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黑科技:揭秘古代中国的攻城方法与器械!

文摘   2024-09-04 09:44   贵州  

尽管也许是最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一再教导人们: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但事实上,城作为凝聚一个地方政治、经济和交通枢纽的中心地带,仍是历代军队所不可回避的问题。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古代所谓城池与城市,并非同一个概念。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大多数人印象里,似乎古代所谓城的概念,就是一通城墙包裹着若干居民地和各种官民之间所用的住房。典型如下面图。

然而实际上,古今中外,大部分城市都是基于农业而出现的。

简单来说,就是任何一座城市的周边,必定会有大量农田存在,不然不足以满足当地军民的日常消耗。


因此农业的形成,促成了人口的聚集和定居,进一步带来了管理和治安的需求。由此,城墙方才出现。


当然了,有没有完全脱离农业,而是根据政治或军事需要所兴起的城市呢?这当然也是有的。在偌大的帝国领土上,九州大的有诸如函谷关、山海关等天下关隘,亦有如大同、荆州等古往今来的军事重镇。

相对于政治和经济的考量,帝国在军事上的需要,反而是促成上述城市更为关键的因素。


不过本质上,即便是一座以军事目的兴起的城市。

除了极少数的天下第一关,大多数城市并不会完全排斥平民百姓的出现。


原因也简单,有这些常住人口在,能为军事要塞中的军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而食用本地自产的粮食,也必然要比千里之外通过漕运和行商高价贩来的更有性价比。


甚至来说,即便是后来十分推崇军屯制的朱元璋,随着时代的演变。大明的军户们或是变成实打实的庄稼汉,或者则是将土地贱卖给财阀和地主,但后者一般也不会自己亲自去耕种的。


也由此,在我们印象中那种一面城墙之下包裹着当地所有居民和农田的情况,其实是并不准确的。


《战国策·赵策》就曾记载: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城虽大,不过三百丈者。人虽众,不过三千家者。所以所谓国、城、邑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是一个相同的概念。

在诸如商周或春秋时期,小诸侯因为实力弱小,倒是也曾出现过,一邑即一城、一城即一国的情况。但这种现象实属罕见。在更多情况下,城和邑往往是分开的。


《司马法》就说到:“王国百里为郊”。“国,郊以内也。鄙,郊以外也。”居住在百里郊内的人,便称之为“国人”,其余的称为“野人”。


野人在某些程度上,其实并不算是国家的在编力量。

比如我们如果看春秋时期的一个小故事,秦晋韩原之战。


这个故事的开头,说的是秦穆公有一次去山里打猎。

本来大家玩得挺开心的,但突然秦军发现自己有十几匹马被人偷了。


结果后来秦穆公一查,发现原来是被一群野人弄来吃了。

见状,秦穆公手下纷纷表示,要杀野人以泄愤。


但秦穆公却表示,马已经死了,与其再伤人命,还不如送他们些酒,让他们开怀畅饮,过个好年。当然了,史书上说的是怕野人吃马肉,把身体搞坏了,所以送酒。


不过无论如何,等到后来秦晋在韩原开战,秦军一度被打得节节败退。关键时刻,是侧翼杀出一支大约300多人的野人军,才终于使得秦穆公转危为安。

同样的故事,春秋《左传》也曾经记载,晋公子重耳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翻译下意思就是,晋国内乱了,公子重耳不得已出逃在外。

一路上,众人实在太饿了,就像野人乞食。但哪晓得野人给公子送来一堆泥土,于是重耳大怒,欲抽出鞭子来打人。结果子犯就说了:这是人家要归顺你的意思。于是乎,重耳听到后恍然大悟,稽首还礼。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普通的教科书均把这里的野人翻译成平民或者乡下人。但实际上我们上面说了,野人实际上属于非在籍的,比国民的地位要低得多。


也正因为此,你看即便公子重耳都已经落魄到向野人乞食了,但一感到不爽,第一反应也是准备抽出鞭子来打人。由此我们说,野人地位在春秋战国时期之低下。


所以事实上,长期以来邑的人口反而是一个国家真正的在籍人口资源。在很大程度上,邑都属于“国”实质上的赋税和人口来源。无论是国家要进行财政募集亦或是军事动员,邑的数量往往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那有人会说了,那居住在邑的人们,又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是群居后,可以得到国家的安全力量的庇护,避免在野外与猛兽搏斗,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其次,大规模的定居人口,也提供了更多的贸易、食物以及工作机会。

但当然了,如果遇到个吧混账的国君,那就只能是苛政猛于虎了。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邑还是相对稳定的。

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就开始出现所谓内城、外城以及关厢的存在。

前两者比较好理解,就类似故宫和北京城,一个属于王公贵族以及城市中产阶级的居住地,后者则属于城市的外廓。

不过在比较小的地方,就会类似《权力的游戏》里,红堡和君临城外墙的情况。在这时候,普通老百姓想进红堡,完全要看君临城的安全局势,以及坐在王位上的那位黄毛,是否足够去乔佛里化。

那么,什么叫做关厢呢?

