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二 意外| 从这天起近代史发生转折

教育   历史   2024-12-12 12:12   天津  



1936年的双十二那天发生了一件事,给全中国乃至国际形势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堪比李云龙攻打平安格勒,那就是著名的——【西安事变】



回顾西安事变的来龙去脉后,可谓一波三折、惊心动魄。在当时的层层危机之下,教员带领刚在陕北缓过劲来的红军再一次从绝境里走出顺境!我不禁感慨:真是天佑中华。


红军的制胜法宝


虽然东征顺利,但是红军的西征的失败还是为根据地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环顾当时盘踞在陕西根据地周围的各方势力。既有实力强劲的20多万东北军;悍将杨虎城麾下的5万多第十七路军;此外还有西北军阀马步芳手下的2万马家军。可以说当时红军面对的并不是善茬。


再来对比一下军队数量,东北军+十七路军+马家军大约30万人,而当时红军呢一万多人,一比三十这还怎么打?教员发现局势并不比爬雪山过草地时乐观。但是,以教员为代表的红军自出世以来,一直是在困境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而教员更是那种困难越大就越能激起好胜心的人。经过深思熟虑,教员确立了一个能解决危机的策略:抗日统一战线。



以抗日的名义,争取所有能争取的力量,化敌为友,建立共同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也就是教员一直以来推崇的:团结大多数。如此红军作为抗日力量的一部分,不但面临的危机自然解除,更能立于不败之地。


接下来就到了秀操作的经典时间了,毕竟,做政治工作是我党最拿手的,全世界无人可比!


首先,教员给杨虎城写了一封亲笔信,提出了“西北大联合”的设想。杨虎城早年本来就有一些共产党的朋友,在接到教员亲笔信时,正烦恼于蒋介石不停催促自己向红军进攻的命令,正是求之不得,顺水推舟就答应了。之后在1936年4月双方不但签署了互不侵犯约定,杨虎城还派十七路军帮红军运送物资的条约。



张学良的抉择


接下来张学良比杨虎城要麻烦一些。一开始自我感觉良好的张少帅以为红军只不过是是一群泥腿子组成的乌合之众,还不容易的很。没想到很快就被教做人:110师在劳山被歼过半,107师在榆林桥惨败,109师又在直罗镇几乎被全歼.......



赔了老本的张学良找蒋介石寻求帮助重建被红军消灭的109师和110师,但他一个纨绔子弟哪里是老蒋的对手,蒋介石不但分文没给,反而顺势把110师的番号给取消了。少帅这才意识到,再跟红军打下去,自己的那点家底拼光了之后,蒋介石下一步就该把自己的取消了。


一开始张学良仗着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还想打一下感情牌,希望老蒋拉兄弟一把。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蒋介石这辈子最不缺的就是结义兄弟了,比如陈其美、戴季陶、冯玉祥、李宗仁等,哪个有好下场?可以说“结义兄弟”在老蒋眼里不是贵重品而是消耗品。



别看张学良仗打的不行,心眼玩不过老蒋,但是毕竟也不是傻子。眼看局势不利,赶紧想到了对策,考虑尽快和红军停战,互不进攻,以保存自己的基本盘。正在张少帅烦恼之际,之前战败一直被红军俘虏的一个叫高福源的团长,“及时”的回来了。


高福源在被红军俘虏的两个月日子,思想起了很大变化,深深认识到红军的先进性和自己军阀作风的不足,决定痛改前非早日为实现共产主席做出贡献。于是在他的联络下,1936年4月9日,周恩来作为中共全权代表,在延安跟张学良举行了正式会谈,双方正式达成了联合抗日的协议。至此,红军、东北军、十七路军三位一体的西北联合团体,正式达成。


红军再次有惊无险的度过了一次重大危机。


老蒋的“五十大寿”


在南京指挥“剿共”的老蒋很敏感,他隐约感觉到西北局势有些失控。于是,老蒋偕夫人宋美龄于10月22日飞抵西安,旨在实地考察张学良、杨虎城及其管治下的西安,督促张、杨努力“剿共”。  


但是出乎老蒋所料,张、杨不仅不服从剿共令,反而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张少帅大义凛然的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仅是他个人的看法,而且是东北军绝大多数将士的希望,也是国人的强烈要求。杨虎城表示,个人服从命令,参加剿共不成问题,只是部队士气低落,很值得忧虑。


