急救比赛,以提高志愿者的技能水平。


芬兰还特别重视日常生活中的互助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邻里之间互为对方的志愿者。因此,芬兰的许多项目都旨在促进邻里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例如“家园港湾”项目。“家园港湾”(Kotisatama)是由“活跃的老年人”协会(Aktiiviset Seniorit)在赫尔辛基“鱼码头”地区推出的合住项目。项目为老年人提供无障碍公寓,并设有丰富的公共设施,如手工工坊、健身房、图书与棋牌室等。在这里,住户不仅要打扫自己的公寓房间,还要结队组成家务组,轮流打扫社区公共场所;在双休日的晚上,社区还会组织团建活动;社区的物业也是由居民共同组织负责。虽然“家园港湾”项目主要面向老年人,但其模式也为代际互动提供了借鉴,鼓励不同年龄段的人共同生活和交流。

“家园港湾”项目中,“小丑们”正在迎接孩子们的到来

“搬进一个左邻右舍如同大家庭一般的社区,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当你希望独处的时候可以自己做主,想要和大家一起的时候又随时找得到人。”“家园港湾”住户Maj-Len Törnqvist如是说,“未来我不想成为孩子们的负担。我找到了这样的归宿,他们也为我高兴。”

自主生活:

“科技赋能”更加独立和丰富的晚年


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前提在于保证老年人的自主生活与自我实现。近年来,芬兰特别注重通过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与自动化科技来改善老年人的自主生活能力,为老年人参与学习工作以及社会管理提供更多的机会,并尽可能减少因为年龄因素而导致的不平等。


芬兰政府高度重视养老科技产业的发展,通过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和创新激励等方式鼓励养老科技产业的发展,同时积极推动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例如,通过Innovative Finland等创新基金和项目,芬兰向养老科技企业提供研究开发资金,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VTT)还与多个养老科技企业合作,推动了护理机器人和健康监测设备的开发。


目前,基于老年人生活方式和护理需求的多样性,芬兰的养老科技主要发展出了三种大类型,分别是独立养老设备、家庭护理设备和辅助生活设备。独立养老设备旨在帮助老年人在家中独立生活,延长自主生活时间,并减少对外部护理的依赖;通过智能家居和健康监控系统,家庭护理设备能够大大提升家庭护理的便利性和有效性;辅助生活设备则能够利用数字平台链接老年人与服务提供者,为老年人提供类似疗养院的环境。当然,以上三种设备并非截然区分,而往往是依托于某个平台来集成使用。


智能穿戴设备


当前,相较于国内的养老科技,芬兰最先进的并不是其产品本身的科技含量,而是其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形成的集身体检测、信息收集、数据分析、精准传递为一体的产业生态。如芬兰的医疗科技公司Kipuwex(其中国品牌为Isokang)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穿戴便捷的同时能够持续监测多种生理参数,如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同时通过算法评估老人的健康情况和行为活动,并视情况由介护机构和家人完成主动干预,形成闭环。又如Elsi智能地板。这是一种嵌入地板下的传感器系统,能够实时跟踪人体的运动和位置,检测跌倒、床离、如厕等活动,并在异常情况下发送警报。此类养老产品广泛应用于护理院、老年公寓、康复中心和医院,支持老年人真正实现多元化的养老生活。

智能地板


芬兰的养老科技产业不仅对老年人的生活有帮助,还极大地带动了芬兰的经济发展。芬兰的养老科技产业在全球老龄化趋势的推动下,展现出巨大的经济潜力。根据芬兰健康技术协会的报告,在2024年,芬兰的健康技术市场规模估计已经接近50亿欧元,其中养老科技产业占据了重要份额。其在全球市场中也非常具有竞争力,尤其是在北欧国家、欧盟地区和一些亚洲国家。据芬兰外贸总署数据,养老科技产品的年均出口增长率约为5%-7%。


养老科技产业对芬兰的就业市场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据芬兰就业与经济部统计,养老科技产业为芬兰创造了10000个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预计到2025年,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再创造5000个以上的工作岗位。因老年人而兴起的产业,正在成为芬兰社会每一名成员的宝贵财富。


来自芬兰的经验,为全世界展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范本——老年人,是未来社会的宝贵财富,而这份财富,正随着每一位芬兰老年人的笑容,在时代的潮流中,悄然绽放。




创刊于2003年的《杭州》杂志,始终坚持内容为王,以优质内容占据宣传高地。创刊以来,《杭州》杂志立足杭州城市特色,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指导基层、聚焦民生、探讨热点,将前沿的城市理论和丰硕的实践成果向社会各界传播。创刊以来,荣誉不断。2024年,《杭州》杂志“视点”栏目获评全国党刊“十佳”品牌栏目、第七届华东地区期刊“优秀栏目”,3件作品获全国党刊优秀稿件一等奖。杂志文章《以“赛”“会”之城,崛起一座“国际杭”》获2023年度浙江新闻奖报刊类三等奖。



从国内首个吴越国史专题博物馆——吴越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到杭州足球学院在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挂牌,从“国之重器”杭州超重力场项目即将进入第一阶段试运行到第二届“良渚论坛”在杭州开幕,近期的杭州动作频频,按下了发展“加速键”。


杭州要建一座怎样的吴越名城?如何在全国足球改革发展大局中勇当弄潮儿?站在“后亚运、两万亿、超大城市”的新发展阶段,杭州如何更进一步?


……


这一切都能在《杭州》杂志中找到答案。


认识杭州,读懂杭州,从《杭州》杂志开始。




怎样订阅《杭州》杂志? 


《杭州》杂志为公开发行的半月刊,

刊号CN33-1361/D,

全年订阅价格360元。

订阅杂志请联系:徐老师 0571-85253918

欢迎各大机关企事业单位订阅!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杭州杂志」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感谢芬兰百胜扬CEO张鸿晋对本文的帮助
部分图片由张鸿晋提供
作者 | 金立山 童言(实习)
版式 | 毛婷
审核 | 张维维 金立山 林军
本文刊登于《杭州》杂志2024年第24期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杭州杂志

杭州杂志
探讨城市发展特色,引领幸福和谐生活,推动城市科学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