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了,宋清辉仍没查清楚12岁的儿子到底是怎么死的。
他是个微博有近千万粉丝的大V,是个上过热搜的经济学者,是个出过书的名人,是大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自那之后,他反复回忆儿子去世前的点点滴滴,打捞其中不对劲的信号。
在宋清辉的认知里,儿子小然明明乖巧开朗,没什么烦恼:也“应该不缺朋友”,因为儿子去世后,据说有小伙伴哭了很久。要求采访记者也不要在报道里将儿子写成是“自杀”“轻生”“跳楼”。认为儿子“不脆弱”“不算敏感”,更不会有什么抑郁:但事实的确是,那个深秋早晨6点半,小然空着肚子一个人出门上学。然后偷偷爬上17层,让自己像断了翅膀的鸟一样坠了下去。推测无法被证实,但宋清辉多次在社交平台控诉学校太“唯分数论”、考试太频繁。对于悲伤的父母来说,这种外部原因恐怕是最易接受的答案。猛然发现这些孩子身后,往往站着如宋清辉一样疑惑的父母。默默走进树林的胡鑫宇,在家人记忆中很让人省心,尤其知道体贴父母。自杀的留美学霸张一得,打小就是父亲的骄傲,优秀得人人羡慕。成都49中坠亡的16岁男孩,在妈妈眼里性格开朗,阳光自信。但小然去世2年后,红星新闻对这件事又做了后续报道。在一些细节中,我分明看到一个全然不同的12岁男孩。
02
他们举家从河南老家搬到深圳,父亲无时无刻不在工作。但父亲回家了,也基本都是从清晨到午夜在电脑前工作。父母工作忙,他从来不会哭也不会闹,只一个人默默画画。上初中后,小然每天不到6点就要起床,自己坐公交上学,自己买早餐填饱肚子,晚上放学,写作业到深夜。为了考试,他会在全家出游的周末主动一个人在家复习。他们自觉开明地计划着,孩子不一定非要考高中、考大学,走个技能路子也挺好。还曾带小然路过某中专,指着校门告诉他那就是他将来会上的学校。最爱翻的书,是爸爸送他的《梵高手稿》,书中沉重压抑的文字和油画,被这个12岁的孩子翻得几乎散架。但出事后王老师看到画惊讶又遗憾地说,要是自己早点看到就好了。因为他意识到,这副画黑色太重了,把象征希望的亮色包围得密不透风。压垮他的或许不是某一根稻草,而是一个个点滴的失落、挫败和沮丧。
03
几年前,黄智生教授发起的“AI树洞救援团”,捕捉到一个武汉女孩发的微博:
这个专业的自杀干预团队立马意识到女孩轻生风险极高,当即成立8人救援小队,联系到女孩妈妈。
还指责团队诋毁女儿,让女儿“将来还怎么找男朋友”。元旦当晚9点,女孩站上了高楼,幸而黄教授他们及时救下。而这个妈妈自始至终,都不愿意去看见、去体会女儿到底在经历了什么。其实有多少父母都是这样,对孩子总是“我觉得”“我认为”。头天晚上他下班回家,儿子给他倒了茶,洗了衣服又拖了地。直到他打开儿子的QQ号,进了小宇最常去的“约死”聊天群。有初三的女孩考试失利,急得每晚做题到深夜,抽自己耳光,用圆规刺伤自己。有男孩的父母卖了房子给他补习,可他成绩越补越差,濒临崩溃。也有姑娘参加漫展被骗到酒店拍了裸照,家庭住址父母联系方式都被掌握。徐世海从前觉得,现在的孩子不必为零食绞尽脑汁,不必为学费忐忑不安,能有什么烦恼。但如今他意识到,时代塑造着人,也局限了一个人想象痛苦的边界。现在孩子的小小世界里,自尊、隐私、学业、社交……无处不是压力。但即便发觉可能有问题,父母也总是用成人的逻辑推断孩子的行为:有个男孩不开心,好不容易坦露心迹,父母却觉得他无病呻吟,老师也批评他。有多少走向极端的孩子都曾试着向大人求助,得到的只是无视或否定。他们在“不被当做一回事”的态度中,对这个世界失望。
04
意识到很多孩子其实都站在悬崖边之后,他“卧底”在各种平均年龄十四五岁的QQ群里。研究年轻人发的说说,学网络用语,去中学门口“偷听”孩子们的话题。一有孩子语气不对劲,他就加好友,设为“特别关注”,私聊开导。有青春期的孩子对什么都敌意,徐世海不说大道理反驳,而是表示理解地顺着对方说。帮他们出招发泄,比如“把讨厌的人画成乌龟”,还给他们发好笑的段子。哪怕这样一聊聊到凌晨2点,只要对方回复一句“哈哈哈哈哈”,就能让徐世海宽慰很久,觉得成功了。有上高二的女孩是家里学历最高的人,背着全家的希望,她压力太大了。“人生就像心电图,起起伏伏才是活着,一马平川不就废啦。”
而是哪怕你再不理解ta的想法、再有观念上的隔阂,也能试着保持和ta视线齐平的高度,用行动告诉ta:再难时也别忘记笑,因为妈妈许的愿望是希望你天天开心。或许很多年后,已经站在阳光下的你,看到身上的泥巴早已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