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课标,学科育新人”名师大讲堂——邵建成省优能工作站成员学习风采

文摘   2024-09-12 22:50   陕西  

写在前面

9月12日,由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小学校长理事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名校+”承办的陕西省“践行新课标 学科育新人”名师大讲堂活动在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精彩启幕。

邵建成省优能工作站成员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工作站成员张丽老师执教了示范课《父亲、树林和鸟》。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本次活动中老师们学习激情高涨,受益匪浅,在工作站内迫切分享了彼此的学习心得。


工作站成员学习心得

吴昭:9月12日下午,骄阳秋日,微风徐徐。我有幸来到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参加陕西省“践行新课标 学科育新人”名师大讲堂,聆听了来自陕西省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名师大讲堂。四位名师虽然授课学段不同,授课风格不同。但是都贯彻了义务教育新课标,构建了融洽自如的、充满活力的课堂。其中王林波老师的课堂《只有一个地球》给予了我极大的启发,让我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们的首要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无疑是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示范课的学习,我明白了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要学习新课标、学透新课标,将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贯穿于课程始终。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始终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注重学生思维能力提升。

在课堂实施中,我知道了可以整合学习目标,设计大单元教学、跨学科教学。王林波老师将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只有一个地球》和《学写倡议书》进行整合,在课堂上既完成了说明方法的学习,也让学生实践了应用文的写作。

在课堂生成上王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直径和半径互换计算,实现了跨学科学习。这样做既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地球的体积大,又提升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通过设定学习任务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理清了文章层次,落实了语言运用。如王老师在课堂上采用追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度思考,逐步搭建系统的自主性探究体系。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明白教师应该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体验,围绕着学生实际学情,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指导。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今天名师大讲堂活动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启发,学生思维能力应从不同方面培养提升。教师可以从语言应用上,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如王林波老师在《只有一个地球》教学中,对学习任务实行细节追问的方法引发学生产生新的思考,逐渐搭建起学生系统性自主探究体系。

感谢工作站给老师们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海无涯,我辈应积跬步、勤为舟,方以致千里。

吴培琳:郭老师的《古人谈读书》这节课,我深感受益匪浅。郭老师的教学方法独特且富有创意,他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们自学、同伴协作,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大意,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思辨性阅读环节,郭老师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发现句子间的联系,把握主要观点,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提升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深度。

最后,围绕情景任务,郭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们感受用否定句式阐释观点的方法,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新颖又实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总的来说,郭老师的这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方法独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是一堂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质课。

石硕:今天,我有幸聆听王林波老师《只有一个地球》的优质课程。

课堂上,王老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从自主阅读到小组讨论,再到全班分享,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确保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并深入理解课文的核心思想。特别是课堂上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清晰流畅,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目标,师生之间的互动默契,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仅关注整体学生的学习效果,还特别关注性格内向和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鼓励,提高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堂课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还要具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真诚的关爱之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成为既懂知识又有情怀的人。

此次听课经历让我深感一名教师的责任重大,不仅要教书育人,更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公民。

 刘赵晶:胡老师的《绿》生趣盎然,将诗歌与想象巧妙结合,以图片为抓手,帮助孩子思考。多读、美读,将读诗落到实处。对于诗人的介绍,抛却集中了解,边学边介绍,一点点补充资料。让学生在了解的过程中,对诗歌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黄蓉:王林波老师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让我深刻体会到:要教会学生在方法中真实学会方法。

在学习第二段说明方法时,王老师没有机械的让学生说用到了什么说明方法,而是让学生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将半径数据换成直径再读,补充太阳相关资料,让学生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练写句子,在练写中加强对作比较说明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在学习三、四自然段时,学生在发现“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而形成的”这种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后,补充煤炭形成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仿照着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自己练习说一说。在整堂课中,说明方法就在这样的听、说、读、写中加以落实,且不留痕迹,润物无声。

站长如是说

学习结束后,邵老师对大家今日的学习进行了指导与点评,他说:“对待每一节课,每个人看法不尽一致,但我们要有最基本的、最能体现好课的前提性标准——以生为本!例如,一节课有多少时间是学生参与的活动,有多少时间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师是否是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策划者、启发者,然后再去考虑哪些环节能体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一节课学生真正能得到什么等等。今天的七节课,一个微报告,只要有一个老师的一个点让我们有所触动,带着这种触动和启发去深究,我们的研究就开始了,进步也就快了......”

结语

“践行新课标,学科育新人”,人人争做大讲师,本次活动名师荟萃,我们都是受益者,我们将以本次学习中获得的理念与指导在自己的课堂中加以尝试和实践,为教学成长赋能。

文字编辑:王海玲

终极审核:邵建成


邵建成省优能工作站
教育教学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