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林彪(5)-关于参考资料的说明

文摘   2024-07-05 14:01   贵州  

写林彪这个人物不太容易,因为勾幺三之前,他的形象已被塑造成神。而在此之后,不仅他自己人鬼难辨,其相关文献也是讳莫如深

 

也正因为此,有朋友提醒我。

在选择资料方面,应该尽量选择勾幺三之前的。

 

不过事实上,这其实也是另一种极端。在造神的年代,难道就不会为了保持领袖的形象,而有意进行一些筛选吗?

 

就比如土地革命战争期间,现在中文网上能查到的林彪最早的文章,已经是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的《论短促突击》。但此前他打仗,难道是连篇作战计划都不用写的?

 

甚至连著名的《论红旗还能打多久》,如今我们能看到的,也只有教员的回信,而完全看不到林帅的原稿,岂非咄咄怪事。

 

 

当然了,我这次写林帅的历史,主要是探讨其用兵之道。故而关于这里面大家都懂的道理,倒也不用过于执着。

 

只是偶尔想来,研究我国这么一位著名的军事统帅,你却只有在日本网站上才能找到相关的资料,实在多少也让人唏嘘。

 

此外,如龚楚、李德、博古,乃至后来的张国焘等等。这些人从党史来说,不是叛徒就是坏蛋。但这是不是说,这些叛将的东西,就完全没有参考价值呢?

 

其实拿龚楚的回忆录来说。

很大程度上,他的书倒是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少有能把红军具体如何进行战斗部署、如何安排行军序列等等细节,给彻底讲明白的。


也正因为此,在选择上,除了当事人的主要回忆录和文献方面外,我同时也会尽量搜集其下属,乃至敌对方主要军事将领的相关资料。

 

 

目前而言,《刘伯承军事文选》《陈毅军事文选》《毛选内部版》《贺龙军事文选》《龚楚将军回忆录》《我与红军》《彭德怀自传》《朱德军事文选》《周恩来军事文选》《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土地革命战争》《李德回忆录》《张国焘回忆录》《中国工农红军系列战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地武装起义》《中共组织史资料》《土地革命战争初期若干问题》《浴血罗霄》是我研究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国共高层关于战略和战役部署层面的主要参考。

 

而《粟裕回忆录》《邱会作回忆录》《黄永胜回忆录》《聂荣臻回忆录》《聂荣臻军事文选》等等,则主要是从中下级指战员和基层战士的视角来看。

 

至于说

《红军反围剿史料》《红军初创时期游击战争》《白崇禧回忆录》《陈诚日记》《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期间编制及战术发展研讨》等等系列论文合集,则算是其中的补充。

 

事实上,研究土地革命战争的早期战事。让人比较头疼的,是当时的我军缺乏电台,为此通讯主要依靠来往信件。但这么多年下来,除了少数信件还有留档外,其他的不是已经遗失,就是被封存了起来。

 

为此,很多关键的军事决策,其实你很难从现有的电报和文献中看明白。

 

比如我们都知道,南昌起义主要由周恩来总理、贺龙、叶挺等人领导。但在南昌起义各阶段的重要军事决策上。我们却很难说得清楚,这之中究竟有多少出自周贺叶,又有多少出自当时的智将,即时任总参谋长的刘伯承。

 

 

 

 

而事实上,刘伯承元帅正是在南昌起义失败后的192711月。按党的指示,前往苏联高级步兵学校进行学习的。那这一段经历,是否又促成了他后来,之所以如此致力于翻译外军资料和条令呢?

