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功简介
外圆功静练是《如何安心如何空》一书中圆功的一种,所以先介绍一下圆功。
圆功是作者因缘所创的一套功法,分为三个独立的体系,即外圆功、内圆功和外圆功静练法。三个体系可以组合或分别练习,较为理想的组合形式为:外圆功独立练习,外圆功静练法 + 内圆功组合练习。对初习者来说,外圆功是一个非常好的入门功法,它能比较快地让人体会到能体的存在,并且有助于强身健体。而外圆功静练法则是后期静坐训练时极佳的起始准备练习方法,也是作者一直保持的基本习练内容。内圆功的训练可以使人具有用意念力改变局部环境的能力,当身体某一部位不适时,可以用此法舒缓一下患处。圆功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肢体或意念转圆的运动方式,使能体转动起来,利用不同能体的质量或密度差异,使质量大的能体借助惯性离开肉体,由于高能态场的传递速度快于低能态场,所以当收功时环境中的高能物质优先于离体的低能态物质自然填入体内,从而实现能体与肉体的净化。
外圆功静练法
摘录自《如何安心如何空》(彼尔森国际有限公司,2023年初版)P29
盘腿入座,双手掌心向下分置于膝盖上,意念将九宫图置于人体坐标系X OY平面上,使中宫位于原点Z轴处,用意念使Z轴在九宫图上按外圆功布场步法转圆。
以Z轴为中心,用意念分别在XOZ,YOZ和XOY平面上画圆,正反各八次。以XOZ平面为例,意念沿YOZ平面向下至无限深,然后向外由身体两侧往上,至无限高处合拢,顺YOZ平面向下,如此八次后,再由下顺Y OZ平面往上至无限高处,然后分开由身体两侧向下画圆至无限深处合拢,再顺YOZ平面向上开始下一次画圆,八次。至于YOZ和XOY平面上的画圆,具体方式与上相仿。
个人经验分享
想当年,小编对啥是用心,啥是用意,能量是啥,均一无所知。只因为杨师建议大家打坐先练外圆功静练,就硬练起来的。所以,这里为帮助习练者学习,下面分成几部分拆解、说明一下。
01预备知识
九宫图和三维坐标。
九宫图,如下图。
想像我们坐在九宫图的中间,面南背北坐好(面对九那面)。如果觉得麻烦,不用管什么九宫图,就以自己为中心,等会儿做布场的时候,向四个角和边转就行,走一圈类似于画一个四叶草。
三维坐标系:
这个是为了之后转三维圆时确定方向用的,X、Y、Z 轴只是为了标记方向,简单记成身体左右一个方向,前后一个方向,上下一个方向就可以了。
02起式
首先意念“接地根”的同时,想象上图坐标原点(命门)处有一光球顺Z轴(上下方向)往下入地无限深;再意念“接天根”,此光球又顺Z轴返回,由下往上至无限高处,然后再回到原点;接着意念“天地人合一”,感觉头顶上方空间的能量下降,地底的能量上腾,与人体相融成一体。
03布场
这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把自己的能量场散开,同时,散开的能量场对自己也是一个保护,特别是到了陌生的环境,感觉不太好的时候,可以做一下。
有点像孙行者给师傅画的这个结界。嗯,管用。
具体做法如下:
盘腿入座,双手掌心向下分置于膝盖上,意念将九宫图置于人体坐标系XOY平面上,使中宫位于原点Z轴处,用意念使Z轴在九宫图上按外圆功布场步法转圆。
涉及到外圆功,这里插播一下外圆功的布场方法:
“起左脚踏入第五宫,开始行功布场。步法如下:
左转
→第五宫(左脚)→第六宫(右脚)→第七宫(左脚)→第二宫(右脚)
→第五宫(左脚)→第八宫(右脚)→第一宫(左脚)→第六宫(右脚)
→第五宫(左脚)→第四宫(右脚)→第三宫(左脚)→第八宫(右脚)
→第五宫(左脚)→第二宫(右脚)→第九宫(左脚)→第四宫(右脚)
按上述步法从头至尾走完就是左转一周。如此行走八周后,在第四宫换式,重心移至左脚, 右手向下斜指第五宫, 左手上举, 坠肘, 指尖与眼同高,成前推之势。起右脚踏入第五宫,开始反向右转行走。步法如下:
右转
→第五宫(右脚)→第六宫(左脚)→第一宫(右脚)→第八宫(左脚)
→第五宫(右脚)→第二宫(左脚)→第七宫(右脚)→第六宫(左脚)
→第五宫(右脚)→第四宫(左脚)→第九宫(右脚)→第二宫(左脚)
→第五宫(右脚)→第八宫(左脚)→第三宫(右脚)→第四宫(左脚)
按上述步法从头至尾走完就是右转一周。如此行走八周后,回到第五宫,转身复位,重新面南背北站定。”
小伙伴可能觉得这个转起来有点糊涂,其实是有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很简单。
以下是小编个人经验分享,因为前面说了,开始练时啥感觉也没有,请教了杨师后,就先靠身体的晃动布场,用了几年的时间,终于对能量场有感觉了,但是因为晃身体晃习惯了,还是会微微地晃动,但是现在可以用心带着身体和能量一起动起来。非标准操作,大家起步时可以借鉴。
先看下面这个图,想象我们坐在图中间:
下面开始布场,先向左转(注意,所谓向左转,其实是逆时针方向转,这里没那么严格),想像自己向左上角(四)动了一下,然后延着九宫图的斜角从四经五向六动一下,再从六延着边,经七向二动一下,再从二经五向八斜角动一下。大家看下面的示意图,就会发现,除了第一下向四动了一下后,之后的每次运动都是边、斜角、边、斜角这个规律。
如果感觉用心或用意念转得动,身体可以不动。
小编开始练的时候,心中默念边、角、边、角,有几次就熟悉了。
看下图会更清楚些,第一下是向四(左角)动一下,然后向对角方向到六,再延着边到走到头,到二。
再从二斜角方向到八,再延着边向六,如此,把四个边都转到。
四个边都转到一次,算一圈,一个方向转八圈。如下图这样,算一圈了。阿拉伯数字表示动作的次序。
右转(其实是顺时针转),是同样的规律,只是方向变了。注意,方向上,向左转还是向右转是在九宫格的角六分开的。第一下还是向角四动,再走斜角到了六,之后,向右转(动作是向左动了,总体是顺时针,向右转):
还是按着边、斜角、边、斜角的规律,四个边都走一次算一圈,向右也转八圈。
方法是这样,但是真做的时候其实并不需要数九宫格走,转一圈大概就像画了一个四叶草:
开始做不好,或是做着做着乱了,都正常,没关系。不过,一定要先做起来,慢慢才能积累起经验,做起来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麻烦。
还有,不用想那么多,先用自己能做起的方式做起来。
有需要的小伙伴先练着,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会在未来几期把转三维圆的部分和动画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