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叟工作室】一元思辨与自X

2024-11-20 10:59   黑龙江  





白水山房








一元思辨与自X

说文 系列(38)



所谓“一元”,即一个论题。


所谓“自X”,即作文材料中“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自荐”的词语模型。


本次考试选用的题目,关联刚学过的《老子》四章,希望能给上课不够认真听讲的同学们一点提示:高考即是如此切肤关联教材。


本学期通过三次考试,完成对“思辨”类作文的常规训练与常规考查,覆盖“一元思辨”与“二元思辨”,期末将在二者之间再考一个,同学们可试猜。


不过,如此也仅仅完成了类型化训练,特别是章法性训练,而深入思辨说理的训练与考查,将留于下学期。


就立意而言,如何针对一个论题进行正、反两个角度的说理,特别是深入性思辨性说理?


同学们的处理大多比较泛泛,其实,同学们并非不想论的深刻,写的新颖,原因或许在于不习惯“真思考”,或许论证仍停留于援引事例以佐证中心论点。


给大家一个提示,真实生活情境中,“你”如何处理展现与低调的关系呢?我想,不会存在绝对性热爱自我展现或绝对性保持低调内敛的人。


如果有后者的可能,那大概率也只该发生于成人世界,所谓阅尽岁月沧桑后的淡然,但其实成人世界中,也未见得有几人能真正做到。而不应该发生于作为小朋友的大家的生活里。设想一个情境,假如明年,学校又为大家争取到10个北大夏令营的机会,而“你”,有机会入围,你会低调远离这个机会吗?所以,同学们或许只是拘囿于道德层面——我“应该”低调,但这并不符合真实的生活情境。


因此,舒展思路在于真思考,结合真实生活情境与感受的思考。


说来啰嗦,其实,可训练,不必畏难。


下次审题,结合真实生活感受,试着多想想,再多想想,然后再动笔,看看你的作品是否会发生变化。


最后说,自己的范文被学年复印,被全学年传阅,被数字平台发布,对于作者的同学们,应该是件很酷的事,于是乎,这个系列那就继续吧。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老子》中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材料二:战国时期,平原君的门客毛遂主动自荐,最终打动楚王出兵联合抗击秦国。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内谦于心,外彰于行

2023级17班  刘梓萌


《易》中六卦,唯“谦”卜六爻皆吉。谦虚自古是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德;“毛遂自荐”终能抗秦。自荐有时能够逆转看似注定的败局。然而只懂得谦虚,可能会埋没自己的才能;盲目自荐,则显得人急功近利。因此,青年人应把自谦与自荐结合起来。内谦于心,外彰于行,实现人生价值。


内谦于心,不但指面对他人夸奖时的谦虚有礼,还意味着能运用根植于内心的修养,进行自我审视。一瓶水,一袋馒头。而对记者毫不吝啬的夸赞,数学天才韦东奕也只是憨憨笑道:“我并不觉得自己是天才,我要学的还有很多。”奥运会金牌记者会上,当人们夸夸其谈惊艳的“水花消失术”时,全红婵也是只是微笑着说:“运气而已,我还需努力。”命运是弱者的借口,是强者的谦词。谦虚所表现出的形式,有时不应该只拘泥于有人夸赞时,笑着说的“不不不”。而是要重新审视自我,观察自己还有哪些不足,虚心向拥有那些长处的人学习,才能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外彰于行,是指在能够进行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将自己的长处发扬光大。它的目的并不在于把自己的优点展示给别人,而是要将自身优势转化为对社会的责任。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这一整体的最优化目标。没有毛遂自荐,楚君将会因为自己目光短浅而丧失最后的战机;没有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救亡图存,列强侵略下的中国将毫无抵抗之力。没有陈独秀、李大钊将毕生献给《新青年》,社会将会多出无数思想麻木的年轻人。他们的自荐,自挑大梁,挽救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正因为有这些敢于承担责任的英雄们,才造就了如今的国泰民安,时和岁稔。


一味自谦,会让自己封闭在自我的牢笼中,自身才干得不到施展,谦虚也变得没有意义;一味外露,盲目自荐,就仿佛一台尚好的机器安错了一个零件,最终全面崩盘。因此要将自谦与自荐结合在一起,充分认识自我,才能正确展现自我价值。面对西方的文化入侵,中华文明从没有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去抨击外来文化,而是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守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汲取世界文化的有益成果。华为自研操作系统被命名为“鸿蒙”;钱学森将VR技术起名为“灵镜”;比亚迪盛产的王朝汽车。它们在汲取世界先进技术经验的同时,又始终坚守着本民族文化软实力。于自谦中发展自己,于自荐中提升自己,才能让中华文明不卑不亢地立于世界之巅。


“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青年人应一路寻求自我价值,谦而不卑,信而不傲,以擎云之姿,共赴未来!