 


讲到这,还需要解答一下部分群友的后台留言。在前几期的文章中,我提到,红军此时仍主要是以排枪和冷兵肉搏为主要的战斗方式。

 

这种排枪战术,并不就是19世纪拿破仑时代,那种使用燧发枪的线列步兵。而是更接近于1860年普法战争时期,普鲁士所采用的小群散兵战术。

 


即以一个步兵营为例,在主力之前,会由若干的猎兵等轻步兵构成散兵线(一般来说是营的一半或三分之一),以疏散队形先行与敌接触。



他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削弱敌军的战斗力量、破坏对方的战斗队形。并为主力的投入,或者说最后的刺刀冲锋,创造条件。

 



 

在这个点上,对20世纪30年代的红军更不利的地方在于。红军的步兵不仅携弹量更少,且刺刀也装备不全。为此,红军往往无法进行长时间的火力输出,凡进攻战均必须一鼓作气。

 

而也正因为此,在红军基层的连队中,除了保持75条枪的配额外,同时也保留了若干梭镖兵和徒手兵。

甚至在龚楚和陈毅的回忆录中,我们也能看到。红军曾经给每个步枪班都安排2梭镖兵,以此来弥补战力的不足。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时的红军是无法使用,也无需使用,后来大名鼎鼎的三三制战术的。毕竟在当时,国共双方的火力密度,从世界的眼光来看,那都还很贫弱。

 

 

讲到这,我这里多提一句。近些年来因为营销号的传播,使得三三制这个普通的战术形式,已到了被奉若神明的地步。



但要知道的是,三三制并非是多么天下无敌的存在,同时我军也并非所有部队都普遍采用。

 

实际上,直到1956年以前,我军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被所有部队都广泛接受的战术条令。



即便在是三三制神话吹得最多的朝鲜战场上,志司(志愿军司令部)自己就曾专门批评过不少参战部队,在战斗中不注意战术,队形密集,遭敌杀伤。


那说这么多,是为了证明什么呢?

首先,我个人认为,对于当时中国军队普遍的装备和战术,远远落后于世界的客观历史事实,我们没有什么好避讳的。



1932年之前,整个中国军队里,甚至只有直系军阀吴佩孚的少数精锐部队才拥有完整的头盔(即锡盔旅)。




而战术战法上,20世纪30年代的各国不仅在步兵的装备和战术方面,已经逐步由纯步枪连,演变成围绕着轻机枪、冲锋枪、步枪互为协同的现代化步兵班组。


同时,列强们还纷纷开始尝试建立,围绕着坦克装甲车辆、摩托化步兵、炮兵、空军,而进行的合同战术理论。


就这个角度上来说,不仅是土地革命战争期间的红军,甚至于就连国民党方面最为精锐的部队,总体上也还是落后于同期世界发展的。



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留学归国后的刘伯承元帅、左权将军等人,才会在戎马倥偬之余,花费那么大的精力去翻译外军的各种条令。毕竟出过国的他们知道,世界军事的发展进程是如何的迅猛。


说到这,很多普通人可能未必能理解其中厉害。那我们就以一个未经训练的普通人,跟一个经过正规训练后的士兵,在地形地物利用上的差距,来看看其中所反映出的问题。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未经过正规训练的普通人来说,他不仅不能正确利用掩体和隐蔽物,甚至可能都未必知道掩体的真正意义。




不过然虽如此,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期间的红军,亦或是军阀部队。在这个频繁和剧烈的战争中,亦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战略战术,或者说战争指导。



对军阀而言,无论是直奉战争,亦或是直皖战争。本质上,大家都是对于既定职权的争夺。在双方彼此利益纠缠甚多的情况下,非必要,都不会致对方于死地。


也因此,我们看军阀战争期间战败的一方,往往都会进行通电下野,而等后面机会来了,再重新出来争天下。



是故,颇为讽刺的,尽管军阀战争对于底层人民危害无穷。但他们彼此暗地里,倒形成了某种“礼仪共识”。即对于通电下野的一方,非必须,万不能下死手,否则必将为其他军阀所不耻。



而在这一众的军阀中,蒋介石和张作霖无疑都是其中佼佼者。这两位都十分善于,通过军事打击和金钱贿赂,来逐一将对手进行分化瓦解。



至于其军事力量的强大,则主要建立在各级主官个人的性格特点,以及地方财源的稳定上。



这之中,一般出身边塞和贫寒地区的军事将领,往往会表现出善战耐劳和与官兵同甘共苦的品质(后者是相对其他军阀来说)。比如吴佩孚、冯玉祥、白崇禧以及后来的傅作义等人,就均属其中的佼佼者。


