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叟工作室》三人行 | 《思辨读写十讲》(第八回)

2024-11-12 00:00   黑龙江  






白水山房







三人行

《思辨读写十讲》(商务印书馆)

08











第八讲,题为《有真问题,才有真思考与真判断——从40年高考命题的演进看思维教育的方向》


以“思维考查类型”,将40年高考作文命题分为四个阶段,很清晰,他论者较少以40年为跨度梳理,且配了好多之前并未关注的作文题目,很有意思,划分如下:


一、政策响应


据余老师说,这种题型出现在1977年的高考卷上,这一年实行分省命题,代表性题目:北京卷的“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山西卷的“为四个现代化贡献”,上海卷的“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记先进人物二三事”。


二、道德阐释


余老师定义为“将道德观念、范畴或美德作为分析与阐释的对象”。代表性题目:1982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98年的“坚韧——我追求的品格”;2007年安徽卷的“提篮春光看妈妈”等。


余老师认为对道德进行阐释需要庞大而严谨的论证,且因道德有极高的“势能”而存在观念上的障碍。


并列举我所参加过的高考作文题目——2001年关于“诚信”的话题作文,很亲切,时隔二十几年后再回头看,对思维素养的考查确实略有教条之感。


三、抽象思辨


这可能是目前老师们最熟悉的类型。


余老师列举2010年至2014年上海作文题目,指出“这些问题并未提供具体的问题与具体的矛盾,抽象的讨论极易走向概念化与公式化,表面很思辨,实际上流于形式与空洞”。


余老师针对以上三种类型,总结评价为“共性在于缺乏具体而真实的问题。结论是规定的,答案是既定的,规律是前置的,写作者并不需要做具体的判断与选择,当然也就用不着具体的分析与论证,写作仅仅是根据现成结论炮制一篇文章而已”。


下面这段,是我个人觉得读来最痛快的一段:在这样的写作中,考生提供的仅仅是例子与事实,而非理由与根据,这不是论证,这只是印证。结果,大量出现的,是借助简单的事实枚举印证论点,借助粗糙的类比论证比附论点,借用炫目的修辞技巧夸饰论点,或者借用煽情的情感技巧渲染论点。


超级喜欢!


随后,余老师提出第四种类型。


四、具体分析


以2015年全国一卷“女儿举报父亲”的作为题目为例分析。


很有见解,不赘述。


经由以上梳理,最后,余老师提出他所认为的优秀命题的标准,即“开放型”与“限定性”。


文中所附的“高考作文命题类型变迁”的思维导图很精彩。


篇目后,附一篇教学随笔,以进一步明确其所建议的高考备考中作文训练的重心,即“不妨以判断力与思辨力的训练为主线,以创意写作为追求的境界,合理安排日常积累与进阶训练”,并提出五个关键词:思想素养、文化资源、思维品质、表达能力与转化意识。


最后一次接龙,说一点感受:


哥仨接龙札记,比预想的累,因为总担心自己的偷懒会影响了后面兄弟札记的发布,一有空抓紧看,乃至陪图图先生画井盖也带着《思辨性读写十讲》,节奏感略凌乱,是为其一。


但也催进读书进度,收获性启发的结构感更清晰,是为其二。


恰好近来一直在琢磨思辨性“读”与“写”的结合问题,该书启发极大,是为其三,感谢两位兄弟之不弃。


我之鄙性向疏,乘兴之事做的多,深入提炼的事干的少,感慨于余老师的深耕与先行,这两周的连续阅读获取的精神层面的激励意义极大,是为其四。


教学类论文或专著,叙述风格沉稳严谨者多,侃快激烈者稀缺,读余老师文字,性情相契,快意酣畅,阅读感受极好,难得难得,是为其五。


最重要者,依然是记录,记录友情,记录岁月。







闫叟工作室
欢迎来到闫叟的江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