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发布之后,高考进入“后考纲”时代,试题命制“依据课程标准、参考高考评价体系”。近几年的新高考试题,进一步强化了“因文设题”“以材设题”,命题落实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增强了试题的开放性。
2021年新高考Ⅰ卷
材料主题及出处:
朱光潜《诗论》
钱锺书《读〈拉孔奥〉诗画异质》
第4题: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第5题:
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考查点:
概念理解;信息筛选整合;探究文本问题,提出个人见解。
材料主题及出处:
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
中华优秀文化的守护与创新
第4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
第5题:
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考查点:
信息筛选整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自己见解
2022年新高考Ⅰ卷
2023年新课标Ⅰ卷
材料主题及出处:
《后真相时代》
信息时代理性分析和审慎判断
第4题:
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4分)
第5题:
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6分)
考查点:
概念理解;信息筛选整合;分析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
2023年新课标Ⅱ卷
材料主题及出处:
调查研究
《谈谈调查研究》《亦谈社会调查》
第4题:
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4分)
第5题: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考查点:
词语的语境义,探究文本问题
2024年新课标Ⅰ卷
材料主题及出处:
《论持久战》
《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
第4题:
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第5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
考查点:
修辞手法;语言文字的基础性和应用性;提出个人见解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信息类文本主观题的命题特点。
突出文体特征
考查关键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实用类文本,能准确、迅速地把握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对文本所涉及的材料有自己的思考和评判。阅读论述类文本,能准确把握和评价作者的观点与态度,辨析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之间的联系。”在信息类文本的考查中,一般客观题侧重考查信息筛选、整合、比较、判断的能力。主观题,一是突出概括内容,梳理行文思路的能力;二是强调运用材料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近年来,从直接问行文思路、论证结构,到要求就重要概念发表看法,再到设置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试题的灵活度越来越高,但核心还是考查把握内容和特征的能力。
考教衔接
体现教考评一致原则
试题材料呼应教材。如2024年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一摘自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多篇毛泽东同志的文章,如《反对党八股》《改造我们的学习》等。再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材料关联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中的“辨识媒介信息”等相关内容。同时,试题设问、答案设计注意与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学习任务建立知识链接。
因文设题
设问情境化、陌生化
试题依据选文的文体特征和文本特征设计题目,强调对“给定文本”即“这一类”“这一篇”的内容和特征的把握,增强探究性、开放性、灵活性,淡化套路性的知识考查。
如第5题设问大都紧扣文本的特色或核心内容:材料阐释诗画异质的观点,就设置了画“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两个场景的具体情境,要求分析绘画表现诗句的难易;文本谈中华优秀文化的守护与创新,就以中国古典诗论为例要求分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些试题都紧扣文本内容,依托具体情境,强调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材料的观点去分析解决具体的问题。
从题干的表述来看,2023年第5题“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一反以往“用什么方法证明观点”的思路,给考生一种陌生感。这就要求我们也要“因文答题”,学会转化问题。2024年第4题体现了与语用题的融合,要求考生分析《论持久战》中使用的设问句和反问句的论证效果,可以说,试题在打破题型界限上做了探索。
01
回归教材,夯实必备知识,
建构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我们要充分运用教材和试题的显性和潜在关联,引导学生重视教材,夯实文体必备知识。回归教材不是“炒冷饭”,而是打破必修和选必修教材以及各单元之间的藩篱,从文体的角度进行梳理、整合,引导考生把握政论文、学术论文、科普文等文本的具体特点,把握论述类文体的论证方法、论证思路、论证语言、论证结构,并尝试用图示建构鉴赏不同文体的知识体系。
02
典例精练,培养关键能力,
灵活应对“反套路”
培养文本细读的能力。挑选典范的论述类、实用类文本进行精讲。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思想、观点和感情,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等;挑选典型的试题进行精练,总结学生答题中存在的思维和表达的缺陷,类题再练,重点突破。
增强逻辑思维能力。结合选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相关知识,在思辨性文章阅读中培养推理、批判的能力;在科学类论文阅读中强化梳理探究、归纳概括、假设论证等思维方法;比较、概括多个文本的信息,发现材料组织与使用方面的异同。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精准理解设问,注意题干表述中的引导和限制,针对题目中设置的具体情境作答,客观题明确设题的陷阱和误区,主观题能按要求有条理有层次地表达。
我们要关注题目的守常与出新,夯实传统试题,梳理不同题型的思维方式,整理、比较类似题型的答案,体悟答案拟定的要求,灵活应对新题型、新设问。
03
增量阅读,“质”“量”并行,
练好阅读“内功”
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道”“术”并行。新高考命题形式多样,趋向开放性,我们要矫正“机械刷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科技发展新动态,加强具有学术性的、有深度的、有逻辑的科普文、政论文、学术论文、文学评论等文章的训练,精读和泛读结合,准确、快速读懂文章,在阅读实践中练好阅读内功。
平时守好本手,夯实必备知识,培养关键能力,扎扎实实提升语文素养,方能在考试中灵活应变出妙手。
统筹|语文周报社编辑出版中心
作者|周吉琳
图片|小 益
编辑|赵颂花
审核|史今蝉
往期精选
围观
丨更多
热文
丨更多
热文
丨更多
热文
丨更多
热文
丨更多
记得读完文章后点“在看”哦!爱你们!