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节前平淡才是真 AI爆发新周期

财富   2025-01-21 21:21   上海  

中午解盘:收评:科技当主线   跟随消息走

午评:川川影响盘面,缩量半仓过年

小七仓位:股票六成,基金三成

昨晚到今早,川川登基以及后后面发布的行政命令让人眼花缭乱,此后四年全球政治经济军事格局都会被他打上深刻的烙印,此人执政风格最大的特征就是难以预判。因为,未来a股乃至全球股市都会面临这种不确定性,随时要注意他“推特X治国”。这两天美元指数和汇率也因为他的一些表态出现了宽幅的波动,最新一波的压力给到了加拿大和墨西哥,2月1号可能就会对这两国增加关税,后面关注进展情况。

A股的情况就是全天高开后震荡回落,最近市场有好几次都是看着有利好,结果冲高就上不去。技术面可以理解为在20天线的压制,还有就是春节前各路主力资金都无心做多。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21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223亿。盘面上,热点集中在科技股方向,除此外大部分题材板块调整为主,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下跌,1900个票上涨。同时52个涨停,27个跌停,这里跌停数量稍多一点。

从板块来看,机器人概念股再度爆发,电光科技等近20股涨停。AI眼镜概念股集体走强,瑞芯微涨停。芯片股震荡反弹,全志科技等多股涨超10%。下跌方面,光伏概念股展开调整,通威股份跌近5%。板块方面,人形机器人、AI眼镜、半导体、电机等板块涨幅居前,教育、光伏设备、服装、油气等板块跌幅居前。

收盘后消息,点评几个。

其一,昨天到今天市场最关注的还是川川上台,然后发布的系列政令。比较有意思的是,目前只是说针对中国贸易行为进行调查,但没有宣布新的关税措施,再就是在演讲的时候提了一嘴中国在运营巴拿马运河,但实际上这也是假消息。所以这里有两个猜测,一个确实是川川整个团队意识到没有办法与中国直接冲击,否则会两败俱伤或者得不偿失,所以采取了迂回策略,或者缓兵之计。

另一个就是先急后缓,分批解决,当务之急是平息俄乌冲突,而这需要中国协助。比如两大国领导要面谈,不可能互访对方国土,第三国最适合承担此任务的就是中国。所以,最近说百日内访华,我认为处理俄乌冲突可能才有如此迫切性,而且也算是一箭双雕,既能与俄见面,甚至可以达成三国的意见统一,那基本上敲定了方案(今晚中俄领导有视频会晤,估计也在交换信息)。

还有一只雕就是与中国进行新一轮谈判,买什么能源和农产品之类,如果能拿到满意的大单,也确实有缓解大国关系,从最近他的一波操作,特别是空气币事件,我能感觉他不只是要成就这一轮任期的“丰功伟绩”,还要打造一个百年望族,把自己的家族传承下去,之前几十亿美元的财富是真不够,几百亿甚至千亿才是,这或许也是川川和老马深度合作的原因,后者真是赚钱能手。

国内的消息还没证实邀请访华,但是提到了中方愿同美国新政府一道,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保持沟通,加强合作,妥善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的进展。

这里客观上创造一个三个月或者百日内大国关系稳定的状态,通常在谈之前,所以,这可能也是各路资金近期没有再砸一次盘的重要原因,甚至提前发动行情。考虑到1月底2月初都是过年,随后就是全力准备3月的大会,基本上要到中下旬之后才适合外方来访。假定川川尽快访华的意愿得到满足,那么就是3月下旬或者4月上旬,今年会有大国外交的大事件,那么在这之前,或许A股有一个较好的做多窗口期。


其二,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力推动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落地见效,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平稳向好。启动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把这些行业规模大、关联广、带动强的效应充分释放出来。加大对工业大省、工业大市的支持力度。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将加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着眼“十五五”谋划推出一批重大投资项目。

其中,2025年,将继续抓好“建、用、研”,推动信息通信业发展实现三个“升级”。一是网络演进升级,完善“双千兆”网络升级政策,试点部署万兆光网,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布局优化;二是融合应用升级,打造5G应用“扬帆”和“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

