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大模型惊业界 AI格局大洗牌

财富   2025-01-26 19:30   湖北  

周五复盘:【按语】AI军备竞赛   私募加重仓

小七仓位:股票六成,基金三成

周末外盘和外部的消息。

第一,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均结束日线四连涨。截至收盘,纳指跌0.5%,本周累涨1.65%;标普500指数跌0.29%,本周累涨1.74%;道指跌0.32%,本周累涨2.15%。大型科技股多数走低,英伟达跌超3%,特斯拉跌超1%。德州仪器股价收跌7.5%,创下2020年以来最大跌幅。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3.72%,本周累计上涨2.8%,热门中概股普涨,金山云涨超13%,爱奇艺涨超11%,京东、好未来涨超5%,百度、名创优品涨超4%,蔚来、小鹏汽车涨超3%。

第二,美国川川在加州发表讲话时表示,“考虑”未来3年内不征收建筑材料关税。我不太理解为什么突然说这个,或许是美国真要像中国学习,开始大基建,那这就意味着美国需要大量建筑材料去支持美国的基础建设和建筑工程建设,这里面有美国国产的需求,但也有不少进口的需求。

众做周知,在全球中国的建筑和基建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也就是说未来3年我们的建筑材料进入美国市场如果都能免征关税,当然利好我们的建筑材料市场,钢铁、水泥等行业或将受益。当然,水泥是有运输半径的,除非去美国开设工厂,否则有点难。至于钢铁,恐怕也是要优先使用美国钢铁的产品。

上周,国内的消息面也有利多钢铁、水泥等行业板块,结合技术方面钢铁周五放量中阳突破20天均线,后市有望继续反弹行情。水泥板块半年线和20天均线支撑,后市有望继续反弹行情。相关板块短期有反弹,这里特别注意就是已经有出口美国的建筑材料概念股。比如(非荐股):

中国巨石:玻纤行业龙头,产品大量出口,海外需求的变化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大,在全球玻纤市场具有较高的占有率。

松霖科技:业务涵盖家居建材等领域,产品有较高的出口比例,在欧美市场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惠达卫浴:品牌出海和产品出海两种模式,目前已建立了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网络,主要出口美国、加拿大、法国、巴基斯坦、韩国等。

龙佰集团:钛白粉行业的龙头企业,钛白粉是涂料、油漆等建筑装饰材料的重要原料,产品大量出口,在美国市场有一定份额。

华通线缆:主要生产电线电缆等产品,出口业务占比较大,产品出口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螺水泥:在海外市场布局广泛,其OTC市场的股票为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在国际建筑材料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产品有出口到美国。

中国建材:在水泥、石膏板等多个建筑材料领域具有优势,其OTC市场的股票为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有一定规模的产品出口到美国。

伟星新材:主要产品为PPR管材管件等,在国内塑料管道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产品有出口到美国等国际市场。


第三,川川承诺,如果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将大幅减免加拿大的税收。他视察北卡罗来纳州时向记者称:“我将很高兴看到加拿大成为第51个州。如果可以实现,加拿大公民将享受大幅税收减免,因为他们目前课税很重。大家将不必担心军事问题等其他问题。大家将获得更好的、好得多的医疗服务。”

我觉得不战而屈人之兵,难度还是比较大,后面看看2月1日的情况,此外,川川那边和丹麦也打电话吵了一顿,因为他们要格林兰岛,估计也不太可能放手的。未来的国际形势我也看不太懂,如果这种超级大国都开始扩张,那么后面很可能会引发更多局势紧张,有点当年美苏争霸的样子,最后可能会是两方或者三方大势力。

第四,本周川川领着软银、OpenAI和甲骨文在白宫宣布千亿美元级别的“星际之门”AI投资项目后,包括世界首富马斯克在内的一众“吃瓜群众”都对项目资金的来源提出质疑。最新的报道也显示,软银的确没有那么多钱,但已经在计划筹款事宜了。

在“星际之门”项目的公告中,各方提及初始投资额将达到1000亿美元,并“画饼”称在川川整个四年任期内,将把投资额提高至5000亿美元。其中软银和OpenAI会是这个项目的核心:软银管钱,OpenAI负责运营,软银集团社长孙正义将担任项目公司的董事长。

根据市场传闻,在项目公司1000亿美元的初始出资额中,软银和OpenAI将分别投资190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云计算和软件开发公司甲骨文,以及阿联酋人工智能投资公司MGX也将出资,4家创始合作伙伴的总投资额将达到450亿美元。

有人把它称为人工智能的曼哈顿计划,对标当年的原子弹研发项目。当然还有一种理解就是对标美苏争霸时期的星球大战计划,那是一个假的计划,最后拖累了苏联。客观上说,如果美国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那么整个产业链还是要受益的,而他们可能会率先在电力方面体现出来。