关厢这一概念源于古代城市的发展模式,是指城市建筑密度提高,用地向城门外、沿道路扩张形成的新城区。

一定程度上,这和日本战国的城下町有一定类似。

但在规模和富庶程度上,则是天壤之别。

这种情况最典型的就是北京外城,即所谓南城的出现。

这是因为当时明代北京的正阳门外商旅发达、人口也开始大幅度增长。且明代在此设有天坛等皇家设施场所,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度日渐繁华。

等到嘉靖年间的军事国防陡然紧张之后,干脆就开始建一个外城,把繁华的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关厢以及天坛、先农坛都给包起来了。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早期并非所有城邑都有十分规整的划分。

事实上早期城邑内的居民地,往往都是依据居住和商贸的方便而出现。


这点不同于大家玩《龙之崛起》又或《凯撒大帝》。

再是能干聪明的君王,或者说统治者,也是需要时间来不断发展其统治智慧的。


但随着时间的演进,就开始逐渐出现了“坊”。

《淮南子》中称:“堪,天道也;舆,地道也。”

以堪舆来确定城建,而城建需要符合天地运行的规律。

后者可能听起来有点玄乎,一般也对应我们古人所谓的“天圆地方”。这之中,最为出彩的就是长安城和北京城了。


不过,事实上因为中国地域辽阔,且各地山形不一。

为此实际各地的城池建设中,也会在各种矩形的基础上做一定的形变。


另外,四边形的城池由于四个对角往往在军事上最为薄弱,故而古人又在基础上,加强了角楼以及对角夯土的工艺。使得不至在作战中为敌突破。至于城门,则辅以瓮城来作为强化。

但即便如此,上述的描述事实上主要也是针对于大型城镇的。

在中国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是,幅员辽阔所带来的不仅有长安、北京、南京这样的古都大城,同时亦有大同、商丘、兰州、徐州这样的重镇。


除此之外,则我们还不能忽视的是各地的郡、县、乡、里。

而后者就更多形成了庄、坞、寨、堡等特色的地方防卫据点。

在这些据点中,有的为石砌碉堡,防御颇强。


三国时魏军大将许褚,其早年就是在战乱中聚集了数千壮丁和宗族,结寨自保,抵抗了近万土匪的进攻,后来才投奔曹操,走上了仕途。


不过除此之外,其余小的若干庄、坞、寨、堡也必然会有因为经济不振、或重视程度不一,而导致的土墙制和木栏制。后者,不会比《要塞》里的那种初级城堡强多少。

综上,古代中国的城,虽然也不乏因为经济和军事等目地而兴建的帝国重镇。但大多数情况下,城池和城市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在这之中,因为不同年代经济发展和军事威胁的差异,每座城的防卫建设也有若干差异。



可以说,历史上除了完整以城墙将整个居民地包裹的城池外,亦有分内城、外城,国中有国、城中有城的情况出现。不过上述主要针对于大型城镇,对于中小型城镇来说,则情况略有不同。


从理论上来说,小型城镇因为住户更少,则一般建造完整性的城墙要更容易些。但事实上,因为管理的需要和防止地方军阀化,则一般不太见得会让整个城镇全部被包裹起来。

另外,即便是数万人以下的乡镇,如果想要把其耕种的农田全部包裹起来,也是不太现实的(县财政才多少?)。故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区别国都、军事重镇和地方中小型城镇的不同种类,由此也才能理解为什么具体的攻防战术。


此外还有一定是,现如今我们大部分所能看到的古城,大多数是宋明后开始重新修建的。在这一期间,因为火药尤其是火炮出现后,城池的筑城工艺其实也发生了不少调整。

比如还在抛石机的年代,最理想的城墙实际上并非是现在看到的宽厚,而是高薄的。原因也无他,因为抛石机是呈弧线发射,多数时候其落点往往是倾向弧线和垂直,由此修筑高薄的城墙反而受力面会更小。

而等到早期火炮出现后,由于弹道更趋于平直,则这时候城墙反而要通过增强其宽度和厚度才能更好的抵御进攻。

当然了,这之中公孙瓒易京之战和东晋十六国时期的统万城之战也许是个例外。但这二者一个很大的相同点在于,其筑城背景已在中央政权崩坏的战乱时期。

而或许正因为史官们也觉得,公孙瓒和赫连勃勃的筑城法过于特别,为此才会在历史书上大写特写。比如在统万城之战中即讲到,该城始建于东晋义熙九年(413),夏国赫连勃勃役使10万劳力、历时7载建成。


整座城垣高约8,基厚30,上广10步,宫墙高约4,蒸土筑就,锥不能进,进则杀人,为此使得统万城被打造得异常坚固。


公元426年,魏军以数万骑兵对统万城进行首波试探性进攻,夏主赫连昌见魏军来攻,率兵出战,败退入城。魏军于城北大肆抢掠,俘、杀数万人,得牛马十余万,因城坚难下,遂徙其民万余家而还。


最终,魏军拓跋焘是在公元427年,以近十万军队诱引夏军出城决战,后乘胜,攻破统万城。

但由上来说,这肯定意味着,无论秦汉三国也好,亦或者东晋十六国也罢。大部分的常态化城市,并不都以赫连勃勃的统万城为修筑标准的。


而即便赫连勃勃的统万城,实际上规模也并不算特别大。

不然也不会被老拓,徙其民万余家而还了。按百度就记载,其城址由外廓城和内城组成,内城又分为东城和西城两部分,由东向西依次为外廊城、东城和西城。外廊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4700米。东西城中间由一道墙分开,东城周长为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


拓跋焘当年攻入后,就对随从们感叹到:“蕞尔小国,而用民如此,虽欲不亡,其可得乎?”

另外我们可以从统万城的3D复原图中看到,尽管统万城的城基是以夯土筑成,但它的敌台、角楼、栈道却是以木头为基准。这意味着和我们今天在长城看到的形状,还有若干的不同。


那么,古代的攻城究竟是怎样的呢?

