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半辈子参加过的票友比赛用半个巴掌都能数出来。
几年前,我参加过本地电视台举办的所谓“票友大赛”。说是“大赛”,那充其量也就是个“微赛”,当时为了扩充力量,只要能张嘴的本地喜欢京剧的业余爱好者,杂七乱八的人都被收揽了不少。
据说举办的人信誓旦旦,说要搞一个京、津、冀的联合票友赛,奖金5000。结果京、津、冀确实也来了一些人,但不知道为什么,从北京请来的三位所谓的评委,在几个从北京以及天津来的所谓票友,连音准都有问题的情况下,硬是给他们名次往前端,结果可想而知!
很多人对他们的这种偏向行为非常不满,我也很奇怪,这三位年纪轻轻,别的没学会,这些个艺术界乱七八糟的风气可学了一个“底掉”,不由得本地人不怀疑,这三位所谓评委和他们离得近带过来的这些人暗通款曲,不清不楚,才会偏向不公!
电视大赛中的评委点评环节
这次活动的导演是一位据说是本地电视台请来的,在央视星光大道上,给“他姥爷 ”当过助手的年轻小胖子,咋咋乎乎,倒是挺能嚷嚷。
开始,我并没有想参加,因为,我从心底有一个概念,男旦还是少在社会上摇来晃去的好,从年轻时候,虽然酷爱杨派艺术,但因为本嗓调门太低,自己当时又对京戏没来由的喜爱,难割难舍,所以,试着喊小嗓却莫名其妙的有,阴差阳错的就开始学旦角的唱段,结果越学越多,但我从心底不想让人家知道我唱旦角,哪像今天的一些小男旦,恨不得全宇宙都知道他会“春秋亭外风雨暴”。
不想参加并不妨碍认识我的人给你推荐,结果电视台打电话过来,人家小女孩,左一个老师右一个老师的叫着,我这里就有点把持不住,首先是不好意思回绝,其次,从心底也想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当时信心满满,哪知道这里头猫腻重重,这是后话。
记忆里那天去电视台的演出大厅,说是彩排走一下,然后录像,其实我就选了一段清唱,也没什么排的,不过人家叫去,你既然答应了,那就去看看吧。
我来的时候,已经有不少认识的戏友,“他姥爷”的助手,就是请来的那个小导演,也在大呼小叫,乱乱哄哄的,我于是坐下来和人聊天。
一会,从门口一堆人拥进来了三个小年轻,两女一男。其中一个说是女的,我到跟前才认出来,因为她打扮得非常男性化,但个头很低,很瘦小,还挺朋克,像个男孩子,说是唱老生的,叫什么什么,开始有几个人犟,有说是男的,有说是女的,最后主持人说女老生,这伙人才不嘚嘚了。看这位女老生的个头,我都不知道在台上得什么人给他配戏,那位的面相也不和善,果然后来听她点评,嘴里很是刻薄,确实应了那句话相如其人。
京剧《女起解》
三位所谓的评委,后来才知道,基本都是刚从戏校毕业时间不长,女老生又瘦又小,实话实说,唱的还有那么点意思,但这个头身量,难有配角,旦角个头长相到还可以,唱了一段实属一般般,那个男孩是唱花脸的,唱得更不行。
我那天唱的是张派《女起解》:“玉堂春含悲泪忙往前进”一段,三个小评委,装模作样面无表情正襟危坐的在那里盯着演唱的人,我唱完了,女老生评委说:不像张派,像梅派,狠劲差点。旦角评委说:优点就不说了,说说不足,不足就是字,尖团字分的不是很清楚,比如像“玉堂春含悲泪忙往前进”,“前”和“进”都是尖字,你没唱出来,后面的拖腔你像梅派。
看着小评委很学究专家的样子,我很想笑,但我还是忍住了。其实,如果在私下里,我可以和他们探讨,但这舞台上,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首先,他们作为评委,无论你有没有问题,总得给你提出点问题,否则这评委的钱不好拿!其次,虽然说的不是那么回事,但也得装得像那么回事,因为,即使学了好多年京剧的人,尖团字、流派的特点这些东西都还未必明白,何况主持人更是外行,一通尖团上口字说的玄玄乎乎,那外行的眼里不由自主都会露出崇拜的目光!女主持还连叫师傅。
我这两个字唱错了吗?没有,先不说我学了三十多年,普通的尖团上口字还不至于不知道唱错了,那个所谓“两个尖字遇到一块唱一个”的规矩我非常清楚,但是,她为什么说错了呢,我不知道,是离得远听不清楚,还是什么原因,那我就不知道了。
就退一万步按照她说的,我“前进”两个字唱成了趋于团字,那也是有根据的,因为张先生,就有两种唱法一种“前进”二字都唱成趋于团字的录音,为什么这样唱,其实是涉及到张派发音的音色特点问题,这一点,别瞧小评委是戏校毕业,他们若不去深研张派,还真不一定知道,所以,她才会对我唱的说出如同八股文一样的评语。
那次比赛,最后我还是得了小组第一,后来还弄了一回彩唱,彩唱的那次那真是故事多多,今天话不多说,后面的事情以后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