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山房
所谓新锐 系列
新系列缘起于一年一度之省教研盛会,每年各地市的名校掌门、舵主以及地市盟主教研员们聚首一堂,老朋友重逢,新朋友幸会。彼此先后上台操练,你我彼此凝神观摩。相聚时,总是畅快,关注彼此,鼓励彼此,开诚布公,坦诚相见。最痛快莫过于坦诚,彼此欣赏,珍视彼此,全无门户之狭见。分别时,依依不舍,相约明年,相约明年的第五届龙江语文江湖之盛会。
返校时,忽然想,我等这些老友们切磋的同时,是否也该让我之身旁的年轻人们多被我的掌门、地市盟主的老友们看到,而他们身边的年轻人是否也该多让我们看到,老友间的交往,或许可以开启一个新的纬度,于是,“所谓新锐”,随想而出。
老友们,第三个年轻人,刘姝均,我的关门小徒弟。
希望她早日能从稚嫩的小树苗成长为强大的格鲁特。
此次收录了她在2024年哈尔滨市课题研究课展示活动中所做展示课的教学设计,可算她职业生涯的第一个代表作,请老友们多多指正。
“
所谓新锐之
刘姝均
”
哈六中语文教师,华中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闫叟工作室”核心成员,省规划重点课题《新高考背景下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组成员。曾荣获东北三省四城市教研协作体教学设计一等奖,指导学生陈芳仪获得第十七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国家级决赛二等奖。2024年在哈尔滨市课题研究课展示活动中做展示课。
推荐指数
祥林嫂之死
(一)导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体验一个不一样的语文课堂,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是大侦探。在座的每位同学都是一名侦探,我们一起来破解一例谜案。欢迎走进鲁镇疑云系列——祥林嫂之死。
背景调查:
绍兴鲁镇年终的一天,夜幕降临,雪花漫天飞舞
夹着烟霭和忙碌的神色,鲁镇人格外忙碌
镇上家家户户杀鸡、宰鹅、买猪肉
忙碌地准备着“祝福 ”……
然而
第二天街头惊现一具女尸,
引发了人们的恐慌
(二)调查:
死者生平、嫌疑人分析
1、死者概括
(1)给同学们五分钟的时间,梳理死者生平经历,以时间轴汇报。
祥林嫂的一生: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春天本是美好的季节,应该给人无限的生机和希望,但祥林嫂身上发生的却都是悲剧。
2、嫌疑人分析
在鲁镇新年的祝福声中,祥林嫂悄然死去,究竟是谁杀害了祥林嫂?
嫌疑人:鲁四老爷、四婶、柳妈、卫老婆子、祥林嫂的婆婆、大伯(祥林嫂第二任丈夫的哥哥)、鲁镇人、“我”
①鲁四老爷:
鲁四老爷是当时农村中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政治上迂腐、保守,思想上守旧、反动,为人自私、冷酷。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鲁四老爷和鲁四婶(剥削阶级)通过封建政权“谋杀”祥林嫂。
②四婶:
四婶只是看祥林嫂能干,把她当工具一样使用,并没有把她当人看。她的三次断喝暴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冷酷。
③柳妈:
给自己的朋友施加难以承受的压力,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
柳妈通过封建神权“谋杀”祥林嫂。
④鲁镇上的其他人:
《呐喊》中“看客”——麻木的围观,鲜有援手。
⑤“我 ”与祥林嫂的死有没有关系?
“我 ”是处于彷徨与迷惘之中的少数觉醒知识分子中的一员,虽然深刻同情着祥林嫂,但却无力将她救出封建伦理困境,于是只能敷衍逃离、自我宽慰,这在一定意义上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
⑥卫婆子:
卫婆子只是把祥林嫂当做她赚钱牟利的工具,最终她所服务的大户鲁家将祥林嫂赶出家门后,卫婆子认为祥林嫂再也没有利用价值,就不再管祥林嫂了。
⑦“精明”的婆婆:
我们知道,封建社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森严的等级观念,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早已深入人心,可谓根深蒂固。一个家庭丈夫是一家之主,当祥林嫂死了丈夫之后,实际上自然也就沦为了婆家的一个附属品。
婆婆通过封建夫权“谋杀”祥林嫂。
⑧大伯:
《乡土中国》——宗法家族,大伯通过封建族权“谋杀”祥林嫂。
(2)思考:面对这样悲惨的命运,祥林嫂是否有过挣扎与抗争?实质是什么?
逃:山中出逃,鲁镇做工——躲避被卖
闹:改嫁中的“ 出格 ”行为。(一头撞在香案角上,祥林嫂还一路嚎、骂,两个男人和他的小叔子使劲的擒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从一而终的封建观念
捐:倾其所有,洗刷“污秽”——向封建迷信低头
问:对封建迷信表现出困惑和怀疑。——自己杀死了自己
祥林嫂这一生的挣扎与反抗,终究未能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
(三)案情小结:这是一起集体杀人事件
鲁四老爷、祥林嫂的婆婆、柳妈、众人以及“我 ”,他们在精神上、灵魂上都影响了祥林嫂,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封建伦理道德、礼教思想的驱使,致使祥林嫂成为愚昧、吃人的封建礼教思想的牺牲品。
案情疑点:
如果不生活在鲁镇,祥林嫂能正常生活下去吗?
祥林嫂死亡的真实原因是……
“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地里赶,是一样使她增加痛苦。”
——丁玲
《祝福》写于 1924 年,当时鲁迅曾以极大的热情呼唤辛亥革命,但不久就失望了。他发现帝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并未被彻底摧毁。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压在人民头上。他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正如他在《彷徨》前面题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四)作业:谁能拯救祥林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