实际上,整个中国乃至世界上,在火炮出现之前和之后,其攻城的方式与器具均是不同的。


概而言之,也像孙子所言,精明的军事家们往往并不选择直接攻城。而多以偏师诱敌追击,亦或是使用间谍来夺取城池。


典型的案例,如汉初韩信井陉之战,便是示弱于敌,使得赵军误以为汉军弱小,从而倾巢而出。最终韩信将赵军主力尽数歼灭。


至于用间,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则都算是这方面的行家。

前者往往在出征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即通过商旅来秘密刺探对象国领内的城防情况、驻军兵力、收买重要官员等等。

而后者则往往直接策反敌重要守将,或者以精锐部队扮作商旅,然后攻城时一鼓作气,直接拿下目标。


这里顺带说句题外话,古代权臣想要造反,除了收买禁军。就是设法提前将各个重要城门的守将,换成自己的亲信。而其中,有时候比如金吾卫、羽林卫、期门军等皇家近卫部队,并不直接负责控制整个外城,而仅控制内城和皇宫要冲。其原因也简单,这是避免禁军权势过大,得以挟天子而令诸侯。


比如三国时代,司马懿造反之时,就是因为其子司马师早年在内军里的中护军按插了大量亲信。以致司马懿得以在曹爽率禁军主力出城后,自领三千死士,迅速控制城内关键的武库和司马门等关口要冲。


而实际上,整个曹魏时期,禁军分为外军和中军两个部分。其中外军有中垒、中坚和武卫三营,而中军则分为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等五校,以及中护军两个部分。不过这里面中军五校,究竟是官职还是对应的特种部队,则颇具争议。

但无论如何,至三国、五代和宋元之后,禁军大多在统一管理和分权管理中一再摇摆。至清代时,则更成立九门提督,以专事负责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等京城九门的防护与管理。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清代的九门提督所管辖的兵员,并不完全就等同于皇帝的亲卫部队。

前者某种意义上,更接近于高级保安和外城守备部队。甚至后来九门提督所在的步军统领衙门,更兼负责缉捕、巡夜、救火、查禁、追犯、缉盗、捉奸等案件,凡徒刑以下更可以自行完结,而不必送交刑部。至于后者,则由满清八旗的旗兵担任,属于近卫军中的近卫军。


那么,城门如此重要,又该如何进攻呢?

在火药出现之前,冲车是最直接的手段。

《六韬·虎韬·军用》记载:“轴旋短冲矛戟扶胥,百二十具,黄帝所以败蚩尤氏,败步骑,要穷寇,遮走北。太公又曰:凡用兵之大数,将甲士万人,法用武冲大扶胥三十六乘,材士强弩矛戟为翼 ,一车二十四人推之,以八尺车轮,车上立旗鼓,兵法谓之震骇,陷坚陈,败强敌。”

《诗经·大雅·皇矣》:“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

由上可知,最早在商周和春秋时期,我国古代军队就已经发明了以巨木而制的攻城冲车。汉代景帝的阳陵南区更出土过一个锥形的物件。


其前锋部分共有五侧面,整体呈尖锥形,中部稍空,长23.2厘米,最宽15.2厘米,高13.1厘米。墩尾呈鱼尾形,长33厘米,外径为7厘米,尾部宽11.8厘米。一般认为,这是源自汉代的冲车发展。

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是否出现过类似《武经总要》的刀刃型冲车呢?这个存在一定争议,但一般来说由于在战国时期,尤其战国末期的攻城战历史上不胜枚举。为此,像秦军这样的久战之师,没理由不采用这种更为效率的冲车形制。

与此同时,有时候也不一定就是通过巨木撞击来破坏城门。

实际上利用篷车接近城门或城墙,然后再利用刀削斧砍,或者直接引火焚烧,亦是可行的。只不过相对来说,这更多被用于中小型防护本身有限的城镇了。

除此之外,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攻城器械,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度发达的阶段。后世诸如云梯、巢车、赣车、籍车、井阑、临冲、望楼等等,其原型均已开始出现在战场。


比较著名的例子,如《墨子·公输》里就记载,鲁人墨子闻听出楚国工匠公输盘,正在为楚国国王打造侵略宋国的兵器,于是便亲赴公输家盘中,以腰带围城,与其进行了一番战国时的兵棋推演。最终,墨子几乎化解了公输盘的一切攻势,并成功说服他和楚王,放弃了对宋国的入侵之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xiàn)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上面这个例子里明确记载的,就只有云梯这种器械。但通常认为,公输班还制造了其他的辅助武器,毕竟云梯虽好,可单靠一种秘密武器,就想破城灭国,似乎不太符合军事逻辑。


那么,什么叫做云梯呢?

以简易楼梯登城上房,古已有之。

甚至在现代军队的城市作战中,也还保留有就地制作简易梯子作为高层建筑攀登的内容。

不过对于大型城镇来说,攻城梯的制作往往因为高度原因,而对木材有一定要求。一般讲,就地取材制作的攻城梯,随着高度的增加,不仅携带更重,且在稳定性上也存在不足。


也因此,对于攀越中大型的城墙来说,云梯就显得比较特别了。

这种攻城器械主要分为车轮、梯身和钩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梯身可以上下仰俯,靠人力推动车轮运动。至墙边后,以倚架和梯顶的弯钩攀附在城缘边上,然后士兵们由梯身或者说飞桥快速上墙。

值得注意的是,云梯至少在发明之初,是具有相当的隐蔽性的。

因为在万军之中,攻城方可以通过在车上覆盖大量伪装物缓缓接近。然后至城墙边缘时,再突然冲抵目标角落,升起云梯。


也就是说,相比于其他的单人梯或排梯来说,云梯兼有稳定性好(重量大)、携带省力(有滑轮)、展开宽度足够以及隐蔽性和防护性的优势(可以上覆皮革包裹)。


与此同时,据《淮南子·兵略训》许慎注还曾说:“云梯可依云而立,所以瞰敌之城中。”这或许也是自云梯发明后的一种技术变种,即进攻方可以通过升起云梯,来窥探城中守军的情况。某种意义上,这和望楼倒有一定的功能相似性。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现如今我们看到的云梯图示,大多取自于唐宋之后。比如按《武经总要》的记载,唐宋开始出现的云梯,就已经更多采用折叠式,并以绞盘驱动。这和春秋战国时公输班的云梯,应该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那么,云梯有没有什么弱点呢?