吃了软钉子的蒋介石顿时大怒:“自古兵随将走。当统帅的不动摇,当兵的怎么会动摇。”然后气呼呼的飞去洛阳了。因为10月31日是老蒋的五十大寿。



隆重的祝寿典礼如期在洛阳广寒宫礼堂举行。典礼上最引人瞩目的是飞行表演。50架飞机分成十队,在空中组成“中正”“五十”四个大字。老蒋不断点头,显然对这份寿礼非常满意,此时站在他身旁的张学良赶忙进言:“委员长可知这些飞机都是民众集资捐献的,如今国难当头之际,民生凋敝,民众之所以如此踊跃捐献,完全是出于抗日的热忱,为的是拥戴委员长领导收复失地,领兵抗日……”


听了张学良这番话,蒋介石顿失笑容,绷着脸说:“抗日,又是抗日,你讲了多少回了。你作为一个军人,应该分清敌人的远近。共产党就在你们身边,而日本远在千里之外。我们应该先消灭眼前的敌人,免除后顾之忧,然后再去解决远处的敌人。”


张少帅于是反问:“共产党与日寇,究竟谁是中国国家民族的最大敌人?”老蒋看了看一旁的阎锡山,问道:“你说谁是最大的敌人?”阎锡山答:“依我看还是日寇。汉卿讲的停止内战,实行全民族的抗日,很有道理。”


蒋介石大怒:“我现在只要你们答复我一句话,到底我该服从你们,还是你们该服从我?”张少帅和阎老西面面相觑只能告退。一场寿宴顿时冷清下来。



西安兵谏


12月4日晚,蒋介石再次抵达西安。此时的老蒋对张学良、杨虎城已全然失去了信任。他以最后通牒的方式向张、杨提出两套方案:一是服从剿共命令,将所部开赴陜甘前线,中央军殿后接应督战;一是将张、杨所部分别调遣福建与安徽,陕甘甘两省剿共由中央军承担。


11日深夜,张学良、杨虎城在几经商量后最终决定召集有关人员举行兵谏。


12日凌晨2时,张学良向部署在老将住所华清池附近的部队下达了突袭华清池的命令。(明智光秀表示这剧情我熟!)凌晨4时,东北军猛冲到华清池门外,与蒋的卫队展开枪战。



在一番激战后,东北军在老蒋卧室内发现不见人影,但蒋的被窝余温尚存,老蒋已跳窗逃亡骊山!此时的张学良已经急红了眼,下令:务必找到委员长。找不到人全体枪毙!


当搜山士兵接近虎斑石时,见旁边草丛中还有人,便大声喝道:“什么人,出来!不出来就开枪了!”话音未落,有一个人钻出草丛——正是光着满是血痕的赤脚,脸孔冻得发紫的老蒋。



纵横捭阖,齐心抗日


12月12日上午,东北军将老蒋和陈诚、蒋鼎文、卫立煌等人全部拘押。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国民政府、停止内战。同日,张学良、杨虎城还致电山西的教员等人:“吾等为中华民族及抗日前途利益计,今已将蒋等扣留,迫其释放爱国分子,改组联合政府。兄等有何高见,速复。”


17日,周恩来从延安飞抵西安,同张学良会谈。


22日,宋美龄和兄长宋子文等人飞抵西安。蒋介石授意“二宋”代表他同西安方面谈判,并说对商定好的条件,他以“领袖”人格保证,不作书面签字,回南京后分条逐步执行。


23日上午,以东北军代表张学良、第十七路军代表杨虎城为一方,以中共代表周恩来为一方,以宋子文为一方,在西安金家巷张公馆西楼回客室举行谈判。经过反复磋商,张、杨、周与宋氏兄妹达成协议: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障人民权利,联共抗日等。


24日晚,同为黄埔出身的周恩来与蒋介石会面。面对此时沦为“阶下囚”的老蒋,周恩来说:“蒋先生,我们有十年没有见面了,你显得比从前苍老些。”


蒋叹口气:“恩来,你是我的部下,你应该听我的话。”


周回答:“只要蒋先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


12月25日下午,张、杨一起送蒋介石去机场。


至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但是张学良和杨虎城却没有得到和平。和老蒋一起登上飞机的张学良从此被“软禁”,让他失去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人身自由;而杨虎城及其全家则在全国解放前夕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



往期回顾:

东奔西走 | 陕北的抉择

巨人陨落 | 红色枭雄的不归路

南下&北上 | 长征路上的巨大阴影

和死神赛跑 | 大渡河畔的飞军

(欢迎各位同学扫码关注)






给大魔王讲故事
写给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