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云何此生 关注我
前天转发一篇文章民国大师,不过是一群败家子。
有读者留言称:各个学科的创立者,几乎都是民国时期培养出来的,还是多看书,别乱讲,遗(贻)笑大方。
没错,中国当下各个现代学科都是清末民初时期建立的,但这与我转发的那篇文章是两回事。
所谓创(建)立各个学科,是当时西学东渐,从学术研究、学科教育等方面模仿现代西方的成就。这是一个民族国家补齐短板、增强实力的努力。
但那篇文章重点说的是“思想文化”层面,那些民国“大师”多数是主张废黜华夏传统的道德、伦理、哲学,全盘西化的,甚至要废除汉语汉字。
为什么说这是两回事呢?
因为建立学科的目的是要在硬实力上强大自己以救亡图存,而“思想文化”却是决定一个民族国家对“文明是什么”的理解,以及文明道路的选择。
多数民国“大师”对自身文化全盘否定,认为只有全盘西化才是这个民族的出路,模仿西方建立各个学科其实也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努力。一个世纪的发展证明,在硬实力上补齐短板甚至实现反超,这确实是一条必由之路。
但问题在于,硬实力并不是文明的方向,打个通俗比方,就像西毒欧阳峰武功天下第一,但他绝对不是文明的方向一样。
这个道理,在一百年以来都少有人懂,因为人类更习惯以硬实力论成败,而像老庄那样反此道而行之的人极少极少。
民国“大师”们也是如此,他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贬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1840年以来感受到的西方硬实力的强大,被武力折服之后继而深入了解西方文化,自认为找到了西方强大的原因。也就是说,“大师”们主观上也是追求真理和正道的,但遗憾的是,由于哲学能力太差而成了客观上的“败家子”。
不过这几年随着东大硬实力增长,更重要的是犹撒世界种种邪恶的曝光,反思这个问题的人越来越多。
好文连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