事实上,想要成功发动云梯进攻,首先对于地形是有一定要求的。因为尽管云梯相对于其他大型攻城梯,可以用较少人力驱动。但一旦遭遇敌方堑壕、护城河或因地势自身的凹凸变化,就还是容易被破坏行动中的稳定性。


且随着战争的不断进行,人们也渐渐对于云梯的样式有了印象。

故而到了后来,事实上云梯和其他攻城梯应是同样采用,而非许多朋友以为的,中国古代攻城就光光只是采用云梯了。


另外关于护城河,最早春秋时期即已高度发达。

比如孟子就曾说过,“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而墨子和禽滑厘在城守各篇简著中,也曾对于城池攻防战有过精彩的讨论。


有必要一说的是,这或许是关于古代城池攻防方法和器具最为详细的第一篇技术性手册。文章太长,我就稍微截取一部分,核心来说,墨子大约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攻城的十二种方法。此即临、钩、冲、梯、水、穴、突、空洞、堙、蚁附、轒輼。

其中梯和蚁附不完全相同,都是利用大规模人力密集攻击城池。当然了,后者更多针对于小型城寨时,以徒手或简易工具辅助即可,而用到梯的情况,则一般更指大型的攻城梯。这里并不一定就必须是云梯,也可能是制式的大型梯,毕竟城池有大有小,指挥官还是需要应地制宜的。


而轒輼、冲即我们前面所说的冲车,一个是专门针对于城门的撞击,一个是以绳为脊,上覆盖有生牛皮,在靠近城下后,采取火攻、挖掘等方法破坏城门或城墙。

堙的说法,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指在敌城之外,筑土为山窥视敌情,然后逐渐逼近城墙,最终进攻方沿土墙冲入城内。但也有说法,是指代填塞城外壕沟、环城砌垒,从而围困城池守军的办法。说到这,有没有一种凯撒大帝的阿莱西亚之战的味道?

不过客观说,罗马军在阿莱西亚之战中建立的主要是用来围困城池的堡垒。这和中国军队用来作为攻城的堙,还是有不少区别的。


至于穴和空洞,二者也是土工作业,但前者更多指地下挖掘地道,或者是崩坏城基,或者是通入城内里应外合。而后者则是专指城墙上开洞。


不过也有说法认为,空洞专指挖掘地道,而穴攻才是真正的破坏城基打开缺口。毕竟现实不是《要塞》,士兵们直接用铁锹在城墙下挖掘,你不说挖不挖得动,一旦墙塌了,那这帮士兵不都得交代了?

而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更是以“黄帝登崆峒山”的典故为基础,认为“空洞”即“崆峒”,即这可能是一种类似钩爪的攀登工具。不过我个人觉得,这个说法可能性基本为0


最后,临一般认为是指攻城塔的一种,即所谓临车。


但和我们在《指环王》所见的那种临车不同是,中国的临车并不完全就是用来直接攀附城墙的。或者说,早期的临车和后来的临车,是有不少区别的。比如《淮南》云:‘隆冲以攻高’,盖楼车高足以临敌城而攻之,故亦名‘临车’。这更接近于今天我们对临车的一般印象。

但按现在一些临车的图示来看,这玩意儿更接近高阶的攻城塔,以大量刀具和弓弩手居高射击,远距离可杀伤敌城墙守军,近距离可堵塞城墙通道,掩护我军步兵推进。

不过当然了,目前我是没有找到这些图的原出处,我指并非来自现在网传的《武经总要》或者《中国历代攻城器械》《中国历代军事工程》的图示,而是最早的原始图解或文字介绍。


所以这也可能是我个人的意淫,但从逻辑上倒是有实现可能的。毕竟就像打《全面战争》系列一样,你光光靠几个攻城踏上墙,那大家拼的是兵力强弱。而如果其中以两翼攻城塔为阻拦,中央部分为突破口,则更符合兵家用兵讲究集中的原则。



好了,说到这。

或许有朋友会不满,怎么帝林你这介绍不按顺序来呢?

其实我开始写时,是想到有些内容,比如水攻,其实是个人应该都不难理解。所以准备挑其中一些不太常见的词组和器具来介绍。


但后来才发现,有些内容或许跟我们日常的理解,未必是一致的,于是这里先向大家道个歉,我们从头再来盘一盘墨子的十二攻城法。


先说水攻,谈到水攻,也许大家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战国鄢郢之战中,秦将白起水淹鄢城。亦或者汉末关云长,水淹七军,破于禁捉庞统。


这两类战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进攻方以通过杜塞守军城外的河道,然后挖开缺口,引天地之水冲击守军城垣,亦或以水围城,造成城内军民粮食变质、疫病重生,从而选择投降。


比如据《水经注》的记载,在鄢郢之战中,秦将白起见久攻不下,于是便决定引水灌鄢(湖北宜城)。此后大水从城西灌到城东,在一个叫熨斗陂的地方入注成渊,冲垮了鄢城的东北角,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故后来也称熨斗陂为“臭池"