(指导教师:马倩威)



进止为度,功业为铸

2023级7班 李想


泛舟历史,横辑古今,予观乎狂妄者,自彰无度,难脱覆灭;吾尝羡明度者,知进知出,终铸荣光。


故曰:吾辈青年应进止有度,收张以升。


何为进止有度?是无人冲锋时的义无反顾,时机不洽时的屏息敛声;气韵已足时的不惧表现,自知无用时的鸣金收兵。进而无止则或略显狂妄,止而不进则难掩怯懦,唯有收张自如,进退有度,方能朔朔金柝平山海,行身踏雪及昆仑。


当进不畏,一往无前,方有不朽之功。忠烈华夏五千年,先贤志士意高昂,肩鸿任钜,竭力向前,方成大国泱泱。不惧展现自我,便有独当一面的勇气。敬之,屈原无畏己身忧危,毅然挺身而出,竭忠尽智,正道独行,虽只身沧海,终青史留名;赞之,诸葛亮弃隐居优渥,放安逸生活,无畏出身,展露才能,受任败军际,奉命危难间,卧龙之名扬千古;仰之,毛泽东不啻苦学,投身起义,不惧展现,终令星火燎原井冈山。我们尝困囿于如铁雄关,囹圄于出突一格,或羞于展露自我。而自应沉淀心性,锻炼勇气,于机会来临时一鸣惊人,便可收获“海到天边云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成就之心。


知退则退,静心沉淀,方有尚洁人格。百年风雨兼程,踏破烟云万千重,君可见,迎难度惊涛,险丘深壑,无数贤者,智者,圣者激流勇退,不恋功名,不惧沉淀,亦有高尚人格。尝见庄周难寻官场优迹,怯千金,拒相令,知止无为,遂成思想深刻。尝闻张良功成身退,心知刘邦“除势”险流,保身全名,沉淀心性,终有清分心境。反观韩信,虽夙兴夜寐,征战沙场,却于功成后不懂手链,一味招摇,终成自大之例,一命呜呼。千年之历史振聋发聩。翻开人生宝典,“知止”二字煜煜生辉,我们应于山花烂漫时收敛自我,不过度显露,知止而退,方能明哲保身,成就谦逊人格。


诚然,进止应协调共行,相互交融,不能一味自以为是,也不能过分躲身不行,立于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我们应“不畏浮云遮望眼”于进取时挺身而出 于谦逊时不自满自足,精诚学习,明确正理,便能传承时代使命,发扬文明精神。


进止为度,张收自如,便能于世事洪流中劈波斩浪,于功成险崖上山高绝顶,与人格寰宇中扶摇九天。



(指导教师:冯雨萌)



素日持自谦,理性展自华

2023级11班 范嘉祺


平日里过度的张扬与炫耀,不仅惹人厌烦,也体现了自己的浮躁,必不能成大事。故需持自谦之心,安定养性;当需要展现自我才能时也不应退缩,否则失去机遇便少了成长的机会。故应理性的展现自我才华,争得成长的机会。故云:素日持自谦,理性展自华。


谦虚为本,涵平和谨慎之气。谦虚是什么?是张桂梅默默无闻让本无法走出大山的女孩接受教育,步入社会,而后被授予最高荣誉后仍坚守教育事业的安之若素;是樊锦诗坚守于敦煌修复古迹数十载,敢于吃苦,不邀功的质朴。谦虚是一种品德,它能涵养人们平和温厚的性格,也能助人在成功的路上行稳致远。而不谦虚最好的例子便是李白。李白诗中的自傲自大恰与谦虚相反,这也是为什么李白只能在诗上大有成就,纵使有绣口吐盛唐的才华,却在仕途上屡次碰壁。我辈青年,自当持谦虚之心,修身养性,才能于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愈行愈远,终而实现人生价值,达理想之彼岸。


