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教与学的现实思考
“学习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求知的火花。”
—— 苏格拉底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 威廉·巴特勒·叶芝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 —— 约翰·杜威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孔子《论语·述而》,“愤”指心里想弄明白可还是不明白,“悱”指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的状态;“启”、“发”则是开导、启发的意思。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当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时,先不要去开导他;当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时,也不要去启发他。
回溯历史,几千年前,孔夫子在教育其弟子时已经践行了“启发式”教学,在理解了这句话的真正内涵后,我不禁为老祖宗的智慧而俯首,同时也为当下的教育而汗颜。实施素质教育以来,课程方案明确提出了师生各自的角色,教师是引导者和协助者,学生是主体和中心,学习的过程应由学生主动探索和体验。
然而,几千年过去了,在现实教学中,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呢?答案是否定的。“愤”与“悱”是零星闪烁的光;是大师课堂上迸发的智慧火花;是普通教师课堂上遥不可见的瑰丽。它显得那么孤傲而冷清,生人勿进。而在这种孤傲与冷清的背后,实则隐藏着对教育本质的忽视。
现实情况是:当下的教师明白启发式的教,也明白启发式教学对学生“学”的真正意义。然而,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往往在学生未能深入思考前便急于给出答案,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最为明显的便是小组合作的流于形式,不明白为何小组合作,小组如何合作,合作最终的形态应该是什么样的,如在一组四人小组合作中,学生始一讨论,一学生刚谈了点想法,还没轮到第二人发言呢,小组合作就被教师无情地宣告结束了,紧接着,大模大样就让学生分享了,好似真得讨论了一般,课堂成为了按着既定流程行进的“任务场”,但这个“任务”是为了完成任务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并没有发生,一个连真实学习都没有发生的教学活动,何谈有效!但这样的教学情形,却在我们很多老师的课堂中日日上演,何其悲哉!
究其原因,恐是源于对教学进度和成绩的过度焦虑,使得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充分贯彻;又或是长期以来固有的教学方式形成了惯性,不易调整;还有最重要的教师能力本身的不足。总之,课堂生态的改变依旧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
教育的核心是点燃学生内心的火苗,而非填鸭式的灌输。我们应回归孔子的教学理念,耐心等待学生达到“愤悱”的状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而非机械操作的工厂。
当具备了“愤”“悱”条件,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启”与“发”呢?有什么好的方法呢?首先,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让他们在问题的引导下自然进入“愤悱”的状态。其次,教师要适时提供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实现真正的启发与引导。如此,方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成为思维绽放的舞台。以教学《铁杵成针》为例。教师可设计一系列循序渐进的问题,如“铁杵成针的可能性有多大?”“过程中需要克服哪些困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对物理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能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应扮演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适时给予提示,让学生在思考的迷雾中找到方向。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铁杵成针”的故事不再是简单的寓言,而是成为了一个生动的思考与实践的案例,让学生在探索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
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课堂氛围逐渐活跃起来,学生们的眼神中闪烁着求知的渴望。他们开始勇于提问,乐于分享,课堂变成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也在这场变革中找到了新的定位,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自主学习路上的引导者和伙伴。这样的转变,让教学相长成为可能,也让教育的真谛得以体现。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逐渐明白,只有让学生在“愤悱”中成长,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彼岸。
在学生探索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适时给予提示,“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单一的结果。通过观察学生的思考路径,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教师能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使之更贴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应鼓励学生反思自我学习过程,培养他们自我监控和调整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进而,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才能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形成批判性思维,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此,我呼吁我的同行们,让我们携手共进,打破陈规,勇于实践。每堂课课前精心设计,课中灵活引导,课后深刻反思,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我们的课堂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力,从而迈向终身学习之路。
教育之路,漫长而修远,吾辈自当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