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坠楼
“妈妈给我做个早餐吧,我自己上学去就行。”
短短17个字,成了一个母亲一辈子的梦魇。
4月15日,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周一。
9岁的晨晨,似乎比平常更乖巧懂事一些。
吃完母亲给他做的早餐,他主动要求自己步行去学校。
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的路程,可晨晨妈似乎嗅出了一丝不寻常,在儿子出门后,她悄悄跟在了身后。
在小区里走了一段,晨晨妈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加上家里还有一个5岁的二宝需要照顾,便停下了脚步。
可是往回没走一会儿,晨晨妈忽然一阵心揪,赶紧去追大儿子。
沿着上学的路,晨晨妈找了一圈也没发现孩子的身影。
也许是自己多心了吧?
晨晨妈如此宽慰自己,不知不觉又转回到自家楼下。
突然,“嘭”的一声巨响。
有人从楼上掉下来了。
晨晨妈上前瞅了一眼,当时就头晕目眩:天塌了!
9岁的晨晨,倒在血泊之中。
闻讯而来的晨晨爸,抱着孩子的身体,哭了很久很久……
事后,人们从监控里,看到了晨晨离开前的几分钟。
一个孤独幼小的身影走向天台,放下书包,徘徊着、徘徊着……
过了好一会儿,他走上楼顶的矮墙,向边缘跑了几步,又停了下来,紧接着反身回到书包前定定地站着。
人们多希望,这时他能够背起书包转身离去。
可惜这个世界没有如果。
大约30秒后,小男孩径直走向楼顶边缘,随后消失在了监控画面之中。
02
惩罚
为什么?
晨晨的父母也想知道为什么。
晨晨爸去了学校,在监控室里看了20多个小时的录像,时长整整一周。
“我看到晨晨总是被老师训,一周内被罚13次,经常被打手,还有一天被罚站了4节课。”
晨晨妈还透露,孩子曾被罚抄一万遍“分级”,那个罚抄本孩子至今还保留着。
晨晨爸说,看到这一切,他的手一直在颤抖。
他不理解,孩子究竟犯了多大的错,要遭受这样的惩罚。
晨晨的悲剧是否和学校里发生的这些事情有关,需要进一步调查。
不过关于惩戒教育,我可以和大家分享一点自己的看法。
严厉和严教是有分别的。
记得自己十三岁那年,到镇上读初中。
可能是因为换了新环境,学习成绩下滑,态度上也有些松懈。
周末放了两天假,我竟然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忘了一部分。
之后,班主任检查,只要没完成的,都要去办公室领罚。
成年人两指宽的戒尺,每次落下,学生的手心都会出现一条鲜红的印记。
老实说,农村孩子皮实,打个几下也没啥。
关键是丢人啊,尤其当时从村小走出来的我还挺敏感的。
直觉得,让同学们看了笑话,再也抬不起头了。
最后,那顿打无论如何也没跑了。
但是少年预想中的“伤”,却没有出现。
因为班主任的一次课后谈心。
时间太久了,我已经记不清班主任具体对我说了些什么。
依稀记得只要我做得不好的地方,班主任那天“骂”得可难听了,可但凡你身上一丁点的闪光,他不仅看见了,还在办公室里当着其他老师的面狠狠地夸了一顿。
后来,关于罚站、罚抄、被老师当众批的场景,还上演过。
你要说对我幼小的心灵没打击是不可能的,不过那些所谓的伤痕,都在不久后烟消云散。
后来我不止一次地回想起当年被老师惩戒的场景,忽然明白了一件事:
对孩子们最大的惩罚从来不是一顿打,一次骂,而是他从大人的眼里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光了。
03
亏欠
回到晨晨的故事。
在父母眼中,晨晨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每次吃完饭都会帮着妈妈收拾碗筷,有时还会扫地、擦地,哄弟弟玩儿。
晨晨也不是那种孤僻的孩子,平时打篮球、骑自行车,都会呼朋引伴。
孩子也和大人们谈起自己长大后的理想,警察、消防员,都是勇敢的职业。
可为什么这样一个乐观的孩子,最后却走得如此极端。
晨晨爸也在自己身上找过原因。
他说儿子学习成绩常年保持在80分上下,他确实有两三次,因为学业问题和孩子急过眼。