由于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美国最大电网的电力需求将迅速增长,相当于在未来10年安装两个新英格兰电网。这意味着未来五年间,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增长2至3倍,远超市场普遍预期的15%增幅。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预测也高于巴克莱此前14%至21%的预期。

另外,印度首富的信实工业集团正在贾姆讷格尔建设一个总容量可达3吉瓦的数据中心,而当前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的容量不足1吉瓦。该项目预计将耗资200亿至300亿美元,安巴尼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在印度实现全球最低的AI推理成本。后续全球的ai军备竞赛都在开启,所以对于产业链来说都还是重大利好。

周末国内的行业和政策消息。

其一,1月20日以来,全国多个地方启动3C产品购新补贴政策,最高立减500元。财联社记者多方采访获悉,新一轮“国补”上线对数码产品销量提振效应显著。广州某手机品牌门店工作人员称,“平常销量也就两三台,国补出来后日卖二三十台。”苏宁易购提供的数据显示,各地门店客流量在政策落地首日提升3倍,手机、平板电脑销售均同比增长330%以上。

另外央视的报道也提到。据商家介绍,自1月20日新一轮“国补”政策落地后,进店客流较之前增长三倍以上,日销售量增长110%左右。所以这个国补政策有可能刺激消费电池走强,所以后续我们也看好今年一季度消费电子的业绩好转,同比增长可能会比较明显。后面我们继续观察销售数据,看看有没有排名出来,看看哪个产业链最明显收益。

其二,春节临近,从多家租车平台获悉,上海作为热门的自驾目的地之一,租车市场持续火爆,很多热门车型已预订一空。而伴随中国免签朋友圈的持续扩容,外国租客也有明显增长。根据多家租车平台数据统计,1月中下旬开始,上海就已经进入春节租车预订高峰,预订人次同比增长超40%,平均租车天数超过6天。 ——这个事情对于租车产业链也还算利好,看一下这有利于提供租车服务的平台,特别是持股或参股的到这里。 

另外关于车市,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今年全国乘用车市场仍处于强力去库存周期,从年初主动去库存延续到8月份,9-12月处于被动去库存的阶段。在预期刺激政策带来的观望消退、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各地消费热情释放后,12月厂家稳定产量应对市场风险,12月的新能源走势较好。2024年12月月末全国乘用车库存305万台,较上月下降15万台,较2023年12月下降76万台,且较2022年12月低53万台。

目前的政策退出带来厂商的总体谨慎,年末结束前的生产相对减速。目前的燃油车市场低迷带来厂商的总体谨慎,年末冲刺前的生产仍收缩明显。由于2025年1-3月销量预测低于2024年12月—2025年2月的均值,因此2024年12月底的库存与未来3个月销量综合预估的现有库存支撑未来销售天数在59天,相对于2022年12月的76天和2023年12月的70天,均下降较大,总体库存压力不大。

其三,周末,中国大模型的事情继续发酵,无论是科技界,还是投资界,突然又都在谈论DeepSeek。主要是消息显示,中国开源的DeepSeek r1价格是0.55美元每百万输入token,输出2.19美元每百万。而OPenAI最新的o1,收费是15和60美元,要贵20多倍。二者性能相当,数学、编程、自然语言推理得分差不多。

据称,业界已经在疯狂下载DeepSeek r1,技术迅速扩散,美国大公司没法回答怎么赚钱的问题,圈钱也就困难了。有大咖调侃,甚至人们怀疑,美国大公司没有什么领先的AI技术了。还有的说,硅谷对于中国这款大模型已经比较紧张。在第三方基准测试中,其表现优于OpenAI、Meta和Anthropic等美国领先人工智能公司。从其性能上看,DeepSeek的确非常优秀(甚至大家开始反思美国的AI路可能走错了)。

华尔街顶级风投大佬Andreesen发推称赞:“DeepSeek大模型是我见过的最令人惊叹、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突破之一,并且是开源的,是对全世界的大礼!”《纽约时报》发文指出:DeepSeek大模型的成功源于中国工程师在美国芯片限制下的创新突破,这种模式不仅揭示美国技术封锁的意外反效果,更预示中国可能通过开源主导权重构全球AI竞争格局。

我也看了一些DS的测试案例,比之前所有的模型都要惊艳。其中我看到有一个案例是让他以李世民的口吻,在玄武门之变当天晚上写一篇心路历程,坦白说,这些文字非常老练,至少是一个优秀文学青年的水平,有措辞我都想不出来。所以,也有大咖感慨,单论文学素养、文字组织能力,已经是秒杀一众文字工作者的存在,一种职业危机感油然而生。