这两天我们看到算力板块跟人工智能硬件设备反复活跃,既有行业景气的因素,也有政策导向的因素,至少今年应该都还有大肉,毕竟是建设的高峰期,而且是不少产业链开始获业绩增长的阶段了。像光通信板块业绩已经出现了数倍的增长,这还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初期,如果后面算力的需求大幅增长,那么关于设备的需求也会成倍增加。(工信部的数据,2024年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超过880万,算力规模较2023年底增长16.5%。)

其三,昨天我们提到了字节的实时语音大模型发布,有不少上市公司的产品即将进入这个大模型,这也刺激了SoC芯片股集体大涨,因为AI眼镜、AI音箱都会用到系统级芯片。今天算力板块跟随活跃也与此有一定的关联,这也带动了应用端的想象空间,包括ai玩具,还有人形机器人,因为大模型可以接入很多消费电子品种,这里甚至可能存在一种路径依赖,比如我用字节大模型装在手机上,那么手表、电脑,甚至汽车。家电上也会用同一个大模型,这样我的数据或者偏好不会轻易泄露,而且不用来回切换。

今天晚上,腾讯1月21日宣布,腾讯混元3D AI创作引擎正式上线。该创作引擎可通过提示词或图片,直接生成3D模型。还有,智谱今天也宣布,旗下清影AI生视频工具获2.0更新,并全量上线。清影2.0模型结构、训练方法、数据工程全面更新,图生视频基础模型能力大幅度提升38%。还有就是幻方量化旗下AI公司DeepSeek发布DeepSeek-R1模型,在仅有极少标注数据的情况下,极大提升了模型推理能力。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性能比肩OpenAI o1正式版。

未来AI大模型是可以成为私人助手,你就想像一下《钢铁侠》电影里的贾维斯,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里为主人服务,肯定是服务越多才会越熟练。所以,后续是否会出现字节大模型一统天下的局面,我们也拭目以待,现在肯定是押宝这个方向,硬件端我们看华为,比如手机,汽车等,但是软件短,现在字节的实力超强。上面这些消息看起来也不错,肯定还会探索更多的ai功能出来,丰富我们的工具箱,所以我们继续做多看多人工智能产业链。

研讯社有个观点略作补充:2025年将迎来端侧AI的爆发,字节正在引领端侧AI革命!

将2025年的AI终端对比2019年的5G终端:

字节=华为;算力=基站;

机器人、AI玩具、AI眼镜、AI手机、无人驾驶=超高清、TWS无线耳机、5G手机;

GPU、ASIC、SoC、存储=PCB、光模块;

2019年的科技,面临5G创新周期+库存周期+自主可控1.0的三大周期驱动;

2025年的科技,面临AI创新周期+库存周期+自主可控2.0的三大周期驱动。

时隔六年,新一轮终端革命!错过2019年5G创新大周期,不要错过2025年AI创新大周期。

其四,据独立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称,在华为、小米等一众国产厂商的激励竞争下,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在中国的销量爆冷:苹果去年第四季度销量同比下降了18.2%,这是该公司在中国市场遭遇的重大挫折。在2023年第四季度,iPhone还是中国最畅销的手机,但一年后,苹果却把第一的位置拱手让给了华为。在去年第四季度,苹果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排名下滑至第三位,落后于华为和小米,仅占据了大约六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中国市场份额的大幅丢失,导致iPhone去年第四季度在全球销量同比下滑了5%,在全球市场的市场份额下跌1个百分点至19%。其实之前我们看到苹果手机开始在中国大幅降价就可见一斑,甚至最近为了迎合我们的补贴政策,把他的手机也下调了1000元,满足6000元下方的手机才享受补贴的规定。当然,核心还在于iPhone最近的创新确实太少,哪怕被赋予了ai功能,好像目前也没有太大的惊喜。

“这是自美国禁令以来,华为第一次重新夺回领导地位,”Counterpoint分析师张萌萌表示,“由于中端Nova 13系列和高端Mate 70系列的推出,华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5.5%。”今天港股消费电子概念股尾盘再度走强,舜宇光学科技涨近7%,比亚迪电子涨超5%,这几个都是华为手机的产业链受益股,我怀疑是与华为手机销量登顶有关。分析师对202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并预计全年销售额将实现1%-5%左右的同比增幅。