但这样的部队,其组织代价也是十分高昂的。其战力的核心,往往只能依靠将资源集中配置给少数骨干部队。如吴佩孚之锡盔旅,白崇禧之第7军。



以优点而言,由于资源的集中保障,使得这些部队往往装备良好、专业程度也较高。但其缺点是,一旦遭遇重大失利,其损失往往难以挽回。



在这种情况下,军阀们往往习惯以其他友军或民团,充当用于一线消耗的炮灰。待大局能确定的时候,再派出自己的嫡系部队,做最后一击。



至于工农红军,客观来说,它是一支兼具政治和军事双重任务的军事力量。即在保卫革命成果的同时,还负责发动和武装群众,以建立新的根据地。



这些根据地为工农红军,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存物资和后备兵员。与此同时,也形成了若干信息节点,为工农红军的情报系统提供支持。


 

与此同时,红军主要活动的湘赣地区,以山地为主要特征,这使得缺乏重武器的红军,反而在此有较强的机动能力。在《粟裕回忆录》里,粟大将就曾回忆他当兵早期,其日常训练的科目之一,就是跑步冲山。

 

当然,关于这点,也有朋友说。当时的国共双方,普遍都没有大规模的身管炮兵单位,其较大口径的75山炮,全重在350-450之间,一般四匹马就能驮载。为什么说,单单是红军机动能力就更占优势呢?


 

这个说法,可能没有考虑到下述几个因素。首先是,近代中国军队有系统的首次建设和改组炮兵,是在北洋军政府时期,更确切说是早期。


在这一阶段,由于全国基本统一,故而北洋政府有余力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全面设计。

 


然而可惜的是,随着袁世凯称帝后暴亡,留下的是一片军阀混战的时代,而原军备建设方案也终付流水。


在这一期间,为求迅速获得战争的胜利,军阀门普遍亲睐更旺盛的火力,同时又因为各自财力的不同,所以购买来的大炮往往也是五花八门。

 


而北伐战争开始后,虽然革命军获得了不少苏联的援助,但彼时装备仍然混乱。


大致在1928年中旬,国民党蒋介石方面编有8个炮兵团,其中3个是瑞典卜福斯式75山炮,1个是105榴弹炮团、2个是38式野炮团、1个是德国75野炮团。至于迫击炮方面,情况也与之相差不大。


 

当然了,你可能会说。

国军之所以青睐大口径的身管炮兵,是因为军阀战争期间,双方都以争夺城镇居民地为核心。故而,精度和威力更强的身管炮兵,自然会更受重视。迫击炮毕竟作为曲射火力,在对工事的杀伤效果上要差得多。


 

其次的问题是,即便是重量较轻的迫击炮,要持续供给它的火力输出,那弹药的消耗量也是惊人的。而这点,就又涉及到另外一个话题,即国军的后勤运输上。


 

以一门卜福斯式75山炮为例,其行列全重894KG、放列全重800KG.理论上,这样的一门炮可拆成8个部件,以同等数量的骡马就能驮载。

 

但事实上,首先炮兵的拆解并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每个不同的部件其重量不可能均等划分。其次,当时全国的马政废弛已久,我国骡马的驮载能力有限,不足以满足这种机动方式。

 

至于说在上述拆分的基础上再行拆解,理论上有一定可能。但你别忘了,炮兵作为一个技术兵种,在战时的快速部署十分重要,而你把炮兵拆得过于细碎,那有考虑过战时快速组装的问题吗?


 

也正因为此,国军的机动必须依仗山区中有限的道路。

而糟糕的政治组织,又使得他们无法获得红区的人民支持,为此进一步压缩了国军这方面的能力。

 

 

那么,为什么军阀部队,就不能也建立这样的根据地呢?毕竟说起来,军阀往往拥有更多的财力和物质基础不是。关于这点,欢迎大家在底下留言讨论。


你不知道的林彪(4-什么叫懂政治?

你不知道的林彪(3)-从正规军到游击队

你不知道的林彪(2)-何为将道?

林彪的将道-序言1

好了,今天我们就说到这。

我是帝林,请期待下集。

 


奇正兵机
全网唯一成系统介绍,从班排战术分队到战役战术、后勤兵谋的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