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土与弘法:宋初佛教文化因何复兴

文化   2024-12-03 16:13   浙江  


吴越国立足东南,“三代五王”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佛教得以长足发展,有“东南佛国”之誉。而作为后周、北宋首都的汴京,由于五代战乱、后周世宗的灭佛政策,佛教文化凋零。宋代初年,为确立东亚文化盟主的地位,国家亟须复兴佛教文化。吴越国纳土归宋,将佛宝和大批僧人、工匠也带到了汴京,对宋朝初年的佛教文化复兴产生了重要影响。


▲飞来峰造像






全文字数:2793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1

阿育王塔入汴京

吴越国对宋代佛教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佛教信仰形式的输入,而阿育王塔入汴京正是代表例证。据《阿育王传》等史料的记载,印度阿育王得到佛舍利,在世界各地建造了84000座塔供奉佛骨,而“神州”有19座,其中就包括宁波的阿育王塔,信仰自南北朝至隋唐,传承不绝。


至吴越时期,钱镠、钱俶对阿育王塔信仰都非常重视。据志磐《佛祖统纪》记载,916年,钱镠派遣其弟钱铧与僧人清外、鸿泽等去宁波迎阿育王塔到杭州,并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次年,钱镠专门修造九层木塔供奉这座舍利宝塔。后来,木塔为火所焚,阿育王塔被迎于龙华寺。至963年,钱俶再造木塔,从此阿育王塔和舍利便留在了杭州。


978年,钱氏纳土归宋,阿育王塔也随钱俶一同到了汴京。《佛祖统纪》记载:“太平兴国三年(978),敕供奉官赵镕,往吴越迎明州阿育王佛舍利塔。吴越王俶奉版图归朝,令僧统赞宁奉释迦舍利塔入见于滋福殿。”可见当时阿育王塔随钱纳土归朝的情形。


▲纯银阿育王塔(现存于浙江博物馆)


护送阿育王塔入汴京的赞宁更加详细地记载了此事:“我圣上践祚之四载,两浙进阿育王盛释迦佛舍利塔,初于滋福殿供养,后迎入内道场,屡现奇瑞。八年二月望诏于开宝寺树木浮屠仅登千尺。先藏是塔于深甃中,此日放神光亘烛天壤。时黑白众中有炼顶指者,有然香炷者,宣赐物有差。”

太平兴国七年(982),宋太宗赵光义于汴京开宝寺建立宏伟的木塔,供养阿育王塔,显然是仿照了吴越国的做法。

同时,与阿育王塔一起入汴京的还有杭州工匠。据《佛祖统纪》记载:“开宝寺建宝塔成,八隅十一层,三十六丈。上安千佛万菩萨,塔下作天宫奉安阿育王佛舍利塔,皆杭州塔工喻浩所造。”开宝寺所造木塔,甚为壮丽,工艺可能也极为考究。而这样的工艺水平,当时的汴京可能并不具备,故有杭州塔工喻浩入京建造之事,而喻浩也正是吴越杭州木浮屠的建造者。由此可见,吴越国高超的佛教建筑工艺,也深深影响了汴京。


2

赞宁对宋初佛教文化建设
的贡献

在宋初佛教文化建设中,吴越僧人,特别是护送阿育王塔入汴的赞宁发挥了重要作用。赞宁,俗姓高氏,吴兴郡德清县人,10岁时于杭州龙兴寺出家,21岁时于天台山受具足戒,后成为吴越国一代高僧。赞宁以律学著名,又长于外学,善著文章,曾得北宋名臣王禹偁激赏。

太平兴国三年(978),60岁的赞宁随钱俶护送阿育王塔入汴京。太平兴国七年(982)十月,宋太宗敕旨赞宁编撰《大宋高僧传》。考虑到这一年太宗下诏于汴京设立译经院一事,可以推知,编撰僧传也是宋太宗佛教文化建设总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重任就落在了吴越僧人赞宁的身上。

六年之后的端拱元年(988),赞宁派弟子显忠进呈《大宋高僧传》。此书记载了自唐高宗至北宋初300余年中600余位高僧的生平事迹,成为继慧皎《高僧传》、道宣《续高僧传》之后的又一部重要僧史。

▲赞宁所撰《大宋高僧传》


在编纂《大宋高僧传》时,赞宁还完成了另一部著作《大宋僧史略》。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典制体史书,共分16门,详细记载了佛教入华之后各种重要史实、制度的起源与沿革。

赞宁还参与了宋代初年其他大型书籍的编纂。宋太宗曾命翰林承旨苏易简编纂《三教圣贤录》,分撰儒、释、道三家名人传记。道教由道士韩德纯主持,而与佛教相关圣贤传记则由时年72岁的赞宁总领其事,赞宁后撰成《鹫岭圣贤录》50卷进献。