这就意味着后面手机市场肯定会继续卷起来,就看谁的份额被蚕食,感觉苹果有点危险,我苹果手机已经有15年历史了,结果我最近也在犹豫,要继续换一个新iphone吗?另外,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PC厂商共出货2.53亿台PC,较2023年增长2.6%,这得益于Windows 10即将停止支持,以及2024年下半年首批AI PC的推出。2025年,AI笔记本电脑有望占据笔记本电脑总市场近60%的份额。默认情况下,售价1000美元以上的笔记本PC将具备设备端GenAI能力。消费电子产业链可能还是有惊喜的,而今年值得期待的就是鸿蒙pc有可能会推出。

其五,点评几个年报业绩预报吧。不过主要看科技股,因为一般的消费股没什么太大的意思,他们有些能够大涨,但主要是去年的基数太大,而且也通常不可持续。米面粮油这种企业业绩大涨可持续吗?不可能经常涨价,销售量也是有上限的。只有科技股的想象空间无限大,这就是美股的经验,也是A股的必由之路,只有科技股才能拯救A股,要是华为和字节在国内上市,那我们真可以享受一波大牛市。

这里看下华勤技术公告,2024年度,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090亿元到1100亿元,同比增长27.8%到29.0%;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5亿元到29.0亿元,同比增长5.3%到7.1%。这个票是aipc的龙头概念,营收增长还是不错的,但是利润增长还是太小了一点,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比较明显。

上海贝岭公告,预计2024年实现净利润为3.8亿-4亿元,同比扭亏;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为2.68亿-2.88亿元,同比增加58%-69%。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集成电路行业部分市场复苏,公司产品在汽车电子和工控领域的渗透,收入实现明显增长。上海贝岭业绩还不错,不过从去年2月的低点10元涨到11月份的高点50元还是透支了不少,所以在这里只能逢低做一点,已经错过了大肉机会。

兆易创新公告,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亿元左右,同比增长576.43%左右。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0.3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659.04%左右。业绩增长比较高,也是跟去年基数较低有关系,即便是按照当前的利润,那么它的估值还是有80多倍,不过去年整体涨幅不算特别大,也就是翻一倍,近期也是在一年的股价高位。

韦尔股份公告,预计2024年实现净利润31.55亿元到33.55亿元,同比增加467.88%到503.88%。报告期内,伴随着图像传感器产品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和汽车自动驾驶应用市场的持续渗透,相关领域的市场份额稳步成长,公司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实现了显著增长,营业收入创下历史新高。这说明整个半导体行业都受于行业的复苏和市场需求回暖,这几乎是A股所有行业唯一一个没有产能过剩,而且还在疯狂扩张的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港股中芯国际持续大涨,而且再创5年的新高,估计过几天就有可能创出历史新高了。相对于a股中芯国际100元左右的股价,港股中芯国际才40港元实在是太低了一点,所以这里实现修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我确实是相信,他们的先进制程方面可能有较大的进展。特别是美国开启了限售算力芯片的政策,那么正是腾出了一个极大的市场给中国。所以中芯国际七纳米的产能如果实现了突围,那么这里的想象空间肯定是极大的。

目前爱国中芯国际的总市值是8,000亿,这里破万亿是没有问题的,我今天港股的中芯大涨,但是a股的中心没有涨。盘后数据显示,港股中芯获净买入8亿港元,这是南下资金大幅抄底的意思,很可能意味着它年报是有惊喜,或者有其他的重大利好因为最近23个交易日它都涨了65%,单边上行的比较罕见的。我是超级看好科创和半导体方向,只是科创指数老是不肯跌到我的碗里来,要是能回到900点,我就真的是大仓位进去了。

好了,明天怎么办?