不过,窃以为真实战场上的“水攻”,除了这种直接引河灌城的方法外,其实还有一种隐匿的下三路,那就是断绝城中水源,亦或水中投毒。


毕竟,尽管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古代的城池在修建时,就多有在城内建立地下水道,以及城中修建水井和蓄水池的设计聪明。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想成功引水入城,除了临河修建的城市外,其余的城池则必须在外围有较高的山势。故此,这就使得一旦被进攻方找到了水源,那其中投毒就并非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随着中国人在打井技术和城市规划上的进步,后来想在水中投毒则越发的困难。由此,这或许也是后来的攻城战之中,向水源直接投毒的案例较少,因而使得人们提到水攻,就更多想到的是关二爷水淹七军的壮举。



水攻之外,为突攻。

按中文用词的意思,即指出其不意的冲击城下。

比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郑国伐陈,以宵突陈城。这里的突,就有突然性或者说出其不意的闪击战味道。


而三国志魏明帝则记载:“诸葛亮攻陈仓为地突,欲踊出于城里,郝昭于内穿地横截之。”这里的突,则属于挖地道洞穿城内的概念。


不过个人认为,前者应该更接近于墨子的原始说法。

毕竟在中国历史上,突一词更多兼有出敌不意的强击味道。比如汉代突骑,即以持坚披锐、突击敌阵为主要的作战方式。

而水攻之外,所谓钩通常认为是一种钩梯,即类似《要塞十字军》东征里的黑袍武士,又或者《寻秦记》里的项少龙,用人力将钩子甩上城垣,然后攀登上城。

不过一般来说,这种依托于人力抛甩的工具,面对动辄十几米的高墙肯定是没戏的。而像不少电视剧中,以强弩射上城墙边缘,然后士兵们再依附攀爬上去,虽然逻辑上有一定可能性。但在实战中则未必靠谱。

首先来说,无论野战还是攻城,进攻方首重突然性。

为此,如果是大白天你射上城墙,那再是粗壮的绳索,它就算经得住刀砍,那也经不住火烧阿!!!而如果是晚上,能把钩子钉在城墙上的强弩,你可以想象其产生的动静将会是多大。


由此,所谓钩,除了指代这种依托于抛甩的软钩外,恐怕更指代早期攻城梯的另外一种形制,即顶部是附带钩爪的梯子。且这里的钩,或许未必都是与梯子直弯的钩刃,因为显然这种钩梯要在光溜溜的石墙上找到着力点并不容易(对木制城墙倒是有一定效果)。因此,其很可能是类似船只的抛锚,以多个弯钩,卡住城垛来增强梯子的稳定性。



讲到这,这里我们还必须说明下。

在大部分现如今描绘古代攻城的电影和电视剧中,攻城梯给人的感觉都是软趴趴的几根烂木头,守军士兵只需要徒手就能掀翻它们。


不过事实上,在真实的战场上,梯子的稳定性恐怕是要比之高很多的。其原因之一是,大部分的攻城梯在材料上会经过比较慎重的选材,粗壮程度并非现在剧组粗制滥造的临时产物。


其次,攻城梯底部往往要在城下打下地基,深入地底并覆盖泥土来确保稳定性,再加上攀登攻城士兵的体重。为此,整个攻城梯实际上具有相当的重量。守军对此,如果不依靠专门的长杆和多人一齐协作,是很难将其推倒的。


最最后,火炮出现之前。

整个攻城的器具上,还有一大发明是投石机和强弩。

强弩争议不大,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和韩国都以弩兵而闻名天下。


不过这玩意儿作为直瞄火力,一般来说得依托和守军城墙对等的山头,亦或者是为其修筑专门的土台。至于望楼、临车上能不能装载,理论上来说不算困难,毕竟这玩意儿不存在后座力。

中国古代攻城弩的问题在于,它是否存在有和类似罗马军团的蛇弩一样,除了抛射弩箭,也能发射小型石弹。按一般来说,以赞国人的智慧,强弩都发明了,没理由不采用小型的石弹。就像今天很多卖这玩意儿的,通常也是弹箭两用型,故而并非是太过高科技的东西。

查看古文我们也经常会发现,石矢如下的记载,由此说明上面两种“古典弹药”应该是被双方混合使用的。尤其这玩意儿相对弓箭来说,无论成本还是制作工艺, 都要更简单些,而且如果是实行的实心铁弹,或许能重复使用,说到底它又不存在炸膛的风险。



不过嘛,相比于攻城弩来说

中国的投石机却是一个比较充满争议的内容。

一般来说,古代中国的投石机长期依托于人力进行抛射,这和西方的配重式杠杆投石机有相当的区别。

毕竟单纯依靠人力的话,那一台抛石机动辄需要上百号人伺候,不然人少了,无法抛出太远和太重的弹丸。从而破坏效率上就要差得多。

但老实说看不少记载,又让我对这个观点表示疑惑。



比如按照《范蠡兵法》所述的,“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三百步。”唐宋时,更有单梢、双梢、旋风、虎蹲等等说法,后者动辄就是弹丸几十斤、射程百来步来起步。

另外正如我们所说,古代中国的攻城战其实并不算少见,那这么长期的攻城作战,没理由不催生聪明的中国人在物力学上更进一步。



不过,和这个观点不同的是。

在后来宋金之战和元朝襄阳之战时,当回回炮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战场,便使得军事技术并不算差的南宋守军一度惊惧万分。而这里所谓的回回炮,正是西方由扭力驱动的一种大型配重投石机。


