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叟工作室】“所谓新锐”系列之刘沛璇

2024-09-26 21:43   黑龙江  





白水山房








所谓新锐 系列

新系列缘起于一年一度之省教研盛会,每年各地市的名校掌门、舵主以及地市盟主教研员们聚首一堂,老朋友重逢,新朋友幸会。彼此先后上台操练,你我彼此凝神观摩。相聚时,总是畅快,关注彼此,鼓励彼此,开诚布公,坦诚相见。最痛快莫过于坦诚,彼此欣赏,珍视彼此,全无门户之狭见。分别时,依依不舍,相约明年,相约明年的第五届龙江语文江湖之盛会。


返校时,忽然想,我等这些老友们切磋的同时,是否也该让我之身旁的年轻人们多被我的掌门、地市盟主的老友们看到,而他们身边的年轻人是否也该多让我们看到,老友间的交往,或许可以开启一个新的纬度,于是,“所谓新锐”,随想而出。


老友们,第二个年轻人,刘沛璇,师从刘欣欣老师。


沛璇也是我的省规划重点课题《新高考背景下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组成员,教龄不长,却具有身边年轻人稀缺的谦和认真的品质,灼灼待放。


此次收录了她2024年哈尔滨市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提升比赛说课一等奖《短歌行》的逐字稿,可算她的第一件代表作,请老友们多多指正。






所谓新锐之

刘沛璇


哈六中语文教师,中共党员,教育硕士。国家级竞赛“优秀辅导老师”,高考“优秀评卷员”,2024年哈尔滨市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提升比赛说课一等奖。


推荐指数










心向志往,尽得风流

——进退中的诗意人生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些诗意的瞬间,或许是做出关键人生选择时的决然,或许是对当下生命状态的感慨,或许是因人生理想落空的惆怅……人的一生,随着经历的变化与情感的起伏,总会有些诗意的感受,而诗人则借助诗歌将其呈现出来。此次我说课的篇目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其一)》。下面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 说单元整体设计思路


本单元以时间为序,精选了魏晋至唐宋时期经典诗词作品八首。有魏晋时期的曹操与陶渊明,展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有唐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表现出各自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世界;有宋代的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展示出宋词不同的审美追求。这八首诗歌作品时间跨度大,内容涵盖中华诗词中高频出现的仕与隐、浪漫与现实、诗词与音乐、婉约与豪放等主题,是诗词学习中一笔难能可贵的财富。


本单元的教学设计立足于单元人文主题“生命的诗意”,以体悟诗词作品中的生命诗意为大情境,通过诵读、赏析、知人论世等语文活动,推动学生对诗歌中生命诗意的阅读与思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单元大任务为“品味生命的诗意”专题诗歌学习活动,学生不仅要深入阅读不同时代的诗歌作品,还要借助线下、线上资源,查阅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与诗人生平经历,深度体察诗人的情感体悟与精神追求,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提高自身思想修养和文化品味,尝试写作文学短评。本单元的教学计划由三个学习任务组成,分为10课时完成。



二、 说教学背景


1.课标分析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其一)》作为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学习资料,承担着该任务群帮助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在尝试撰写文学评论的过程中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的任务。


2.教材分析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其一)》这两首诗作都是魏晋时期的代表作品,都诞生在社会大动荡的历史时期,都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思考和人生选择。但它们有不同的诗风,前者是四言诗,质朴刚健,运用比兴手法,化用典故或引前人诗句表达心志;后者是五言诗,平淡舒缓,善用白描,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乡村日常的生活图景。


两首作品所表现的人生境遇、人生状态和人生追求不同,《短歌行》表达曹操“天下归一”的渴望,是渴望建功立业中的忧思;《归园田居》呈现的是陶渊明“复得返自然”的淡泊,抒写的是厌倦官场生活最终辞官归隐田园的悠然之情。两首作品都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因此这两首作品对提升高中阶段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3.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曹操的《龟虽寿》《观沧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诗文,对这两位文人都有一定了解,基本上可以把握这两篇作品的基本内容。但并未将两位文人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对两位文人的不同人生选择并未有更多地思考。那如何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对两首诗的深入解读、比较鉴赏,这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因此,本节课在立足品读诗文内容、赏析诗文手法的基础上,要深入对两位文人的不同人生抉择进行比较,明白无论哪种人生选择,只要顺从本心,就都能抒发生命的诗意,活出诗意的人生。


三、 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对于本课我做了大胆的处理,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重点突破,把重点放在反复的诵读中,在不断的赏读中,在深入的研读中,理清诗脉,把握情感,完成比较鉴赏。因此我制定了如下的学习目标:


在知人论世中,抓住诗眼,理解内容

在合作探究中,品析语言,赏析手法

在分析比较中,志趣体悟,哲思探究


在此基础上,我确立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诗歌内容,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是探究诗人不同的人生志趣,体悟人生哲理,感受生命的诗意。


四、 说教学方法


语文学科是以学习语言文字建构和运用的综合实践性学科,其核心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建构和运用,讲究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在任务驱动下让语文学习真实发生本节课,我依然会把学生来作为课堂的主体,我将围绕着寻诗眼、析诗法和明诗心3个角度进行解读,所以本节课我主要会使用诵读法,讲述法、问题法和点拨法,同时我还会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来增加我的课堂内容和课堂的深度。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的学习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因此本节课我制定了如下的学习方法,自主研读、合作探究、迁移提升,我认为这一学习方法的选择,一方面可以尊重学生对于文本的个性化的解读,同时也可以尊重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来发表探究成果的心理需求。明确了教法和学法,接下来进入到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过程。