还有就是红衣大叔周鸿祎 发布视频谈及DeepSeek。他表示,中美现在AI竞争日益激烈,但最终一定是中国胜利(之前他是认为中美的大模型相差1-2年)。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信心,就像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已经战胜了美国一样,中国AI公司的创造力已经刹不住车了。DeepSeek这家公司最近的表现简直逆天,我相信将来如果要对抗美国的AI技术霸权,中国大模型技术复仇者联盟战队里一定有DeepSeek的一份,因为这家公司和它的创始人非常低调,他们技术能力和未来前景被市场严重低估了。

“现在硅谷都把DeepSeek叫做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还有人说DeepSeek是不是雇佣了一批高深莫测的奇才,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制造的大模型将和无人机电动汽车一样成为不容忽视的创新力量。”周鸿祎称。周六晚上,AMD宣布,已将新的DeepSeek-V3模型集成到Instinct MI300X GPU上,该模型旨在与SGLang一起实现最佳性能。DeepSeek-V3针对Al推理进行了优化。

目前,中国的Deepseek和Kimi、豆包等模型在快速进步,是因为优化搞得很不错。这个模型发布其实有段时间,近期还是在A股有所反应。更有意思的是,Deepseek是量化私募机构幻方的产品,以至于有人感慨:“全世界最聪明、最狡猾的A股股民,靠着与量化躲猫猫,训练出了全世界最牛逼的AI。中国股民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为综合国力作出了巨大贡献,难怪这些年大量股民在A股赚不到钱,都是AI量化收割了。”

  DeepSeek以极低成本和少量芯片实现了与OpenAI等巨头可以媲美的性能,引发国际AI界关注。这个事情对于国产人工智能产业链肯定是重大的利好但也可能会存在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情况,如果能率先接入这个模型,然后生产出商业化的产品,那肯定是比较积极的信号之前我们都看到说接入字节的豆包大模型,看来现在还要接入DeepSeek的大模型。所以周末也在传几个关联概念股,大家可以适度关注。

这里也有一个分歧,那就是后面对于算力的需求究竟会增加还是减少。因为DeepSeek它的训练模型成本只需要西方的1/10。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后面对于算力的需求,对于存储乃至半导体的需求也会大幅下降呢?我觉得这是有不同的理解,这主要是指它训练的成本只是少一点,但后面大规模运用交的算力并不会少,而且现在 DeepSeek的模型能够领先西方,那么它整个市场规模也比原来想象中大很多。

这个事情有可能对于西方的大力出奇迹的模型改进方式构成较大的挑战。之前美国持续卡我们的算力,结果我们用1/10的算力就能达成他们的效果,这可能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结论,那么他们可能根本就卡不住。一旦我们在大模型算法方面都能够领先的话,但在人工智能的大国博弈中,我们是不会再输了。当然,客观上会影响到后面英伟达等产业链,上周五英伟达也跌了3%,但不一定是与此有关。 

此外,我还看到一个大咖微博说,DeepSeek尝试做了件事:把自家模型移植到华为昇腾910B芯片运行。通过“动态精度调节”技术,他们在同等任务下性能损失仅5%,但成本下降70%。——我没法证实上述消息,但如果是真的,那么对于国产半导体产业链将会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利好。因为我们已经不太可能获得英伟达的先进芯片,国内用deepseek越多,那么对于国产半导体产业链利好就越明显(相当于真正意义上在取代英伟达产业链)。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DeepSeek模型相比GPT4模型更小的参数量也意味着更低的推理成本,推理成本的降低,将是AI应用普及的前奏,正如4G提速降费给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提供了助力。预计模型性价比持续提升下,国内AI应用依托丰富生态和成熟流量加速各领域落地。其中,Agent模式有望以更长的任务流程、更好的场景理解、更高的自主能力,成为所有互联网用户的数字助手,在企业管理、教育、办公、金融等领域展现应用价值。

好了,明天怎么办?

本来我是举家到武汉旅游的,结果小朋友的病还没好透,这两天在外面吹吹风受受冷,结果又有点严重了,反复发烧和咳嗽,今天CT检查有肺炎的症状了。这两天的计划都得改变,目前小朋友都还在医院吊水,明天我们就要回山西去了。这也比较折腾,过年还得去医院吊水。

所以这里我也就长话短说吧,反正就节前就剩下最后一个交易日了。从前面长文也可以看出我的主要落脚点还是做科技主线,做人工智能方向关注。这里的大事件只有这个方向是最有可能出妖股出大牛股出行情的。我目前也是继续持有算力方向的概念股,但我没有持有deepseek的相关概念股,明天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布局。