展露才华,于梦想之途中创造提升的机会。当代青年大都存在着一种“通病”,即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仍默不作声,以此展现自己的内敛。且总想着让别人主动发现自己的优点,再故作扭捏,以达到“深藏不露”、“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效果。诚然,内敛是一种好事,但我们应分清场合内敛。在遇到能够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时,应大胆把握,如同“毛遂自荐”般勇于展示。这不仅能让他人看见你的能力并加以赞赏,还能够锻炼自己,丰富实践经验甚至于主动地为自己开辟一条成功之路,一路飞升。故吾辈青年,应理性看待展露才华,紧握提升机会,才能为逐梦之路做好铺垫,让追求梦想之路更顺风顺水。


  “谦虚”与“展现自我”看似是相互矛盾的两词,实则非也。“谦虚”是平日中不随意自夸懂得收敛的体现,而“展现自我”是在有一定需要时展露才华,是一种“理性的自信”。二者适用场景不同,却又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完整的处世之道。我们应当注意的是,谦虚过度便会成为“负面内敛”,展露过度则会变为“自伐自见”。我们理应注意“度”的把握,理性判断何时该“谦”而又何时该“展”,如此便能在漫漫人生路上不骄不躁而又大放异彩。


以自谦为锦,展自华为花,锦上添花编织美好人生华章。自谦为基,展露才华,二者相宜塑造更好自己。故而我辈青年应素日持自谦,理性展自华,不负韶华,共赴美好未来。



(指导教师:闫叟)



衡自我之短长,度适己之作为

2023级4班 张馨瑶


纵观历史,千百年前,人们对于自我认识之事便早有论述,从老子批判自傲之人,到鲁迅先生讥讽阿Q的精神胜利,都为我们揭示了自我认识知与适己之为的重要性。谦虚谨慎固然是明确自我的体现,可过于谨小慎微就容易变成妄自菲薄,而丧失了自信的一面与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亦如管中无法窥全豹,一叶便可障全目。


故依我之见,我们要衡自我之短长,度适己之作为,在自满与自负时收敛,在自信与自足处成长与绽放,找寻属于自我的真谛。


衡自我之短长,方可于波涛中稳步前行,处事不惊。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易在取得成就之时便沾沾自喜,自以为是,把一时的成功当作骄微自满的借口,却忽视在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没有审视自己的缺陷,失去了对自我对话的机会。故而在如今外界环境的影响下,骄傲自夸便会使我们更容易被影响,失去了自我判断的能力,被纷乱的信息所迷惑,作出了不合适宜,愧于自身的行为。陶潜知晓自我所求,故淡泊自如,庄子明晰自我之志,故浮游于天地,他们清楚自我之长,与自身所适宜的事物,故能在花繁柳绿之处仍能站定脚跟,方寸不乱。


诚然,在世俗中追求谦虚与淡泊是一种与自我和解的处世态度,可过于的谦虚自我,将自我与世俗隔绝开便会导致丧夫了与外界的连接,终日只会陷于逃避的深渊中,将自己贴上了“我不行”的标签,将勇气与激情都一并舍去了。


度适己之作为,在大厦将倾之时勇于担扶,敢于担挡。在对自我有明确认知后,便是在关键处落实自己能力的时刻。一场洪灾中,男人们下水抗洪,筑起围墙,女人们运输物资,备好后勤,人们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在能力所及之处为社会助一次力。运动员们蓬勃昂扬,勇于代表着人类的极限去扛起突破的旗枳,背后的志愿者们虽默默无声,却是象征团结坚定的力量,正是人们敢于选择自己所适当的,所能承担的,在面对困难时,才能无惧风雨,擘画出自我最美的蓝图。


故在取得功绩时不骄傲自满,目空一切;在境况愈下时悦纳自己,敢于面对,审视自我之行,少一份傲慢与幽怨,多一份接纳与自信,才能在探寻自我之路上潜心沉守,行慎致远。


吾辈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于成长的蹀躞之行中,衡自我之短长,度适己之作为,二者得兼,方可见迷雾消散,彩彻区明,来迎接属于自我的葳蕤与芳甸。



(指导教师:王瀛爽)




闫叟工作室
欢迎来到闫叟的江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