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江淑珍 罗芷棋
督导 | 黄素梅
单位 | 龙门县地派镇社会工作服务站
一、案例背景
2023年7月,社工深入村居走访,发现一名特殊的女青年—小霞(化名)。
小霞现年20岁,自幼便承受着肢体残疾的困扰,行走时伴有轻微障碍,手部不灵活,对从事劳动有一定的限制。因缺乏与外界的接触,小霞时常一天都不说一句话,也不愿意与父母沟通,面部神经发育不完整加剧了讲话时的口齿不清,语言功能有逐渐退化的迹象,悄然声息的变化实质在加重她内心的自卑感。
小霞在家排行第四,兄弟姐妹虽多,却因各自的生活轨迹而长期分居各地,难以给予她有效的陪伴与支持。父母也习惯为孩子做决定,认为小霞自我照顾能力差,年少不经事,容易上当受骗,不放心其到本镇以外的地方工作。毕业一年多,父母也曾四处留意、多次托人寻找适合小霞的工作,但最终无果,这种持续的挫败感深深打击了她原本就脆弱的自信心,使她陷入了更深的自我怀疑。
二、需求分析
(一)拓宽就业渠道与搜寻工作机会
服务对象因肢体四级残疾,手脚不灵活,限制了其从事精细化劳动的能力,导致就业选择受限。父母人脉有限,能搜索的工作岗位较少,本地暂未发现适合小霞情况的工作,多次求职无果。
(二)提升自信心及自我价值感
服务对象因身体残疾和多次求职无果,产生了自卑心理,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
(三)改善与父母沟通的方式,得到家庭成员正向支持
父母习惯采用“一言堂”的方式为孩子做决定,会不自觉否定孩子的能力。家庭成员间情感疏离,互相关注度不足,导致家庭亲情支持网络偏弱。
三、服务理论
优势视角理论:该理论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认为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和内部资源能够让他们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该理论着眼于个人的优势,以利用和开发人的潜能为出发点,协助服务对象从挫折和逆境中挣脱出来,最终达到目标。
社工将在优势视角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与小霞对话等,挖掘小霞的优势和潜能,让小霞看到自身亮点并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更好地应对生活挑战。
四、服务目标
(一)积极对接资源,协助服务对象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
(二)找到服务对象身上至少2个闪光点,让她看到自己的优势,悦纳自我,增强自信心。
(三)改善家庭沟通方式,强化亲情支持网络。
社会工作精选好书,快快拿下↓↓↓
五、服务实施
(一)建立专业关系,寻找服务对象闪光点
按照服务约定,社工如期来到服务对象家中。一开始社工观察到服务对象比较腼腆且紧张,见到社工的到来,低头无措地抠着手指。
两位社工和小霞及父母表明来意后,开始分工合作,一名社工在客厅负责与母亲拉家常,另一名社工在征求小霞同意后去其房间会谈。社工发现房间里物品摆放整齐,其中一个折纸菠萝引起了社工的注意,社工问:“这个折纸菠萝是你做的吗?”对方微微一笑说:“是的。”“你真厉害,手真巧!”社工夸她,“你肯定是一个很爱干净很有耐心的女孩”。就这样,通过肯定引导及鼓励社工慢慢地打开了小霞的话匣子。
在访谈最后,社工与小霞共同商定服务目标,明确了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并签订了个案服务协议。
(二)拓宽就业渠道与搜寻工作机会
通过多次深度的访谈,社工了解小霞的兴趣爱好、技能及就业意向后,便开始利用网络资源、职业介绍所、残疾人就业服务平台等多种渠道,搜索适合小霞的就业岗位信息,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推荐服务。
虽然寻找工作的过程较为曲折,但在社工的鼓励和支持下,小霞没有轻言放弃,每一次的面试都会认真准备、积极尝试。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2024年2月,社工敏锐捕捉到县机关单位的公益岗位信息,恰好此时县残联也致电社工站常务副站长,询问镇内是否有残障人士愿意从事单位后勤清洁工作(就业单位为县妇联)。
因社工之前在汇报工作时,就有和常务副站说起小霞想找工作的事情,所以常务副站长第一时间便想到小霞,后续常务副站长就该岗位的要求和县残联对接人进行了详细沟通,并把具体的沟通情况反馈给了社工。于是大家开始分头行动,由社工负责与小霞及其父母进行沟通,常务副站长负责与县残联对接。