只要长假期间没有出现特别重大的利空,我认为节后这个方向还是可以继续看好的。其实从去年到今年,我们看科技主线之所以能够持续活跃,最先是华为的mate60起来,那就是国产替代的重大进步,然后今年我们再看国产的几个大模型炒作起来,比如智谱、KIMI、豆包,现在又炒作Deepseek,核心逻辑就是国产替代,科技争锋。

看一下2019~2021年那一波新能源的结构性牛市,就是因为我们在锂电池、光伏、新能源车方面展现了无与伦比的竞争力,最后战胜世界各国的竞争对手。那么这一轮是否会衍生出人工智能的结构性牛市?算力芯片方面,如果不是海思被打压,本来在2019年是超过了英伟达的,后来因为先进制程被限制,现在稍微落后,我们也在争取推出具有竞争力的H三兄弟。

如今我们在大模型方向很可能走了一条,更加具有性价比,或者更有竞争力的一条路子。我认为这里再衍生出一轮牛市的结构性可能性在加大,后面就看国产的模型能否延续这种优势,并且尽快的落地进行商业化,生产出大量的产品。比如我们的ai玩具能不能占领全世界市场,我们的AI消费电子能不能占领世界市场。所以美国哪怕搞了星际之门,也可能事倍功半,而我们事半功倍。好了,下面是我对于几大指数周线的看法。

沪指,周线,前面高位回落,回踩到一浪高点附近有支撑,随后出现反抽,主要是川川的利空发布没那么突出,但也没有转变成利好,这里还是有些变数2月1日看那边的态势,是否启动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关税,然后再推测未来中美关系进展。恐怕一下子还难有结论,下一波做多契机是3月的会议。

深成指,周线,三角形向下跌破,然后再一浪高点附近找到支撑,随后中阳线反包,这里上行还是遇到阻力,macd调整时间稍显不足,后面还是看盘整机会,如果有回踩可以考虑做多,尽量低吸,节前没有好机会,就不要着急操作,节后耐心等待机会。

创业板指,周线,大收敛三角形结构,这里向下跌破,回踩一浪高点或者颈线位有支撑,五连阴调整,随后反抽上行,然后节前这里也有阻力,上周这里震荡纺锤线,这里回踩可以考虑布局,冲高就暂时不动,上方阻力较大,不容易一次性突破成功,距离3月大会节前,还有一段时间。

科创50,周线,最近四周这里有点下降三法的样子注意是否真有向下跌破,跌了才有布局的机会和优势,目前这个为止不适合中长线布局,就是短线操作而已。去年10月高点高抛之后,就都没有超过止盈点,所以这里回踩也只有破位后,才有低吸的价值,可以中长线留守,最好能回到900点下方。

恒生指数,周线,上上周回踩18500点附近,然后获得支撑已经回到设定的目标位,但是随后快速拉升也稍显意外,川川上台没有很快加税,也让市场喘口气,不过这里反弹持续性还是稍显不足,长假期间它会提前开盘,大体能预示节后走势,后续节奏还是看3月大会。

上周五外盘表现是稍差一点,欧美股市普遍翻绿,但是中概股大涨4%,看来市场情绪还是偏乐观。同时我们看到a50指数涨了0.3%,恒生股指期货涨了0.2%。关于指数方面我们期望并不太高,因为周末重要的消息都指向了科技主线国产替代的逻辑,明天还是优先看科技股能不能给大家一个大红包。我其实还想等着科创能够回踩一下,适度增加一点基金仓位,但看起来场外的不太好弄了,场内的明天开盘或许还有点机会。

这里也没办法了,目前为止我们股票仓位是6成左右,基金仓位三成左右,这个后者稍微低了一点,我也没想到这两天又发生了这么重大的事情。话而言之,如果在长假期间外盘真有一些利空,包括川川那边给出一些利空,那么节后这里还有砸盘的话,其实也还是一个低吸的机会。

私募机构近期仓位是偏高了,已经到了七八成的水平。看来他们也是比较乐观,但具体布局的方向不太清楚,如果是科技方向,那说明后市还可以继续高看一线。我看今天中午徐小明的意见似乎是明天要加仓了,他们有可能会从6层加到10成,他认为这里不要再等了,后面认为是大三浪的行情。

总体上我也是对于后面3月行情还是比较乐观的,之前也说过逻辑,在这里迟迟没有遇到一个非常舒服的加仓机会。明天如果大家感觉还好的话,那就股票提高到七成,基金也提高到四成,在这里主要做多的方向还是科技主线,不要去做其他冷门偏门的方向。

主力追高

新知著
【新知著】主打与财富投资有关的新资讯、新知识、新技能。我们追求财务自由的同时,也追求精神自由。另有姐妹号【知著】,小七双号运营,早中晚三评论断市场新鲜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