《元史亦思马因传》传云:“亦思马因,回回氏,西域旭烈人也。善造炮,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与阿老瓦丁至京师。十年,从国兵攻襄阳未下,亦思马因相地势,置炮于城东南隅,重一百五十斤,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宋安抚吕文焕惧,以城降”

但有意思的是,《三国志·魏志·方技传》中也曾记载,魏人马均曾“欲作一轮,县大石数十,以机鼓轮为常,则以断县石飞击敌城,使首尾电至。尝试以车轮县瓴甓数十,飞之数百步矣”。


单从这段描述来说,这并非单纯由人力驱动的投石机,而更接近西方的扭力配重式投石机。当然了,历史上,马均的这个发明倒是很奇怪的没有被采纳。


另外说一下,历史上曹操在官渡之战所谓的霹雳车,其实是袁绍军队方面的称呼,而并非老曹自己取的名字。这方面《三国志·魏志·袁绍传》里就说得很清楚:“绍为高橹,起土山,射营中,营中皆蒙楯,众大惧。太祖乃为发石车,击绍楼,皆破,绍众号曰霹雳车”。


但如果上述所言非虚,那问题就来了。

投石机作为一种春秋战国就有见史载的玩意儿,怎么到了三国期间,反而让一众袁军士兵跟没见过市面的庄稼汉似的,直呼“霹雳”。



想来,这就只有如下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汉代的攻城技术出现了衰退。这种可能性并非完全没有,秦初统天下之时,曾经一度收天下之兵,那这时候各地的城防工事没理由不也拆了。

此后自秦国覆灭后,汉帝国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的主要敌人都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为此,汉军此时的大部分作战,主要是远距离的机动野战,这时候即便要攻城,也更多是采用就地取材的简易人力抛石机,而非大型的攻城器械。


至于两汉之间,尽管汉朝内部还是发生了诸如七国之乱、东汉昆阳之战等等重大战役。但前者从公元前154年开始,自三个月后就完成了战略目标,而后者昆阳之战王莽数十万大军攻一小小昆阳而不得,似乎倒是有点印证了汉代攻城技术退步的猜想。


然而问题是

那曹老板是咋就这么清楚,这古代的攻城器具的勒?



第二种,所谓霹雳车,和我们印象中的投石机可能并非一个东西。

霹雳车可能更接近于利用改良后的弓弩进行发射的直瞄装备,而并非以抛射的间瞄装备。

首先的证据正在《袁绍传》中的记载,绍为高橹,起土山,太祖乃为发石车,击绍楼。这里袁绍筑起土山和修筑高橹(大盾牌),由此这应该并非是一个很大的目标,而抛石机作为间瞄火力,其弹道是呈弧线状。

虽然受影视剧影响,我们大部分的感觉是,这种抛石会直接砸在城墙外垣或角楼上。但实际上,古代的抛石机和后来的火炮不同,其落点实际上是并没有那么容易被士兵估测准确的。


为此,如果想直接砸在城墙上,首先整个抛石机要比城墙矮。

而如果你想精准砸到城墙中部,或者墙根部分,那整个抛石机就必须更矮。但如此一来,这个抛石机就必须更靠近,且更短小。相应的,这又进一步会削弱其威力。


相比较来说,如果霹雳车是一种直瞄火力,则相对就比较说得过去。因为这玩意儿采用的是弓弩式的射击方式,为此所射石弹可以更为精准的打击土台上的袁军。而且弩机射石,声响更大,由此霹雳一说也更为贴切。


除此之外的最后一个佐证是,三国之后,霹雳车作为一种曹老板的发明,似乎就禁绝于史书之上了。但抛石机这种装备,却并没有在此后的各个战争里销声匿迹。


与之相反的,弩这种技术尽管在唐宋达到了顶峰,但在后来的元明则开始出现退化和停滞。这某种意义上,除了火药带来的新技术革命外,也更有可能是因为强弩技术作为当时的军事机密,而逐渐趋于失传。也因此,所谓的霹雳车不再出现,而是回回炮大显身手,就比较符合逻辑了。


综上,我们就介绍完了在火炮出现之前的中国古代攻城器具。

这里面还有两个没有讲到的地方,即神话武器孔明灯和天神鸢。

孔明灯作为一种武器的概念,最直接的体现是在电影《墨攻》之中。当时电影高潮部分,赵军乘坐类似热气球的玩意儿攻破梁城,一度使得这部前半段拍得还不错的古代战争电影,一下子有点神话了起来。

而事实上,即使在一战前,整个气球的主要军事用途,仍在于作为系留的炮兵观察哨存在。一战开始后,则由飞艇担任了部分空中轰炸,至于说利用飞艇和热气球来大规模运兵进行敌后直接打击,目前都还没有例子。


也因此,孔明灯的用途更多可能是通信联络,或者作为夜间照明来使用。值得一说的是,经典国产游戏《傲世三国》里面,孔明灯被用来打开视野,算是游戏里实现了玩家们对孔明灯的期望。

那么,有没有可能采用热气球附上可燃物来在敌方城墙和人员身上抛洒呢??嘿你别说,这在历史上还真有。但时间已经是在二战太平洋战争时期了,当时据说日本人曾经有过一个类似计划,准备组织大量气球飞跃太平洋在美国沿岸的森林中自毁,从而燃起大火。


单就古代来说的话,我个人不太认为,把可燃物通过孔明灯上天是可行的。话说你咋保证孔明灯上的火烛就不会反噬呢????