(三)父母心中有顾虑,服务对象缺乏信心
小霞的父母对女儿独自外出工作充满了顾虑,担心小霞因残疾而缺乏自我保护与自我照顾的能力,担心她无工作经验,难以适应工作。而小霞自己也显得信心不足,害怕自己无法胜任新的工作,难以与陌生人相处、交流,给家人带来负担。社工首先同理了小霞境遇,耐心地倾听她的烦恼,强调每个人都有得天独厚的潜力,只要勇于尝试,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最后社工也鼓励她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表示只要她愿意社工会陪伴其争取父母的支持。
次日社工再次登门拜访,与小霞的父母进行了面对面沟通,了解他们对小霞应聘残联公益岗位的顾虑及真实想法。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小霞的入职问题,促进家庭成员的有效沟通,社工决定采取家庭会议的方式商议小霞应聘事宜。
在会议前,社工与常务副站长、县残联、县妇联就助力残障青年小霞就业事宜进行来探讨,明确了可以为小霞提供的入职方面的支持。
家庭会议召开过程中,社工以平和而坚定的语气,向小霞及其父母传达了镇政府及县妇联可以提供的帮助。其父母了解到具体的支持政策及帮扶措施后,一颗悬而未决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而小霞也逐渐放下了内心的恐惧,开始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在家庭会议中,大家就小霞照顾问题达成了共识:一是小霞的生活照顾问题,主要由在县城工作的亲戚提供帮助,小霞分担一半房租,对方为小霞的日常饮食、起居等方面照顾;二是社工及县妇联协助物色离上班地点近一些的房子,方便小霞上班;三是情感上支持,让小霞尽快熟悉新的生活环境,适应工作要求,提升其自理能力增强自信心。
此次家庭会议,社工鼓励小霞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担忧。引导父母倾听和理解女儿的心声,同时也让小霞感受到家人的支持和关爱。经过这一次的会议,小霞父母意识到要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允许孩子表达,也愿意用行动支持孩子的选择。
召开家庭会议
在家庭会议后,社工分三个阶段对小霞进行了回访,第一阶段每周回访,第二阶段每月回访,第三阶段则是日常随访,以确保小霞能够顺利融入新的工作环境。
(四)鼓励参与社区服务,继续挖掘闪光点
在相处过程中,社工察觉到,小霞虽然身体条件有限,但内心对外界及自己的未来是有憧憬的。于是,社工尝试邀请及鼓励其参与到社区活动中去,告诉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光芒,你的善良和热情正是社区最需要的。”经过社工的多次鼓励及引导,小霞终于鼓起勇气,在临近的社区参加了一次“爱心义剪进家门”活动,也是这一次活动正式成为社工站的一名志愿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霞逐渐克服了紧张,适应了志愿服务的节奏,她开始积极参与各种社区活动,如助老服务、日常入户走访等。
在这些活动中,不仅发挥了自己的特长,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她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成为别人眼中的光,给别人带来温暖和帮助。在2024年4月小霞获评社工站第三届“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从害怕社交--走出家门--提供志愿服务--结交同辈朋友转变,很好地提升个人的社交能力,收获了自我效能感,为日后参与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与社区服务,提升自我效能感
(五)巩固自信,培养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上岗参加工作前,社工带领小霞制作手工品,制作过程中小霞逐渐克服了困难,顺利完成了手工艺制品259件,这是小霞凭借实力获得的第一笔收入。
这一过程中,社工不仅关注她的工作数量,更注重她对工作质量的把控和对自我工作能力的认可。
制作手工品,提升自信心
2024年4月15日,小霞正式上岗,这一天对小霞而言意义非凡。