讲句老实话,现在的家长都挺焦虑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没在成绩上逼过孩子,没在孩子学习差的时候吼上几句。
可只要不是“唯分数论”,孩子的承受能力不至于那么差。
倒是晨晨爸反复提及的那句“亏欠”,挺让人唏嘘的。
“我欠孩子太多,因为忙着工作赚钱,回家的时候比较少,有时候一个月只回来1、2次,没怎么带他出去玩儿过,最远也没有出湖南省,更多时候只是去爬爬山……”
晨晨妈虽然是全职太太,可除了一大堆家务事,她还要照顾另外一个年龄更小的娃。
前几年,网上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我搬起了砖头就没手抱你,我放下了砖头就没钱养你。
如今再细思量,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可能很多父母亏欠得比想象中更多。
就像网友@露西娅 说的那样:
以前的父母都忙着养家糊口,家里十几个孩子,没空和每个孩子交流,你一个月和父亲说不上话,其他孩子也一样,于是你觉得你应该更加努力,让爹爹看到你为你骄傲。 现在不少父母都有着规律的作息时间,晚上都会和孩子互动沟通,只有你爸天天不回家,从不过问你生活,同学开心地和你说起昨天和爸爸聊了哪些话题,你想起自己一个月没见到爸爸,你什么感受? 不是孩子脆弱了,是社会进步了,大部分人修养见识增长了,普遍家庭教育质量提高了。
在这个物质已经没有那么匮乏的时代,孩子们的心理需求正在被无限地放大。
04
请假
晨晨去世前有一个细节。
3月22日,晨晨曾称自己肚子疼,不想去学校。
晨晨妈给孩子量了体温觉得没什么问题,可孩子还是坚持不肯上学。
于是,晨妈晨爸在电话里一商量,还是遂了孩子的心意。
这是孩子事发前唯一一次向他们表示不想去学校。
类似的一幕,去年9月我曾在海南的一个高中生身上看到过。
那段时间,男孩心里很不舒服。
他告诉母亲自己压力太大了,身体不适,想请假回家。
母亲当时也同意了,不过因为学校的请假程序,需要提供医生的电话,她一时没有找到,便打算第二天直接带孩子去看医生。
没想到,这一耽搁,悲剧发生了。
次日,母亲在电话里听到孩子哭喊着:“我受不了了,我真的受不了了……”
1分钟后,一个年轻的生命在夜幕中从高空坠落。
在大人眼中,很多时候孩子不想上课,身体不舒服,甚至受了点委屈,都不是特别紧要的事情。
可是我想说的是,在孩子小小的世界里,没有「小问题」,全是「大事件」。
江西那个跳楼轻生的11岁男孩,只是因为老师课堂上的那句“你脑子笨死了!你没有脸没有皮”吗?
不,是因为在全班同学注视中,他自觉没有了所有的自尊。
还有孤独地将自己缢死在林中的15岁少年胡鑫宇,只是因为一时的成绩下滑吗?
不,是因为录音笔里的那句:“说实话没有理由,只是觉得没意义……”
曾经,他通过成绩获得的肯定、认同,失去了。
那瞬间,一个少年的价值感和存在感,也找不到了。
一位心理医生曾经告诉我:“很多孩子在走上绝路之前,已经在黑暗中孤军奋战了很多年。”
是啊,孩子们的小情绪、小脾气,总是被大人有意无意间忽略了。
当悲剧发生,我们又在问:现在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为啥这么脆弱?
事实是,当我们用成年人刻度,去丈量一个孩子的内心,教育从一开始就输了。
网上有一篇很火的小诗,作者是一名8岁的小学生。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装得下高山/装得下大海/装得下蓝天/装得下整个世界
我的眼睛很小很小/有时遇到心事/就连两行泪也装不下……”
不是现在的孩子脆弱,是每个孩子都很脆弱。
含辛茹苦养大一个孩子不容易,不求他飞得有多高,起码要平安到老。
延伸阅读:否定式教育中du太深的几个表现
参考资料:
维度新闻:《湖南9岁男孩坠楼身亡,家属:孩子还躺在殡仪馆,班主任始终没出现》
维度新闻:《心理专家曲伟杰解读湖南平江9岁男孩坠楼身亡:“罚抄一万遍”会导致恐惧和厌恶 教育需要培养和保护自尊心》
海报新闻:《海南澄迈一高中生跳楼身亡,涉事学校曾被投诉辱骂、体罚学生》
凤凰网:《风声|胡鑫宇为什么死:被忽视的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