而天神鸢这玩意儿,有点类似原始版的滑翔伞。

只不过游戏《傲世三国》里,这玩意儿是通过弩床车来发射的。

真实世界里,史书上的确不乏关于古人制作类似翅膀的工具,来尝试像鸟儿一样在空中飞行。


最出名的例子,也许还得算春秋时的鲁班。

据说这哥们出门在外工作,为了和老家的妻子亲热,于是在家里鼓捣出一个木鸢。动辄就跑回家里跟妻子没羞没躁的干些爱做的运动。


结果时间一长,鲁班父亲就奇怪了,怎么儿子长年出门在外,这儿媳妇的肚皮一天天大了起来。难道是咱老鲁家头上出现了青青草原?


于是乎,鲁父便对鲁妻大加斥责,鲁妻委屈之下,只好说出实情。而鲁父惊奇之余,自然是不相信的,于是便软磨硬泡获得了乘坐木鸢的技巧。但等鲁父乘坐木鸢上了天后,却突然忘记了降落的秘诀,最终一去不复返矣。

不过客观的说,现代公认的滑翔伞最早还是出现在二战后的50年代。历史上,无论中外却也都有早期试图通过帆布、羽毛、木条进行滑翔飞行的尝试,但多数时候并未留下多少成功飞行的记载。


而且这时候的滑翔伞对于起飞平台的高度、长度均有相当强的要求,甚至于说就算在今天,如果当地的风力不理想,教练也会拒绝你上天。而古人在这方面,则是更吃力的。


至于大规模的滑翔伞战例,则最早也是出现在二战时候了。

但彼时不管是用来奇袭埃本艾玛尔要塞,亦或阿尔卑斯山之战中的突击部队,其乘坐的也并非是个人的动力滑翔伞,而是大型的滑翔机。


最最后,古代中国还有一些不算太出名,但确也别具特色的兵器。比如典型如双鹘车。这玩意儿我个人认为,主要功能在于填塞城道,或者破坏城垛的木制结构,使得守军失去掩护,或者堵塞其增援部队。但也有说法是,可以直接杀伤垛口守敌。在大部分的影视剧作中,这或许是最不为人所知晓的攻城武器了。

那么,一场完整的古代攻城应该是如何进行的呢?

首先,只要有可能,任何兵家都会尝试在战斗爆发之前,即设法派出间谍混入目标城池中,或者贿赂其高级将领,或者绘制城门口的布防情况。

在理想情况下,以骑兵配合城内间谍分队快速突袭拿下城门口,是对于城池最快的闪击方式。


而如果已经失去了这个先决条件,则战斗就开始转而进入到攻城阶段。此时进攻方指挥员需要再次审视该城的守备情况,并盘算是否值得进攻。


不过比这些工作做得更早的,则是将城池进行围困,并建立初步的拦阻措施,以避免守军突围。这一点,电影《墨攻》开初其实做得是挺不错的,赵军那个愣头青将领率骑兵先行,即是对守军的震慑,同时也是断绝其交通。


再然后,当进攻方最终决定以进攻夺控城池之时。

则指挥员需要确定目标城池的弱点,以及我军所选择的主要方式。

在这个问题上,古代史书记载的比如张巡守睢阳,亦或者郝昭对决诸葛亮的陈仓之战,似乎给人的感觉都是大家在打回合制。即先后出招。

然而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攻城一定需要分轻重缓急,主次重点。比如为了掩护我方的地道主攻,那军队亦需要在正面大造声势来避免为敌识破。

同样的,即便是以攻城塔蚁附登城,也并非全面战争一样的,随便找两个地方摆上就完。首先你得确定哪一段是敌弱点?哪一段道路的地形时候攻城塔的推进?尤其推进之时,如何避免被敌军识别我方的攻击方向?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攻城,同样是需要讲究计谋和策略的。

甚至我们在上面介绍的各种兵器,也并非是独立使用,而是混合进行,否则则难以成功。


火炮时代

需要说明的是,在身管火炮出现之前。

整个古代中国乃至世界上的攻城战中,攻城技术就已经发生了若干的改变。

这一期间最为明显的,是采用了更多的化学武器,而并非上古时的冷兵器。



其中首先采用的是具有爆炸和燃烧属性的空心弹,这些弹药或者以挖空的石弹填充,或者则是陶艺的瓦罐装备。在燃烧物上,究竟此时古人是否已经知道合理采用硫磺、石油尚有争议,但宋元时期火药和大量具有燃烧属性的弹丸,的确已经可以通过回回炮来进行抛射。


而这就造成了对守城方的重大压制,据记载:元军在襄阳城外布巨炮,“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虽然说古人记载的确有喜欢夸张的习惯,但应该说这还是有一定依据的。

另外,元军在使用回回炮方面造诣颇多,在1346年的卡法之战中。元军以大量尸体抛射卡法城中,当时守军对于人造瘟疫的概念还很陌生,为此军队并没有第一时间对元军抛进来的尸体进行处理。


几天后,卡法城内开始爆发瘟疫,大量军民不是死亡,就是乘船四处逃向欧洲其它地方。据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后来蔓延整个欧洲的黑死病。


