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科技与文明无关

文摘   2025-01-19 11:30   河北  

点击上方 云何此生  关注我


在《智慧与生产力无关》文后有读者留言:

请讲讲文明,文化,智慧的定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生产力(科请教技)之间的关系。我是想让您系统的阐述科技与文明无关这个论断。但需要沥清这几个词的定义范畴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文明有两种词性。一种是名词,没有褒贬义,指的是宏观角度人类族群的生存形态,包括物质生产方面的,更包括思想观念方面的。比如: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华夏文明,非洲文明,等等。

一种是形容词,是“野蛮蒙昧”的反义词。

对“文明”最常见的错误,就是用错它的两个词性。比如有人说“没有文明的冲突,只有文明与野蛮的冲突”,就属于这种2B用法。

文化也有两种词性。一种是动词,以文化之,不常用;一种是名词,指的是人类独有的思想成果,是“文明”的思想观念方面的具体表现。比如对猪的忌讳,属于伊斯兰文明区中的一种伊斯兰文化。仁义礼智信,属于华夏文明区中的一种华夏文化。

评判不同的文明和文化,终极标准是它是否更接近智慧。

智慧,是指人类思维活动的终极的聪明什么是终极聪明?就是能让人类“度一切苦厄”的思路。

不同的文明和文化对此有不同的理解。

一神论宗教的智慧,是敬虔拜神,最终由神接到天堂;

启蒙主义者的智慧,是人生没有意义,有生之年尽量多体验、多享受,最后人死如灯灭;

华夏文明的智慧,是无神有道,天人合一,菩提内求,究竟涅槃。

对智慧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不同的伦理、道德、法纪体系,也就是不同的文明形态。这些都形成于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时期,因而可见它们与科技无关。

另一个证明,是许多大科学家和大哲学家最终都归入了禅宗和道家思想。如休谟海德格尔、弗洛姆、爱因斯坦、玻尔。

智慧,是“度一切苦厄”的思路,不能“度一切苦厄”的,都称不上智慧。名词的“文明”,配得上形容词“文明”评价的,只有那些契合这种思路的。

从形容词的“文明”来看,科技更与文明无关,因为科技所走的必然是“外求”之路,这条路只能是表象世界中的无穷折腾,与“度一切苦厄”背道而驰。古代中国厌恶“奇技淫巧”,就是这个原因。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好文连读

四句话看懂西方文明

讲墨家的都是祸害

三本主义是中西对立的本质

自由的敌人是什么?

少读点书吧

反人性VS反人类

什么样的政府可以骂


云何此生
诸法空相 借假修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