在县妇联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下,首次独立完成了多间办公室的清洁任务,对与常人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件小事,但对小霞来说是其职业生涯中一次重要里程碑。
当天晚上,她兴奋地致电社工,吱吱喳喳说个不停,快乐地分享着当天工作的成就感及满足感。在电话的另一头,社工内心也是激动的,为小霞的成长和变化感到欣慰。社工告诉小霞:“你做得很好!你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继续加油!”此外社工还了解到,县妇主席还利用个人下班时间陪同小霞到实体花店,制作时尚的手工花,旨在锻炼小霞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
在这些活动中,小霞不仅学会手工技艺,也在实践中体会到被接纳被尊重还有自我实现的富足感。
县妇联主席利用自己晚上休息时间,学习手工花后来教授小霞
小霞虽然说话不利索,手指也不灵活,但是她的努力证明自己和正常人一样
六、评估总结
(一)拓宽就业渠道,协助服务对象顺利应聘公益岗位
社工通过多方联动,积极对接资源为服务对象物色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组织家庭会议,消除服务对象及父母的顾虑,最终顺利入职。公益岗位不仅符合服务对象的心理期望,还为其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运用优势视角,寻找服务对象身上的闪光点,提升自信心
社工运用优势视角服务理论指导实践,教会服务对象客观看待自我、悦纳自我,减少自我否定,以优势视角看待事物并逐步培养自身的自信心。个案服务后期,社工发现服务对象变得越来越爱笑了,朋友圈的自拍也多了起来。
(三)改善家庭沟通方式,强化亲情支持网络
社工通过参与服务对象的家庭会议,运用在场优势协助服务对象家庭成员之间改善沟通方式,鼓励服务对象大胆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一步促进了服务对象父母对其的理解,强化了服务对象的亲情支持网络,兄弟姐妹线上线下的互动多了起来,逢年过节也会聚在一起聊天,分享趣事。
(四)促进服务对象融入社区,拓宽社会支持网络
服务对象从被动邀请参加社区活动到主动询问“什么时候开展社区活动?”、“我可以报名做志愿者吗?”通过参与社区活动,服务对象的社交范围不断扩大,社会支持网络亦逐步增强。服务对象从第一次与社工接触时的羞赧、胆怯到服务后期能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且主动担任活动的志愿者,服务对象以自己的方式内化了所学的知识并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五)成长与蜕变
服务对象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心理疏导和赋能后,自信心获得显著提升。从最初的拒绝外出工作到最终决定参与工作并积极投入,这一转变体现了服务对象心态的变化。工作之余专研手工花制作,即提升了个人工作技能也拓宽了知识面,认识了更多有爱心有情怀的公益人,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七、总结反思
残障人士的就业问题不仅是自身的问题,与家庭状况、生长环境、社会文化及政策等方面都息息相关。
因此,在针对残障人士开展个案工作时,要从微观、中观、宏观多维度着手,全方面、多渠道解决残障人士面临的问题。
服务过程中,社工紧紧围绕服务对象就业、家庭沟通、社交能力自我认同等方面的需求进行介入,为其提供心理辅导与情感支持,鼓励其走出家门,参与志愿服务,锻炼动手能力;为其家庭成员沟通进行辅导;整合政府资源、社会资源等搭建支持网络。
需要注意的是,个案工作过程中,社工要始终保持助人自助的专业原则,避免“包办”情况的发生,减少服务对象对社工的依赖,要让服务对象逐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最后是不抛弃不放弃,在坚持中看到希望!
深圳资深社工督导张媚老师
“手把手”情境案例教学
讲透个案工作“通用过程模式”6步骤
助力社工提升实务技能
让你敢于接案、善于结案
新课上线,快快拿下
欢迎关注【社工客】旗下公众号
身边的好友都在看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你有做过残障社会工作吗?欢迎分享你的经验或总结~
社工客投稿邮箱:sgke123@163.com
小客微信:shegongke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