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孙悟空在菩提祖师处学艺,六、七年了,只是干杂活、学些文化,好不容易有天师傅问他要学什么仙法,悟空听说不能了断生死的,这也不学、那也不学,“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
大家都怪悟空让师傅生气,但是“悟空一些儿也不恼,只是满脸陪笑。原来那猴王,已打破盘中之谜,暗暗在心,所以不与众人争竞,只是忍耐无言。祖师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也。”
据说这个故事是套用了五祖传法于六祖的故事。六祖还不是六祖,还在庙里干杂活的时候,写了那个“菩提本无树”的偈子之后,五祖当众说“亦未见性”,晚上,却跑到厨房来问惠能:你这个米舂好了没有?惠能说:米早就舂好了,就是还没有筛。
一语双关,筛字下面是个“师”字,那意思说:我是没问题,就看师父了。
五祖于是就拿起禅杖在舂米的石碓(对)上敲了三下,走了。于是六祖就在当晚三更去找弘忍求教。
这类故事总给人一种错觉,什么技能、法门里,明里教的并不是真东西,真东西那得三更时分后门求。小编自己也有这样的经历,总觉得还有捷径,放着老师的话不听,觉得哪位同修进步快便速速去取经。最后发现,老师已经把捷径给我们了。
就象吐气法,真东西全在这里了,大家不必再揣摩所谓的“三更后门”真意,只须老老实实照着练就是了。
吐气法的出处,《如何安心如何空》中,就这样写的:
第一句是操作的方法,第二句是操作的关键点,针对操作的关键点之一,对吐气中止息过程的体会,具体体会什么?第三句里说了,体会身体的状态,尤其是气尽时体内能量的升起。
这一段三句话,已经把吐气法的全部核心要义都说清楚了,您就是问到杨海鹰老师本尊那里,也是这么说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简简单单地照着练,不用再加戏了。
体会到能量以后再怎么前进?
下一段也说了,“通过反复的练习,我们可以慢慢地体会到这种能量的运动,然后,我们应该将注意力逐渐从对吐气状态的感知转向这种伴生的能量运动过程,最后做到可以无视呼吸的运动,将感知完全放到能量的起灭变化上,并融入其中”。
直至激发灵能,虽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操作方法一直不变,操作要关注的也一直是能量,当然能量的状态是一直在变化的。
练习的时候,身体有各种各样的反应,这些反应会一直变化,好的留不住,坏的也别担心,都是过客。当然,可能有些身心反应很有趣,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在某个阶段让我们流连忘返,没关系,玩一玩,玩够了自然会前行。
我们只要记得我们操作的核心,然后不断练习。
真传一句话,吐气法都已全部真传于此了,不必想着三更时分后门见。
小伙伴们,一起开练吧。
附图摄影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