这几天都感觉到市场有点跌不下去的样子,川川都一反常态,没有再对我方放狠话,真是有点关系缓和的样子。当然,我是不相信一个强硬鹰派的团队会转性,所以后面肯定会有招数在等着。其实我还是希望市场借着各种利空能再跌一把,外部利空也好,内部业绩地雷也好,让指数做双底结构或者是徐小明说的第5浪下跌,这样我们还剩余的一些仓位就可以顺利的加上去,尽管当前这个位置当然介入也不算高,只是缺乏那种爽感。

最近几天市场量能还是在1.1~1.2万亿左右,技术面的修复其实基本到位,就是要重新崛起呢,均线还稍微需要一点时间。节后看好我是早就有预判的主要逻辑就是3月份有重要会议,那么2月份如果有低点的话,那肯定是一个不错的布局机会,通常a股的涨势都跟重要会议预期有关系,这一次是憧憬着有较大的财政赤字力度以及货币宽松,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看到降准降息的信号,甚至春节前似乎也还缺乏个催化因素。

总之节后我们是看好一波做多行情的,只是节前这里有一点不确定性,我是尽量希望还有一些能够让我们从容的增加仓位,要么就是长假期间如果还有一点外部利空节后出现一波低开,然后给一个多多机会也不错,不过我们注意到私募机构最近加强力度有点大,而且节前在持续的增加,目前已经到了7成,比小七和小明的6成都要高,小明也是说春节前后会考虑加到满仓状态,但现在这个位置好像又很尴尬,我估计没有太大的波动的话应该不会节前满上。下面是我对指数的看法:

沪指,节前还剩下四个交易日,市场不指望这里还能出现大幅拉升,特别长假期间,有川川这个重大变数,估计未来几天都会延续横盘震荡结构,这里压缩在五天线和20天线中间徘徊,只要长假没有较大利空,节后再次修复的可能性较大。如果未来几天回踩,则可以考虑略接回一点,如果涨上去,还是稍微控制仓位。

深成指,昨天冲高回落,今天探底回升,有点搓揉线的意味,这里已经站上20天线,均线开始重新盘好,确实在准备做多,不过节前这里总体量能难以放大,长假还是有点不确定性,所以估计后面几天还是小阴小阳为主,跌下来可以进,涨起来暂时不好加。

创业板指,昨天站上20天线,今天高开低走午后又拉回一些,后续还是看回补下方缺口回踩五天线为宜,节前这里多看横盘震荡,如果出现回踩则可以看机会,但是拉升则谨慎一些,节后可以看涨些,但长假期间,川川也可能发布一些利空信息,这里仍然会有利空压制可能。

科创50,之前多次回踩950点,都获得了支撑,而且快速反弹,结果这一次回踩反复震荡,但又没有向下跌破,目前筑底结构是比较扎实了,macd已经重新金叉。只是可惜我们要想找一个低点布局,一直没有等到机会。如果能回踩到900点,那这里就是一个很好的布局机会。

恒生指数,这里宽幅震荡收星,突破重要趋势线之后大概率会有回踩,它在A股长假期间会有开盘,放假事件短一些,因此这里要注意回踩下方五天线和补缺的可能,长假期间没有外部利空的话,这里可以宽幅震荡但不适合追高,如果能够回踩,则可以看布局机会。

中午和前面我已经说了节前的策略,只要不是暴涨暴跌或者有什么突发重磅的消息,大概率就是当前的仓位,股票六成,基金三成(可能到四成,方向是科创),半仓左右为好。目前股票里面主要是结构性的机会,今年还是围绕科技主线,特别是人工智能及其硬件设备的国产化需求,所以节后再4月之前,基本上都要围绕这个做,到了3月份又是很多消电品牌的春季发布会,消息面很多,刺激多了,就会有关注度。

目前外盘情况涨跌互现欧洲股市幅度都不大,好像也是暂时丧失了刺激的能力。美股股指期货的情况还不错,平均涨幅0.5%左右,这好像是受益于川川的新政。不过a50与恒生股指期货跌幅都在0.5%左右,目前看到美元指数又回到了108.7附近,人民币汇率也贬值到了7.28左右,前面的一点利好走势又被抹掉了。明后天如果跌下来,我会考虑接点筹码,继续横盘或者涨上去,我就不参与了。何况我明天午后准备旅行了,让我安安心心玩一周就好了,别忽上忽下、暴涨暴跌就好了,节前平平淡淡过去最好,以往经验都是,节前涨多了,节后容易跌,现在压着就给节后留点上涨空间。

平稳过渡

新知著
【新知著】主打与财富投资有关的新资讯、新知识、新技能。我们追求财务自由的同时,也追求精神自由。另有姐妹号【知著】,小七双号运营,早中晚三评论断市场新鲜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