五、 说教学过程


对于本节课,我将由此导入:播放短视频《陈薇院士和李子柒》并引发思考,同学们是想成为“除却君身三尺雪,天下谁人配白衣”的陈薇院士,还是“河畔林间挖野菜,西边岭下采黄花”的李子柒?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两种选择的不同,进而过渡到本节课的主角:一世之雄曹操和隐逸之宗陶渊明,并引出课题“进与退中的诗意人生”。在课堂导入完成之后,接下来进入到我所设定的知人论世寻诗眼这一环节。


知人论世寻诗眼


这一环节在课前,我会布置学生,通过跨媒介的阅读,通过网络等非纸质的材料来搜集曹操和陶渊明的生平资料,并了解两首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字词,疏通文意,完成对诗歌基本内容的理解,我也会让学生通过同伴的合作来进行资源的整合,掌握相关知识,所以在上课之中,我会分别有请两位同学完成对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的朗诵,在朗诵完成之后,我会引导学生对其朗诵进行客观的评价,进而初步感知两首诗歌的情感基调,并分别找出诗歌精神的凝聚点——诗眼“忧”与“归”。


我在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来梳理和整合积累的语言材料,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知人论世”的方法。《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所以,要想更深刻理解诗歌的情感,要先明确诗歌的创作背景,只有站在诗人所处的情境中,才能更清楚理解作者的情感。整体感知这一环节结束之后,接下来进入到我所设定的合作探究析诗法这个环节。


合作探究析诗法


在这一环节上课之初,我会呈现两组问题


一:号称一代枭雄的曹操为何而忧?而曾猛志溢四海的陶潜又因何而归呢?


这个问题的设置是基于对诗歌内容的把握,学生在小组讨论后,会发现曹操写作本诗时已年过半百,来日无多的紧迫感、贤才归附的愿望自然尤为强烈,这种感情在诗句中有具体的体现。写“青青子衿”原本用于表达对情人的思慕,这里用于贤才,足见曹操求贤若渴之心;写贤才如明月,光亮皎洁,却高挂天上,遥远难求,因而曹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写“乌鹊南飞”喻指贤才投奔他处,“何枝可依”表现出贤才再三徘徊、难觅归处的窘境,也进一步表现了曹操对贤才来归的热切呼唤。所以曹操之忧为人生苦短、贤才难得的忧思之情。


陶渊明开篇直言自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韵,本性就喜爱山野田园。“尘网”喻指官场,“羁鸟”“池鱼”喻指诗人自己,这一系列的比喻表现了作者身处官场时内心的压抑与束缚。由此,诗人提出“守拙归园田”,选择守住自己愚拙的本性。所以陶渊明的归是远离官场,去巧守拙的隐逸之怀。


二:分析诗歌如何表现“忧思”之情和“隐逸”之怀的?


这个问题的设置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赏析手法进行情感的把握,对于《短歌行》这首作品,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很容易能够抓住用典和比兴的手法。围绕着……来进行有效的解读,而4个典故则表现了曹操对人才的思慕渴盼,以及对天下归心的渴望。曹操在短歌行当中也对比兴手法进行了创造化的运用,学生也能够抓住比兴手法来进行有效的解读……,当然在这个环节,我会引导学生适时进行有效的、有情感的朗诵指导,可以让同学们进一步去感受到曹操他是一代枭雄,既有对人才渴望,也有一统天下的豪迈的勇气和决心,所以说整首作品他的情感是有起伏的。


相比较曹操笔下的慷慨激昂,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更多了一份画意,我会引导学生欣赏这两幅画,完成对于其作品手法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很容易能够从图画中找出对应的诗句,并抓住动静结合和白描的手法,在这一环节我也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对两幅图画的解读来理解诗歌中这小小的一方田园风景,蕴含着陶渊明大大的人生思考和深厚的人生追求。


在这一环节我的设计意图也是为了完成本单元所设定的,要基本上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通过赏析手法,把握情感,层层深入完成对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的比较鉴赏,在完成对诗歌基本解读的过程中,以读促品以学促教来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来培养学生的精读研赏的能力。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之上,继续完成鉴古知今明诗心的深度思考。


鉴古知今明诗心


曹操用雄健深沉的歌声吟唱着对天下归心的渴望,而陶渊明则用非常恬淡朴拙的画笔描绘复得返自然的淡泊,这显然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人生追求或者是说人生选择。你如何理解呢?


这个问题的设置希望能够通过辩证的思考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显然,曹操和陶渊明他们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和人生选择,曹操向外求,济世进取,陶渊明向内求,退守本真。我们常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两个人的人生追求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儒家思想的体现,也都绽放着生命的诗意,所以无论是曹操还是陶渊明,他们都心向志往,顺从本心,尽得风流,是时代的英雄。


六、 说作业安排


在此基础上,我设置了情景化的作业,“本校文学社准备出版一期‘魏晋士情篇’的刊物,请你推荐《短歌行》或《归园田居》(其一)中的一首,并附上推荐理由,150字左右。”该作业指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这一要求,让学生在对诗歌有充分的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这一作业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认知,也深化了课堂中所学的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



该板书清晰易懂,既点明两首诗歌精神的凝聚点,也点明了不同的表现手法,然而殊途同归,他们都活出了诗意的人生。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闫叟工作室
欢迎来到闫叟的江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