至于说通过抛石机发烟,这个多少有点类似现代装甲步兵冲击前的烟障掩护。但客观来说,这在古代有那么点得不偿失。


因为事实上,首先古代作战为便于指挥,部队需要通过金鼓旗号来完成敌我识别和部署调整。为此,在己方阵前发烟会影响后方指挥员的判断。


而在敌城楼和墙根发烟,虽然理论上这可以遮蔽守军视野。但同时也阻止了己方弓弩手的有效瞄准,真要不要命的对城墙上进行覆盖式的持续箭雨压制,从经济上来说也不太划算。

再有一点是,古人对于风向的掌握并不如现代人一样的精确。

因此一旦风向发生改变,那贸然发射的烟障于进攻反而得不偿失。



最后,电影《墨攻》里面,刘德华指挥梁城军队用某种类似秸秆的玩意燃烧,从而形成呛人的烟瘴。这个我不好说它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但大部分烟雾更多是向上飘,而非向下沉。所以即便有这种玩意儿,更多也应该是在城脚上部署,而非直接挂在城楼。

至于用大粪来覆盖房屋,以避免进攻方的火箭攻击,这个的确是存在的。唯一我是好奇,要满足一座城大部分房屋的顶部均覆盖上这玩意儿,这城内得挖上多少茅坑,平常得收集多么大量的屎尿储备。。。。。。。。尤其你还得保证它一直是湿的。。。。。。。。


再一个是,古代粪便其实属于比较有价值的资源,因为庄稼要活得好,这玩意儿属于最早的化肥。甚至于说,这玩意儿还形成了若干产业,以至于民国时它还属于地方黑社会组织的重要收入之一。

而等到身管火炮出现后,整个攻城和守城的技术,就开始出现了重大改变。这时候由于越来越多的直射火力加入,原有的高薄式城墙便开始显得很脆弱了。


于是乎,聪明的人们开始修筑大量以宽厚的夯土作为城墙,又或者则是在原有城墙的另外一边以大量泥土累积,避免城墙为火炮所洞穿。


不过客观来说,火炮的出现对于旧式城池真正的威胁在于,大部分冷兵器时代的城池角楼,往往趋于窄小。整体城郭也相对矩形和平齐。这在冷兵器时代宜于消除射击死角,并相互掩护。但在大规模的炮兵出现后,旧式的角楼就显得十分突兀和脆弱了。


而由此,欧洲后来出现了以棱堡或六角堡为主体的新型工事,中国方面则在明代之后,清军再没遭遇到和明帝国使用同等规模火炮的对手,故而一度导致满清并没有发展出欧洲的棱堡或六角堡类的防御工事。


清末,由袁世凯打造的北洋军曾经集中国近代军备最佳为一身。

其由六镇发展出来的北洋六师,其每个师有火炮54门,这个数量甚至于后来的国民党蒋式中央军也不能望其相背。

但民国开始后,为了削弱各地的分裂势力,曾大规模破坏明清时的旧式城墙,以美其名曰:天下太平。然而很快随着袁世凯称帝暴毙而亡,军阀间很快开始混战近二十年之久。


而这一时期,中国大地上再也没有一个政权,有能力、有财力可以修筑如此大规模的棱堡防御工事。与此同时,世界上的火器技术和大规模堑壕使用,又使得攻城作战出现了新的变化。


在这一时期,随着大量新制火炮、永备工事、堑壕体系的引入,

同时因为人口的进一步膨胀。想靠单一暴露式的棱堡炮台来进行防备已越发不太可能。

更何况此时的火炮,已更多通过采取炮镜、数学计算得到更为精准的射击诸元。由此无论是简易射击法、交叉射击法、落点(成果)射击法等操作,均可以让炮兵采用间瞄射击,在距敌5公里以上即完成火炮的发射。

由此,此时对于守军火炮来说,利用地形的遮蔽来构筑隐蔽炮位,会比直接放在棱堡上更具性价比。而且别忘了,此时火炮的装药技术和爆炸技术有了更大的进步,开花弹大量取代实心弹丸,火炮也往往强调分散布置,而棱堡在这方面却是相反的。

最后要知道的是,欧洲在法国沃邦之后,逐渐也发现了通过土工作业能很好规避棱堡上固定炮台的射击。于是乎,欧洲人几乎是在19世纪中叶,就逐步停止了棱堡的建设和使用。

不过需要承认的是,在此时的中国战场上,依托旧式城墙进行防御仍然是大量存在的事情。这主要是北洋之后,中国战场上实际分裂成了若干混战的军阀。


虽然诸如奉系、直系这些军阀动辄能出动几十个师、近几十万的兵力。但彼时在师级火炮的装备数量上,却远小于北洋时的六镇。而由此,守军仍可依托城墙进行防卫,且这一时期也逐渐出现在墙外挖掘堑壕,形成环绕城池的外部防御工事。


对此,进攻方除以火炮集中轰击外,使用最多的则是爆破和坑道作业。这个技术和古代的穴工有一定类似,但实质上已经不需要部队进行长距离的地下作业,而更多集中在城门口或城墙根上,以计算后的炸药包完成爆破。另外,这一技术也被通常用于爆破堑壕外的铁丝网。


好了,综上,我们就讲完了中国攻城器械的发展。

总而言之,也像中国其他兵器一样,古代中国的攻城器具曾经一度达到世界的顶流水准。这主要的原因,除了咱老祖宗的聪明才智外,同时也是被广泛的战争所逼出来的无奈之举。

与此同时,中国古文中强调文笔简约精炼的风格、旧式工匠的保守传承、皇家官方的统一管理,亦使得不少先进技术一度失传。明清之后,由于闭关锁国等一系列内外因素。中国对于以科学化的工艺打造武器装备和军队组织,更是变得越发难以理解。

最终,当1840年英国佬乘坐新式战舰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之时,当地的官员惊惧于这些器械的神奇,只能冠以黑魔法来演示自己的无知了。


奇正兵机
全网唯一成系统介绍,从班排战术分队到战役战术、后勤兵谋的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