赞宁随钱氏归宋之后,72岁任东京左街讲经首座,73岁充史馆编修、知西京教门事,76岁任东京右街僧录,78岁掌洛京教门事,80岁任东京左街僧录,执掌全国佛教事务,对宋代佛教文化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3

禅宗法眼一系入汴京
对宋初佛教文化的影响

据《释氏稽古略》载:“汴京自周朝毁寺,太祖建隆间复兴。两街止是南山律部、慈恩、贤首疏钞义学而已。士大夫聪明超轶者,皆厌闻名相因果。而天台止观、达摩禅宗未行也。”由此可知,宋代初年,由于周世宗的灭法政策,汴京佛教衰落,特别是禅宗一系,传承殆绝。北宋兴复以来,汴京仅有律宗、唯识、华严,而没有禅宗、天台宗等宗派。吴越国纳土归宋,也将流行于吴越的法眼一系禅宗带入了汴京。

▲表忠观碑


法眼宗的创始人法眼文益,俗姓鲁,余杭人。20岁时于越州开元寺受具足戒,后参罗汉桂琛得法,出世于抚州崇寿院。南唐国主李景闻其名,请文益至金陵。法眼文益弟子中最为知名者为天台德韶,德韶得到钱氏一族支持,将法眼宗弘传至吴越国。

德韶,俗姓陈,处州龙泉人,于抚州崇寿院参文益得法,后回天台山建院传法。钱俶担任台州刺史时,与德韶常有交往。后钱俶即位,尊德韶为国师。经过天台德韶的弘扬,法眼宗成为吴越国最有影响的禅宗宗派。天台德韶的弟子中,以普门希辩、光庆遇安、永安道原最为有名。普门希辩随钱俶入汴京,至端拱元年(988)间才回到杭州,在汴京居留了十年之久。德韶的另外一位弟子光庆遇安,也随钱俶入京,居汴京长达13年。

在希辩、遇安返回杭州后不久,另一位进入汴京弘扬法眼宗者为永安道原。道原与宋初士人杨亿、李维、王曙等人皆有交游,他将法眼宗旨传入汴京的士大夫群体中,推动了宋代佛教的文化复兴。

综上所述,钱俶纳土归宋,将吴越国的佛教建筑、佛教宗派带入汴京。而随行的吴越僧人居留汴京,担任僧官,为宋代初年佛教文化复兴提供了契机与资源。在朝代变迁之际,由于未受战争侵扰以及北宋统治者相对宽容的态度,佛教从南方走向了全国,发挥了重要的承继与过渡作用,而杭州佛教在整体上基本延续了吴越国的发展状态,并未出现断裂。



新刊速览 | 建一座色、香、味、型俱佳的吴越名城
吴越史诗,具有创造意义的“城市化革命”
在杭州,吴越国遗迹哪里寻?答案在这里
钱王治国的政治智慧和精神力量
向海而兴——吴越国的对外交往和海外贸易
吴越这部大戏,临安如何唱响?
“钱王祭”——杭城特有的神圣祭典
即将公演,《陌上花开》正缓缓归矣




创刊于2003年的《杭州》杂志,始终坚持内容为王,以优质内容占据宣传高地。创刊以来,《杭州》杂志立足杭州城市特色,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指导基层、聚焦民生、探讨热点,将前沿的城市理论和丰硕的实践成果向社会各界传播。创刊以来,荣誉不断。2024年,《杭州》杂志“视点”栏目获评全国党刊“十佳”品牌栏目、第七届华东地区期刊“优秀栏目”,3件作品获全国党刊优秀稿件一等奖。杂志文章《以“赛”“会”之城,崛起一座“国际杭”》获2023年度浙江新闻奖报刊类三等奖。



从国内首个吴越国史专题博物馆——吴越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到杭州足球学院在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挂牌,从“国之重器”杭州超重力场项目即将进入第一阶段试运行到第二届“良渚论坛”在杭州开幕,近期的杭州动作频频,按下了发展“加速键”。


杭州要建一座怎样的吴越名城?如何在全国足球改革发展大局中勇当弄潮儿?站在“后亚运、两万亿、超大城市”的新发展阶段,杭州如何更进一步?


……


这一切都能在《杭州》杂志中找到答案。


认识杭州,读懂杭州,从《杭州》杂志开始。




怎样订阅《杭州》杂志? 


《杭州》杂志为公开发行的半月刊,

刊号CN33-1361/D,

全年订阅价格360元。

订阅杂志请联系:徐老师 0571-85253918

欢迎各大机关企事业单位订阅!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杭州杂志」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作者 | 李辉 冯国栋
作者单位 | 杭州市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文学院
版式 | 毛婷
审核 | 张维维 金立山 林军
本文刊登于《杭州》杂志2024年第21期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杭州杂志

杭州杂志
探讨城市发展特色,引领幸福和谐生活,推动城市科学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